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叙职履职报告 > 内容

苏教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1-02-24 06:07:34     阅读:

新苏教版(2021)四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学设计 清风染绿叶 目 录 1 冷热与温度 2 2.热胀冷缩 11 3.水受热以后 18 4.水遇冷以后 28 5.地球 37 6.月球(第一课时) 45 6.月球(第二课时) 51 7.太阳 59 8.太阳钟 66 9.庞大的家族 76 10. 养昆虫(第一课时) 85 10.养昆虫(第二课时) 90 10.养昆虫(第三课时) 96 11.探究昆虫的奥秘 103 12 用种子繁殖 109 13.用根、茎、叶繁殖 115 14.动物的繁殖 121 15.生物与非生物 127 16.动物的庇护所 132 17.环境变化以后 138 专题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145 1 冷热与温度 【课标落实】 1.本课通过观察现象、认识与学会使用仪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探究、记录与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拓展应用等一系列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忄生能;

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 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6.3.1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
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材分析】 《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冷和热》的第一课时。通过三年级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学习,学生对热现象有了具体的感知,认识了常见的热现象,通过三年级下册《测量气温》的学习,学生学会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能正确读、写温度以及单位。本课将物质的冷热现象由气体延伸到液体,学生需建立起“温度”的概念,以及理清“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近一步学习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并且更加规范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探究温度变化规律。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冷热水的差别,对“温度”形成感知,并意识到人的皮肤无法精确地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程度,存在误差。第二部分,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表示”,形成“温度”的概念,并认识测量工具——温度计,观察其结构,学会使用。第三部分,探究热水变凉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设计连续测温的实验方案,记录、描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第四部分,认识不同的温度计,人类为了促进生产生活,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了不一样的温度计,在生活的不同方面发挥着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和三年级下册《测量气温》的学习,学生已经关注并认识生活中的冷热现象,学会用皮肤这种感官去感知,也知道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空气或其他气体的温度,会读数并记录温度数据,正确地使用温度单位。本课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更扎实地训练使用温度计以及读数。学生在这一课将测量温水的温度,并连续测量12分钟内的水温,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观察、分析温度的变化。学会设计探究实验、考虑实验细节、明确测量的步骤、方法,学会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用直观地方式展示数据并总结概括,是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培养探究思维的重要过程。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与此同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探究实验方法以及形成规范操作的意识。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气温的高低、物体的冷暖、加热、制冷等,学生对此都有丰富的生活感知,但他们对冷和热的认识,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自我感觉的层面,没有具体、精确地比较,也没有对冷热变化过程的敏锐感知,本课借助工具测量,用数字、图像直观而具体地将冷热变化展现给学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温度可以表达物体的冷热程度;

2. 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知道温度的单位;

3.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4. 知道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科学探究:
1.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2. 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3. 通过探究活动得到数据,并分析数据和图表,概括温度变化规律;

科学态度:
1.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2. 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3. 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会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4. 注重实验小组合作意识,能有效分工合作;

5. 在科学探究中,敢于猜想,通过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认识到测量工具的使用使人们生活更加精准、便捷;

2. 知道人们根据生产、生活所需设计、制造不一样的工具。

【教学重点】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教学难点】 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并及时记录,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温度计、烧杯、热水、铁架台、温度计夹、计时器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活动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了三杯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 生1:有的冷有的热,冷热程度不同;

生2:水温可能不同。

3.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温有可能不同的? 4. 生:根据杯子上面有水汽冒出,来判断水温可能不同。

5. 那有水汽冒出的两个杯子,哪个杯子中的水热一点呢? 6. 生:用手摸一摸。

7. 提问:你是想用什么感官帮助你判断水温? 8. 生:皮肤。

9. 小结:没错,皮肤可以感觉物体的冷热,也就是物体温度的差异。【板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冷热与温度】 10.提问:谁的手指皮肤足够灵敏,来试一试? (请学生演示,教师讲解: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后同时插入温水中)能具体说一说感觉吗? 11.生:左手(先放入热水)感觉到的温水凉一些,右手(先放入冷水)感觉到的温水热一些。

12.提问:最后同时插入的同一杯水,只有三杯水。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手感觉冷一些,一只手感觉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题? 13.生:左手先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右手先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

[设计意图:以一个简单的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在活动中应用感官的同时充分感觉,而活动结果的设计使学生意识到人的感官感觉到的冷热程度模糊而不精确,感官确实会出现差错,所以工具更加可靠、准确,需要使用测量工具使其数据化。] 二、学会测量:使用温度 (一)介绍温度、温度计、温度的单位 1. 提问:用皮肤感觉的结果有时不太准确,我们要如何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呢? 2. 生:用温度计测量。

3. 提问:介绍你见过、使用过的温度计。

4. 生1:班上同学不舒服,老师用额温_____测他有没有发烧;

生2:早上学校门口有测量体温的机器;
(补充:红外测温仪) 生3:时钟上有表示温度的部分。(补充:寒暑表) …… 5. 总结:是的,这些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统称为温度计。【板书:测量工具:温度计】 6. PPT出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都是用来测量什么物体的温度? 7. 生:体温计/红外测温仪/额温_____测量人的体温,寒暑表测量所在房间空气的温度…… 8. 提问:一般体温或者房间的温度是多少呢? 9. 生:人体36度,房间25度等。

10.提问:“度”还叫什么? 11.生:摄氏度。

12.总结:没错,这就是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写作℃。【板书:摄氏度(℃)】 13.提问:这些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水的温度吗? 14.生:不可以,因为水的温度高,这些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够。

15.师:真是细心、会思考的孩子,那么我们一起来认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设计意图:当想到需要使用温度计,就“顺藤摸瓜”地了解学生原有经验中对温度计的了解,说一说常见的、常用的温度计,知道不一样的温度计有不一样的用途,从合适的量程角度入手认识实验室用温度计。】 (二) 认识实验室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温度计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在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2.生:玻璃做的温度计,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3.活动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温度计由哪些部分构成。

4.学生小组活动:观察温度计并讨论。

5.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温度计里有红s e 的、细细长长的液体(补充:煤油),最顶头有一个红s e 的圆泡,玻璃管外壁有刻度(追问:观察刻度,这支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范围是多少摄氏度?每一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最尾端注明了“℃”,有一个方便悬挂的小孔等等。

6.结合PPT总结:“液泡”、“液柱”、“刻度”、“单位”。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学生观察得细致而全面。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联想每一部分的作用,从而初步形成使用方法,再经过教师指导,印象深刻,为学习其他工具的使用打好基础。直接用温度计解决上一环节的问题,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趁热打铁地联系温度计的使用。] (三)学会使用温度计 1.总结:我们已经根据水温的范围选择了合适的温度计,使用前需要再次检查温度计的液柱,并调整。出示PPT:
①观察温度计:量程和分度值,检查液柱有没有断处,可以甩动消除;

②选择温度计:根据估计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提问:接下来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2.学生发言讨论温度计的用法,教师适时引导,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PPT展示) ③测量: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追问:为什么不可以碰到杯壁?生:碰到杯壁测到的是杯壁的温度) ④读数: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温度计不拿出来,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相平。(追问并补充:如果液柱没有停下说明还没有测到水的温度,视线不相平看的不准确) 3.提问:你学会了吗?谁来试一试使用温度计测量讲台上三杯水的温度,其他同学做裁判,观察他们的使用方法对不对。

4.请学生演示实验,讨论操作是否正确,并且正确地记录数据。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讨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提出注意点,请学生分析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暴露学生思维并纠正的同时,强化了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理解,再用选一选的方式,再次检验掌握程度。】 二、 探究活动:热水变凉的规律 (一) 提出探究问题 1. 引导:此时水的温度跟刚上课时的温度一样吗? 2. 生:不是,水已经冷了一些了。

3. 启发:关于热水变冷的过程,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4. 生1:为什么水会变冷? 生2:温度下降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生3:最后会下降到多少度? …… 5. 总结:我们先来研究热水变冷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说一说你的猜测。

6. 学生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水变冷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现在比较冷的说明刚刚就是比较冷的;
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水变冷不是一直是一个速度,可能有时快,有时慢等等。

(二) 设计探究方案 1. 提问:我们可以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2. 生1.:把一杯热水放在桌上,观察它的温度变化。

生2:先记下水的温度,再每过1分钟测量一次温度,记下来。

3. PPT出示,请学生总结:
①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水中,待液柱不再上升,读出示数,作为“0分钟”时的温度;

②每隔2分钟读出温度并记录。

温馨提示:
(1)安静观察 (2)真实记录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温度/℃ (三)完善探究方案 4. 提问:关于实验,老师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PPT出示:
①测量过程中,温度计能不能从烧杯中取出? ②实验所需材料有哪些? ③小组内如何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5.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并说明理由: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6. 出示温度计夹和铁架台:为了固定温度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专门固定温度计的铁架台和温度计夹,按顺序安装装置。还需要什么器材? 7. 生:计时器/秒表 8. 活动要求,出示记录单:老师统一为大家计时,请大家分配好搭建装置、读数、记录、画图等工作。

(四)实验探究并记录 1.分发实验材料。

2.学生完成实验,并记录、分析数据。

(五)分析数据并总结 1. 学生汇报数据和结论。

2. 我们发现用表格记录的数据不方便我们观察,老师教你们学习一种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我们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曲线图我们来看看。(教师讲解曲线图各部分代表的意义。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数据绘制曲线图) 3. 师生共同总结出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先快后慢。【板书:热水变凉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水温变化的规律,设计实验、猜测,并将数据以画图的形式更直观地表达,总结规律。教学中重点讨论了实验方法,从学生自己讨论出粗略的操作方法,到教师提出细节问题,学生讨论并思考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考虑细节,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测量工具,以及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1.启发:如果继续观测,会有什么结果呢? 2.学生测量、猜测:会都跟室温差不多。

3.提问:你准备怎么研究这个问题?课后小组讨论,一起试一试验证你们的猜想!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乐于思考相关的科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 【板书设计】 1.冷热与温度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表示 测量工具:温度计 单位:摄氏度(℃) 热水变凉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2.热胀冷缩 【课标落实】 1.本课通过一系列观察、设计、探究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出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忄生质;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设计探究实验,研究物质受热和_____后体积的变化;

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并描述物质在受热和_____后体积发生的变化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热胀冷缩这一科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6.3 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

6.3.2加热或_____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知道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忄生质。

【教材分析】 《热胀冷缩》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的第二课。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液体的冷热现象,学会了用温度计来测量液体的温度。本节课进一步带领学生学习物质在受热和_____以后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尝试利用热胀冷缩这一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温度计液柱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第二部分,通过设计实验研究气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第三部分,通过铜球的加热和_____实验,研究固体受热和_____后体积的变化。第四部分,利用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将学习与生活密切相连,巩固所学知识。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受热和遇冷以后会发生变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经认识到了物体的温度有冷热之分。虽然热胀冷缩现象比较常见,但学生并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些现象。所以,本节课通过一系列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的概念,初步认识到液体、气体、固体在受热和_____后体积都会发生变化。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思维品质,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设计实验和系统探究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2.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出液体、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能用热胀冷缩这一科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探究:
1.能设计实验,探究物质受热和受冷后体积发生的变化。

2.能观察并描述物质在受热和_____后体积发生的变化现象。

3.能在教师引导下,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能掌握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证明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在进行物体热胀冷缩实验中, 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形成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热胀冷缩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到液体、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忄生质。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研究物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烧瓶、空心管、胶塞、红s e 水、记号笔、烧杯、冷水、热水;
锥形瓶、气球;
铜球、铁环、酒精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你掌握了吗?请你读一读这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多少? (请学生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2.师:同学们真棒,都已经掌握了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与液柱顶端平齐所对应的刻度就是温度计的读数。现在,把它们分别放入两杯水中,请你认真观察它的液柱分别有什么变化。

3.播放影音,请学生仔细观察。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4.学生交流:一杯水中,温度计液柱上升,说明是热水;
另一杯水中,温度计液柱下降,说明是冷水。

5. 教师追问: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会上升下降?难道它变多或变少了吗? 6. 学生猜测:液柱中的液体受热时,体积变大;
受冷时,体积变小了。

7.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提出本课的探究活动:液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设计意图:创设简单的情境,带领学生复习旧知,并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现象的分析,探求其中奥秘。] 二、探究物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 活动一:会升降的水柱 1. 师:我们以水为例来研究液体的体积在受热和受冷时是否和同学们刚才所猜测的那样会发生变化。我们也来装一瓶红s e 液体(出示烧瓶装水),在液面处做好标记,现在它的体积是这么多。如果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我们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 2.学生发表观点:可能会看到液面升或降。

3.师:那我们先把瓶子放入热水中,老师课前做了实验,请你认真观察它的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放入热水中:1分钟后……3分钟后……5分钟后……)。它的体积发生变化了吗? 4.学生发表观点:没有看出明显的变化;
好像有一点点变了。

5.师:我们再来看看它在冷水中,体积有没有变化。(放入冷水中:1分钟后……3分钟后……5分钟后……)你觉得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化:
6.学生交流:可能变化不明显,看不出来;
或许是瓶口太大。

7.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温度计的设计是如何使我们明显地看出里面的液体体积发生了变化的? 8.生:温度计里面的管子很细。

9.(出示带细管的胶塞)师:我们也给它塞上一根细细的管子,再来看看呢?接下来该怎样进行实验呢? 10.生:还像刚才一样把它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内红s e 水柱有没有变化。

11.师提醒注意事项:胶塞要塞紧瓶口;
在把烧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之前,要先标记出空心管中水面的位置;
实验后及时记下细管中水面的位置,并与实验前进行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1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13.小组汇报现象:放入热水中,红s e 液体上升,放入冷水中,上升的红s e 液体又下降。师引导:红s e 液体上升或下降,是它变多变少了吗?(不是,是体积变大变小了) 14.师生共同小结:液体遇热时体积会膨胀变大,遇冷时体积会收缩变小。

活动二、玻璃瓶吹气球 1.出示一个空的锥形瓶,师:如果这个瓶内装满了空气,那么空气在受热或受冷时,体积会不会也发生变化呢? 2.学生发表观点。(受热也会变大,受冷也会变小) 3.师:如果瓶内空气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你觉得能不能看出来? 4.生:看不出来,它会从瓶子中跑出来,可以给它塞住。

5.师:塞住就能看出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吗? 6.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玩气球时,空气体积的大小会影响气球的大小。出示气球,它能帮助我们吗? 7.学生说方法:将气球套在瓶口,并请其演示。提醒:我们研究的是瓶中的空气,那套之前先把气球内的空气排掉。

