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述职述廉报告 > 内容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07:16     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思想和知识系统。其中,一些优秀思想内涵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当下,我国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德育方面开展工作时,应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在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融会贯通,创新德育教育途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51-0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所倡导的个人行为方式,正好与当今青年学生德行缺陷具有相应的补充关系。如何利用这样的关系,借鉴传统文化的这些精神和影响力,并加以运用到现实教育中,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和德行现状
  为了更好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关系问题,本人与几位同学针对我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和德行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主要采用个例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问卷调查方面共发放问卷1400份,其中取得有效问卷1375份。现就有效问卷答案进行逐一分析,从获得的数据中了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和大学生德行现状。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
  第一,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有86.2%的同学都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感兴趣的,又有10.6%的同学认为传统的“仁义礼信忠孝廉”已过时。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必要阅读四大名著的占47.3%,同时不喜欢百家讲坛等一类的传统文化讲座节目的占82.2%。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但又理性认同。
  第二,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态度。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如:对于“在多元化碰撞与交流的今天,大学生是否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有90.7%的同学表示区别对待,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第三,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意识。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对于读名著、听文化讲座等传统文化传播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有23%的同学认为读不读名著取决于个人爱好,又有10.8%认为百家讲坛等传统文化讲座一般,可看可不看。这说明大学生都只是在理论上认同,而接受意识淡薄,严重缺乏自觉性。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调查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
  结合调查结果与当前现状来看,大学生获得有关传统文化方面教育的机会正在逐步缩减,同时,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热情不高。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从社会角度来看,当下社会风气的变异,青年学生独特的现代娱乐思想以及西方“消费至上文化”的影响等等,这些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当代部分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关注,认为这些东西在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已经过时了。因此,他们对于这方面的了解和学习的热情不高。
  从家庭角度来看,大学生在家庭中主要接受来自父母的教育,但是现在部分家长自身在传统文化的理解上就存在着一些偏差,再加上对于子女抱有“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的现实期盼,没有很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学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表现得更为漠视。
  从学校角度来看,随着全球化带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今我国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工科学校大多偏重于理工教育、实践教育方面等实用型知识的传播,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压力较大,在人文方面的文化课教学时间被不断挤占缩减,流于形式,学生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在课堂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
  从娱乐方式角度来看,在信息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现在,高校学生的日常娱乐方式愈趋增多,学生的休息时间被网络游戏、电视剧、电影、电子书阅读等充斥着,而书本阅读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被不断弱化。
  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播途径来看,多数高校并没有采取更多创新的途径来吸引学生关注传统文化,课堂教育千篇一律。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下,有关传统文化的网络资源没有得到更多的开发,多被国外开发的游戏、欧美大片、韩剧日剧等占领,这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更多重视的现实原因。
  (二)大学生的德行现状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工作确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重视大学生在品德素质方面的培养,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存在着道德缺失的现象。作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主要担任学生与子女的角色。那么,根据我们近期所做的问卷调查,从以下三方面来概述大学生德行现状:
  第一,尊敬师长观念淡化。“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直接道出了尊敬师长的必要性。在问卷中,对于“走在校园,与老师邂逅,您会……?”这一问题,只有13.1%的同学选择“向老师问好”,有16.2%的同学选择“装作没看见”,大部分同学(占69.9%)选择“向老师微笑致意”。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尊敬师长这一观念是有的,但已逐渐淡化,并且在行为上已有明显体现。
  第二,孝敬父母意识较弱。“百善孝为先”是老一辈人常挂在嘴边的,我们从新闻媒体上也能见到不少以孝为先、足以感动全社会的感人事例。但在这次调查中不难发现,在我们大学生这一群体中,真正能将“孝”字落实到日常生活小事上的人少之又少。作为外出求学的大学生,认为经常与父母通话是有必要的仅仅占了调查人数的41.6%。这样的状况反映出了大学生还没有真正将“孝”字放在心头,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第三,诚信行为严重缺失。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诚实守信,将其视为立身之本。目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比较严重,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各种学术不端、考试作弊等问题不断涌现。对于“在面对大大小小的各场考试中,你是否诚信考试?”这一问题的回答,只有29.8%的同学选择“是”,而更多的同学选择的是“取决于监考老师的看管情况”,这表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已较为突出,且不能有效地抵御负面心态的影响,自觉意识有待提高。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