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述职述廉报告 > 内容

雷迪的新学校及其启示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4 06:11:42     阅读:


  摘要: 英国教育家雷迪对传统公学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于1889年创办了第一所新型的中学——阿博茨霍尔姆学校,拉开了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序幕。这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先驱性质的学校模式,在很多方面开了先河,其重视手工和体力劳动、学习内容密切联系实际、重视社会教育和合作精神的培养等几个特点至今仍然值得借鉴。
  关键词: 雷迪 阿博茨霍尔姆学校 启示
  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西欧社会的发展引起了改革现行教育制度的客观需要,在西欧一些国家相继展开了旨在改造传统学校和建立新型学校的教育革新运动。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Cecil Reddie,1858—1932)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的阿博茨霍尔姆(Abbotsholme)学校,拉开了新教育运动的序幕,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兴起,雷迪被誉为“新教育之父”。
  雷迪对英国当时流行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公学的教育状况提出批评,他认为,公学本应是对文明进行改造的巨大力量,但现行的英国公学却不可能承担这个责任。原因在于,公学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相脱节,以古典人文学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对智力训练的注重易导致学生发展的片面性,过于强调游戏竞争和考试竞争不利于社会合作精神的培养等,于是,雷迪致力于建立一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的公学。
  事实上,雷迪所抨击的英国传统教育的这些弊端仍旧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今天的中学教育中,比如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学校的手工、劳动课程只是一种装饰,有名无实;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和名次,使学生陷入激烈的比赛和竞争中,不利于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成长,等等。这些的确都是中学教育中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学习和探讨雷迪是如何针对这些弊端创办的新学校,这所新学校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并解决这些教育问题的,将会对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今天的中学教育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
  阿博茨霍尔姆学校是为11到18岁的男孩设立的中学,建立在面积广阔和风景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中,它旨在提供一种适合社会各种领导阶层需要的全面的教育,虽然仍旧是一种精英教育,而且存在着只招收男生、学校规模小、费用昂贵等局限性,但是它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等方面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具有先驱性质的学校模式,成为以后许多国家新学校效法的榜样,其中许多方面至今对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无启发。本文着重探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体力和手工劳动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雷迪主张要训练儿童的能力、智力和体力,以及手工的技巧与敏捷。因此雷迪把体力和手工劳动作为学校课程的主要部分,看做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元素”,要求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手工劳动。雷迪的学校就是学生们自修自建的,学校原是一座满目荒芜的花园和堆积众多秽物的农场,雷迪让学生在这里逐步开辟道路,建设沟渠,油漆门户,装饰木板,修筑球场。他多方面“采用手工作业的办法训练他的学生,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不要他们修习那些只适于休闲贵族阶级的教育课程”①。比如雷迪要求学生在学校133英亩的大片土地里劳动;让学生自己准备板球场和网球场,建筑自己的娱乐场,砍伐自己的树木作为柴烧,清理自己的垃圾;另外,学校内还设有木工工厂,由学生自造学校所需要的家具。他们还有一套精心制定出来的在农场和在木工、金工工厂进行体力劳动的计划。这种重视实际手工操作活动的学校在当时的学校教育实践中确是一种新的创造。
  受到雷迪新学校的影响,之后的新教育家们也都强调手工、劳动的教学。虽然在此之前的一些教育家也曾先后论述过劳动教育的问题,比如洛克把手工劳动作为闲暇时间的一种消遣,而卢梭则把劳动作为谋生的手段,但他们对劳动的教育意义则相对忽视。与此相反,新教育家们更为强调手工、劳动的教育意义。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工业化、机械化的时代,之所以要进行手工、劳动的教育,其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获得谋生的技能和手段,而主要在于使学生通过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获得全面的发展。在所有的新学校中,几乎都开设了各种手工和体力劳动的课程,其目的一方面是作为学术性课程的补充、作为其他各项教育的补充,另一方面则是发展学生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历来不重视劳动教育,这可以追溯到传统文化的源头孔子和孟子。孔子就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比如樊迟请学稼圃,孔子不仅拒绝回答,而且骂他是“小人”。孟子更明确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受儒家这种观念的影响,中国几千年来的学校教育一直轻视体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到了近代,这种风气有些扭转,在民国初年中学课程中就设置了手工课程,并为女生设置了家事、园艺和缝纫等,以及后来的劳作课程等。1956年首次确立了劳动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设立了两门劳动技术方面的新学科,五六十年代受“教育革命”浪潮的影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成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一项内容,加强了劳动教育,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但走向了一个极端,全国中学普遍停课,学生全部投入了大炼钢铁和三秋劳动之中。很显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当时的劳动教育更多的是把劳动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为了兼顾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或者就是为了发展生产,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劳动教育还是有差别的。
  总的来看,今天的中学教育仍旧是忽视手工和体力劳动教育的。许多中学里有两份课表,一份贴在校长办公室和各个教室的墙壁上,音、体、美、劳样样俱全,然而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劳动课更是形同虚设;另外一份在教务组长那里,学校的教学是按照这一张进行的,音乐、美术、体育基本上全部取消了,更别提劳动教育了。很多学生瞧不起体力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中国的家长也不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有的家长甚至到学校里帮孩子打扫卫生,所以才出现了中学生连鸡蛋壳都不知道怎么剥、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的现象。
  因此,在今天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强调劳动教育,固然希望让学生学习到一些劳动技能或者学到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我们并不是主张每个学生都要成为木匠、技术工人或者体力劳动者。我们之所以主张对学生进行体力和手工劳动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多的是强调劳动教育的教育意义,这显然和雷迪等新教育家的主张和新学校实践的精神是不谋而合、异曲同工的。比如体力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和正确的劳动观念,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雷迪的新学校及其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雷迪的新学校及其启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