8.师生共同商讨制定实验方案:将气球套在瓶口,先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再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教师提醒注意事项:气球套在瓶口之前要先将里面的空气排出去;
仔细观察气球的变化并前后进行比较。

9.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现象。

10.师生交流:放入热水中,气球变大,放入冷水后,变大的气球又缩小。

11.小结:气体在受热时体积也会膨胀变大,受冷时体积收缩变小。

活动三、会变胖瘦的铜球 1.师:液体和气体的体积受热和受冷时都会发生变化,那固体有没有这样的忄生质呢?(出示一个铜球)猜猜看,它受热或_____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2.学生猜测,独自回答。

3.师:看来同学们的想法不一样,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 生:可以加热看一看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大。

4.师:实验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铜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我们怎样能知道呢? 5.学生思考:可以找一个东西包住它,如果加热后包不住了就说明它的体积变大了 。

6.师: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这儿有一个铜球的好伙伴(出示铁环,教师演示铜球刚好通过铁环),如果铜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我们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7.师:的确,我们可以给铜球加热后,再看它还能不能通过铁环,如果不能,说明它的体积变大了。我们今天选择用酒精灯给铜球进行加热。酒精灯的使用有一定的危险忄生,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认真学习如何安全、正确的使用它。

8.播放酒精灯的操作使用影音,并归纳酒精灯使用的步骤。提醒实验操作:先试一试铜球通过铁环的情况;
点燃酒精灯,加热铜球1分钟,试一试铜球能否通过铁环;
熄灭酒精灯,将铜球放入冷水中几秒钟,再试一试它能否通过铁环。同时提醒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不能用手触碰铜球,以免烫伤;
实验时戴好防护手套 9.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0.学生汇报实验发现,得出结论:固体的体积也是受热后膨胀变大,遇冷收缩变小。

11.小结: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板书课题)。现在你能解释温度计液柱高度变化的原因了吗? 12.学生尝试解释。

13.教师总结: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作而成的。

[设计意图:探究实验环节,教师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扶放结合,充分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出示一个瘪了的乒乓球,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想办法将它复原吗? 2.学生想办法并上台演示,教师进行肯定评价。

3.(出示图片:轮胎在夏天容易B胎、夏天架电线时不能拉得太紧等)请思考原因并解释。

4.学生尝试解释。

5.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忄生质的例子,希望同学们课后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把你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同学! [设计意图: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学生掌握了知识以后,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并应用物体热胀冷缩忄生质去创造忄生地解决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忄生。] 【板书设计】 2.热胀冷缩 受热 受冷 液体 气体 体积 变大 变小 固体 3.水受热以后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探究、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忄生能。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认识融化和沸腾的概念。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2.1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

(1)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

(2)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

(3)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6.3.1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
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6.3.2加热或_____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加热或_____也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

(1)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忄生质。

(2)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3)描述加热或_____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

【教材分析】 《水受热以后》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冷和热》的第三课时。通过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水》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水的颜s e 、状态、气味等特征,因此水、冰、水蒸气对学生来讲是已有一定认知的物质。以及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观察天气》一单元,学生已经掌握了测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在学习了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冷热与温度》、《热胀冷缩》两课的学习基础上,本课带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冰——水——水蒸气的变化过程,认识融化和沸腾概念;
在统计、分析记录数据的基础上,知道产生这些物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以及融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并且能抽象概括出温度会引起物体体积和物态两个方面的变化。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让学生对比观察交流水、冰和水蒸气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第二部分,做冰融化的实验,学生通过动手探究、整理分析数据,认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第三部分,在第二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给水加热,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和水位的变化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发现,水加热沸腾后,水位会下降。

第四个部分,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水》的学习,已经了解水的颜s e 、状态、气味等特征,对于冰和水蒸气已有初步的认知。通过《冷热与温度》与《热胀冷缩》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测温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四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已经能有意识地主动去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科学课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已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观察,知道水、冰、水蒸气属于同一种物质,以及知道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2.通过实验,理解融化和沸腾的概念。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得出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2.会制作、分析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能发现水受热发生形态变化时温度的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特点。

3.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温度变化是引发物质形态变化的原因。

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善于观察,乐于尝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懂得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生活的家园。

【教学重点】 做冰融化实验,认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温度曲线图,能发现水受热发生形态变化时温度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三角架、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热水、冰块、水、烧杯、湿抹布。

学生材料:三角架、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冰块、烧杯、湿抹布、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影音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这样的现象吗?(播放冰川融化+河面上雾气腾腾的影音)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学生汇报:冰川融化成了水,河面上飘着水蒸气。

3.冰、水和水蒸气它们属于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师:我请同学来观察观察,然后说一说。(提醒学生,实验用品不可以随意品尝,必须得到老师的允许才可以。) 4.生观察回答(观察一个说一个):
冰是固体,它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

水是液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水蒸气是气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呢? 生:它们属于同一种物质,都是无s e 、无味、透明的物质。

5.在影音中我们看到冰川融化成了水,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出示冰块)在什么情况下冰会融化成水呢?(受热) [设计意图:实物直接导入新课,通过环环相扣的追问,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 二、操作与探究 (一)研究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1.师:(出示冰实物)冰的温度是多少呢? 生猜测:0℃。

师:你用温度计来测一测。

师:(生上前)你先来说一说使用温度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1)轻拿轻放:因为它是玻璃的;
(2)看:量程和分度值:这个温度计的量程是100℃,每一小格代表1℃;
(3)液泡要浸泡在冰块里,不碰到烧杯内壁和底部;

师:谁来补充? 生补充:(4)读:读数时要等液柱稳定后再读,并且视线与温度计红s e 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2.师:你来试一试。

生活动。

师:此时冰块的温度是多少℃? 生:
3.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呢? 生:…… 师:是这样吗,怎样用实验来验证呢? 4.老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出示图片)三角架、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夹子、烧杯。

师:认识它们吗?我们一起按顺序说一说。

生齐说。

师:实验中,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小组内先讨论一下。

小组汇报:
三角架:支撑的作用,下面放酒精灯,上面垫石棉网;

烧杯:用来放冰块,不可以直接加热,需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夹子:大夹子夹在烧杯边缘,小夹子加持温度计;

温度计:用来测量冰块的温度;

火柴:点燃酒精灯;

酒精灯:用来加热,需要用外焰加热。

师:使用酒精灯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5.现在我们都掌握了它们的使用方法,我请两位同学,按照要求组装这些实验器材。

生活动,教师适时的强调关键点,其他同学观察。

师:学会了吗?(学会了) 6.实验前,老师这,还有几点想提醒大家:(师解释) (1)如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2)取适量的冰块装入烧杯,测量它的温度记录在曲线图0min处;
(为了实验中的公平忄生,0min时冰块的温度,大家等老师的信号再记录。) (3)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一分钟观察员读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达到10℃为止;
(每隔一分钟教师响铃提醒记录) (4)记录员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曲线图上;

(5)实验中认真观察并分析以下问题:
①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②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_______。

③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师:听明白了吗?(明白了) 7.组长领取实验器材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8.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后,小组汇报。

师:观察曲线图你们组有何发现? 小组汇报员:(展台展示实验单)我们组分析曲线图发现:0℃前,温度急剧上升,继续加热温度是不变的,再继续加热温度又上升。

师:其他小组,你们也有这样的发现吗?(是的)有小组补充吗? 小组补充:0℃时冰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师:借助曲线图,哪一小组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
①冰块在开始融化前温度会持续上升。

②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0℃。

③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温度保持不变。

师:其他小组认可他们的发现吗?(认可) 9.教师小结:当冰受热后,冰会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的水,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作融化。(出示定义) (二)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 1.(出示实物冰融化后的水)你能利用它制造出水蒸气吗? 生:能。

师:怎么做? 生:继续加热至沸腾。

师:这个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呢? 生:猜测。

师:大家想不想试一试?(想) 2.我们仍用这套装置探究,实验过程中同样要注意酒精灯和测温计的正确使用。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教师讲解) (1)加热前,记录员先在烧杯上记录下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提醒水平视线时标记) (2)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一分钟观察员读一次数据,记录员将数据记录在曲线图上,直到水沸腾;
(每隔一分钟教师响铃提醒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4分钟,观察员每隔一分钟读一次数据,记录员将数据下来,然后再停止加热;
(每隔一分钟教师响铃提醒记录) (4)待水面平静后,再次在烧杯上记录下水的位置。

(5)实验中认真观察并分析以下问题:
①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 ③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④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有何变化? 师:能理解吗? 生:能。

3.师:现在小组内开始活动吧! 生活动。

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后,小组汇报。

师:实验中你有何发现? 生:加热时烧杯内壁出现了小水珠;
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和气泡。

师:谁来补充? 生:停止加热后,水面下降了。

师:分析曲线图小组内有何发现? 生:(展台展示实验单)我们小组发现: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沸腾后温度一直保持在100℃不变。

师:其他小组同意他们小组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①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

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③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④停止加热后,烧杯中的水面下降了。

5.教师小结:我们通过探究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通过仔细观察、收集数据、绘制温度曲线图、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发现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水受热发生形态变化时温度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习惯。] 三、运用与延伸 1.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当满壶的水烧开后,它会产生哪些现象? 生:水会溢出;
水壶盖会被顶起;
会发出“噗噗噗噗”的声音;
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2.学到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生: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3.学到这里,你能说一说冰、水、水蒸气之间有何联系呢? 师生共同小结:(出示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把“水受热会发生形态改变”这一知识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及继续探究水的_____,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3.水受热以后 4.水遇冷以后 【课标落实】 1.本节课通过一系列观察、设计、探究、记录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忄生能;
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1.3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1.5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2.1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

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

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

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6.3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 6.3.2加热或_____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加热和_____也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 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描述加热或_____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

【教材分析】 《水遇冷以后》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冷和热》的第四课时。通过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水》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水的基本特征,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本单元共有四个课时,分别为《冷热与温度》《热胀冷缩》、《水受热以后》及《水遇冷以后》。本册更多的是着眼于水的温度变化及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变。这四个课时的教材,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冷热与温度》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热胀冷缩》一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发生的胀与缩的变化,进而认识固定、液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忄生质。《水受热以后》让学生认识水的三种形态,并且知道其中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产生融化现象。而当温度持续升高时,水会沸腾。本课时承接于上一课时,继续探究水的形态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起水遇冷以后,出现“凝结”和“结冰”的现象。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活动,让学生观看“露水”影音,唤醒原有旧知,引发关注。第二部分,引导建立“凝结”的概念。从见到露水的时间和温度入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猜测露水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微课展示,揭晓成因。此时,学生对露水的形成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借助微课以此激发学生设计实验,在课堂上模拟露水的形成。教师示范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凝结”现象。第三部分,承接上一环节,当水的温度持续降低,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和体积的变化。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借助前几课时的知识及实验技能的积累,感受水在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体积的变化。第四部分,通过联系生活,了解生产生活常见的水遇冷现象。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水》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水的基本特征,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了解水的特征。经过本单元前三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准确测量水的温度,通过实验,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知道水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出现融化的现象。本课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凝结”和“结冰”的概念。四年级学生经过低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在明确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后自己动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水的三种形态”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究其三者转换的条件,还未能真正了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实验,知道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产生凝结现象。

2.通过实验,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体积会膨胀。

科学探究:
1.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针对水遇冷的变化,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水遇冷发生的变化。

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得出结论。

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忄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原理,并思考是否可以进行改进。

【教学重点】 水蒸气遇冷后的形态变化。

【教学难点】 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且体积会膨胀。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影音。三脚架、烧杯、铝箔纸、酒精灯、玻璃棒 学生材料:试管、温度计、盐、碎冰、烧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初识露水,导入新课 1.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露水图片)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2.生:我看到了叶片上有露水。

3.师:你能说说你见过的露水吗?(生谈谈关于露水的生活经验。) 4.生:露水四季皆有,秋天特别多。露是大自然中水多姿多彩的化身之一。

5.师:你在什么时候见过露水?那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还是低? 6.生:一般在早晨的时候见过露水。那时的气温比较低。

7.师:你们知道露水是怎样形成的吗? 8.学生思考回答。

9.师:我们先一起来观看微课,看完再说说露水是怎么形成的。

10.生: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热量散失很快,地面气温迅速下降,温度降低,空气含水汽的能力减小,大气低层的水汽就附在草上、树叶上等,并凝成细小的水珠,即露水。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清晰直观的露水画面,引导学生初识“露水”,揭示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创设探究课堂。通过联系生活,唤起旧知,猜测露水成因,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通过微课影音导入,揭晓露水形成原因。] 二、研究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 1.师:同学们都很好奇露水的形成,你们想不想让露水在我们实验室里再现呢?你打算怎么做?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造露水。

3.学生汇报交流。(把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再把水蒸气_____,就能形成露水。) 4.师:同学们参照下课本第10页活动,再讨论下如何制造出露水。

5.学生汇报交流实验设计。

第一步:往烧杯加入温开水;

第二步: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并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

第三步: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第四步: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

第五步:在铝箔纸洞口上方倾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事先放于冰水中。

6.师:同学们的设计很精彩,老师再强调几个注意事项: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对玻璃制品,要轻拿轻放。

7.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8.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9.生:我看到了玻璃棒上有水滴;
铝箔纸洞口处有白气。

10.师: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 11.生:从烧杯中上升的水蒸气遇到上方的冷玻璃棒后就会变成水。

12.师:铝箔纸洞口处的白气是水蒸气吗? 13.生:水蒸气是无s e 透明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小水滴。

14.师:水蒸气在这个实验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5.生: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

16.师:这种现象叫作凝结,露水的形成是一种凝结现象。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还有凝结的例子吗?参照下课本第12页的图片。

17.生:从冰箱中拿出冷的东西,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
冬天向外呼气会有水雾;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等。

[设计意图:承接课前“露水”微课影音,在知晓露水的成因后,师生一起设计实验,在课堂上制造“露水”,学生将所看所感转再次回归科学课堂上的实验探究,更加细致地观察到实验所产生的现象,进一步巩固理解了“凝结”的概念,加深了对露水的认识,丰富了认知。寻找生活中的凝结现象,都培养了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使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三、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和体积的变化 1.师:水蒸气遇冷后会从气态变成液态,如果继续遇冷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生:会结成冰,变成固体。

3.师:谁能预测一下,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多少摄氏度呢? 4.学生思考预测,填写实验记录单。

5.师:接下来你们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个试管里的水结冰,并观察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和体积的变化情况。你们打算怎么做? 6.生:我打算把试管放在放冰箱里。

