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述职述廉报告 > 内容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汇编]扶贫经验交流材料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3 18:23:25     阅读: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 ! 【篇一】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xx市始终坚持将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和关键举措,全力实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业项目资金强基、科技兴农兴业服务四大工程,呈现了产业发展不断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

实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工程 一是不断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优势产业,持续实施种植业“百万亩”工程和养殖业“千百十”工程,坚持“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进一步做实年度产业发展扶持规划、细化精准到户的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精心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培育以富硒茶叶、优质肉牛、特色水果、旧院黑鸡为主导的长远致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富硒马铃薯、高山蔬菜、板角山羊、旧院黑鸡、生猪、蜂桶中蜂等短期能增收的特色产业。在达陕高速公路沿线新发展茶叶产业示范带,以旧院片区为中心发展旧院黑鸡500万只,以蜂桶乡为核心发展蜂桶中蜂3万群,在中高山乡镇发展中药材3万亩。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培育“五小”庭院经济,制定贫困户发展“五小”庭院经济每户不超过3000元的奖补政策,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主动通过“蔬菜篱笆园+N”模式,实现就地持续稳定增收。全市11659户贫困户发展“五小庭院经济”,投入补助资金3400万元,确保产业精准到村到户。三是全市积极搭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平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优良环境,同时,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项目,增加就业渠道,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民致富。xx富硒茶叶、老腊肉、红豆腐、蜂蜜等大巴山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持续壮大。四是大力发展旅游扶贫,狠抓旅游扶贫示范创建、产品开发带动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八台山—龙潭河“龙头景区”,科学推进黑宝山、烟霞山、鱼泉山等重点景区综合开发,全力推进太平镇牛卯坪村旅游扶贫示范引领村建设,结合乡村旅游扶贫配套发展农业产业,打响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

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产业发展。针对当前贫困村、贫困户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的现状,坚持“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原则,精心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发展,积极探索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所有贫困村主导产业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发展,让80%以上贫困户通过主体带动参与产业发展,增强内生动力。二是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助推产业发展。创新“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龙头带动、专合服务、金融支持”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涉农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用好用活产业发展扶持基金政策,多方撬动业主投入、金融投入和社会投入。三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助推产业发展。鼓励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和产业扶贫资金、财政周转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或联合组建股份合作社发展产业,通过入股分红、入园务工等方式,让贫困户与产业基地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分享产业发展利益,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2017年,扶持发展农民专合社102家、家庭农场132个,培育省级示范社2个、示范场2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85人。

实施产业项目资金强基工程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加快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2017年现代农业推进工程、国家养畜示范项目、退耕还草项目等项目建设,壮大产业基地建设。二是不断巩固项目成果。加快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粮食生产能力提升项目、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机耕道工程建设,抓好巩固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和服务网点设备采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三是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精心包装招商农业项目8个,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小分队招商3次,会展招商5次,引进国储投资8亿元开发富硒茶产业,九硒农牧累计投资近3亿元发展生猪产业。

实施科技兴农兴业服务工程 一是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支撑作用,选派170名农技人员进驻170个贫困村进行产业扶贫,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农业科技服务全覆盖,举办培训班880余场次,培训贫困户43800余人次。二是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520余场次,解决技术瓶颈问题2653个。三是组建10个非贫困村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累计到非贫困村开展技术巡回服务315次,培训贫困户3620人次。四是开展示范村、示范户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通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实现贫困村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95%以上。今年,培育科技示范户1350人、新型职业农民1250人,建立科技示范基地7个。

【篇二】 xx省xx市院上镇党委政府按照“引进项目增实力、发展产业促振兴、改进作风提效能”的发展思路,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切实做好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作风改进等工作,经济社会民生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发展,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成功退出经济薄弱镇。

