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述职述廉报告 > 内容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工程素质培养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8:00     阅读:


  摘要:近两年,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未来在较长时间内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方式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新的“培养计划”和“目标任务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工程素质的培养,而工程素质与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是有机的统一体,因此,工程素质的培养对于造就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机械制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75-02
  胡锦涛同志在院士大会上指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要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即卓越工程师的匮乏所致。习近平同志也提出大力培养高层次卓越人才以适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人才,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是目前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与工程素质培养密切相关,而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以企业和行业的需求为基础,以社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为驱动,产学研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蓄积能量,开拓创新。卓越工程师中的工程素质主要指工程专业技术人在面向工程实践中和工程理论方法的运用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内在的潜能和适应性,并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其形成并非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罗列和叠加,而是一个复杂的形成过程,它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要素融合在工程实践中,使各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能够结合为一个统一体,并能够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应对策略。卓越工程师优秀工程素质的培养,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渗透到学习、生活、实践的每一环节,对于不同工程专业所需的工程素质和适应能力,具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和不同的训练环境。下面结合机械制造领域,探讨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
  一、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企业行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要求
  将工程教育以服务于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观念作为核心,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人才能力及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把握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企业及行业的人才需求,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积聚产业,积极培养跨领域、跨学科的高端工程人才和后备工程师队伍。机械制造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成形方法、零件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性等基本知识,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对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掌握和了解,并为学习其他课程、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奠定基础。具有较高工程素质人才的要求绝不仅限于上述内容,必须瞄准工程科技前沿,特别针对企业和行业需求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掌握今后一个时期内机械制造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占领该领域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
  二、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有一流的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教学人才为支撑
  只有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教学队伍,才能培养出卓越的工程师。目前,在我国最需要生产实践经验的工科大学教师和教辅队伍中,大约有80%到90%都是高学历出身却没有生产实践经验的知识分子,缺乏和工业界沟通渠道和生产实践体验。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教学的教学老师和实训教师,这不仅要求教学和实训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广阔的工程视野,而且要有较好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要根据工程训练和生产实际需要的特点,引领未来的工程师在技术层面培养较高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关键问题的掌控能力。
  三、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培养必须将工程实践作为培养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脱离生产实践,主要体现在理论学习与研究脱离生产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研脱节等现象,理论研究与生产需求严重不“匹配”,很多情况下是背道而驰,一些目前已严重落伍的“技术”,还在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所谓的“研究”,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加快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这就要求必须将工程师培养放在一个工程实践环节占有较大比重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来进行,全面提升学生对工程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机械行业是一个与实践和积累结合较为紧密的行业和领域,必须在该领域有长时间的积累和领悟,接触面和知识面要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扩充,提升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创造力和实战能力。例如,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工程零部件作为加工对象,让不同的学生去研究其加工工艺和成型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使其深刻领会各自的优势。因此,工程实践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引领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对机械结构、加工、制造技术的运作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并在创新工艺开发的知识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另外,在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培养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或世界500强企业)深度参与工程师培养过程,充分结合社会资源和高校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和方法,将校企合作逐步进入可操作程序和将合作形式引向深入,机械制造企业全程参与课程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包括请企业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老工程师进入高校课堂或聘请创业团队进入高校,开设“创业讲堂”等课程。
  四、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将工程训练中心作为掌握和提升技术水准的重要平台
  目前,大部分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高校都有自己的工程训练中心,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工程训练教学,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结合,实现将现有知识集成、拓展并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相关应用技能。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为将来从事集科学研究、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应用及市场和技术推广于一体的卓越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在工程训练中心基本的技能训练之后,利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或拿出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让这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自实践,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在这些工作实施过程中,重点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自觉查阅相关资料,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所有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使其能够独立完成预设的目标和任务。在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们建立了自信、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欲望得到激发和培养。另外,在项目推进和完成过程中,这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主动沟通能力、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均能得到大幅提升,在向卓越工程师要求的水平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立足于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以社会应用为内在驱动,将企业、高校、实训中心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培养学生对“工程内涵”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基金项目:课题为青岛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杨发展(1981—),男,汉族,山东郓城人,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教,博士后,副教授。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工程素质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工程素质培养.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