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教师述职报告 > 内容

骨干院校建设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5:47     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基于此,在总结各类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探索实践了一种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037-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视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了第一批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继续建设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其中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列为重点内容,探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明确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问题,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使职业教育为社会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一、国内外模式介绍
  (一)国外高职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1897年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形成年,由于这种双元制的实质就是校企合作教育,并且它的出现远早于美国和其他国家,故将其视为校企合作教育的开端。随后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俄罗斯的“学院—基地企业制度”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国内借鉴学习较多的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
  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兴起了职业学院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职业学院的学生是由企业招收的具有完全中学学历的徒工,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依赖于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合同,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联邦整体具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对于职业教育,如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和学校,以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规定。联邦的职业教育法规确定了行会的地位,这是在法律基础上成立的一个机构,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会的成员。在企业,由行会组织进行技能考试;在学校,由行会管理进行理论考试。学习期满,企业向学徒颁发培训证书、技工考试合格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则颁发结业证书。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费用由企业负担,在学校的学习费用则由州政府支付。
  2.新加坡的教学工厂
  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是其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基础上,将学院、实训中心和企业三元合一提出的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综合在一起,在学校内建起环境逼真、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的教学工厂。将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用于学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地得以应用,也能够使教师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在项目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借助企业项目和科研项目的平台,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工厂为学校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实践实习条件,学校则为企业解决难题或设计产品,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二)国内高职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国内高职院校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办学体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是在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中等专业学校阶段,大部分的学校都是属于行业部分直管,学校和行业内部的企业是一个政府部门主管,因此在实习、就业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随着政府部门的改革,大部分的职业院校都归教育厅管辖,不再具备学校和企业的天生裙带关系,从而使学校和企业的联系逐渐减少。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学校和企业之间如何建立起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类型众多,但有一些是值得斟酌的,如零距离对接模式、捆绑模式、学生到企业实习模式等。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撰写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一书中,推介了9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如订单式模式、“2+1”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总结目前国内高职的校企合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
  由用人单位根据自身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数量进行培养。根据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该模式在教学组织上一般采取分段式教学,在学校和企业内部交替进行,在师资配备上,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实施教学。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在就业时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采用冠名班的形式,培养的学生可以和企业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2.校企共建实体的合作模式
  学校提供场地、人力资源,企业投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或在学校内部组建运行实体,如“校中厂”,或在企业内部建立实体,如“厂中校”,或校企共同注册公司进行独立运行。该种模式中,学校可以利用实体锻炼师资队伍,给学生提供教学场所,将教师的科研成果通过实体进行转化;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条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将学校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节约研发投入等,还可以利用校企联合构建实体的方式,享受国家的一些特殊政策,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骨干院校建设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骨干院校建设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