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教师述职报告 > 内容

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区的环境创设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2 06:08:33     阅读:


  一、概述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在的幼儿教育往往过多重视集体教学,采用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幼儿“真理”,幼儿往往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指引了当前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向。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区的环境创设
  科学活动区域的环境创设对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帮助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十分重要,本文就科学活动区的环境创设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依据科学活动目标设置科学区域内容
  活动区域内容的设置应努力顺应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遵循科学性、生活性、兴趣性、实践性的原则。幼儿操作、实验、探索的场所——科学探索区内容的生成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
  (1)由幼儿最近发展需要而来。维果茨基发展区域理论提醒我们:当孩子跳一跳,够得着的状况下学习是最有效的,问题过难或过易均无意义。天气渐冷时,孩子会发现嘴巴里会呼出白气,水会结成冰,大班的孩子会问“为什么”,孩子产生了疑问,大班孩子已需要了解这些知识,这就生成了课题“水的三态变化”。
  (2)由外界信息传递而来。许多随手可得的东西,源自孩子的生活,我们要善于捕捉孩子生活中有价值的信息。如:“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孩子们兴趣浓厚,“飞船为什么会升空”这么深奥的问题,出自孩子的口中。这些源于生活又是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探索活动只要动手做了,就会有体验,有收获,同时又有挑战性,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对培养幼儿积极探索、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很有价值。
  2.投放适宜的材料,营造一个丰富的有感知的物质环境
  可以说科学活动区域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如何投放适宜材料十分重要。对材料的投放我们是这样做的:
  (1)材料的投放应具有目的性。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的,是与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是将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班级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
  (2)提供的材料应具有操作性、开放性的特点。材料的操作性和开放性应以适应各年龄段幼儿的游戏水平为准则。如:小班幼儿对现成的科学玩具比较感兴趣,他们对有趣的声控玩具非常感兴趣,喜欢操作会说话的小鹦鹉、一有声音就会扭动的扭扭虫等。中大班幼儿则对自制的科学玩具和可操作的、或能参与制作的废旧材料更感兴趣。如:与声音玩具相比,他们更爱操作磁铁玩具,因为磁铁玩具能给幼儿提供较广阔的探索空间,一块小小的磁铁能引发幼儿无穷的探索。
  (3)材料应具有趣味性。实践中我们觉得有趣的材料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他们能在操作中感受材料的动感变化,觉得有趣。所以,投放材料要适合幼儿“玩中学”的特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沉与浮”科学探索活动区,我们为幼儿准备了盛水的容器,以及各种材料制成的有趣的物品,如玻璃球、积木、铁块等。孩子们对提供的材料产生了兴趣,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对物品的制作材料、外形特征与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大大调动了探索的积极性。
  3.营造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激发幼儿与环境真正产生互动
  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是顺利开展探索活动的前奏曲,当幼儿有探索的愿望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对调动幼儿进入主动学习状态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小蜗牛的家”的科学探索活动开始时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蜗牛有脚吗?他是怎么走路的?蜗牛有嘴吗?蜗牛吃什么?他的家在哪里?这几个巧妙而紧凑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愿望。又如:“认识空气”活动开始前我就拿着塑料袋在教室里这里兜一下那里兜一下,孩子们觉得很奇怪,问:“老师你在干什么?”“我在找空气呀!你们想找吗?”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探索活动。
  
  三、结论
  幼儿园科学活动区域环境的创设,对充分发挥科学活动区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会继续关注和探讨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张俊.从理念到行为[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区的环境创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区的环境创设.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