一、加快项目建设,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目标,项目是加快发展第一动力”的思想,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项目签约落地、投产见效。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葡萄全产业链示范区创建契机,全力做好产业规划、项目引进等工作,同步打造旅游休闲、产业融合、乡村振兴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目前,核心区规划正在编制中,正在洽谈引进一家葡萄酒庄,规划建设占地2000亩的田园综合体。开展以商招商。中宝塑业引进投资3亿元的新型石油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利用红星化工集团600万扶贫资金与大庆油田机械研究所合作,已成功签订三方投资合作协议,扩大生产规模。抓好在谈项目落地,投资1.5亿元的旭日宏迪士尼服装加工项目、投资5亿元的宏特广泰食品加工智能装备项目、投资1.5亿元的创石新型建材项目、投资3.5亿元的天地园农产品综合物流园项目4个过亿元项目均已签约落地,率先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由青岛佳佳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兴建的北汽汽车物流园项目,项目达产后,可销售配送汽车1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海川建设田园综合体、浩丰中央厨房、碧桂园家居3个过亿元在谈项目正在积极对接,争取早日签约。同时与中韩街道结成友好合作关系,定期对接株洲路搬迁企业,做好搬迁项目引进。

(二)加快项目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招商硬环境。投入300万元,实施院上工业园、武备工业园亮化、绿化、美化、道路提升和雨污管网改造工程,提升园区承载力。对在建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争取早日投产见效。抓好颂兰智能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10月已完成设备安装,年底投产。2018年计划开工项目3个,目前已完成3个,其中,创石新型建材项目处于主体在建至封顶阶段,旭日宏迪士尼服装、宏特广泰食品加工智能装备项目处于基础开挖至正负零阶段。投资1.5亿元的中宝(二期)和投资8000万元的圆洁机动车服务项目已经竣工投产。推进中宝塑业上市工作,计划年底实现新三板上市。

(三)强化税源建设。抓好高铁项目税源管控。成立潍莱高铁驻院上建设企业服务处,将劳务税收和货源企业税收管控相结合,监控重点税源,分析税况,把税收最大限度的留在当地。积极引进税源企业。现已引进万利江商贸、华安保险等项目。推动济南言彬机械设备、xx六洲路桥等税源企业注册落户,抓紧推进房地产、手机芯片等税源项目签约落地。管住本地税源。实行建设项目施工联办制度。建委、水利、环卫、经统等部门协同做好项目税收排查管控工作,最大限度挖掘税源潜力。

二、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兴旺农村产业,消除农村贫困,促进农民增收。

(一)加快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扎实推进葡萄全产业链创新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动5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水、电、路、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3万亩千亿斤粮食和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打造吴格庄寿桃、史格庄西兰花等10处千亩“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示范区,提升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水平。着力推广丽斌合作社土地托管服务、线上线下电商销售等先进经验,年内再增加土地托管5000亩,提高农业效益,长汀寨、任家院两村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获得丽斌合作社年终收益分红。

(二)推进乡村生态文明振兴。全力推进“乐在xx”在院上落户,通过打造姜家许旅游特色村、大好河山休闲旅游片区,加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开花结果,不断提升乡村面貌。抓好蟾公酒坊、鼎龙山庄民俗体验、花园头胶东抗战教育基地,搭建文化、民俗、电商、扶贫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区。实施镇农田水利工程运营改革,坚持建管并重,提高基层水利管理水平。推进美丽乡村达标村创建,提高“五通十有”质量。加强环保问题整改,抓好污水管网管理运营,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保持良好生态。成功举办xx首届“四德”文化公益主题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武备社区建成全市唯一的农村助老食堂并配备一处8亩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是青岛市2018年民生实办重点项目,将每天最多为150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
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化“一童一策·精准关爱”服务品牌建设,对全镇所有留守儿童实施常态化帮扶,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建好扶贫项目。投入资金1070万元,开展镇驻地改造(三期)工程、光伏发电项目、镇综合服务中心和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镇域环境,积蓄发展后劲。投入资金1000万元,新建武备幼儿园、改建院上中心幼儿园,改造3处农村薄弱学校;
投资300万元,实施院上中心卫生院达标建设;
投入资金1353万元为11个贫困(经济薄弱)村建设完成广场、办公场所、道路、电力等扶贫项目27个,每年可实现收益86.4万元,有效改善了村庄收益少的状况;
通过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企业等外联帮扶,争取资金2000多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文化惠农等工程项目,改善了村庄面貌。

三、加强党的建设,凝聚干事创业力量 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全面推进“三化”建设和基层党建“五化”工作机制,用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发展新力量。

