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教师述职报告 > 内容

民国时期广西书法教育钩沉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10:00     阅读:


  【摘要】民国时期,广西书法教育处于过渡时期,既沿袭了清末的私塾师徒模式,又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产生了学校书法教育。便捷的书写方式使书法发展逐渐从实用性转为艺术性。抗日战争时期,广西的书法社团和艺术院校的建立促进了书法的发展。本文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广西书法教育的类型、实施方法和重要人物对当时书法教育的影响,重现民国时期的广西书法教育,对广西书法教育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民国;广西;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背景
  (一)政府教育改革
  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覆灭,中国封建帝制随之结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1912年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规程,《小学校令》《中学校令》《专门学校令》等,即《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为参照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学制拟定。并建立新的学校系统,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与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相比,缩短了学制的年限,专为女子设立了女子高等小学、女子中学、女子师范等学校,废除了教育上的两性差别,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和男女同校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1922年,北京政府颁行了《学校系统改革案》(通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1923年,为贯彻北京政府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广西省政府公布了《广西省施行新学制标准》,规定将课程分为社会科、言文科、算学科、自然科、艺术科、体育科。其中文言科包括国语和外国语,这一时期的书法在学校教育中并入国语课,与清末的习字课相比课时大大减少。
  (二)“西学东渐”的影响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之后的37年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在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过程中,新旧思想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崭新的文化局面。
  新民主主义思潮与新文化运动的交相辉映,使这30年又成为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代。随着西方观念的传入与新式教育的实施,毛笔书写也渐渐为钢笔所替代,封建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的剧烈动荡,让众多旧时代的文人失去了往日的晋身途径,书法从读书人必备的训练变为怡情遣性的寄托,书法教育失去原有的制度保障,书法艺术的地位岌岌可危。所幸,书法艺术数千年形成的历史积淀具有强大的延伸力与辐射力,加之清朝人们对书法艺术的推崇,在传统学问基础并未改变的情况下,书法作品的艺术观赏性逐渐增强,书法的审美发生改变,书法未来向专业性发展已是必然。
  二、民国时期广西书法教育类型及实施方法
  (一)传统书法教育
  所谓传统教育为封建时代重要的教学模式私塾,私塾旧称蒙馆,私塾学习以读书、背书、习字为主,由于经济滞后,私塾教学在民国初期仍有延续。然由于西学东渐等西方思想渗透和学制的推行,私塾也开始注重实用教育,以求得生存并跟上时代的步伐。
  民国期间私塾书法教学中,年幼儿童先识“方块字”(书写在一寸多见方纸上的楷书字),识得千字左右,便教以“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儒家读物,熟读之后逐句讲解,期间利用“描红”“临摹”等方法将书法基本功教予学生。其书法教育以实用写字训练为主,没有成为正规的艺术教育,但是其文学底蕴及基本习字为许多读书人打下“童子功”。
  (二)学校书法教育
  1.中小学书法教育
  民国期间,美育教学在中小学受到了重视。颁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在培养方向和教学内容做出了明文规定,当时的书法课程没有形成独立学科,但是书法依靠其强大的实用性仍旧保留在国语课及手工图画课中。书写方式及书写习惯并未改变。学校的告示、通知、公告栏仍然毛笔书写,其实用性在学校并未减弱,不乏为书法美感教育的一种形式。
  2.中等师范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中等师范教育相对繁荣,为改变当时全省师范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国民教育发展的需要的现状,大力提高各级国民教育师资。在广西这一教育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桂系推行少数民族同化政策,即“特种部族教育”。在南宁设立广西省立桂岭师范学校,民族师范教育成为抗战时期广西中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凡师范教育,对教师的板书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未来的教师都写的一手好字。对于师范生的要求也间接地说明了民国时期中小学生都有学习书法的机会。
  3.艺术院校教育
  新文化运动后,全国美术专科学校如雨后春笋,多数专職老师都是杰出的艺术家,精通书法、绘画、治印。由于广西教育的落后,这一时期没有艺术类院校。
  直至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徐悲鸿赴桂林筹建桂林美术学院,开办了一期6个月的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简称艺师班),开启了广西新式美术教育的先声。1941年,马万里等人创办私立桂林美专,后由于战争在1944年停办。1945年,解放战争打响,广西省政府将设在桂林的公办艺师班和私立美专合并成立“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简称广西艺专),书法课程终于不完全由国画教师教授了,与木刻、篆刻成为了选修课。
  1947年,广西艺专学生170人,在西南地区颇具影响。
  民国时期艺术院校开广西艺术教育之先河,对艺术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获得了宝贵经验,其后发展成为广西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先后培养了大量书画人才。
  (三)民众识字教育
  民国初年,广西省教育司设立了社会教育科,各地社会教育一度比较活跃,相继开办通俗教育演讲所、民众学校、民众夜校、简易识字学校等,成为当时全国设校最多的省份。土地革命时期最为典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妇女班增设识字、算术,妇女解放等课程。虽然最终教育事业因省内战乱没能坚持下来,但根据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兴盛,在广西教育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民国时期广西书法教育钩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民国时期广西书法教育钩沉.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