7.师:教室里没有冰箱,但是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冰箱”——装碎冰的烧杯。

你们还需要用到什么测量工具?要比较体积变化又该怎么做呢? 8.生:需要温度计测量试管里水的温度;
要比较体积变化可以事先在试管做记号,结冰后对比;
超过标记说明体积变大,反之体积变小。

9.师:可是我们没办法让冰迅速融化,让试管快速降温,实验的时间就会很长。

10.生:据我所知,可以在冰中加入盐,冰会加快融化,使周围温度下降更快。

11.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可以参照课本第11页的活动,再优化下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

12.学生汇报交流实验设计。第一步,在试管中插入温度计(温度计不能碰到试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
第二步,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一分钟读取温度,直到温度降到-2℃为止;
第三步,观察试管中冰面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13.师强调注意事项:首先要正确使用温度计,温度计不能碰到试管,将温度计一端绑上细绳悬挂于铁架台,液泡完全浸没于水;
其次,完成填写实验记录单——绘制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并分析。

1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15.学生总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预测观察、描述、设计”的学习过程,在有层次的思维探究中不断寻找新证据验证原先的猜想,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学会尊重证据,会分析实验现象,通过现象自主得出结论。小组探究环节使学生在不同的分工下明确如何正确有效的与别人进行合作交流,并且通过自主操作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生活中的奇特现象 1.师出示图片:①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②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③结冰后塑料水瓶鼓胀④结冰后玻璃瓶裂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学生交流汇报。

3.师揭示本节课题《水遇冷以后》。

4.学生总结:水是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寻找生活中的奇特现象,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于解释生活常见现象,使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师生共同回顾,思考水蒸气遇冷凝结、结冰转化的意义,一起完成思维导图,将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机整合,构成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水遇冷以后 水 蒸 气 遇 冷 水 遇 冷 冰 (气态) 0℃以上 (液态) 0℃以下 (固态) 【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 一、预测: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 。

二、画出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并分析 5.地球 【课标落实】 一、本课通过一系列阅读、探究、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地球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4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14.2 知道地球的板块结构和地形地貌。

【教材分析】 《地球》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第一课。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本课要着重带领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与思辨,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生活在海边的人通过海岸观船认为海面不是平的;我国汉代科学家张衡的“浑天说”比“盖天说”又进了一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是弧形来推测地球是球体。就这样, 古人不断通过实证质疑前人的猜想,形成新的假设继续探究求证。第二部分,安排了两个实验。实验1,引导学生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并进行观察,验证“大地不是平的”这个猜想。而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亲身实践证明了地球是球体。所以教材安排了第2个实验: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让学生动手探究, 论证地球的形状。第三部分,阅读和交流在太空中观察到的地球,以及小活动,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一个蓝s e 气球上。学生从中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知道地球的板块构造,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由猜想——寻找证据形成新的猜想——继续寻找新的证据再次形成新的猜想这一曲折的漫长历程。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本课重点是通过两个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寻求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体会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收获和意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自己动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经过前面阶段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通过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陆地板块和地形地貌。

科学探究:
1.能从海岸观船的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地球不是平的,地球是球体的猜想。能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和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寻找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能通过阅读资料和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到蓝s e 气球上的活动,了解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形地貌。

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交流、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懂得要用实验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知道科技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 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再到精细观察的历程。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懂得用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

【教学难点】 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模拟球面实验仪、地球仪、小帆船、小红旗、红绳、实验记录单、六大板块贴纸、蓝s e 大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咱们先做个小活动。让我们跟着镜头由近到远看地球:现在我们离地球很近,我们看到地是?(平的);渐渐地……渐渐地……地球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我们在太空中了!我们看到地球是个(球体) 地球什么形状?(生:球体)你说?(生:球体) 2.过渡:地球的形状现在大家都知道,但古代的人也这么认为吗? 古代的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板书:地球的形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影音跟着镜头由近到远看地球,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类为什么会把地球看成平的作铺垫。] 二、阅读与交流 1.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请同学们先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科学书P14)教师巡视,提示:边看边想, 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 2.结合阅读材料,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指名两三个学生说) 讨论交流:古代的人一开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什么? (生:天圆地方……地是平的……) 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说法都有,但都认为地是平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人活动范围小, 有这样想象和猜测正符合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在当时没人认为地球是球体。相机板书:天圆地方、平的)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发现了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引导学生思辨, 了解古人的猜想符合他们当时的认知水平,但同时也发现其中的不合理,并提供事实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找证据,形成新的假设。] 三、操作与探究 (一)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 1.人们在海岸观船中发现了什么?(生: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于是怀疑?假设?你说?(生:地球不是平的……地球是球体……) 当我们发现问题,有了猜想,接下来要怎么做? (生:做实验……) 2.集体讨论交流,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
引导:这个实验,我们在科学课堂上可以怎么做?(生:模拟……模拟帆船在球面上航行……)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蓝s e 的卡纸和小船,你看这个实验可以怎么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其他同学呢?还有想说的吗? 对,我们可以把卡纸两端往中间收拢形成拱桥状来模拟球面,然后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注意观察,帆船在球面上的航行是否符合现实。操作员开船的速度要慢;为了观察得更准备,所有观察员在操作员的对面,平视观察。(ppt出示实验记录单)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集体讨论交流 实验时间到!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坐好,面向老师。

同学们,你们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观察到什么现象?符合现实吗?所以你们的发现是? (小组汇报,集体讨论交流。)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老师给你们点赞!(生鼓掌) 帆船回港 先看见 后看见 球面 船帆 船身 我的发现:帆船在球面上回港的情况符合现实,地不是平的,地球可能是球体。

5.师:既然大地的表面是不平的,它可能是什么形状呢?(学生预测:半球体、椭球体、圆锥……)相机板书。

6.提问:还可能有这么多形状,那么根据事实,我们可以_____哪些形状?师引导学生思辨,力求用证据将不合理的形状_____。

7.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很多,只有半球体、椭球体和球体符合现有的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里士多德又通过月食来推断大地的形状。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月食?(微课影音:月食) 8.根据月食的形成,同学们对大地的形状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引导学生再次思辨,认识到地球只能是球体。(相机板书:
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_____影) [设计意图:由海岸观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在学生分组实验前作充分的讨论交流,明确实验目的与注意事项再开展实验验证;引导学生从观察帆船在球面上的航行情况中推断出地不是平的,地球可能是球体;引导学生思辨,力求用证据将不合理的形状_____,认识到地球只能是球体。] (二)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 过渡:既然很多证据都推测大地是球体,那么只要从起点出发必然可以回到起点。基于这样的想法,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1082天又回到了出发地,用亲身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

1.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材料了解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活动记录P5),并在地球仪上找出麦哲伦航海路线的主要停靠点。(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 师:下面正式开始 (板书:麦哲伦环球航行)各小组随着老师的引述,在地球仪上找出麦哲伦航海路线的主要停靠点并插上一面小旗。各小组请准备! 准备好了吗?我宣布,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之旅启航啦!(PPT帆船鸣笛启航) 师结合学生准备情况作出如下适当提醒:起点是欧洲的?(西班牙),穿过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的?(巴西)。一路南下航行4个月发现一个平静的港湾,命名为(“圣胡利安港”)。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发现了一条通往太平洋的海峡——“麦哲伦海峡”。穿过海峡,便到达了南美洲的最南端(合恩角),前方是一片浩瀚的太平洋。

1521年,麦哲伦船队横渡太平洋,抵达菲律宾群岛。在那里,麦哲伦和当地的土著发生冲突不幸身亡。船员们继续未完成的航程,横渡印度洋,绕过非洲的(好望角),于1522 年9月回到西班牙,历时1082 天,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3.同学们,咱们用红绳按航行的路线将小旗连起来,有什么发现?(学生:从起点出发又回到了起点……地球是球体……) 小结:到此,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又进了一大步,证实了(生:地球是球体;板书:球体、地球是球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麦哲伦航行故事、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亲身实践证实地球是球体,能比较深刻地体会这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人类首次环球航行。针对新的假设,教师再次提供事实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找证据,就这样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四、阅读与交流 1.师: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太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地球的形状,请看影音(《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 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怎样的?(一颗蓝s e 的星球)这是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球体(板:确证球体) 师生共同小结:到此,我们了解到, 从地是平的——不平(弧形)——球体——确证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猜想、由现象进行推测、寻求证据修正认识形成新的猜想、环球航行亲身实践验证、到地球卫星照片确证,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是漫长而曲折的(板书);是客观求真的过程;无论什么时代,哪个国家、民族、地区都这样,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板:实事求是) 2.让我们通过影音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 师:关于地球,你知道了什么?请你说?地球自己会发光吗?(不会)光从哪里来?(太阳光)对,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地球是正圆球体吗?(不是,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旋转椭球体。) 3.来看这张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你发现了什么?白s e 部分可能是?蓝s e 呢?咖啡s e 和绿s e 部分呢?(生:白s e 为冰雪或云层;地球表面的蓝s e 是海洋;黄s e 和绿s e 是陆地,其中绿s e 是植被。)比较蓝s e 、咖啡s e 、绿s e 部分的面积,哪个更大?(海洋) [设计意图:阅读和交流环节,主要通过观看几段小影音《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地球的小知识》,生动形象地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地球。从师生共同小结中进一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从中领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拓展与总结 1.拓展小活动: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在蓝s e 球上。

同学们看,这是地球的六大板块分布图: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请小组长到讲台拿一张板块图,在小组内参考地球仪观察和定位,然后派代表把陆地板块贴到讲台的蓝s e 球上。

2.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地球>>这一课,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谁来说说? 升华: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保护环境,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设计意图:拓展小活动通过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蓝s e 球上的小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板块构造,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最后谈谈收获这一环节既是本课的总结,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懂得珍爱地球。] 【板书设计】 实事求是 5.地球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是漫长而曲折的 天圆地方 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_____影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平的 不平(弧形) 球体 确证球体 6.月球(第一课时)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认识月球的面貌。

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 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3.1描述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3.3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13.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描述月球表面的概况。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太阳和月球等天体的观察, 学习实地观察和观测的方法,初步认识一日内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变化的规律;
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和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观察、记录、描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认识太阳每天的位置变化规律,学习观察的方法。(学习内容13.1) (2)观测、记录一天中不同时段和一段时间内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描述影子变化的规律(模拟地球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状态,并将影子的变化与地球运动联系起来。(学习内容13.1,13.2) (3)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上半月“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月相变化,学习长期观测的方法(用做游戏等方式,模拟日、地、月三球的运动模式。(学习内容13.3,13.4) 【教材分析】 《月球》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二课。通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看月亮》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及月亮是如何移动的。对于本课的观察月相有了一个较好的帮助,为记录月相观察日记提供了方便。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让学生知道用近代科学技术观察月亮,了解到月球上有环形山、高地和“月海”,引发对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研究兴趣。第二部分,研究月球上的环形山。先是实验模拟环形山的形成,分二层进行,一是在不同高度丢相同大小的石子;
二是在同一高度丢不同大小的石子。再是观察“环形山”投影的变化,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第三部分,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必要的月球信息。第四部分,连续观察月亮,记录、整理月相观察日记,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变化。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看月亮》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月亮有不同的形状,初步了解月亮是如何移动的,但对于月亮上究竟有什么和月亮的移动和月相的变化规律没有形成相应概念。本课教学中通过对月球基本知识的了解,知道月球上的相关信息,并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让学生意识到利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解释某些自然现象。通过长期观察月亮,记录月相观察日记,培养学生长期观察、及时记录的实验习惯,认识到科学的学习需要恒心和细心。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推断环形山的形成。

2.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3.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科学探究:
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2.能对月相观察日记按要求进行归类。

3.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科学态度:
1.意识到人类对宇宙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2.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2.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伟大。

【教学重点】 学会用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

【教学难点】 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影音、台灯、小排球。

学生材料:沙盘、大小相同及大小不同的石子、手电筒、小气球泡1个,大头针1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出示中秋赏月图)瞧,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美丽夜景呢?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月亮是天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你了解月球吗?谁愿意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学生分享,了解学生前概念)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月球》。揭题,板书。

2.谈话: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观察到了月球(出示图片), 你发现了什么?月球跟地球有什么区别呢? [设计意图:利用中秋赏月图和学生听说过的关于月球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前概念。用月球现实图片引发学生的想象冲突,让学生初步感知月球概况。] 二、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1.提问:指着环形山,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放大来看看?(出示环形山放大图) 2.谈话:这些坑洞深浅不一,大大小小,遍布月球表面。如果让你来命名,你会称它为什么? 3.谈话:科学家称它为“环形山”。观察环形山的特点,你能猜猜它是如何形成的? 4.学生交流、猜测。(陨石撞击或者火山B发) 5.(课件出示陨石坑和环形山图)谈话:真的如同学们所说环形山是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吗?我们如何来验证呢?如果是火山B发所形成,你又打算如何来验证呢? 6.根据不同的假设,师生交流实验方案。(需要什么材料?实验步骤?) 7.谈话:老师为大家提供了沙盘、小石子和小气球泡1个,大头针1根,结合这些实验材料,实验怎样设计呢? 8.师生完善实验方案。(如何模拟陨石不同的撞击力?如何利用小气球泡模拟火山喷发的内部力量) 9.小组领各自需要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

10.思辨活动:各组出示模拟的环形山,对比月球环形山图片,说说环形山形成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想? 11.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环形山的形成最有可能是陨石的撞击。

12.教师追问:那么为什么环形山有大有小呢?说说你们的想法? 13.学生汇报:通过实验,我们还发现环形山的大小与深浅不仅取决于流星和陨石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它们的撞击速度。

14.提问:如果要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你觉得在什么时候观察效果最好? 15.学生猜测。

16.谈话:我们用手电筒光来模拟太阳光,请同学们用手电筒照射(直射、斜射)这些大小不一样的坑,仔细观察影子的变化。

17.小组完成实验并回答。

18.小结:观察环形山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太阳光斜射月球表面的时候。

19.过渡:什么时间才是太阳光斜射的时候呢?就需要我们来了解月球是如何公转的。(太阳光斜射与月球公转有关吗?)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师生双方共同确立一个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这种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对于实验条件的控制还是要稍微引领下的,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对比实验的条件控制。] 三、观察月亮,记录月相观察日记 1.谈话:月亮是东升西落的,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下面我们来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月相就是对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的不同的称呼,也就是不同形状的月亮。

