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报告 > 内容

语文阅读材料《木笛》教案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10-21 17:26:21     阅读:

语文阅读材料《木笛》教案

  《木笛》描写才华横溢的木笛手朱丹到乐团参加终试时,因为当日正值“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拒绝吹奏欢乐的乐曲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后来又被破格录取的感人故事。下面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语文阅读材料《木笛》教案,供大家参考。

语文阅读材料《木笛》教案

  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朱丹在考场上为什么放弃考试,后来又为什么被破格录取。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3.教导学生体会朱丹的爱国之情,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祖国历史。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电教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个叫朱丹的木笛手到乐团去参加最后一轮考试,这是经过几轮激烈的竞争之后的终试。但是在考场上,朱丹却放弃了考试。而当晚又被破格录取,(板书:终试放弃录取)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回到12月13日这一天,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二、新授:

  1.认认真真地读课文。想想朱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默读课文,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朱丹的爱国之情的?请边读边划细细品味。

  出示幻灯:“看过卡片……不演奏欢乐的曲目吗?”请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走进朱丹的内心世界。

  体会出在这个悲伤的日子里抽到这个题目而难过;他知道拒绝后意味着失去这宝贵的机会,甚至永远与机会失之交臂;他可能会想到,在这不该忘却的`日子里有人竟出这样的题,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3.指导朗读

  4.就是这轻轻的一句话,却犹如闷雷在会场里爆炸。这是为什么?

  (1)出示幻灯:这轻轻的一句话,却犹如闷雷在会场里爆炸,窃窃私语起来。”

  体会这一段的意思,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闷雷突然爆炸的情景。然后可以联系课文第一部分——机会来之不易。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说,教师适时引导,“也许有人认为爱国和比赛是两码事。

  (3)多么难得的机会却被他却放弃了,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

  5.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名士,但他的做法却令我们肃然起敬,此时,我们再读他与大师的对话,

  该怎样读呢?同桌互读——指名读

  师:一边是自己的前途,一颗有良知的心,让朱丹选择了放弃。

  6.还从哪能够看出朱丹强烈的爱国之情?

  (1)(出幻灯“朱丹伫立雪中……天地间翩然回旋”)

  (2)此时朱丹又在想些什么?(体会朱丹对自己的做法无怨无悔和对遇难同胞的深深缅怀。)

  (3)同学们你们听,(放音乐)这是怎样的笛声啊,你从中听出了什么?(对亡灵深切哀思。)

  (4)这一天,朱丹内心很痛苦,他的装束表示出对亡灵的哀悼;一身黑色,衣衫上的梅花,也表示

  了中国人的不屈不挠。

  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朱丹这样一位热血青年,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对环境的描写,使朱丹的形象深深扎根于我们心中。

  7.故事的结尾让我们大家如释重负,朱丹被破格录取,如果你是那位主考官,你会对朱丹说什么?

  写下来,同桌交流,推荐。

  三、巩固:

  师:其实在12月13日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还有很多人和朱丹一样怀着沉痛的心情。文中有没有提到?

  1.出示幻灯:临近石碑……红宝石般的泪。

  抓住三个“像……”四个“有”两个“他们”还有“流出红宝石般的泪”体会想象

  2.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其他纪念活动。

  3.教师幻灯片简单介绍,学生默读。

  教案2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朱丹在考场上为什么放弃终试,后来又为什被破格录取。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朱丹的爱国之情,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祖国的历史。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内容,通过朱丹的语言、神态、笛声体会他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接着学习9课——木笛,让我们一起走近朱丹,聆听他的笛声,一起走进朱丹的内心,感受他的心声。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说主要内容)

  二、理解对话,体会真情

  1、出示课件:看过卡片,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

  师:在终试的考场上,当朱丹看到卡片上的题目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悲戚。这是为什么?默读1-23节,找到原因,简单批注。

  预设:学生应该很容易能找到“今天是12月13日,悲伤的日子让他无法演奏;这个考试不是一般的考试,经过两轮激烈的竞争才进入终试,这是决定人一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他不演奏,也许就与梦想失之交臂)

  如果学生不能从竞争激烈、决定命运的角度回答,师可以“这是一场怎样的考试”引导。

  12月3日是个令人悲伤的日子,为什么?(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2、师: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吗?

  (两个同学说说)

  (播放课件:南京大屠杀图片资料)

  师解说:12月13日,作为中国人是永远不应忘却的。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开始了。日军对被俘的中国军人,对成千上万的难民,对无数的男女老幼用机枪扫射,尸骨堆积如山;侵略军把我们的同胞绑在木桩上作为活靶子练习刺杀;为了掩盖罪行,杀人后他们放火焚尸,或沉尸江中;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被赶入土坑残忍的活埋;有两个日军居然用中国百姓的头颅做赌注,展开杀人比赛;就连几个月的婴儿也不能幸免,被挑在枪尖扔入火堆活活烧死。南京成了人间地狱。

  (大屏幕出示)

  师: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约60000分钟——屠杀300000万人——大约每1分钟杀6个人

  3、师:这一个个数字是被中国人的鲜血染红的,这一个个数字背后就是一个个同胞的生命啊,你想说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可能是对日本侵略军的愤恨,可能认为是国耻,可能认为世界需要和平等)

  师:在这样的日子里,朱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南京大屠杀那悲惨的一幕幕,想到那些无辜被害的同胞,他又怎能吹奏欢快的曲目呀!

  课件出示:看过卡片,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沉默片刻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歉疚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曲目吗?”