(一)推进“三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解决村庄管理混乱、机关干部涣散、工作业务不精等问题,树立“精准严实”的工作标准,梳理制定53类、89条工作标准,制定30余张工作流程图,进一步健全财务收支管理、请销假等24项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目标、可量化、可督办,有效解决“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得好”的问题,以完善规章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深入实施党建“五化”机制,标准化建设、专业化教育、规范化管理、一体化服务、常态化考评等重点举措,着力提升政治领导力、工作执行力、廉洁免疫力、发展推动力、制度保障力,以“党建+”模式带动服务群众水平大幅提升。

(二)抓基层组织建设。抓好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新设立10个机关党小组和5个工作联络组,对主题党日、党费收缴等7项工作采取党小组负责制,提升党建工作效能。聘请农村退休老党员、离任老干部作为党建工作监督员,参与农村情况调研、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壮大基层党建力量。配合我市“一馆六区”规划,全力打造花园头抗日纪念基地和王军光烈士纪念馆;
树立优秀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建设毛家埠“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基地”等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增强镇村干部创业干事激情和基层党组织执行力。

(三)狠抓作风建设。利用党员讲堂、基层走访等方式,机关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志》深入村庄、企业一线调研,已开展扶贫、信访、村庄产业发展等专题走访活动5次,填写调查问卷910余份。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抓早抓小,将纪律挺在前面。组织实施党风廉政建设“四个一”工程(一台戏、一长廊、一展览、一课堂)。开展村级财务管理审计第三方服务试点,规范财务监督管理,杜绝村级财务违法乱纪现象。

【篇三】 xx省xx县小伊乡党委立足万亩藕虾共作基地,更加注重“接二连三”,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健全完善“生产—加工—销售—观光”莲藕全产业链。二期规划正在有序实施,项目建成后,可提供低收入农户到藕虾共作项目区进行劳务,也可进园销售土特产;
每亩收益超过3000元。带动附近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进园务工,同时经营者可提供租金用于低收入户进行分红,能够按期完成当年脱贫攻坚任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本乡扶贫事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的效果。

小伊乡盐西村抓住全县旅游大发展的大环境、乡党委全力打造“市三星级农(渔)家乐”和“万亩藕虾共作产业园”契机,大力发展浅水藕套养龙虾规模化、产业化,成功举办首届“中国xx小伊荷花节”。在项目建设方面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合作社支持”的方式,用工业化的管理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乡政府按照引进、示范、推广的思路,通过“公司+园区+农户”的模式,示范一个点,带动一大片,形成规模,引导和扶持农户自主经营,全面提供种苗、技术及销售支持。2017年,已培育出碧波山水农家院和佳荷山庄农家乐等两家市三星级农(渔)家乐。建成100亩荷花观赏休闲园、4公里荷花观赏环线,实际经营面积共达1200平方米的农(渔)家乐,并拥有上百个免费停车位,年接待游客量可达20万人次,预计年综合经营收入超过200万元,逐步形成以“赏荷花、钓龙虾、吃豆丹、住农家”的观光休闲农业。

整合帮扶资金、扶贫奖补资金、涉农资金,已完成碧波山水农家院、佳荷山庄农家乐以及200平米光伏发电站等项目建设。小伊乡藕虾共作产业园可吸纳低收入户到豆丹养殖项目区务工,更有效带动附近有劳动力的低收入户务工就业,促进低收入户增收脱贫。同时,经营者可提供租金用于低收入户分红,能够如期实现年初脱贫计划,项目建成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本乡扶贫事业的发展。2017年盐西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一万元,村集体收入也超过18万元。

