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村官述职报告 > 内容

当代网络环境下教师如何实行“因材施教”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4 06:09:30     阅读:


   摘 要:因材施教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优良教育传统,是受到很多教育专家和学者青睐的教学原则。具有信息资源开放的教学资源、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传递系统的网络环境的形成,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广阔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扬和运用“因材施教”这一重要原则和传统方法,以及对它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都是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师;因材施教
  
  一、传统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含义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的含义
  孔子是我国第一位倡导和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先行者。“孔子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在教学时,通过谈话、个别观察熟悉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作出了评价。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①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强调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提出“教亦多术”的教育思想,继承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和方法,唐代的韩愈,北宋的张载,南宋的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有所继承和发展。特别经过朱熹的深入而又概括性的发挥,使因材施教的核心内容更加充实和明确。“朱熹提倡在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各个阶段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②他把孔子这种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后来就简称为“因材施教”。教育史上后来还有很多教育家继续继承和发展因材施教的思想,使得这一教学方法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因材施教,就是指因学生之材而施教。有教育学者认为其基本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二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首先应该深刻理解其深层含义,然后才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因材施教,这也是衡量因材施教是否贯彻落实的标准。
  
  (二)传统教学中因材施教存在一定问题 
  (1)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忽视。学校、教师由于受到升学指标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出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因材施教偏重的是教师的教,教师往往从教师的角度看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只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讲授的内容,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活动细节,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讲授大量的内容,学生只顾被动接受教师教的内容,兴趣、爱好、个性等得不到体现,这里的因材施教,只是依据教师的单方面的看法而对学生进行的因材施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突出位置,学生真正的个性特点没有体现,学生的真正需要没有得到,更谈不上学生主体发展了。教师不能正确地掌握学生的真正的个性差异性,我们看不到因材施教的精髓。(2)教学内容单一,教学信息资源缺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是面向全班级的学生,所讲授的内容就要考虑到“大多数”,只是对一个班级学生总体的发展水平和知识积累情况进行笼统的估计,然后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一般只是按照教师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造成班级中
  的“好”学生“吃不饱”,而那些“差”学生就“吃不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只能按照教学大纲向学生讲授单一的内容。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唯一来源,它只提供静止的文字和图片,没有声音和动画,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只有教材中单调的内容,并且只有这些,对引导学生的兴趣是有一定制约性的。许多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依靠板书、口授等教学方式,难以进行生动全面的表述,学生接受到的知识残缺不全。并不能提供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满足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得不到充足的学习资源,不能选择自己想学习的内容,得不到自主学习的资源,所以不能做到因材施教。(3)学习方式单调。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都投注在怎样“讲”好课上,通常的教学工作主要由教师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导致教师一味依照自己的一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对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接受教师所提示的信息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受到教师固定的教学思想、知识水平、思维特点不变的影响,形成“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所有学生都是这一种统一的不变的模式下学习,学习效率、学习兴趣低,更是展现不出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也得不到自主性学习的机会。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学习方式下,不可能彻底地做到因材施教。(4)教学手段单一,方法单调。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稳定的,独特的教学方式,教师不能集多种教学方法于一身或任意切换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形成的那种一块黑板、一节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教学手段单一、方法单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阻碍了因材施教的发展。传递信息的媒介单一、传递方法比较单调,即使有录音、录像、幻灯等手段辅助教学,仍然不能形象、直观、生动地表达某些无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教学内容。即使教师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受到以上因素的限制,也不能指导学生充分发展。(5)教师、学生的交互性差。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一直扮演的是知识传播者的角色,控制着课堂,学生只能被动接收或有限地控制信息资源,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平等,教师走不到学生的心里,不能跟学生进行深层的交流,学生个性、兴趣,教师都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不能及时反馈,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差。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只是纸上谈兵。
  
  二、网络环境下因材施教的优势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普及,不仅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及百姓家庭,也已经向教育提出了挑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真正达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获得大量信息,学习的方式有了广阔的发展。教师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学。这种教学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和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在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目标后,能够借助互联网优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从中知道了如何学习才能达到目标,也知道了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效率、测试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而且网上没有固定的学习模式,自己要主动学习,才可能得到新知识,这样学生就由原来被动的、不得不学转变为主动的、要求去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其次,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时间,自己确定学习地点,学习时间、空间的灵活性大,学习的效率也比较高。程度各异的学生都能按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条件,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效益。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己掌握学习进程,自己负责学习效果,这有助于养成学生在教育活动和个人行为等方面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网络资源丰富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是主体,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当代网络环境下教师如何实行“因材施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当代网络环境下教师如何实行“因材施教”.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