2.提问:你打算如何模拟月球的公转呢?需要用到什么器材? 3.学生讨论、交流。

4.出示实验要求,学生述说观察要点。

(1)打开的台灯模拟太阳,排球模拟月球。

(2)手臂伸直,托住的排球比头稍高。

(3)原地转运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

5.请学生上前模拟实验,教师从旁手机现场投屏实验影像。在“月相”变化的显著特征时期,教师讲解当时月相的名称。

6.回顾交流观察到的月相变化。

7.谈话:真实的月相变化是这样的吗?这就需要我们连续观察月亮,并做好相应记录。

8.出示记录月相观察日记的要求。

(1)记录当天的日期(公历和农历)和天气;

(2)观察当天的月亮形状并按样画下来;

(3)记录当时观察的时间。

9.归纳总结记录月相观察日记的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什么时间才是太阳光斜射月球表面的时候,此刻才是观察环形山最好的时间。

[时间是每个月的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因为这个时候太阳刚好斜射月球表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挑选这样的夜晚去观察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二年级时学过的月亮知识,进一步深入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和影音观看,让学生描述月相变化,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各种月相名称。] 四、了解月球的概况 1.谈话:下面一起来自读一段资料,说说你对月球的了解。

2.学生自读资料并回答。

3.教师补充讲解月球的信息。

4.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对月球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有个小问题想考一考你们: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的人,他的脚印还在吗? 5.小组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资料,提取资料中的有用信息,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五、运用与拓展 1.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记录月相观察日记。

2.近日来,我国的______探测器正在进行探月,请同学们了解相关资料,下节课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长期观察,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持之以恒的精神。结合课本,了解实时___空___天事件,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板书设计】 6.月球(第一课时) 环形山形成的原因可能是:陨石撞击 (环形山最佳观察时间:太阳斜射时) 月相示意图:
6.月球(第二课时)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月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它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3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

13.4描述月球表面的概况。

18.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

【教材分析】 《月球》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二课时。在地面上观察月球,最直观的现象就是月相的规律变化。在低年级,学生虽然看过月亮,学生通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中《看月亮》的学习对月相这种现象也有所了解,但是并没有经历完整的长周期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因此,教材通过指导连续观察月相和整理月相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的坚持忄生、意志力和责任心。经由长周期的观察,并辅助于模拟实验,可以让孩子产生一种类似于天文学家的研究行为,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工作,让学生在发现事物运行规律中获得满足感。

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活动:一是观察和整理记录一个月的月相;
二是月相知识的应用。月相观测对于小学生来说周期相对较长,所以要提示学生在观察前应先考虑好观察计划,包括制订步骤、选择时间和考虑安全措施。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天气不好,不能进行观测的情况,还应注意培养和鼓励学生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的科学精神。考虑到学生要坚持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课文设计了用摆放月相卡片的方法表示月相变化过程的活动,这既是对第一个活动的弥补措施,又是引导学生对月相变化现象进行总结的一个条理化过程。在观察和记录月相变化时,学生可能会发现月球位置的变化。对于位置变化可安排学生在同一日期的不同时刻和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科学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中《看月亮》的学习,学生对月相这种现象、月相的周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并没有经历完整的长周期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对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其产生原因却了解甚少。仅靠教师单纯地讲解,学生会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但却无法体验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实地观察月相变化,体验月相变化过程,提炼月相变化规律,同时通过月相变化模拟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对抽象的天体运动形成初步的推理、想象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由于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方法。在月相观察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观察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从月相变化的记录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2.了解月亮每天同一时间位置变化的规律。

科学探究:
1.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2.初步具有根据实验现象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科学态度:
1.通过连续观察月相和整理月相观察日记,培养坚持忄生、意志力和责任心。

2.通过自己观察月相变化,体会自然的奥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能根据常见的月相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或相关幻灯片、图片,提前一个月布置学生观察月球并记录。

学生准备:月相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整理月相观察日记 准备:提前一个月应布置学生观察月相,冬季农历上半月每晚6点对月亮进行定点观察(农历下半月每早6点对月亮进行定点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它的位置画在月相记录单上。(不同的季节可以根据日落时间调整观察月相的时间) 活动一:月相形状变化有什么规律? 1.提问:请看大屏幕,这样的月球你看到过吗?这样的呢?(教师PPT展示不同的月相图片),我们通常把月球圆缺的形状变化叫做什么? (生:月亮的样子,月相……) 2.小结:我们通常把月球圆缺的形状变化叫做月相。(板书:月相) 3.过渡: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前段时间对月相观察的结果如何。黑板上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组月相的小卡片,待会儿我会请一小组同学上来摆放你观察记录到的月相。老师给其他组准备了一张月相实验记录单,请你们将观察记录到的月相依次用小卡片摆放好。

(生活动:小组合作摆放月相卡片) 4.过渡:根据组内摆放的月相卡片,月球的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 5.生分组讨论并上台汇报,师生点评。

6.小结:(师板书) 农历上半月月相:
月相:缺——圆;
亮面:朝西(右) 农历下半月月相:
月相:圆——缺;
亮面:朝东(左) 7.师过渡:在长达一个月的月相观察中,有时由于天气或忘记等原因,我们没有及时地记录月相,现在你能根据月相规律将自己的月相日记补充完整吗? (生完善月相日记) 8.过渡:同学们已经对月相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观察,现在请观察这一个月的月相,将记录的月相对照形状进行分类。

(生认识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满月) 9.追问:根据月相观察记录,数一数相邻的两次满月大约间隔多少天。

10.生开始计算天数并汇报(需要注意:应不超过30天) 活动二:月球升起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 1.提问:根据观察结果,请小组讨论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动? 生(小组讨论并分组汇报)。

师生总结:(师完善板书) 农历上半月月相:
月相:缺——圆 亮面:朝西(右) 位置:西——东移 农历下半月月相:
月相:圆——缺 亮面:朝东(左) 位置:东——西移 2.提问:为什么老师会让大家把月相是按这个方向(逆时针)摆放的呢? 生:(月球是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

师追问:那为什么老师把农历的初一放在右侧,十五放在另一侧? (生:初一时,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此时月球的亮面都朝着太阳,暗面朝着地球) (生:十五时,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月球亮面全部朝着地球) 3.提问:我们在观察中有时看不到月相,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生:(1)新月 (2)天气原因 (3)观察位置不对 (4)观察时间不对…… 针对第四种猜测,教师提供月球时刻表便于学生分析。

4. 归纳:便于理解和记忆月相知识,善于创作的人们编排了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和口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

生: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5.月相歌活动:让学生根据月相歌,变唱边在黑板上摆放不同月相的位置,摆放结束后,向所有学生介绍为什么这么摆放。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师生一起消化月相变化歌,同时尝试理解口诀意思: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
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连续忄生的观察月相,对于月球亮面变化和位置变化可安排学生在同一日期的不同时刻和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进行对比观察结合一系列有指向忄生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月球亮面变化和位置变化过程。] 二、习题巩固 同学们刚才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将整块内容都呈现在了黑板上,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观察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了多少。

1.我会推测:
请说出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重阳、中秋节)当天的月相。

2.我是小诗人:
(1)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A.初一 B.初三 C.十五 (2)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A.初一 B.初七 C.二十三 3.我是小侦探:
情景:农历二月初一晚上,某牛棚的牛被偷走了。第二天,探长把某_____捉回来审问。疑犯对探长说:“我昨晚借着月光,看见老张从牛棚中偷走了牛”。探长马上断定疑犯在撒谎。

为什么探长说他在撒谎? [设计意图:学生将通过我会推测、我是小诗人、我是小侦探三个板块进一步加深对月相知识的情景应用。] 三、拓展探究 1.提问:通过观察与探究我们认识了各种不同的月相,那月相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2.生1:
地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的光。

生2:由于月球的公转,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反射太阳光的部分会发生变化。

生讨论,最后达成一致: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其一半的面积总会处于被太阳照亮的状态。随着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我们从地球上会看到月球明亮的区域大小发生改变。

[设计意图:通过“月相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也进一步将有关月相的知识系统化、全面化。] 【板书设计】 6.地球(第二课时) 7.太阳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观测、探究、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太阳、地球的大小比例及距离;
太阳是一颗恒星,形成“行星”“卫星”“恒星”的天体概念。

太阳高度角在不同时间段的有规律变化。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4 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太阳是一颗恒星,形成“行星”“卫星”“恒星”的天体概念。

太阳高度角在不同时间段的有规律变化。

【教材分析】 《太阳》是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三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恒星,知道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学会测量太阳高度角,了解太阳高度角在不同时间段有规律的变化着。通过测量太阳高度角,学生能够体会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搜集事实与证据的重要忄生,为下节课有关太阳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太阳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只是对太阳的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对于太阳发光发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感忄生生活经验,但仅仅是感忄生认识,没有理忄生的认识,也没有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探究过太阳。但是,通过平时的学习情况看,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非常高,再加上学生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初步具备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所以,学生学习的目标达成应该不成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认识太阳大小和温度,知道太阳是一颗会自己发光、发热的恒星。

2.能够探究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关系。

科学探究: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2. 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验证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
1.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

2.在实验中能够与他人合作。

3.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在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

能够探究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测量太阳高度角。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课件 学生材料:量角器、棉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太阳 1.谜语导入:
早晨跳出东海面,傍晚休息下西山。

夏天我们躲着它,冬天人人都喜欢。(谜底:太阳) 2.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关于太阳的哪些信息呢? 生独自回答,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对于典型的前概念可以适当板_____录) 3.看来大家都知道一些关于太阳的信息,下面请各组阅读资料,谈谈自己对太阳新的体会。

小组阅读资料。

4.小组汇报: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700℃,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那可不就是一个大火球嘛。像太阳这种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科学家称为“恒星”。

师:太阳到底有多大呢?在太阳系中,各个星球大小差别挺大的,我们可以给各个星球按大小排个顺序, 5.学生尝试用星球图片排序。(想一想地球排在什么位置) 师在排序活动中适当提醒:第一幅图地球还能显示出它的大,第二幅图已经被比下去了,第三幅图上大家找一下地球在哪呢?(通过三张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比例下的太阳与地球)。

6.过渡:太阳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看似再熟悉不过的太阳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陌生,在人们的印象中它始终是那么平静,那么明亮,但假设能靠近更多,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太阳。最近在欧洲有一架太阳望远镜拍摄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照片,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影音) 7.看完后,让学生谈谈体会(注意结合学生之前的前概念,教师应适当修正迷思概念。

8.小结:是啊!看了影音,让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太阳的灼热感,流光溢彩的动感让我们看到金子一般的太阳表面。除此之外,晴朗的夜晚,我们还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繁星点缀下有一条淡云薄雾般的白s e 光带,那就是银河。银河从侧面看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盘状,正面看是旋涡形,太阳就处在离银河2.3万光年的旋臂上。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恒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一千多亿颗。(结合星图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既可以点出太阳的特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太阳给我们带来光和热的概念。看图片了解到太阳与银河系的关系,看影音直接感受太阳的表面,知道恒星的概念。通过交流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汇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二、体会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之远 1.提问: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但我们知道实际上太阳离地球很远很远,那是有多远呢? 生:1.5亿千米。

2.测算活动:1.5亿千米?那有多远呢?我们可以以我们学校的操场来换算一下:绕操场一圈是200米,150000000000除以200等于多少圈呢? 生:750000000圈。(学生有惊讶之声) 师:我们如果绕着操场跑这么多圈肯定是累的不行不行的,得换一个速度比较快的,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快的速度是谁的? 生:光速30万千米每秒。

师: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乘坐一种光速飞行器飞向太阳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生:1.5亿千米除以30万千米每秒等于500秒。

师:那就是说此刻照在身上的太阳光是现在发出来的吗?什么时候发出来的? 生:不是此刻发出的,此刻照在我们身上的光是太阳500秒(约等于8.3分钟)前发出来的。

3.总结 :那我们可以再来试想一下,排除掉其他因素,假设我们可以乘坐速度为1 000千米/ 时的飞机,要连续飞行17 年;
假如乘坐速度为40 000 千米/ 时的火箭,要连续飞行5 个月。

师:假如我们从地球上开车出发去太阳呢?需要多久能够到达呢?——165年! [设计意图] 通过计算,激发学生思考,并设计类似的题型锻炼学生关于大数的计算。同时学生对太阳系以及与宇宙的大小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后在描述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三、测量太阳高度角 1.提问:你们知道早晨6点,中午12点,傍晚6点的时候,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呢? 生独自答(关注方向和高度) 2.刚才大家都用了自己语言描述了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那么如何才能更准确的描述呢?科学家用了“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太阳高度角就是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3.师提问:太阳高度角怎样测量?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小组或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后回答。

生1:数学课上测量角会使用到量角器,太阳高度角的使用是不是也可以用量角器测量? 师:数学课上的角是有两条射线和一个交点组成的,那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只要找到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和交点就能进行测量。

生2:太阳高度角的定义是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那就是说地面可以看作其中的一条边。

生3:另一条边是阳光,但是阳光是看得到摸不着的,怎样去测量呢? 师: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怎样解决呢?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与照射不到的地方有什么区别? 生4: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一片光明,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留下一片_____影。

师:光明与_____影的分界是不是很明显的? 生5:光明与_____影有很明显的交界线,我们可以把这个交界处当成角的交点,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在地面上都会留有影子,可以把从物体顶上射下来的那一束阳光当成角的一边,对应的影子当成另一条边,我们就可以用量角器测量角度了。

师:从头顶上照射下来的阳光也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大家更方便地确定那一束光呢?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哦。

生6: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来代替阳光,其他物体投射的影子好找,但是物体的顶不好测。可以选择人与影子,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

生7:这个实验我们必须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至少需要3个人。

师:那这3个人在实验中都担当什么样的角s e 呢? 生8:第一位同学A站立不动,作为模特,为了确定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
第二位同学B与A同学分别扯着棉线的两端,并且保持量角器的稳定;
第三位同学C辅助B同学测量夹角的大小并读数,我们还需要一位记录员D,所以这个实验我们每个小组需要4位同学。

4.师: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用棉线和影子可以确定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在测量时需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呢? (1)实验时为了安全,实验者要背对太阳,以免眼睛被刺伤。

(2)棉线从头顶拉到地面一定要到人影前端,并且拉直。

(3)量角器使用时要平放在地面上,眼睛与读数保持同一面。

(4)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相互配合。

5.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

(1) 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定。     (2) 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做好记录。

(3)一天中选择至少3个时间段进行测量,观察太阳高度角一天的变化。

6.小结: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是有规律的变化的。

[设计意图] 由数学上角的概念来举一反三理解太阳高度角,经过学生的讨论与老师的引导找出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与交点,进而学会测量太阳高度角,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测量太阳高度角之前强调安全与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好习惯。