【篇四】 穷家难当,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过去,由于村两委“无钱办事”,导致基层村级党组织“有心无力”,破“茧”刻不容缓。近年来,xx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引导村“两委”班子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通过土地流转、转变土地经营模式、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发展起了村集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培育农业主体“生血”创收入 距呼朔高速新店子出口大约6公里,就是呼和浩特市塞外桃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天气渐冷,走进蔬菜大棚内,却是满眼的绿色,郁郁葱葱,黄瓜苗粗壮健硕,青菜叶嫩绿娇艳,生菜、西红柿……全然是一派南国世界,大棚另一侧则是xx县新店子镇4个行政村与塞外桃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30座蔬菜大棚,也已初见规模。项目负责人高昌在高兴地介绍说:“这些大棚预计年底就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我们将引进新品种,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及火龙果、毛桃等水果,有女神餐饮集团作为后盾,果蔬销路不是问题!明年5月份你们再来看我们的大棚!”而最让新店子镇一间房行政村村主任安利明欣慰的是,终于有机会一展身手了。“以前,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想办一点事情都难,前些日子,塞外桃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给我们村委会一次性入账14万多元,村里可以做很多事情。”一直在城里创业的他,看着自己的乡邻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生活,早想着为家乡做点事了,“经村委会组织村民大会商议,我们准备先给茶坊自然村打口井,先解决这个村吃水难的问题,然后借助县城里的区域旅游规划,依托‘圣山’‘茶马古道’等旅游资源,挖掘自己的‘佛爷沟’旅游品牌,让村民们搭上‘顺风车’,也能早日致富。”能让安利明有如此雄才胆略的是,一间房村积极探索“村两委+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促进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村委会的腰包也鼓了。今年,包括一间房村在内的草夭子、十一号、黑石兔4个行政村和呼和浩特市塞外桃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企业加村委会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协议书,企业将用630万扶贫资金建设30座果蔬大棚,每年按照扶贫资金7.2%的利润分红,协议签订18年,协议到期以后,果蔬大棚仍归村集体所有,在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惠及整村推进村的465名贫困人口,切实解决村民出行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问题,贫困农户收入也随之增加。

引进企业实体“造血”增积累 龙头企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xx县尝试的新路子,“今年,村里引进了扶贫项目xx正业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我家土地都流转了,我今年领了3年的土地流转金近1万元,等公司建成投产运营了,我家还能得到分红,不用操心,也不用出力,这样的好事情去哪里找?”xx县大红城乡榆树沟村贫困户张盘女老人高兴地说。大红城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犹如源头活水,润透了山村内外。作为传统农业区,该乡农民收入结构一直十分单一,土地贫瘠,收入渠道狭窄,村级集体经济更是微乎其微。大红城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整合新红、马家夭、小缸房、三道营、骆驼沟5个整村推进项目村资金共560万元,打配机电井22眼,安装地埋管道15.2公里,架设低压线路370米,修防渗渠3.12公里,平整土地60多亩。同时剩余资金入股正大榆树沟生猪养殖基地,每个村拿出100万元和榆树沟1700万元的林地补偿款建1个养猪场,每年按10%的利润分红,每个村村级集体年收入10万元,榆树沟村年收入170万元,这样不仅解决了5个整村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将剩余的资金帮助贫困户代缴合作医疗费用和生产生活费用,同时还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大红城乡榆树沟全村土地集中流转承包给xx正业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计划投资3.4亿元开发建设现代农牧业“绿色发展”综合示范项目,其中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建成后,将租赁给正大集团;
下一步,还将新建郑家3号正大养殖基地,对郑家3号、新红、樊家15号等村的土地,进行流转,继续投资入股分红。项目建成后,农户将通过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等增加收入,在家庭经营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可为周边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带领更多农民脱贫致富。

盘活农民土地“活血”破瓶颈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要施以外力,更要催生内力,找准增收路子,拓宽致富渠道,合力鼓起村级“钱袋子”。2015年,刚刚担任小林坝村村委会主任的王占云犯了愁,“传统农业是小林坝的主要产业,可是村民每年的收入少得可怜,除去种子化肥花销就所剩无几了,这样怎么能过上好日子呢?”穷则思变。小林坝村“两委”将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明确了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的思路,但是怎样发展集体经济、发展什么产业、以什么来支撑发展?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村干部。思路决定出路。带着这些问题,小林坝村“两委”组成发展集体经济专门小组,逐户走进群众家中,并召集老党员、老干部、村里的致富能人征求意见。几经努力,小林坝村最终确定以项目引领推动,走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壮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2016年1月,在流转了全村4200亩土地、完成固定投资520万元、配套机井30眼、把所有耕地全部改为滴灌后,xx大江高科专业合作社在小林坝成立了,这为小林坝全村227户、680多人吃下了“定心丸”。合作社以一亩耕地为一股进行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如果经营收入每亩低于500元时,由组建的合作社——大江公司给农户补助500元/亩,如经营收入每亩高于500元,超出500元的部分由大江公司和农户按五五分成,保证农户每年每亩的收入不低于500元,村集体将分得收益的10%,今年已经有3万元入账。“今年种植葵花已经见了效益,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明年,我们已经签订了协议,将与北京进出口公司合作,订单式种植洋葱,预计每亩收入达到6000多元,这将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王占云自信地说,“村民流转了土地不仅没有后顾之忧,而且还有了时间能出去打工,赚取额外的收入。”为扎实推进该项目实施,xx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xx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协调推进组和相应工作机构,共召开了多次专项工作推进会。县委组织部牵头,对相关工作进行协调及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全县村级集体“三资”情况、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全面摸底排查,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指导各乡镇、村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制定相应的方案,同时以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组织引领、凝聚各方力量为举措,以坚持抓好考核监督为抓手,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截至日前,xx县整合各部门力量,形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最大合力,对全县148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完成“清零”目标,收入总额达到2546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31个,超过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10个,超过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8个。

