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教师述职报告 > 内容

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3 06:09:33     阅读:


  在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全面实施过程中,发现一系列问题,甚至与实施的初衷相违背,大大影响了学校管理质量、教育教学及学校的声誉。因此,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健康运行,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校长负责制的弊端分析
  
  1.校长无责可负
  一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的教育行政没有真正放权,校长负责制只流于形式。以校长决策权为例,校长拥有决策权是指学校行政工作的重大问题,校长有最后的决定权。但是上级主管部门往往会越俎代庖,千方百计地制衡校长决策权。长期以往,必将导致相当一部分校长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一切以上级部门的安排为准。
  2.校长负责的异化
  校长负责制的异化现象是指校长专权制、家长制,在学校里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导致一些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或任人唯亲的情况发生。更让人心寒的是,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甚至认为这就是校长负责制,校长只要在听命于他的范围内行事即可。也有些教育行政部门,明知存在这种情况,但是碍于“是否违反政策”、“是否会影响校长积极性的发挥”等问题而听之任之,所有这一切实质上助长了校长的独断专行。
  3.校长负不起责
  校长负责制是一种精英治校的领导制度,校长拥有与责任想对应的较大的权力,同时校长必须有相对应的较高的素质。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在急剧变化的今日,校长往往还处在一种茫然、无动于衷的状态,校本管理难以实现,课程改革难以进行,素质教育难以展开,无不与校长自身的素质有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校长专业知识缺乏;(2)校长管理模式还处在经验型阶段;(3)校长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薄弱;(4)由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责任不明确,导致校长忙于具体事务,忙于会议,同时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和管理方式处于松散状态,校长很难在培训中有质的飞跃;(5)由于工作压力过重,校长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动力不足,甚至可能出现校长倦怠现象。
  4.校长负何责
  从本质上讲,现代学校应当同时对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教育的当事人(学生及家庭)负责。但对校长的绩效考核,多数由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教育局同校长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校长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会为了迎合上级部门的口味。如有些学校债台高筑,大搞形象过程,而不顾学校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其中遭殃的将是下一任校长和国家,并形成恶性循环。据资料显示,目前有很多学校欠债达到上千万到上亿元不等。就这样,校长的负责制往往演变成了“对上不对下”,“对己不对人”,并没有真正提高学校的绩效与办学质量。
  
  二、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转变教育行政职能,支持学校自主权,明确校长的自主权。要改变一些学校的校长“无责可负”的尴尬局面,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府管理部门要舍得放弃既得的权利和利益,主动转变职能,减少对学校的干预和束缚,还权于学校。以对学校间接管理为主,着重搞好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服务等宏观管理。凡属学校职权范围内的事,放手让学校自主管理,使学校和校长拥有广泛的自主权,为实施校长负责制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2)重视立法,理顺各种关系。实行校长负责制应有教育立法的保证。首先减少人为的随意因素,使之成为科学领导与管理体系的依据。当下,校长的权利、职责范围、教职工奖励基金使用标准等,党支部怎样进行监督,教代会怎样进行民主管理,都应该认真进行研究,并立法作出明确规定,使学校领导工作有法可依。同时,立法要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务必明确具体,以尽量减少模棱两可的现象。最后强调的是,校长与教职工必须增加法制意识,以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发生。
  (3)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多数校长感到最难办的事是缺乏经费。改变这种状况须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增加国家财政性投入。第二,改革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中政府公共经费所占比例。第三,努力实现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分担的“集中化”,强调以财政能力较强的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建立新的政府财政责任分担比例。
  2.加强内外部监督
  (1)促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在这里主要做的是改进和加强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意识和职能。在学校内,由于教师的小知识分子意识,只要不伤害到自己的利益,都能容忍一些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因此,要加强教师的民主与责任意识,在校内构建一种宽松、和谐向上的氛围,使教师能够顺利、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毫无疑问,营造学校的民主气氛有很大一部分责任落实在校长的肩上,也充分体现了校长个人的气魄与魅力。
  (2)更新观念,正确理解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要摆正党的领导,不能错误地把党的领导和党支部的作用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首先,要把那种“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作用,就认为是忽视和削弱党的领导”的思想意识消除掉。其次,进一步明确党的领导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特别是党对校长的监督职能。有关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应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由书记牵头严格监督,规范管理,有序操作,并通过必要的教育反思,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等素质。同时,校长也要不断增强党的意识,认真接受党组织和教代会的监督,不时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来警示自己。最后,可以尝试引进新的管理体制,最近兴起的校长问责制不妨可以大胆试用。
  (3)家长和社区的有效介入。外部监督最好的来源是家长与社区,目前这股力量还很薄弱。为此,家长和社区必须强有力地介入。如校务委员会有家长代表,家长代表的标准由家长制定;学校同时向主管部门和社区、家长提交年度报告,并接受社区、家长代表的质询;家长代表要参与教师遴选工作;学校绩效的评估和校长职级的评审与确定要适当参考家长的意见,等等。
  3.提升中小学校长的素质
  (1)深化校长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校长管理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学校管理人才的治本之策。校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校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改革校长选拔制度。首先,须进一步明确校长的选拔标准。其次,改革校长选择任用方式。在选拔校长的方式上,要逐渐改变单一的委任制,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采取委任、聘任、推举、考任等各种形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拘一格选拔校长。实行校长“选聘制”,一方面是对校长“官本位”意识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在校长与教职工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第二,改进校长培训方法。切实有效的培训能尽快提高校长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方面的能力。然而,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欠缺,这里不妨借鉴英国的校长培训经验。第三,完善校长激励机制。针对当今出现的“校长倦怠”,以及校内各种不正之风盛行的现象,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一种良策。以山东高密市实行校长职级制为例。校长的职级评定依据校长的素质、业绩和评审委员会的评定意见三个部分分成五级十一等。校长职级实行动态管理,一般每年评审认定一次。其次,取消所有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职级岗位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此举激发了校长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了校长由“职务”向“职业”的实质性转变;解决了学校只能上不能下的难题,促进了校长的合理流动;淡化了校长的“官本位”意识,促进了校长的专业化成长;扩大了校长的办事自主权,促进了学校的个性发展。同时,不少校长还指出,推行校长职级制管理后,校长的工资和奖金以及荣誉称号由教育局统一评定,彻底解决了校长与教职工竞争荣誉和工资待遇等“两难问题”,使校长从校内利益纠纷中解脱出来,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2)校长自身的不断学习。在提高校长素质这一方面,外在的选拔、培训、监督、激励、弹劾等制度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关键还要靠校长自身的身体力行。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和提倡校长职业化、专业化的今天,校长不仅要能够领导现在,还要能开拓未来。这需要校长多读书,多记笔记,多发现和思考问题,多与他人交流成功经验,多做专题研究,努力培养自我观察能力和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 江月孙,赵敏.学校管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郭凯.我国中小学校长评价的基本走向.教学与管理,2005(1).
  [4] 方乐,张民选.英国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体系.中小学学校管理(人大复印),2004(5).
  [5] [日]李东林.日本校长的选拔与权限.中小学学校管理(人大复印),2004(10).
  [6] 温勇.基于中小学推行校长职级制的现行思考.中小学学校管理(人大复印),2006(1).
  
  (责任编辑张茂林)

《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