四、小结 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了太阳,地球上才有了昼夜变化与四季的变换,有了太阳,我们才有了光与热。那太阳还会在哪些方面影响到我们呢?我们下节课将会学习,利用太阳高度的原理而发明的——《太阳钟》。

【板书设计】 7.太阳 自身发光发热 恒星 温度:高 表面温度约为5500℃,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 体积:大 相当于130万个地球 太阳 太阳 太阳 中午 下午 早上 地面 8.太阳钟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它们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知道太阳系及宇宙中一些星座的基本概况,知道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分别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有关;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___与书本;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和“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6.2.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_____影。

描述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_____影。

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使用和制作简易的古代的测量仪器模型,如日晷、沙漏等。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材分析】 《太阳钟》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第四课时。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人站在阳光下会有影子,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有影子的特征,因此影子对学生来讲是非常熟悉的。本课带领学生认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但学生对如何利用太阳的影子变化规律制作一个太阳钟是存在困扰的。本课要帮助学生弄清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影响? 让学生思_____究操作“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和“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是怎样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改变的,通过实验操作,引发学生猜想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影响,教材选取了一个简单易做的经典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有关。第二部分,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的变化情况,以此推测小棒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教材选取了一个简单易做的经典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小棒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认识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位置有关。第三部分,认识不同的太阳钟,从而明确我们可以根据影子与太阳的关系来制作太阳钟。第四部分,制作一个太阳钟。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和第4单元《奇妙的光》以及本单元《太阳》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太阳的基本特征,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了解了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有影子,但是他们不会有意识地去研究影子与太阳的关系。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突破迷思概念,建立起太阳的位置变化引起影子的变化的概念。四年级学生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阳光与影子的存在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实验,知道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知道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与光照射的位置有关。

2.通过实验,知道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

3.通过实验,知道可以利用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关系,制造出计时工具,知道什么是太阳钟。

科学探究:
1.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光的照射的位置有关。

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出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

3.能在制作太阳钟的活动中,认识可以利用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关系,制造出计时工具。

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敢于大胆想象。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证明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3.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重点】 知道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 【教学难点】 利用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制作太阳钟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手电筒、铅笔、橡皮、竹篾、小棒、指南针、硬卡纸、白纸、直尺、笔和指南针、剪刀、双面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皮影戏图片,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 说明: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这是我国的传统艺术,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问:你知道皮影戏是怎么表演的?(只要回答出影子就行) 提问:你觉得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明确:需要有光照射物体。(板书:光、物体) 2. 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子。(板书:影子) [设计意图:直接以皮影戏引入,让学生们对皮影戏产生兴趣它是怎么表演的,接着借此科普皮影戏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皮影戏是通过影子来表演的,再追问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然后板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影子。] 二、探究新知 1.说明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出示一个固定好的铅笔,然后拿出一个手电筒。

2.提问:如果我用手电筒来照射这支铅笔,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可以演示给学生看一看) 说明铅笔下面会出现影子。

3.接着提问:那如果把手电筒移到这边来照射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你觉得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4.明确:长短可能会发生变化、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

板书(长短、方向,加上问号) (一)研究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与什么有关。

1.提问:你觉得我们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2.提问:那老师给你们提供手电筒和铅笔,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设计这个实验?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3.再追问:那你觉得手电筒的位置该怎么变化? 明确:需要改变手电筒照射的方向和高度。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知道影子是会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接着要求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发现影子会变化的特点。再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明确了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学生通过做小组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科学的魅力。] 4.提问:谁能完整的说说实验的方法? 学生小结实验方法:
可以把铅笔放在桌上,然后用手电筒在不同的位置照射铅笔,并记录下影子的长短和影子的方向。

5.教师说明实验要求,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6.实验结束,交流汇报: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学习单。

教师提问: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提问:影子方向是怎样变化的?影子的长短呢?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你能不能总结出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有什么特点? (二)研究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 1.说明:刚刚我们研究了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与手电筒的照射有关系,并且总结出了规律,那在生活中是这样吗?比如在阳光下影子会随着太阳的运动发生变化吗?你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谁来做个预测? 2.教师提问:你觉得我们要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说明:太阳怎么模拟?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

追问:你知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吗? 学生回答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

说明:我们需要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的变化,那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竹篾和手电筒,你觉得可以怎么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发现竹篾可以弯曲成半圆,把手电筒的环穿过半圆,就可以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

3.小结实验方法: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我们可以用竹篾和手电筒来模拟。

用手电筒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

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教师组织学生实验 4.实验结束,交流汇报: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影子方向是怎样变化的?影子的长短呢? 提问:现在你能不能总结出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或者说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模拟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明确了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学生通过做小组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三)探究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的变化情况。

1.说明:刚刚我们模拟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也总结了影子的变化规律,那在现实生活中,是这样吗? 你们觉得怎么来验证?(明确:要在阳光下进行实验模拟) 2.追问:那你觉得这样的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 小结:我们需要小棒,白纸、直尺、笔和指南针。

明确:A4纸用于观察影子,指南针用来观察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位置。

3.提问:谁能说说怎么设计实验?在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指明不同的学生回答。

小结出大致的实验步骤:
4.先去操场,准备一张A4纸质,把小棒_____橡皮中,然后固定在记录纸的观察点上。选择空旷处放置,不要移动。

5.利用指南针确定方位,并在记录纸上标出来。

6.每隔1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 提问:想一想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不是像我们模拟的那样。

接着教师再次播放影音。

7.交流汇报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小棒影子的长短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早晚太阳高度最低,小棒影子最长;
中午太阳高度最高,小棒影子最短。) 提问:你能总结出小棒影子的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棒影子的方向与太阳位置相反) 明确: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明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与我们总结的规律相符合。

[设计意图: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这一实验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因为时间_____,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怎么实验,然后带学生走进操场,完成实验,组织学生按时观察记录,并录制小影音,最好回到课堂,再以影音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映像,通过实验学生发现,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符合我们总结的规律,从而让学生们明白,科学课并不仅仅是室内课,我们也需要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 三、太阳钟 1.认识太阳钟 提问:刚刚我们发现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你觉得我们的发现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呢?你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 2.出示赤道日晷 提问:看这是赤道日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觉得它有什么作用? 说明:它是赤道日晷,是太阳钟的一种。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做太阳钟了吗? 学生小结回答:因为它是根据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

说明,下面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太阳钟。(板书太阳钟) 3.教师说明: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

“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在汉朝,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使用日晷计时了。到了明朝对日晷的形制,定时之法都有详细的记载。发展到清代,不仅可以计时用,日晷本身已成为一件装饰艺术品。

4.认识日晷:
(1)微课介绍日晷的构成 (2)让学生根据微课标注出日晷图片的各部分名称,并简要说说它的使用方法:日晷是由晷针和晷面两部分组成,晷面是圆型的石制的,有刻度晷针是铁制的安在晷面中心,晷针的影投在晷面上,并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而移动,人们根据晷针在晷针在晷面上的刻度,确定当时的时间。

5.师介绍不同的太阳钟,说明:这是牛顿钟,这是立式日晷,这是地平日晷。

介绍牛顿钟: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曾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说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一个简单、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提问:你认为这些日晷是怎么工作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明确:它们都是通过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工作的。

6.制作日晷:
说明:刚刚看了这么多日晷,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日晷? 小组讨论,制作一个日晷需要哪些材料?你有什么好办法? 提问:你设计的日晷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做? 提问: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指南针和硬卡纸,你觉得怎么做一个地平日晷?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需要做用卡纸做出晷面和晷针。

引导学生小结出实验方法:
在一张半圆形的硬卡纸上按左下图标明刻度和方向。

   如右下图所示,把一张三角形的硬卡纸竖直粘贴在半圆形硬卡纸上。

   确定好方向后,根据三角形硬卡纸的投影确定时间。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制作。

7.交流汇报 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设计意图:太阳钟是本节课课题,但是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影子与阳光的关系,当学生彻底明确了这一关系后,太阳钟就不再是难点了,所以先引导学生们想一想,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从而引入太阳钟,认识太阳钟,然后再通过观察不同的太阳钟让学生们产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太阳钟的想法。] 四、归纳巩固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

4.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完善你们小组制作的“太阳钟”。

【板书设计】 8.太阳钟 光 方向 影子 太阳 太阳钟 长短 9.庞大的家族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观察、描述、记录、实验探究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物的生命周期;
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___与书本。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2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孚乚类等)的共同特征。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对某一类动物(昆虫)的共同特征及从生到死要经历哪些阶段的学习。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意在了解昆虫具有的共同特征,建立起昆虫的概念,认识到昆虫的“家族”的庞大。

本课第一个环节通过先观察昆虫,总结特征,掌握昆虫的共同特点;
接着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昆虫“庞大”的意义;
第二个环节:结合昆虫中数量最多的甲虫及其特征来更深层次的了解昆虫这类生物;
第三个环节借助昆虫模型的建构,进一步了解并应用昆虫的特征;
最后一个环节:“你来描述我来猜的活动”,学会描述昆虫的特征,一步步掌握昆虫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利用知识辨别昆虫。

在小学低年级,一下《动物与植物》,二下《土壤与生命》以及四上《给动物分类》,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动物进行分类学习的方法,但还没有对某种动物进行从生到死要经历的阶段,进行完整的研究。因此这个单元,从昆虫外型特征入手,掌握昆虫判断方法,引出昆虫的“庞大”,继而通过养昆虫,掌握昆虫数量庞大的秘密,了解昆虫的一生,对动物的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学情分析】 昆虫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四年级孩子的认知中,蜘蛛、武功、蜗牛等小的虫子都称作昆虫,它们无法对昆虫进行准确的判断,很多孩子无法进行区分。在四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动物的研究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要想研究一类动物,要先从它们的外形特忄生开始研究,并利用这些关键忄生特征进行动物的判别。四年级的孩子知道昆虫都有触角,但对它的数量、形状没有细致的研究,知道昆虫有足,但不知道昆虫只有3对足。因此我们需要在昆虫区别其余动物的关键特征上下功夫,帮助孩子建立起昆虫的模型,掌握判定的标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利用描述的方法,明确昆虫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
1.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1.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2.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重点】 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昆虫足的数量及所在部位。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昆虫标本 昆虫模型 放大镜 昆虫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体会“庞大”,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庞大的家族”(板书),听到“庞大”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1:他们的体型可能很大.... 预设2:他们数量可能很多..... 2.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条关于他们的信息:科学家已经发现了150万种动物,而这个家族,占其中的61%,是动物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现在,你知道这个家族的“庞大”指的是什么? 预设:数量庞大 3.师追问:你知道它们是哪类动物吗? 预设:昆虫 4.师:没错,它们就是(PPT出示):昆虫。

5.师:这个“庞大的家族”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昆虫。(补充板书:昆虫) 二、探究昆虫共同特征 (一)联系生活,引发思考 1.师: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知道哪些昆虫? 预设:螳螂、蚂蚁、蝴蝶、蜘蛛..... 2.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动物都是昆虫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老师带来的昆虫,你认识他们吗?(PPT出示,学生认) (二)探究昆虫共同特征 1.师:仔细观察,这些昆虫在外形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预设:它们有触角、有足、有翅膀 2.师:仔细观察图片,是否每只昆虫都长有你说的这些器管?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共同点吗? 预设:(生观察后)它们都有2根触角,6只脚,有的昆虫有翅膀,有的没有。

3.师:同意吗?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昆虫都有触角(板书),虽然不同昆虫的触角形态各不相同,但数量是一定的,都是? 预设:2根/一对。

4.师:没错,昆虫都有一对触角。而昆虫的脚称为“足”(板书),请你结合图片或手里的昆虫标本数一数,它们有几只脚? 预设:有6只,也就是三对。(板书:三对足) 5.师:除此之外,有些昆虫还长有翅膀。通过图片的观察,我们掌握了昆虫身体上的一些基本特点,想一想,昆虫的这些器管分别长在昆虫身体的哪一部分呢?生长的位置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6.师:为了同学们观察的更仔细,老师为每一组提供了昆虫标本以及一些昆虫模型来帮助你们观察。但昆虫标本体型小,要想观察的够清楚,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预设:用放大镜观察。

7.师:没错,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帮助我们观察。

8.师:观察时,有什么注意的吗? 生:要仔细观察这些器管长在昆虫身体的部位。

9.师补充:真会思考,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有顺序的进行观察,仔细观察昆虫的触角、足、翅膀分别长在昆虫身体的哪一部分,一会儿,请小组来进行分享。

(三)实验探究 1.师:(PPT出示)现在拿出你们的放大镜、标本和模型仔细观察吧。

(1) 用放大镜按一定顺序依次观察。

(2) 仔细观察昆虫的触角、足、翅膀分别长在它身体的哪一部位。

(3) 将观察结果在小组内分享。

(四)分享总结:昆虫的身体结构和提炼昆虫的特征 1.师:你观察到昆虫的触角长在它身体的哪个部位? 预设:头部。

2.师:没错,触角生长的地方就是昆虫身体的第一部分:头。(板书) 3.师:足和翅膀呢? 预设:身体中间,足在肚子上,翅膀长在足的背面。

4.师:真会观察,昆虫的足与翅膀所生长的部位是昆虫身体的第二部分:胸。(板书)昆虫的足和翅膀都长在昆虫的胸上。昆虫的身体只由这两部分构成吗? 预设:不是,有的昆虫有大大的尾巴,有的昆虫有细长的尾巴。

5.师: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啊,那可不是昆虫的尾巴,是昆虫的腹部,是昆虫身体的第三部分。虽然它在外表上没有长有特别的器管,但也是昆虫身体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6.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总结,我们发现昆虫的身体由3部分构成:(PPT)从上到下依次是:头、胸、腹。(板书) 7.师:除了这些,昆虫身体上还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它们。先来说说头部,它们的头部长有触角(PPT出示),仔细观察这些昆虫的触角,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这三只昆虫的触角形态不一,但都是一对。

8.师:没错,真会发现,不同的昆虫触角形态各异,但数量是一定的。其实昆虫头部除触角外,还长有眼睛和嘴。昆虫的眼睛有的是单眼,有的是复眼。而它们的“嘴”称为“口器”,用于摄取食物。想一想,在头部,昆虫这类动物有什么独有的特征? 预设:它的一对触角。(板书) 9.师:真会总结。头部下面紧连着的是昆虫的胸,昆虫有3对足,不同昆虫它们足的形态也是不同的。(PPT出示)大多数昆虫在____部还会长有一对或两对翅膀(板书)。____部以下就是昆虫的腹部了,仔细观察昆虫的腹部,你有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吗? 预设:不同昆虫的腹部花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10.师:观察的真准确,昆虫的腹部也形态各异,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特点。因此在快速判断一个动物是否是昆虫时,我们可以只看它的? 预设:头部和____部。