  他沉默片刻,只是片刻便快速而冷静地做出决定——拒绝演奏。(板书:拒绝演奏)

  4、师:朱丹的决定犹如闷雷在考场爆裂,这样重要的考试怎能轻言放弃呢?考官们不理解。他们哪里知道,一边关系着自己的命运,一边是国耻国恨,朱丹做出拒绝演奏的决定内心是多么的痛苦,但又是多么的坚定。

  请学生读一读对话。

  师指导朗读。

  分角色朗读。

  三、聆听笛声,感受心声

  1、师:听到大师果断的拒绝,朱丹眼中涌出苦涩的泪水。他的内心能向谁倾诉呢?黑暗渐渐袭来,老天仿佛也悲伤落泪,纷纷扬扬的雪花从空中飘落,不知不觉他来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前。自读24-25节,他看到了什么呢?

  生自读后回答。

  2、课件出示课文片段:一片荧荧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由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生齐读。

  3、师:同学们,听老师读,你们用心去听、去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师范读。

  预设:学生想象可能会有些难,引导学生理解“曙色”“蓓蕾”“幼松林”都象征着孩子,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师可引导“朱丹为什么会想到这些画面”他被孩子们感动了,爱国的情感就像墨滴在孩子们的心中无声扩散开来,他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一颗颗火热的爱国心,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教师及时、恰当评价。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看到眼前的情景,朱丹内心的情感再也无法抑制。

  他想——(学生接)

  他要——(学生接)

  他只有——(学生接)

  师:是啊,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心爱的木笛,抖落了上面的雪花,尽情地吹奏起来。(板书:广场悲歌)这是一种怎样的笛声呀?请找出描写笛声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同桌互相说说你仿佛在这笛声中听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烛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

  生齐读。

  生回答(悲伤、倾诉、愤怒、呐喊等)

  师:是的,这笛声在雪花纷飞的南京夜空中回旋,这笛声是在告慰死去的亡灵,这笛声是中国人不忘国耻的呐喊,这笛声是对刽子手的控诉,这笛声更是如朱丹一样千万中华儿女的中国魂!

  请你再读这节。

  音乐起

  师:这就是朱但当时吹奏的曲子,伴着这幽幽咽咽的笛声,读一读这首小诗。

  课件出示: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烛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

  指名读这首小诗。

  齐读这首小诗。

  四、破格录取

  师:朱丹的笛声不但感动着我们,感动着孩子们,更让主考的大师改变了态度,这是为什么?默读最后四节。

  生读后回答。(应该能从爱国来讲)

  师:是的,大师是被感动了,被朱丹和孩子们胸中跳动的火热的爱国心感动了。大师仅仅是因为朱丹的出色演奏鞠躬吗?在作者的原著中大师还对朱丹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在向一种精神鞠躬”。这种精神就是我们的中国魂!

  (板书:中国魂)

  朱丹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他被录取了。因为他有一颗滚烫的爱国心,因为他有不屈不挠的中国魂。遗忘就等于背叛!让我们记住这段血泪史,让我们永远做像朱丹那样有气节的中国人!

  板书设计:

  木笛拒绝演奏广场悲歌

  中国魂

  教案3

  《木笛》是一篇记事写人的文章。是江苏作家赵恺《木笛》的三部散文小说中的第一部。是北京版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作为精读课文,分两教时上的。在人教版中是第九册中的选读课文。原来,就是打算替换《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后因网络关于取消《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反对声过高,才保留了《狼牙山五壮士》,而把《木笛》当作选读课文保留的。

  这篇课文是很多名家都爱上的一篇好课文。课文描写才华横溢的木笛手朱丹到乐团参加终试时,因为当日正值“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拒绝吹奏欢乐的乐曲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后来又被破格录取的感人故事。我把它作为一教时来学习。

  根据我的理解,遵循略读课文和本课的特点,决定以感情线贯穿全文,在策略上采用抓住重点句,回环学习,在理解和感情上不断增量的办法。

  教学目标:

  1、学会快速浏览课文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反复揣摩朱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感悟他爱国的情怀。

  3、感受朱丹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开门见山 直接揭题

  1、 出示课题《木笛》。图片解释木笛。

  2、 根据课题,你可以提哪些问题?(简单归纳)

  3、 那么让我们走进课本,聆听那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 初读课文 初知大意

  1、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直奔笛声,正确朗读笛声

  1、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来描写朱丹吹奏的那一曲木笛声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指名朗读,指正读音,读通句子。齐读句子。

  2、师:我们都听到了,孩子们也听到了,他们仿佛听到的是怎么样的笛声呢?

  “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交流理解。

  四、揭开历史,再次感知笛声

  1、图片呈现,教师解说南京大屠杀。

  看到这些血淋淋的数字,你想到的是什么?感受到的是什么?(板书国耻)

  2、朗读朱丹的笛声。

  3、师生对读考场上朱丹和大师的一段对话。

  4、、这里,朱丹放弃了什么?他在坚守什么?你想对朱丹说些什么吗?

  五、临近石碑,聆听生命心曲

  1、找到并画出临近石碑孩子们手捧红烛悼念亡灵是句子。

  2、教师引读句子。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4、师生配乐齐读朱丹的笛声。

  5、师:同学们,这笛声,为何而泣?又向谁倾诉?在请大家提起笔,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两句话。(配乐)

  六、感悟梅花,奏响爱国乐章

  1、找到课文中描写有梅花的句子。

  2、阅读理解,体会写法。

  3、全班再次齐读朱丹的笛声。

  七、总结拓展,铭记爱国之魂

  1、探寻大师惊人举动的原因。

  2、补充原文对话。(板书国魂)

《语文阅读材料《木笛》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语文阅读材料《木笛》教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