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村官述职报告 > 内容

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及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6 06:04:52     阅读:


  中国古代社会强调大一统,除个别时期外,中国一直是高度集权的统一国家。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只有书院的自由研究和学术论辩与中央封建集权的体制相一致的情况下,书院才能求得其发展空间。“一旦书院的自由化的程度超过统治阶级可以容忍的界限,书院要么被毁,要么屈从权势,进而走上官学化的道路。”[1]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所在地大多是自治城市,中世纪的西欧就有“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谚语,而大学的独立性就是以所在城市的独立性为前提的。正因为两者的政治背景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一些不同的特点,并因此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一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的比较
  (一)教育目的之比较
  1书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合乎儒家伦理道德要求的人才
  由于中国古代书院创办人的学术观点不同,所以不同的书院其教育目的也不同。例如南宋的陈亮、叶适主张事功致用之学,认为书院应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功人才。但是事功之学在古代书院中并不占主流,书院主要是理学家继承、传递和创造学术思想的重要场所,他们恪守传统儒学的伦理政治信条,以期培养出合乎儒家道德标准的伦理人才。如南宋的张栻提出书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传道而济民”的人才。
  2西欧中世纪大学重视的是职业训练
  “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职业训练。时代需要一批经过很好训练的人。大学热心接受这个挑战。法律、医药、神学和文艺等都是需要有能力的和受过学校教育的人。而大学正是提供这种经过很多训练的人的地方。”[2]例如“萨灵诺大学即是由一批有志学医的青年人联合起来,和医师订立合同,规定学生缴费和医生传艺条件进行知识交易”[3];还有巴黎大学以神学而闻名。
  (二)课程内容之比较
  1书院的课程以儒家学说为主
  北宋教育家胡瑗依据“明体达用”的教育理念首创“分斋教学”,将实科课程引入,这一做法对后来学术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古代书院是理学家继承、传递学术思想的堡垒,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依然是以儒家学说为主。
  2中世纪大学的课程是“七艺”
  欧洲中世纪大学分为文、法、神、医四科。其中文科是基础性的、预备的,先于其他各科,主要教授学生“七艺”。学生在修完前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之后就获得文学学士之位,在修完后四艺即天文、几何、算数、音乐和哲学之后获得文学硕士之位。此后就可以进行医学、法学、神学的学习,其中神学是最高级的学科。
  (三)教学方法之比较
  1书院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升堂讲学和学生自学钻研
  书院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升堂讲学和学生自学钻研。升堂讲学就是将生徒集中在一起,由书院大师对儒家经典及社会人生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其次是生徒的自我钻研。我国的印刷业比较发达,书院的藏书比较丰富,这就为学生的自学、钻研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在讲说的时候只是提纲挈领地阐明要点,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及读书效果。书院大师会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提出一些读书原则和方法。再者,书院大师除了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之外还很重视不同学派之间的交流,例如,朱熹、陆九渊在江西鹅湖寺召开“鹅湖之会”,这些促进了当时学术的传播与交流,达到了百家争鸣、兼收并蓄、各有所得的目的。
  2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学术演讲与学生辩论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学术演讲(也称讲授)与学生辩论。讲授分为普通讲授和临时讲授。普通讲授是学校规定的、正式的讲授,一般在上午进行。普通讲授是由已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或是由取得硕士或是博士学位的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进行讲授。临时讲授是非正式的讲授,一般在下午进行,讲授主要由实习教师担任。
  学生辩论分为问题辩论和自由辩论。问题辩论主要是指“先由教师给出论点,然后由助教进行正面论证,并对反驳意见进行解答;学生可以针对助教的论证提出反驳和问题,经过反复论证,最后由教师做出结论。”[4]另外一种是在四月斋和降临节举办的自由辩论,自由辩论在公共场所进行,规模比较大,不限于学术问题,学生教师以及访问学者都可以参加。通过辩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组织制度之比较
  1书院的管理实行山长负责制
  中国古代的书院的主持人称为山长或洞主,书院主持人的选拔较为严格,要选那些“经明行修,堪为多士模范者”任山长,他们既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又负责学校的教学事务,到后期书院的分工更为精细、明确。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一是靠“政府拨付”,政府会给书院赐田、赐币、赠书、赠等,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书院的控制;二是靠“民间捐输”,这也是书院一项重要的经费来源;三是“书院的自主经营”[5]。
  2中世纪大学以行会的形式来组织、管理教学
  中世纪大学是以行会这种形式来组织教学、管理学校内部事务的。其管理体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生大学”,一种是“先生大学”。前者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及课时安排等都由学生自己决定,这种管理模式以欧洲南部最为常见,典型的如波隆那大学。后者学校事务主要是由教师掌管,在欧洲北部较为常见,典型的如巴黎大学。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大学他们都反对外界干涉学校生活,极力维护自身管理学校事务的特权。
  二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一)大学教育要努力实现去行政化
  我们从书院及大学的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出两者在自主办学的权利上是不同的。书院的发展一直受官学笼罩,它一直是被动地接受官学对它施加的影响,在办学过程中一直被官学左右。而中世纪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利用教皇、世俗政权以及市民之间的矛盾为自己争取自由的权利,而且它们很重视自己办学的权利,不允许外界干涉。鉴于此,我认为中国当代大学的发展应该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努力争取自由研究学问的权力,为学术研究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应先减少行政干预即大学实现去行政化。怎样实现去行政化呢?

《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及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及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