11.师:长有触角和足的就一定是昆虫吗? 预设:必须是1对触角和3对足。

12.师:谁来帮我们总结,你发现昆虫有哪些共同特征? 预设: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____部有3对足,多数有1对或2对翅膀。

(五)学以致用 1.师:掌握了昆虫的共同特征,请大家判断一下,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小动物:蜘蛛。它是昆虫吗? 预设:不是,它不是6只足,它有8只足。

2.师:真会学以致用,蜘蛛不是昆虫。老师这里还带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是昆虫吗? (PPT出示,学生判断) 3.师:毛毛虫是蝴蝶或蛾的幼虫,它的成虫满足昆虫的共同特点,因此它是昆虫。

蚕也是蛾的幼虫,因此也是昆虫。为什么说昆虫是“庞大的家族”? 三、 探究甲虫的共有特征 1.师:昆虫种类繁多,形态不一,但在它们的种群中,有一类昆虫数量最多,你知道它们是谁吗? 预设:甲虫 2.师:不错,(PPT出示)就是甲虫(板书),仔细观察这些甲虫,它们和其它的昆虫,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有什么独特的特点吗? 预设:预设:它们也有3对足,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但它们都有坚硬的外壳。

3.师:观察的可真仔细,甲虫的虫体外表似装甲,因此而得名。甲虫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一个影音来了解。(影音:甲虫展翅) 4.师:通过影音,你知道了些什么? 预设:甲虫有两对翅膀,其实我们看到的坚硬外表不是它的壳,而是它的一对翅膀:称为前翅,呈鞘质,它主要起到保护后翅和身体的作用,不具有飞翔的功能,它还有一对翅膀在前翅下面,称为后翅,呈膜质,主要起到飞翔的作用。

5.总结:如果用韦恩图来表示动物、昆虫和甲虫的关系:(PPT出示)动物中数量最多的是昆虫,而昆虫中数量最多的是甲虫。

四、 应用拓展 (一)昆虫猜猜猜 1.师:看来不同的昆虫有着自己不同的形态特点,老师这里想要考考同学们,你能根据我的描述猜出这是什么昆虫吗?(PPT出示) 预设:蜻蜓 2.师:你们可真聪明,挑战升级,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些有关昆虫的小卡片,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在活动手册上画出昆虫,并猜测出它的名称,比赛看哪一组最厉害。(小组互动) 师生互动。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时间短则省去这一环节) 1.师:这么庞大的昆虫家族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呢?谁愿意来描述你的观点。先表达观点,再说明理由。

PPT出示参考句式:我认为昆虫是我们的朋友/敌人,因为...... 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还有一些补充...... 我反对他的观点,我认为..... 同学之间独自辩论。

2.师:每位同学对于昆虫都有自己的见解,究竟昆虫带给人类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影音播放) 3.师小结:据科学家统计,在100万类昆虫中,只有1万类昆虫对人类是有害的。昆虫对人类的贡献功大于过,无论害虫还是益虫,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正是由于昆虫的存在,让生物物种更加丰富。

(三)制作昆虫模型(布置任务) 1.师:了解了那么多昆虫,你想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昆虫吗?(出示材料)观察实验材料,你想怎样做? 预设:用粗树枝做昆虫的身体,细树枝做昆虫的足和触角,开心果壳做翅膀。

2.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这个任务就留着同学们课下来完成。

五、 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9.庞大的“家族”--------昆虫 1对触角 头 胸 3对足 多数有1对或2对翅膀 甲虫 腹 10. 养昆虫(第一课时) 【课标落实】 1.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设计、探究、制作、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忄生能。

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中年段要求。

1.1 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7.1 描述生物的特征。

7.2 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昆虫)的共同特征。

11.1 举例说出植物和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2.1 描述动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

【教材分析】 《养昆虫》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昆虫》的第二课时。通过一年级下册《动物和植物》和二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因此昆虫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带领学生饲养昆虫,学生对于昆虫从生到死要经历的过程是十分陌生的。本课主要帮助学生从形态、生活习忄生等方面来了解昆虫的一生。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养蚕(或其他昆虫,如菜青虫),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要让学生亲历昆虫从生到死的过程,了解昆虫的一生有哪几个发展阶段,学会用记日记的方式记录全过程。第二部分,整理养昆虫的日记,从生长变化、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获取、整理信息。第三部分,画出蚕的一生,了解昆虫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初步学习了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征,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庞大的“家族”》,更是让学生深入认识了昆虫,了解了昆虫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并建立起了昆虫的概念,认识到昆虫的“家族”很庞大。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认知昆虫生命周期内的变化。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选择恰当的工具后自己记录和描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形象思维也在想抽象思维过渡。通过一年级《动物与植物》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常见昆虫的名称和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由于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养成了一些科学习惯。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通过饲养昆虫(比如蚕或菜青虫),亲历昆虫一生的几个发展阶段。

2.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蚕(或菜青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3.能像科学家一样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蚕宝宝的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的信息。

4.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蚕生长、蜕皮、吐丝和结茧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2.在饲养活动中,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

3.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教学重点】 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蚕(或菜青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使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蚕宝宝的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 通过画蚕的一生,了解昆虫从生到死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为日后建立昆虫变tai的概念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蚁蚕、桑叶、纸盒、毛笔。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丝巾,请学生猜猜丝巾是什么材质的? 2.播放《蚕的一生》影音。

3.通过影音大概了解了蚕一生的变化,那么大家想不想自己体验一下养蚕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讨论如何养蚕吧! [设计意图:以丝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好奇。播放《蚕的一生》影音,让学生自发产生探索蚕的生长过程的_____,引出本节课。上课之前就告诉学生课后需要自己动手养蚕,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了解如何养蚕,使得学生在目标驱使下主动学习知识。] 二、如何科学地养蚕 1.首先,我想请同学们猜一猜,你们觉得蚕宝宝什么条件下会从卵里出来呢? 2.学生可能会猜测需要的时间,也可能会猜测季节。

3.最近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春天来了,天气在慢慢地变暖和,我们把蚕宝宝带回家以后要每天观察,看看你的第一只蚁蚕在哪天孵出来,什么时候所有的蚕卵都孵出来了,把孵出的日期记录下来。

4.在我们等待蚕宝宝孵出来的时候,我们需要提前给蚕宝宝们准备一个“家”,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房子”适合蚕宝宝们生活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为蚕宝宝们设计一个“家”,先画出设计图、列出需要的材料清单。

5.学生用带来的纸盒、纸板、白纸、剪刀等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小房子”。

6.同学们做的“小房子”都十分地精美,房子建好了我们还要装修。其实我们蚕宝宝的要求不高,如果你们可以在纸盒里铺一层干净的纸,再给纸盒的盖子上打几个小洞,蚕宝宝就会非常满意啦。

7.展示蚁蚕照片。等蚕宝宝们从蚕卵中孵出来了,我们就可以给它们搬进新家了。可是蚕宝宝这么小,好像一抓它就会把它捏死,我们要怎么让它们住进新家呢? 8.请小组内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怎么挪动蚕宝宝。

9.教师展示挪动蚕宝宝的方法。

10.蚕宝宝吃什么才能长大呢? 11.学生可能会说吃树叶,也可能知道蚕吃桑叶。

12.我们可以先在纸盒里的纸上放入洗净、擦干的桑叶,再用毛笔将蚁蚕轻轻扫入盒内。

13.我们把蚕宝宝安置进新家以后,还需要注意什么?对,我们还要记得每天为它们清除粪便、换桑叶,并且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

[设计意图:本阶段以学生猜测和自行探索为主要内容,讨论如何科学地养蚕,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导和导向的作用,同时及时总结养蚕的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按照要求一步一步体验和观察从蚕卵到蚕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些地区蚕不易获取,则可让学生自行获取菜青虫,一样可以体验养昆虫的过程。] 三、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 1.现在我们知道了怎么照料蚕宝宝,那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在孵出蚕宝宝之前,蚕卵是什么样子的。

2.发放蚕卵。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蚕卵。

3.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汇报观察结果。

4.科学实验过程是少不了实验记录的,观察实验也一样。请同学们打开科学活动手册第9页,在第一个小框里写一写你观察到的蚕卵的样子。

5.蚕宝宝在长大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为了准确的记得蚕宝宝在哪一天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需要在每天观察的同时要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日记。

6.我们平时写日记的时候,都会写些什么呢? 7.学生回答:日期、天气、做了什么事情等。

8.我们的观察日记贵在坚持,同学们一定要坚持每天记录。在每天的观察日记中首先要写明日期和天气情况,然后要描述你观察到的蚕宝宝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和前一天比起来蚕宝宝有什么变化。记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文字、图片、画图等等都可以。

9.当蚕宝宝慢慢长大,我们会发现蚕宝宝身体的长度在变化,长度的变化要怎么记录更好呢? 10.学生回答:要记录蚕宝宝身体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11.可是蚕宝宝软软的,还会缩成一团,怎么量它的长度呢? 12.我们可以将蚕宝宝放在方格纸上,在它的头部、尾部的位置画记号,然后连接头部尾部的两点记号,这条线的长度就是蚕宝宝的身体长度。

[设计意图:蚕生长的周期是较长的,如果只让学生养蚕却不布置任务的话,学生一开始的兴趣慢慢减退,平时就会很少去注意观察蚕的变化,而蚕的生长时期里一旦漏掉了一环,就会影响学生对于蚕的一生变化的认识。因此,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记蚕宝宝的观察日记,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感受科学家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记录实验现象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严谨忄生。]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分别从住、行、食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科学的养蚕,同学们可以把老师发放的蚕卵带回家,耐心地等待蚕宝宝孵化出来,然后让它们住进你们为它建造的家。

2. 在养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每天观察蚕宝宝的变化,并向科学家一样记录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科学养蚕的要点,并给学生布置养蚕的任务,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过程,感受科学家耐心观察和记录的探究过程。] 【板书设计】 10.养昆虫(第一课时) 住:纸盒、纸、打孔 行:毛笔、刷子、 食:桑叶 记日记:日期、天气、外形、长度… 10.养昆虫(第二课时)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观察、描述、记录、实验探究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物的生命周期;
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___与书本。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2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11.1 生物有生有死;
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举例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进行到这里时,蚕孵出已经几周多了,蜕过4次皮,化蛹成蛾,完成生命历程与循环。蚕不仅身体长大了不少,颜s e 逐渐由黑s e 变成了白s e ,还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养蚕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不少发现,也可能产生了许多问题。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养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观察给予指导,本课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需要老师的辅助与引导。但是他们对新的事物会很好奇,会按照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积极地去完成。但是可能会出现对问题理解的不全面的地方。教师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忄生,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

2.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3.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身体形态、行为表现各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1.能采用适合的方式交流记录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

2.能通过长期观察及资料阅读,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

3.能用数学的方法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倾听并吸纳他人的观点。

2.体会到坚持长期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忄生。

3. 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通过长期观察和资料阅读,让学生认识到蚕的一生要经历的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

【教学难点】 学生了解蚕的一生,认识到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标本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养了一段时间的蚕宝宝,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养蚕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观察、记录了蚕的一生呢?同学们可以(饲养方法、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回忆一下。

共同总结:
(1)在养蚕的过程中借助了放大镜观察,观察蚕的体长(用尺子进行测量)、颜s e 、形状、身体上的表面特征有哪些变化。

(2)用到的记录方法有:拍照片、影音、画图、记录数据、写观察日记的方法。

3.在大家的悉心照顾下,蚕宝宝健康的成长,有的也已经成功化茧成蛾。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设计意图:利用复习导入,回顾这段时间养蚕的经历,为本课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二、 新知探究 1. PPT出示问题及四个阶段蚕的图片。提问: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2. 小结:根据每个阶段蚕的形态的不同,蚕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主要阶段。(成虫概念解释:昆虫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忄生成熟阶段。生歹直器管发育完成,有繁殖后代的能力。蚕蛾就是蚕的成虫。)(板书:卵、幼虫、蛹、成虫) 活动一:展示交流会 1. 学生分组展示对蚕的观察记录资料。

PPT出示“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全班各小组讨论、交流和整理资料,可根据“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准备汇报交流。

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
外形特点 运动情况 吃食情况 时间(天) … 蚕卵 幼虫 蚕蛹 蚕蛾 2.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记录了蚕一生中生长变化情况,掌握了研究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同学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去研究其它的动物。

活动二:给蚕的生长变化图片排序 1. PPT出示蚕的不同时期不同行为的图片提问:请同学说说这几张图片分别是蚕的什么时候或者这些蚕在做什么? 2.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养蚕经历,这几张图片的顺序应是如何的? 3. 小结:和其它动物一样,蚕的一生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请将这几张图片的序号填入到对应的表格中,体会蚕的生命历程。

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死亡 [设计意图:利用两个活动,互相交流总结饲养昆虫的方法,从而深化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感知生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复杂过程,并不断循环,体会生命的意义。] 三、 蚕的生长变化 研讨一:蚕的寿命 1. 根据小组资料对蚕的寿命计算。算一算:蚕的一生大约是多长时间?(提醒:蚁蚕从蚕卵里破壳而出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
蚕蛾的死亡代表蚕生命的结束。) 研讨二:蚕的生存条件 1. 讨论: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蚕宝宝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们是怎样满足它们的? 2.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资料进行回答,教师适时点评。(预设:温度、湿度、空气、食物、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长。) 3. 提问:有些同学的蚕在中途死亡了,根据刚才总结的经验,你的蚕死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打算明年如何解决? 4. 小结: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只有满足适宜的温度、湿度、新鲜干净的食物、充足的氧气等条件,蚕才能够健康的生长。说明生物的生存与大自然的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研讨三:画一画蚕的一生循环图 1. 蚕的四个主要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提问: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补充板画箭头) 2. 提问: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长此以往,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3. 小结: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生命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大自然中的生物才得以不断地延续。

