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教师述职报告 > 内容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及对男女平权的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06:43     阅读:


  摘 要:中国古代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女子教育的,女子被束缚在家中,接受着“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附属品式的教育。最早在中国兴办女学的是西方传教士,但这是为了方便在中国传教。维新派、革命派曾创办女子教育。新文化运动时女子权利进一步扩大,也没有使男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现代女性在工作、生活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平等,为此,应该采取措施,从思想上、教育上以及法律法规上维护女子受教育的权利。
  关键词:女子教育;目的性;不平等;措施
  一、封建社会女子教育
  中国在古代社会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教育的,女性一直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当然我们要看到,女子沦落到社会最底层还是明清时期,在隋唐时期,女子相对开放。可即使这样,仍然有人作“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的叹息。可以说,自《论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起,孔子将女子与小人并列,注定了女子在封建社会长期处于教育的边缘化。
  中国古代的妇女,接受的教育大部分来自家庭,而贫苦人家的女子更是连这种家庭教育的机会都没有。然而,随着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女子学校,情况逐渐好转。
  二、女子教会学校
  在鸦片战争之前,西方传教士就进入中国,鸦片战争后更甚。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的阿尔德赛女士在宁波设立了一所学校,这是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开始。至1860年,在上海等地共创办了12所女子教会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些教会组织掀起了兴办女子教会学校的高潮。据统计:1878-1879年仅在江南一带就有教会女学213所,学生2791人。
  早期教会学校曾经面临招生困难。中国女子受儒家理学思想影响,难以迈出家门。加之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教会学校免学费,还发给学生一些补贴,“尽管如此,学生仍寥寥无几,有限的几个学生几乎全部来自社会底层”。
  尽管早期教会的教育客观上对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起过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教会学校的创办带有鲜明的基督教色彩,我们仍不可抹杀教会学校开近代女子教育之先河的作用。
  三、维新派女子教育
  早期维新派人士开始关注到西方女学的发达。王滔于1867-1869年游历英法等国时注意到英法等国家的人“女子与男子同,幼而习诵,凡书画、历算、象纬、舆图、山经、海志、靡不切究穷研,得其精理”。早期维新派为我国重视女子教育起到了引领作用。严复将《天演论》引入中国后,中国知识分子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逐步认为女子教育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教育。
  维新派兴办女子学校的内驱动力是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女子的目的也重在培养出合格的母亲,尽管也强调了男女平权,但这与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已经存在一定的差距,它只是在民族危亡这一特殊时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的产物,是中国人女权意识觉醒的一个前奏。
  四、革命派女子教育
  维新变法失败,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在《关于青年及妇女者》一文中谈到女子教育时说:“女子师范尤为重要……教育既兴,然后男女可以望平权。女界平权,然后可成此共和民国”。
  革命派还在法律上为男女平权作了保证,如“ 壬子· 癸丑学制”,它废除了教育上的两性差别和清代贵胄学堂。可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将男女平权作为实现其民生这一政治目的的手段,在提出男女平权兴办女学这一问题上没有坚持到底。袁世凯上台后,掀起了“反孔复礼”热潮,使女子办学受到了严重的挫折,但“女子办学”“男女平权”的浪潮还在继续着。
  五、新文化时期女子教育
  新文化运动中,大量的学者把西方的女权主义带到中国,促进了中国女子的解放运动。他们认为妇女与男子都是独立的人,在教育上也应该一样。新文化人士还倡导实行男女同学的制度,在他们创办的学校中,新文化人士在内容上与西方接轨,在教育方法上也采用了西式教育,女子不再学习《女诫》《烈女传》等封建女子教材,而是与男子学习相同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教育上男女平权取得的成绩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新文化人士向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在对待女子教育的问题上,否定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教育,这是片面的。尽管新文化人士积极倡导男女平权,但他们完全是按照男性的标准来审视女性,认为做与男子一样的事就是男女平权,没有从女性自身的特点来考虑。
  六、现代女子面对的不平等问题
  当今社会随着学历的升高,就读的男生的比例会逐渐大于女子。当今社会在签订用人合同时,有些用人单位明确表明只招男生(并不是女生做不了的工作),还有在签订用人合同时规定女生多少年不许结婚,多少年不许生小孩,这些都是社会上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我认为男女平权不意味着在行业中性别比例接近1∶1,而是在两者才能相似的情况下拥有同样参与的机会。
  七、针对女子不平等问题的几点看法
  要解决这种现状,首先就是改变人们的思想。转变“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思想,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女性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其次要在立法上对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加以保护。尽管我国已设有很多法律来保护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可在法律的贯彻和实施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最后,加大对女子高等教育的投入,并且对女性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对下岗女职工进行专业的技术性指导。
  中国妇女解放走过了一个世纪,是伴随着列强的枪炮而来,伴随着民族解放而来,也是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争取女子真正走出家门,接受来自外界的教育,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希望有朝一日这一愿望可以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77-78.
  [2]汤清.中国基督教百年史[M].香港道声出版社,1987:557.
  [3]刘秀生,杨玉青.中国清代教育史[M].人民出版社,1995:197.
  [4]王韬.漫游随录[M].《走向 世界丛书》一辑.岳麓书社,1985.
  [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人民出版社,1981:1006.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及对男女平权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及对男女平权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