【篇五】 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xx省抚州市xx县以培强“国字号”校具产业、壮优“建昌帮”中医药产业、做大“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为核心,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电子信息化的进程,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实力,加速全面建成小康新xx步伐。

一是培强“国字号”校具产业。xx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民企帮扶、社会参与,实现政府扶贫、社会扶贫和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有机结合。该县出台了《xx县校具企业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贫困户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形式,组织100多家校具企业结对帮扶100户以上贫困户,通过主动与贫困户签订《精准扶贫行动协议书》,加大对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力度,安排贫困户就近就业,并积极参与赈灾、敬老、助学、扶弱等活动。目前,该县120多家校具企业积极结对帮扶,带动了周边群众1万余人创业,安排贫困户就业300余人,实现80多户成功脱贫。

二是壮优“建昌帮”中药材产业。xx利用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独厚优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战略性产业,大力实施“建昌帮”中医药重振计划,为脱贫攻坚闯出一条新路。该县出台了《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并设立了5000万元发展基金,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种植,加大对中药材种植贫困户的扶持力度,通过奖补的方式,给予贫困种植户每亩2000元的补助,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并按市场价提供优质种苗和回收产品。目前,该县中医药产业示范园区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周边农户800户3200人参与中药材种植,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其中230户贫困户760人实现脱贫。

三是做大“分布式”光伏产业。xx坚持把做大“分布式”光伏产业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县成立了光伏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xx县光伏产业扶贫行动实施办法》,根据乡镇、村及贫困户积极程度,按省定指标分批分步实施,对积极性高的严格按照申请、评议、初选、审核、公示、逐户调查、复核等程序优先安排落实光伏产业扶贫到户。同时,投资700万元,在全县10个贫困村成立了光伏产业专业合作社,新建了10个村级光伏电站。目前,该县光伏产业扶贫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0座村级光伏电站已全部通过了验收,并网发电,惠及贫困户217户669人。

【篇六】 今年来,xx省xx水族自治县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三点发力”,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完善体制机制,明确职责添活力。成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指挥长,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下设8个工作专班,每个工作专班由一名县级领导负责,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97名干部全脱产驻组开展工作。整合组建镇(街道)精准扶贫工作站和各村精准扶贫作战室,形成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制定下发《xx水族自治县贫困村脱贫攻坚责任包保方案》《xx水族自治县深度贫困村脱贫出列激励和问责办法》《xx水族自治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十项行动计划清单》,切实把责任分解到位,落实到人。围绕脱贫攻坚谋划推动,持续用力,抓工作部署推进,抓帮扶干部指导,抓资源力量整合,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效。

选优配强领头人,激活队伍强动力。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集中排查调整工作,采取“六二三”工作法,对全县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覆盖排查,现已完成全县91个村党组织书记排查调整工作,共调整不胜任工作村党组织书记28人,确保每个村党组织书记都能带头驻村开展工作,从村级致富带头人、知识青年、优秀现任村干部中选任7人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由镇(街道)下派到村任党支部书记15人,使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大展身手、增长才干。目前建有村级后备干部库431人。