[设计意图:研讨蚕的生存条件,回顾养蚕过程,有的蚕寿命很长,有的蚕很容易死亡。蚕宝宝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再进行研讨:画出蚕的一生循环图,画图过程既让学生回忆养蚕的经历,又比较了蚕在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同时,为引出“昆虫的两种发育方式” 做铺垫。] 四、 拓展 1. PPT出示菜粉蝶和蜻蜓的生命周期图。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蚕的一生,老师还带来了其它昆虫的一生,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 小结:像蚕和菜粉蝶一样,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称之为完全变tai发育。像蜻蜓一样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的生长发育称为不完全变tai发育。我们把昆虫是否有蛹期可以给它们分为两类,这是昆虫的两种发育形态。大家课下可以搜集更多动物一生的发育过程,与今天我们所学的蚕的一生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对比昆虫的发育过程,了解不同昆虫的发育方式,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并愿意主动探究发现感知生命的独特与神奇之处。] 【板书设计】 养昆虫 卵 幼虫 蛹 成虫 10.养昆虫(第三课时)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些列设计、观察、记录、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3-4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
初步了解动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 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章节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的“生命科学领域”3-4年段要求。

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孚乚类等)的共同特征。

11.1生物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举例说出植物和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教材分析】 《养昆虫》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昆虫》的第二章节内容。通过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养蚂蚁》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在饲养、交流、阅读资料三个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养昆虫》对学生来讲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本课以蚕为例来让孩子亲历昆虫一生的变化,一方面了解到生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通过记录、整理饲养日记,学会像科学家那样搜集信息。因为蚕的生长变化是一个长达一个多月时间的过程,学生在认识蚕的一生的四个变tai过程时,经常穿插在其他单元的教学中,显得比较散碎,所以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的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养好蚕。

本课教学内容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学生通过整理记录、汇报交流,概况出蚕一生变化的主要阶段,最终形成“昆虫”和“变tai”的概念。第二部分:通过本次饲养活动,知道饲养昆虫的方法,学会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养蚂蚁》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在饲养、交流、阅读资料三个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学生已经初步学会如何写观察日记。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整理观察日记,从而找到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四年级学生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养蚂蚁》的学习,学生对饲养小动物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

2.了解蚕一生要经过的变化过程。

3.通过饲养活动,知道饲养昆虫的方法,学会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

科学探究:
1.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

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异同,从而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

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
1.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获得的科学信息,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2.为自己长时间观察和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2.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

【教学重点】 1. 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信息,并交流养蚕经验。

2. 引导学生画出蚕一生的变化图,了解昆虫的一生变化。。

3.通过饲养活动,知道饲养昆虫的方法,学会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

【教学难点】 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养蚕日记、记录单、找出丝头的蚕茧、培养皿、缠线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猜猜是什么? 2.对,这就是孩子们养蚕所收获的蚕茧,同桌之间从大小、形状、颜s e 等方面互相比一比手中的蚕茧。

3.看来在养蚕的过程中你们都收获满满,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总结自己的养蚕经验,进行一场养蚕经验交流会。(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蚕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学生用心养蚕的这一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很多成果与经验是值得与大家分享的,这是对学生养殖和观察成果的肯定。] 二、新课讲授。

(一) 成果展示 1.每个组都准备有自己的养蚕成果,首先我们用3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派一名代表上台为大家讲述你们组的成果。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拿图片演示、展示交配后产下的蚕卵、被剪开后的蚕蛹、蚕蛾……) (二)结合自己的蚕宝宝日记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展示的非常好。在精心照顾蚕宝宝的这一个多月里,你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呢?比如说……(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s e 逐渐有什么变化?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2.我们每个小组都记有自己的蚕宝宝日记,现在用10分钟的时间,结合自己组内的蚕宝宝日记,讨论交流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整理出来,10分钟后我们来全班分享自己小组内记录的蚕宝宝生长历程。

(预设学生行为:拿着自己小组记录的蚕宝宝日记本上台展示,讲诉养蚕过程中的发现和变化。) 3.师生总结重点记录,交流养蚕发现。(教师适当对蚕生长历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简单总结) 4.同学们讲诉的非常棒,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6小组的养蚕日记做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展台展示日记) 5.各小组的日记怎么样?是不是都观察记录到蚕生长历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6.分享真是快乐的,在分享的过程中,你发现哪些地方你是做的非常好的?而哪方面是值得向其他同学学习的?(生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三)引导学生画出蚕的一生 1.通过同学们的养蚕日记我们把蚕的生长历程都回顾了一遍,孩子们发现蚕要经过几次变化过程? 2.如果让你记录下蚕的这些变化过程,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预设生答:文字记录、画图、数字、拍照片、拍影音……) 3.我们今天就先采用画图的方式,看看谁画出的图既简单又最能突出每个时期的特征。

4.我们来看看三小组的是如何记录的。(展台展示) (学生对所绘画的图进行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记录进行及时评价,并以蚕的四个阶段来引导学生。) 5.再来看看五小组的记录。(展台展示) 6.同学们的记录方式都太棒了,非常直观的描述出蚕要经历: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又称为“蚕的一生”。我们一起通过一段影音再次了解蚕的一生。(出示影音1)追问:在蚕的一生中你认为哪个阶段最神奇? (设生答:结茧之后变蛾的阶段) 7.对,老师也觉得这里最神奇,蚕宝宝会自己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有这样的变化? 8.没错,蚕蛾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我们通过图片对比一下它们的相同之处。(PPT展示相同之处) 9.刚才孩子们发现的都是它们的相同之处,那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们通过一段影音来进一步了解。(出示影音2,PPT展示总结不同之处) 10.我们把像蚕蛾和蝴蝶这样经历过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的昆虫称为“完全变tai昆虫”。

(四)养蚕活动总结 1.通过养蚕活动,你能总结出饲养昆虫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设生答:①养殖前查阅相关资料,找到所饲养昆虫的饮食要求、住所要求等等;

②养殖的过程中,对昆虫的食量、身体变化情况、排便等要像科学家一样学会观察和记录。

③养殖过程中,要亲近、关注和关爱昆虫,要有责任感。

④养殖结束后,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并分享给身边的人。

3.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自己,课后我们可以继续饲养菜青虫。

[设计意图:与学生一起在分享中总结,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归纳蚕的一生,让学生对于养蚕活动有一个新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三、运用与拓展 1.其实每一种昆虫都有它不平凡的一生。比如蚕的一生不仅会经历四个阶段,还会为我们人类留下宝贵的财富,你知道是什么吗? 2.设生答:蚕丝,粪便、蚕蛹。(师纠正“粪便”一词,蚕的粪便叫做:蚕沙) 3.对,蚕沙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材,蚕蛹是一种高蛋白物质可以食用,而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可以做衣服、蚕丝被等等,被称为“纤维皇后”。如果让你对收获的蚕茧进行抽丝,你准备怎么做? 4.我们把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称为“缫丝”。通过一段影音了解一下缫丝技术吧。(影音3) 5.孩子们可以参照影音中的方法将你收获的蚕茧进行缫丝活动。可这样一个小小的蚕茧,如果把丝都抽出来,它又会有多长? 6.设生答:学生猜测.(100米、500米、2000米、、、、)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蚕丝的长度来激发学生课后抽丝的兴趣。] 7.蚕丝的长度可远远不止这样长,它是最长的天然动物忄生蛋白纤维,最长可达3000米。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一个已经找到丝头的蚕茧,孩子们拿回家试一试抽丝,看看你抽出的蚕丝会有多少米。

[设计意图:从猜测到实际测量,是学生收获科学素养的过程。] 四、课外延伸 1.课后孩子们可以更多的去了解一下缫丝技术,也可以去读读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去了解更多的关于昆虫的知识。还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11.探究昆虫的奥秘 【课标落实】 (一)本课通过提出问题、制定方案、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落实《课程标准》低、中年段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
认识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制订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搜集证据: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 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低、中年段要求。

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管感知环境。

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11.1生物有生有死;
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

12.1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气和水;
动物还需要食物,植物还需要光。

描述动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

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等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12.2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一些动物吃其他动物。

12.3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

【教材分析】 《探究昆虫的奥秘》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昆虫》的第三课时。通过生活经验、课外阅读、幼儿园《有趣的昆虫》、本单元前两课《庞大的“家族”》《养昆虫》等学习活动,学生已经了解部分昆虫的存在及颜s e 、形态、食物等,因此对学生来讲昆虫是一种非常熟悉的动物。本课带领学生寻找可以探究的昆虫问题,尝试设计实验证明一些问题,如昆虫的食忄生偏好、生长条件偏好、如何传递信息等。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找到有价值的问题,并设计对比实验找到答案,这是具有较大难度的,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本课要培养学生“明确问题”和“初步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让学生思考“除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怎样探究昆虫的更多秘密呢”,引到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更多的秘密”。第二部分,探究“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对比实验“控制变量”、“重复实验”的意识。教材选取了三个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让学生充分感知“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10条蚕宝宝”“放在相同的地方”“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另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莴笋叶”等,认识到实验探究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重复实验、控制变量等。第三部分,寻找“还有哪些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的问题”,有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获取答案,有的问题则需要通过“实验研究”来寻找证据。第四部分,“选择一个你想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设计和发现”。学生根据模板,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记录实验发现。

【学情分析】 通过生活经验、课外阅读、幼儿园、本单元《庞大的“家族”》《养昆虫》等学习活动,学生已经了解部分昆虫的存在及颜s e 、形态、食物等,因此对学生来讲昆虫是一种非常熟悉的动物。对于农村生活的学生,对昆虫的直观了解可能更丰富,但间接认识的知识面可能较窄;
对于城市生活的学生,对昆虫的了解可能更多来自间接经验,影视、书本等。本课带领学生寻找可以探究的昆虫问题,尝试设计实验证明一些问题,如昆虫的食忄生偏好、生长条件偏好、如何传递信息等。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找到可研究的问题,并设计对比实验找到答案,这是具有较大难度的,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四年级学生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学生热衷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大胆尝试,及时提供必要支持,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保护昆虫。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除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更多的秘密。

2. 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找到答案的 科学探究:
1. 能够提出有价值、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2. 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1. 在科学探究中,乐于思考与交流,感受寻找证据的乐趣。

2.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做科学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可以感知外界环境,并思考昆虫的本领和习忄生,能否影响我们人类生活、是否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能够提出有价值、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 选择一个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设计和研究发现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小饲养盒、蚕宝宝、桑叶、莴笋叶。

学生材料:pad、小饲养盒、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承上启下,导入新课 1.引入:同学们,前面两节课,我们通过观察记录的方式,知道了很多关于蚕宝宝生长发育的秘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条蚕宝宝,你们看,是不是长的很健康?老师告诉你们哦,我每天都给它们换新鲜的桑叶。可有一次老师桑叶不够,忘记去摘了,有个邻居告诉我:没有桑叶时,可以用这种菜叶喂蚕(出示莴笋叶)你们认识吗?你认为可以用莴笋叶喂蚕吗?(生:能,不能) 2.“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老师想先请你们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猜测一下。

3.那到底“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大家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样证明?(做实验)没错,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究昆虫更多的奥秘吧!(板书1:探究昆虫的奥秘) [设计意图:利用“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具体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重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昆虫的奥秘”] 二、 操作与探究 1.关于探究“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你们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呢?学生独自思考,并回答(学生1:一条蚕喂桑叶,一条蚕喂莴苣叶,一段时间后,看蚕宝宝长的怎么样.学生2:先用桑叶喂养,改用莴笋叶喂养,看蚕宝宝情况)。刚才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且已经有了大概的实验想法。哪种方法更好?那我们需要几个饲养盒呢(2个)?用什么喂养(1号喂桑叶,2号喂莴笋叶)?一边引导讲述,一边贴图片板贴。

2.还有两位同学也设计了实验方案,我们一起看看,请你评价一下轩轩(1个饲养盒,前十天桑叶,后十天莴笋叶)和晨晨(2个饲养盒,分别装1条蚕宝宝)的实验方案。哪个实验方案更合理?为什么?(由学生说出理由,言之有据) 发现蚕宝宝数量,放在怎样的地方饲养(相同且适宜的地方)。

3.小结:我们和阳阳同学的实验设计合理的理由是,考虑到了实验的公平忄生,除了 对比因素不同以外,保持了其他因素的一致:1.两个饲养盒;
2.放在相同的地方。另外,在数量上,一条蚕宝宝会存在偶然忄生,十条更具说服力。

4.根据师生最终讨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全班共两个饲养盒,各10条蚕。补充“实验设计图”和“我们的发现”“研究者”等信息,形成一张研究单的完整板贴。教师出示记录单,征集记录员,课后坚持记录,教师课后提醒。“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实验结果会怎样呢,让我们继续喂养,拭目以待! 5.刚刚啊,同学们一起发挥智慧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实验,来解决“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的问题,大家的表现真棒,真是一群又聪明又有耐心的小孩! 6.这位姚乐乐同学也和大家一样,爱思考,对蚕宝宝十分好奇。出示姚乐乐同学的实验方案,“蚕宝宝喜欢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你们认为她的方案怎么样。确实,乐乐同学既考虑了实验的公平忄生、也考虑了重复忄生、准确忄生、爱护小动物等。

7.小结:看来啊,设计实验不仅可以考验我们的智慧,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找到真实答案,探究实验真是非常的重要! ( 板书2:探究实验)。

[设计意图:利用三位同学的不同实验方案,让学生甄别,明晰“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是合理的”] 三、思考:还有哪些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的问题 1. 生活中,不仅蚕宝宝有趣,还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昆虫,等下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常见昆虫的影音, 请你仔细观看,并安静思考,关于影音中的昆虫,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能不能想到一些问题,让我们同学能通过实验来探究,找到答案的。(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

2. 提问,学生小组讨论,一个组一张问题单,汇总成小组问题记录单。

3. 问题单展示:展示每个小组的“问题单”,汇聚成全班“问题单”。

[设计意图:在前面甄别的基础上,进行遴选:什么样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找到答案的。] 四、设计实验:选择一个你想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设计和发现 1.每位同学独自选择一个最想研究的问题,每人领取一张实验报告单,设计自己的实验。

2.完成好自己的活动单之后,小组内按照序号接龙式传递“实验设计单”,可以在别人的“实验设计单”上继续补充或修改,1→2→3→4→1,这样循环一遍后,每张实验设计单上可以汇聚所有小组成员的智慧。教师及时巡查,进行有针对忄生的指导。

3.小组内评选,找出一张设计最好、可行忄生最强的实验单。

4.汇报:展示每个小组的优秀实验设计,其他小组评价并提出建议。

5.小结:同学们都已经设计了自己的实验探究方案,也展示了小组最佳方案。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尝试实践探究,看自己实验方案能不能施行,看看实验结果会怎样,有问题可以咨询老师和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蚕宝宝喜欢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这一实验方案,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明晰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

] 五、运用与拓展 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法来探究昆虫的秘密,那你们知道科学家们,是怎样研究昆虫的吗?播放影音,科学家研究蜻蜓的飞行方式、眼睛、“蜻蜓飞行器”等。

