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报告 > 内容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7 06:19:34     阅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以人为本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3-0150-0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以下简称《意见》)。这两个重要文件正是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操作性,是新形势下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我国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一,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第二,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第三,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第四,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充分体现了和谐、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他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既要拓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传统有效途径,又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既要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和班级、社团的作用;既要建设好专职队伍,又要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既要教育部门和高校肩负责任,又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既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又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相衔接,与知识传授相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以人为本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即主体、客体、介体人手,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去,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这就要求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式,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规划,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程设置方案的需要。
  第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每个学期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建立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后或在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时,组织形势报告会。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相对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不断探索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方式、考核形式。
  第三,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的要求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周密安排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活动。积极开展“红色之旅”学习参观,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学习参观。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制度。创建校、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校级示范基地,使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
  第四,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着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大力营造良好校园风气,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建立校史陈列室,激励大学生热爱学校,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积极引导校内舆论,繁荣校园文化。每周要确定半天统一时间,用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维护好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