强化素质提升,深化认识提能力。举办了全县村级干部轮训班,举办4次村干任职培训,并将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从县级留存党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素质的提升。依托村级脱贫攻坚夜校,根据群众农业生产和创业致富的需求,围绕县内外用工市场需求和县域内产业发展需要,以68个深度贫困村为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种养殖技术、马尾绣制作、电焊、厨师等各类培训,讲授实用农业常识和外出务工实用技能技术知识,全县共完成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2613人,占计划任务数2845人的91.84%。

【篇七】 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同步小康关键时期,为切实提高基层扶贫一线服务能力,解决乡镇“七所八站”设置过细、人员分散、力量不足等难题,xx省xx水族自治县积极探索组建乡镇站所合署办公新模式,进一步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让乡镇各办事机构之间的工作衔接更加紧密,形成了集中协调运转的大格局,为全县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提供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保障。

优化机构配置,提高为民办事效率。按照职能相近、业务相通、工作联系密切的原则,对镇(街道)党政办事机构、所属事业单位、县直部门派驻乡镇机构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相对集中办公”的工作机制,组建“两办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卫生计生办公室、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脱贫攻坚服务中心、综合执法服务中心,为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综合协调办事机构。“两办三中心”不列入机构序列、不单独核定编制和职数,仅作为非常设综合协调办事机构,进行实体化运作,对外联系业务工作仍按照原单位名称开展。

强化岗位职责,提高干部综合能力。整合后的“两办三中心”,将25个机构整合为5个,将25个机构人员编制实行统筹管理,分类管理,压缩管理层级,集中发挥优势,明确分工责任,形成合力,打破1人1岗到1人多岗的角色转换,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发挥“一岗多责、一人多能”作用,除精通本职工作外,还要熟悉和会办1—2项其他业务,促进多岗历练,培养多面手,有效地弥补乡镇站所单打独斗、人员不足的难题。

深化扩权强镇,助力脱贫攻坚。组建“两办三中心”后,通过深化扩权强镇改革,赋予乡镇一定的人权和财权,提升乡镇综合管理能力。从2018年起,纳入整合的县直部门派驻乡镇机构人员公用经费全部划拨到乡镇统筹使用,个人年度考核以乡镇考核为主,同时须征求县直部门意见进行综合权衡。通过明确权责,细化工作分工,扩大乡镇党委政府管理权限,提升乡镇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统筹协调能力,为加快推进全县脱贫攻坚注入一剂良方。

【篇八】 xx省xx县开展村(社区)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双培养”(即把村社区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社区干部)工作,提高村(社区)干部队伍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丰富基层干部来源,提升村(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建台账、强基础,拓宽村级干部渠道。通过深入调查摸底,盘活家底,摸清全县基层的致富带头人,对村(社区)干部队伍进行一次分析研判,认真分析梳理,建立创业致富带头人台账和优秀村(社区)干部台账,把符合条件的100余名村(社区)干部和70余名致富带头人纳入台账进行跟踪培养,增强基层工作力量,夯实发展创业基础,拓宽基层干部来源渠道。坚持能人治村、能人兴村,通过“双培养”工作,切实提升村(社区)干部推动发展、服务发展、引领发展的能力,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重管理、提素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管理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需要,突出致富带富能力提升,重点针对政策理论、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民主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科学设置培训菜单,通过轮训的方式,开展2场精准化培训,使30个乡镇(街道)的200余名村(社区)干部受益,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通过开展“提高自身致富能力、提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提高”活动,致富带头人和村(社区)干部创办或协办了19个示范基地、17个示范项目,创造80余个工作岗位。xx县将“双培养”对象的信息、技术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对参与对象、示范内容、发展规模、经济效益等进行挂牌公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农村经济,辐射带动500余名贫困群众发展致富。

搭平台、聚资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通过“红色信贷”“贷免扶补”“股份合作”等平台,汇集资金和资源,支持“双培养”对象创办农村小微企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发放3000万元党员致富贷款,为带头创业致富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条件,切实解决农村党员群众创业致富无门路、发展产业无资金、申请贷款无抵押的“三无”难题。不断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优化市场环境,鼓励“双培养”对象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创电商平台,创办小微企业。发挥“双培养”对象致富带富能力,运用土地资源型、资本运营型、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项目引进型、有偿服务型、电子商务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止到目前,纳入“双培养”的村(社区)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共结对帮扶200余户,800余人顺利脱贫。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汇编]扶贫经验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汇编]扶贫经验交流材料.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