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村官述职报告 > 内容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2+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4 06:12:10     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中高职衔接背景下“2+3”学生的特点,针对当前“2+3”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培养衔接不够紧密、教育管理机制还比较薄弱、教育管理缺乏实效性等问题,提出完善“2+3”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管理机制、实施“2+3”学生思想教育创新工程、推进“2+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创业教育内外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管理模式、构建“2+3”学生朋辈教育体系等措施,促进中高职衔接背景下“2+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2+3”学生  教育管理工作  思想教育创新工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C-0130-02
  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中职学校开展“2+3”招生是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通过“2+3”等办学模式贯通中高职教育,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2+3”对口招生比例还将逐年扩大,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课题。
  一、中高职衔接背景下“2+3”学生特点分析
  “2+3”办学模式是中职与高职联合分段培养学生的一种教育模式,即初中毕业生先在中职学校集中学习 2 年,而后通过统一考试升入高职院校同一或者相近专业再集中学习 3 年,对符合毕业条件学生颁发高职院校毕业证书。与其他通过普通高考统招而升入高职院校的高中毕业生相比,中高职衔接培养的“2+3”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理论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不高
  在中职学校,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课程,还要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因为两年时间有限,很多学生没法同时兼顾把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都学得深入、学得扎实。加上在目前的传统观念下,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绝大多数都是那些在初中阶段学习底子较为薄弱的学生,他们大多反感枯燥的理论学习,相反对实操训练的兴趣则较高。进入高职院校后,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他们经常会跟不上老师的进度,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因为他们在中职又接受过一定的技能训练,因此当高职的实训课程与之前学过的内容有所重复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他们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上就会感到比较吃力。
  (二)心理不够成熟,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方面,中职“2+3”学生很多在入学年龄上比高考统招学生要小一点,大多年龄在15~17岁,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还没有完全形成,正处于关键的教育时期。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中职教育还存在一定偏见,认为中职生没有发展前途,导致不少中高职衔接学生心理压力较大,自信心不足,感觉未来很迷茫,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
  (三)行为习惯养成有待加强
  因为没有高考压力,不少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相比于普通高中没有那么严格,学生学习的氛围不浓,不少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自觉性和个人自律性不强。甚至有个别中职学生经常出入社会,存在旷课、抽烟、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现象,其行为举止与学生身份明显不符。当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很难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往往导致因旷课节数过多或成绩太差而被劝退,或自己无心向学而主动提出终止学业。
  二、当前“2+3”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2+3”学生的培养衔接不够紧密
  在实际工作中,中高职学校双方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和机制,双方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多只考虑学生在各自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在培养目標、职业能力、师资交流、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沟通与衔接都不够紧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学习生活中的成长成才问题。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或日常活动中会出现培养衔接脱节或内容重复等现象,不利于“2+3”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二)对“2+3”学生的教育管理机制还比较薄弱
  虽然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已开展了近十年,但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摆脱传统思维和老旧做法的束缚,没有结合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做到与时俱进,对新形势、新问题的调研和研判严重不足,还是按“老套路”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同时,目前在学校内部尚未形成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的氛围,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和教育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对“2+3”学生的教育管理缺乏实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3”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会逐年都有新变化,但部分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特点,没有树立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理念,对所有学生都是采用同样的管理方式,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的教育管理者会对个别表现较差的“2+3”学生的缺点无限放大,由此对所有的“2+3”学生或多或少地都会产生偏见,在心理和行为上对他们产生一定的距离,不愿去深入对这些学生进行交流、指导与帮助,教育管理工作自然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构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2+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新路径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2+3”毕业生虽然基本上能满足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但是这种满足还只是维持在中低层次,要想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中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中高职“2+3”学生综合素养培育为抓手,构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2+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新路径。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2+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2+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