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叙职履职报告 > 内容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1 06:09:29     阅读:


  摘 要:初中生正值花季,由于生理(第二特征)的变化,他们的心理也随之产生了众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倘若,任由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滋长,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本文以初中生物课堂为主要阵地,就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 心理健康 策略和方法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初中生物教师能够结合学科特性以及教材内容设定,有针对性、计划性地挖掘知识中的心理教育资源,从而使生物教学更具辅导性、艺术性、多功能性。以生物课堂为土壤,浇灌心理健康养分,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生物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发展,如青春期意识、团队意识、创造力、自主学习意识等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扫除心理障碍,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初中生面对着来自家长、教师、社会的多层压力,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快乐和成就,相反,他们对学习无感、害怕上课,甚至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非考试科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程也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结合学生对于学习的各种消极情绪,笔者认为,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帮助学生清楚心理障碍,真正立足初中生的认真规律、心理特征,创设出符合学生内在需求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因为,教育者主要责任不在于“教书”,而在于“育人”,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重点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燃烧其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给每个学生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保证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这也为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二、优化教学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重新认识自我,开展自主学习
  初中生思想多变、性格多变,这也正是青春期骚动带来的一些改变。青春期的到来,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生活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和态度。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小明在小学是个学习努力、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但是,一升入初中,却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的状况,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最终成绩一落千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学生无法认清自我,自我调节能力差所导致的。因为,良好的自我观念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客观正确的认识自我,他的言谈举止才会得体,他的洞察力、判断力才会准确无误,也就避免了学生思想陷入误区、误入歧途。初一上册生物教材中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的生殖、人的青春期等内容。生物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在教学人的进化和人的生殖等,可以着重让学生体会人的进化多么不容易,从动物历经千辛万苦进化成人类,随后,再在亿分之一的机会下降生到这个世界;此外,还可以,在讲解生殖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母亲的伟大,告诉其妈妈经历了怎样的苦痛才诞生下了我们;又如,在讲解受精作用的内容时,可以这样讲解:受精过程主要包括来自父体的成千上万个精子和母体的一个卵细胞。成千上万的精子为了疯狂争夺一个卵细胞,它们奋勇前进,只有运动最快、生命里最长久的精子才会来到卵细胞的身边,与之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也就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这更像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马拉松,只有拥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才能冲刺到最后。
  (二)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小学生刚刚升入初中之后,学习科目增多了,学习压力自然也就大了。现阶段,许多初中生存在焦虑、抑郁、消极的心理情绪。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发挥初中生物的教学优势,借助一些奇妙的生命现象和生物故事,加强生活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构建趣味化生物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认知,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里变化最大的阶段,如,身体第二特征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青春期骚动,对于性和异性产生了异样的想法,个别学生还通过书籍、网络搜索等渠道观看不健康的视频和影像,甚至还出现了早恋和越轨行为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必避而不谈、有意略过,而应当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正视这一问题,让学生知道“早恋、浏览不健康信息”这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告诉学生对异性的好感只是一种朦胧的情感,并非一种依赖,将这种情感转化成比学习的动力,才是他们应当做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使其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三)正视竞争的残酷,让学生独立生存
  人生在世,不可脱离社会而独自存活,社会现实不一个人的意志所转移,所以,人们能做的就是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快节奏的生活规律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六大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就指出: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具有一定地社会参与性。所以,如何让学生能快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也是摆在每个教育者眼前的难题。在生物课本中有很多涉及“适应环境”“物竞天择”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完美地诠释了“适应性”的重要性,所以,生物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的时候,刚好可以培养学生适应意识。如,在教学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时,可以边讲解,边比拟,将自然界的物竞天擇、优胜劣汰比作成社会的残酷竞争,告诉学生要努力学习,争做强者,只有强者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学科中的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本严谨的心理教学书,以生物教学课堂为土壤,不断给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的养分,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学习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也就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海兰.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情感读本,2016(29).
  [2]王广宇.将情感教育贯穿在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华夏教师,2015(10).
  [3]王明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理论观察,2013(06).
  [4]芦芳.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4).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