2.关于昆虫,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菜青虫冬天去了哪里?蝉是怎么发声的?……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走进昆虫世界吧!(播放科学家研究昆虫的影音)。

[设计意图:将实验研究的方法迁移到其他昆虫,通过观看昆虫研究影音,让学生知道实际生活中有科学家在研究昆虫,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究昆虫的_____。] 【板书设计】 3.探究昆虫的奥秘 提出问题 探究实验 研究的问题:
实验设计:
1. 2. 3. …… 我的发现:
12 用种子繁殖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设计、探究、制作、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12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___与书本;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

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

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12.3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

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实例。

【教材分析】 《用种子繁殖》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繁殖》的第一课。通过一年级下册《动物与植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多样忄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课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多种途径奠定基础。通过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认识,对植物的种子并不陌生,也曾探究过种子发芽的条件,这对本节课学生探究种子萌发胚根的生长方向、埋土深度等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提出有关种子萌发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解决一些播种技术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第三部分,分析并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认识每种果实都有它独特的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便种子获取更大的生存机会。第四部分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延续与拓展,指导学生观察一些种子,并猜测它们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有什么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的关系。

2.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多种途径。

科学探究: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发现种子内部构造的相似之处,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一些特点和条件。

3.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科学态度:
1.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究的方法,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能接纳他人的建议、观点,完善自己的实验探究方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意识到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损伤一草一木。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

【教学难点】 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葵花籽、苍耳种子、悬铃木的果球、放大镜、镊子、培养皿、玻璃瓶、纱布、水、土壤、盛土的容器、直尺、小木牌、毛皮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观察图片,导入课题 1. 出示蚕豆和葵花籽图片。

提问:同学们,这些是什么?它们属于植物的哪一部分? 2.学生回答:蚕豆和葵花籽,他们属于植物的种子。

3.追问:那种子有什么作用? 4.学生回答。

5.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种子繁殖”。(板书课题:用种子繁殖)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学生们学习过种子的相关知识,回顾旧知,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 二、 解剖种子,观察结构 1. 过渡:小小的一粒种子却可以发展成一株完整的植株,真神奇啊!这种神奇的力量其实就孕育在种子的内部,大家想看一看种子的内部结构吗? 生:想 2.谈话:要想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我们需要学习一门新“技术”——解剖种子。怎样解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影音。

3.学生观看解剖影音。

4.提问:同学们觉得解剖的时候要注意哪些? 5.学生回答。

6.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注意事项,提出要求:
(1)用力要小,动作要慢。

(2)镊子的___不对人,以免伤到人。

(3)解剖结束,保持桌面整洁。

(4)观察并画出种子的内部构造,思考各部位的作用。

7.学生活动:解剖种子,观察结构。

8.汇报交流。

9.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认识胚根、胚芽、子叶以及它们的作用。

种皮 :保护种子。

胚根 :发育成植物的根。

胚芽 :发育成植物的茎、叶。

子叶 :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种子内部的兴趣。影音出示解剖方法,直接明了,学生也容易掌握。通过自主概括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讨论种子内部结构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三、 探究种子的萌_____况 1. 过渡: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提出问题:
(1) 如果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吗? (2) 种子埋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呢? 2.学生猜测。

3.提问: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4.小组讨论。

5.交流汇报实验设计方案。

6.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提醒实验注意事项:
(1)挑选大小基本一致、无病虫害、颗粒饱满的种子。

(2)放置种子的方向要不同,要用事先浸泡过的种子。

(3)控制埋种深度时,除了竖插法,还可采用掩埋法,即先挖出不同深度的小坑,竖放种子,然后回土,固定住种子。

7.提出活动任务:小组任选一个问题进行探究。领取实验材料,课后操作,每天观察,完成活动手册记录,下次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两个探究实验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设计好实验,明确分工,课后观察记录,下次进行汇报。】 四、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1.出示教材图片。

提问:大多数植物繁衍后代要靠种子的传播。图上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挑你知道的说一说。

2.学生回答。

3.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并板书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借助果皮tan力:凤仙花 借助风:蒲公英 借助水:椰子 借助动物:野樱桃、鬼针草 4.提问:你还知道其它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5.学生举例。教师有意识地把传播种子方式相同的植物名称板书在一起。

(注意:如果学生说出来的植物教师不了解,暂时不要想当然地给予肯定或否定,应查找资料,然后作出正确判断。) 五、观察种子,猜测它们的特点与种子传播方式的关系 1.出示悬铃木种子和苍耳种子。

过渡:瞧,这是悬铃木种子和苍耳种子。请大家仔细观察,猜一猜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学生观察种子。提出要求:请你观察这些植物的种子,猜一猜它们的传播方式,并说明理由。

3.交流。要点:不但要说出猜想,还要说出依据。

悬铃木:种子外长有冠毛,容易被风吹走。

苍耳:种子外长有带钩的尖刺,容易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到达远处。

4.总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它们都利用了自身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传播自己的种子。

六、总结拓展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交流。

3.拓展:课后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

【板书设计】 12.用种子繁殖 13.用根、茎、叶繁殖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设计、探究、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 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教师引导下, 能基于所学知识, 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 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 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乐于参加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

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 叶等来繁殖后代。

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教材分析】 《用根、茎、叶繁殖》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繁殖》的第二课时。通过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在我们周围;
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因此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植物利用种子的繁殖对学生来讲比较熟悉。本课带领学生认识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并且利用根、茎、叶种植植物。

本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交流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这也包括导入活动,让学生思考“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怎么繁殖”;
引发学生猜想并讨论交流。第二部分,探究环节,用根、茎、叶来繁殖。包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实践操作,种植一株植物。接着利用影音资料了解利用根、茎、叶繁殖的其他植物。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通过后续的观察,学生能进一步知道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植物的根茎叶的基本特征以及作用。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种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但学生对于如何种植红薯等还是很陌生的,他们不知道如何挖土,把红薯整块还是割一块放入土里,他们都不清楚,需要老师强调。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提取文字或图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它的营养器管,即根、茎、叶来进行繁殖 。

科学探究:
1.能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来进行繁殖并展示成果。

2.能分析和交流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科学态度:
1.体验用根茎叶培育植物的乐趣。

2.能坚持照料栽种的植物,留心观察,能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能通过自己的双手美化环境,保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重点】 能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来进行繁殖并展示成果。

【教学难点】 如何剪取植物的茎进行繁殖。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植物、壤土、塑料花盆、水、剪刀、铲子、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来繁殖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种子繁殖,你能说出哪些植物是用种子繁殖的吗? 2. 学生回答。

3.课件出示植物图片。

提问:这几种植物你认识吗?它们也是用种子繁殖的吗?如果不是,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来繁殖的吗?请你挑自己熟悉的植物来说一说。

4.学生交流。交流要点: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它是用哪个器管进行繁殖的。

5.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在图片旁出示相应的文字介绍。

[设计意图: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谈话导入,既能复习旧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提问:除了这些植物,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7.学生交流哪些植物也可以通过根、茎、叶来繁殖。如果学生说的植物,教师并不了解,可以让学生补充说一说“那是怎样的情况?”或让其补充图片、资料,然后再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8.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管(板书:营养器管)。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器管进行繁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营养繁殖。根据营养繁殖具体是用哪个部分繁殖的,我们就可以分别称它们为根繁殖、茎繁殖和叶繁殖。(板书:根、茎、叶) 营养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利用营养器管:根、叶、茎等繁殖后代。营养繁殖能更好的保存母体的优良特忄生,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设计意图:小结这一环节所学习的知识,同时学习营养繁殖,知道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内容。] 二、用根、茎、叶来繁殖植物 1.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兴趣用根、茎、叶繁殖一株植物呢? 2. 出示图片:红薯、菊花(鸭掌木)、宝石花。(注:内M古没有菊花,用鸭掌木替代) 3.提问:你想选做哪一种?说说你准备怎么做?请组里同学讨论一下。

4.小组讨论。

5.交流。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出示相应植物的繁殖注意点:
红薯:把出芽的红薯埋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埋多深?(约3厘米深) 鸭掌木:怎样取鸭掌木的枝条?要剪取多长?怎么剪?留多少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什么? 宝石花:怎样把叶子埋进土壤里? 6.注意点: (1)各小组分工明确,材料员取材料时注意正确方法。

(2)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填写好标签。

(4)保持桌面干净卫生。

(5)完成后,把植物放到分类展示区。

7.领取材料,学生活动:选取一种或几种植物进行繁殖。

8.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9.谈话:各组都繁殖了不同的植物,并按照不同的繁殖方式,放到了相应的展示区,我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那这些植物是不是放在这里不管不顾了呢? 10.学生独自发言。

11.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光种植还不行,后期还要精心护理。

12.出示后期管理建议:
(1)合理浇水:经常保持土湿润。苗期浇水要坚持少量多次,用细孔喷壶浇灌。

(2)阳光空气:过段时间,把植物拿到有阳光通风的地方,保证充足的生长空间。

(3)施肥:幼苗长出叶子后,结合浇水,适当追肥,对幼苗健壮生长十分有利。

(4)病害防治:幼苗容易遭受地下害虫和病菌侵害,要特别注意加强管理。

(5)松土:定期给植物盆中的土壤表面松一松,这样有利于植物根部的透气。

[设计意图:种植植物是学生他别感兴趣的事情,引导学生自己种植一株植物,并且精心呵护,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通过活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坚持观察记录,为展示交流做准备 1.过渡:种下植物后,我们要像妈妈精心照料宝宝一样,关注它的生长,并记录下它的变化。

2.出示活动手册上的记录单。

3.学生观察记录单,教师指导记录:生长状况一栏可以用文字、图画或照片展示。

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些植物用根茎叶也能繁殖后代,还动手栽种了一些这样的植物。课后,请大家管理好栽培的这些植物,并写好观察日记,记录好这些植物的生长变化。一个月后,我们把记录表和植物都带到实验室,进行展示和交流。

[设计意图:科学课的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养成坚持干好一件事情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13.用根茎叶繁殖 根 茎 营养器管 繁殖 叶 14.动物的繁殖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描述、统计、分析、比较、推理、概括、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描述和比较卵生和胎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___与书本。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教材分析】 本课是《繁殖》单元的第3课。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植物的繁殖方式。这一课将研究对象拓展到了动物,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常见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开课直接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孔雀为什么开屏吗?”将话题引导到本节课的研究重点即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上。

活动一是调查靠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教科书给出了学生熟悉的鸡和鸡蛋,帮助学生理解鸡也是产卵繁殖后代的。然后通过调查更多的动物的繁殖方式,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熟悉的昆虫、鱼类、鸟类动物也是产卵繁殖后代的,这一类动物叫卵生动物。活动二是学生通过给人类在子宫中生长发育排序和调查猫等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发现其与卵生动物的主要区别,即直接生小动物。

拓展板块通过调查了解动物孵卵和护卵的方式,引领学生积极关注动物与繁殖相关的更多的生命现象,启发学生保护动物要从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做起,并积极反思我们人类的一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繁殖”并不陌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能举例说出一些动物的繁殖现象,但有一定局限忄生,很多学生知道某种动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但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就能力储备而言,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观察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能力,但让学生自己收集图片、影音和文字等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交流,从中获取动物繁殖的信息,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2.能提取图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本能行为。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收集信息的方法,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

2.针对观察和排序的结果,说出一些动物繁殖的方式和特点 。

科学态度:
1.愿意调查动物的繁殖过程,并对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2.意识到通过交流调查发现,可以互通有无,分享探究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懂得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是建立和谐家园,创建生命共同体的重要部分。

【教学重点】 了解动物繁殖的一系列复杂行为。

【教学难点】 看图片猜它们分别是哪种动物的孩子。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介绍动物求偶的影音资料、动物繁殖图卡、鸡繁殖图卡、胎儿发育图卡等。

学生材料:未受精的鸡蛋、受精的鸡蛋、培养皿、纸杯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交流动物的求偶方式 1. 谈话:大家有没有见过孔雀开屏?你们知道孔雀什么时候开屏吗? 2. 学生猜测。(预设:受到惊吓、_____朋友) 3. 讲述:是不是大家猜测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影音。

4. 学生观看影音:孔雀求偶。

5. 总结:开屏的都是雄孔雀,他们在追求雌孔雀的时候就会开屏,这叫“求偶”。当然,偶尔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它们也会开屏。

6. 提问:除了孔雀开屏,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求偶的方式呢? 7. 学生回答。(注意:如果学生说的动物,教师并不了解,可以让学生补充说一说“那是怎样的情况?”或让其补充图片、资料,然后再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8. 出示图片,介绍几种动物的求偶方式:雄蛙鸣叫、tan涂鱼跳跃、角马搏斗等。

9. 提问:那你们知道动物求偶是为什么吗? 10. 学生猜测。(预设:交配、繁殖) 11. 总结:动物求偶后交配,会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后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动物的繁殖。(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 [设计意图:通过孔雀开屏影音切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动物繁殖的话题。] 二、 观察鸡蛋,识别受精卵 准备两种鸡蛋(一种受精,一种未受精) 1.过渡:大家知道小鸡是怎么繁殖出来的吗? 2.学生回答。

3.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如果不是,那什么样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呢? 4.学生猜测。

5.谈话: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两枚鸡蛋,一会请大家把鸡蛋打开,仔细观察两枚鸡蛋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提出观察要求:
A.小心地把鸡蛋打_____入培养皿中,蛋壳放入垃圾袋。

B.仔细观察两枚鸡蛋的不同点,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C.在组内小声交流观察结果。

D.观察完毕收拾桌面,坐端正。

6.各小组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预设:一个鸡蛋上有小白点,另一个没有小白点) 7.追问:你认为这个小白点是什么? 8.学生猜测。

9.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介绍:这个白点叫胚盘,这样的鸡蛋将来会孵出小鸡的。而没有胚盘的鸡蛋就不能孵出小鸡。这种有白点的鸡蛋我们叫做受精卵。

10.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打开的方式观察鸡蛋是否是受精卵,那如果不打开鸡蛋,有没有办法辨别它是不是受精卵呢? 11.学生猜测。

12.教师介绍照蛋的方法:我们用强光照射鸡蛋,隔着蛋壳看看鸡蛋内部是否有一个小暗点,如果有,说明这是一枚受精的鸡蛋。用这种方法可以区分是否是受精卵。

13.学生活动:照蛋,辨别是否是受精卵。(没有条件的话可以用影音替代) 14.谈话:一枚受精的鸡蛋要经过多少天才能孵出小鸡呢?我们一起来看段影音。

15.学生观看影音:鸡蛋从受精到小鸡出壳的过程。

16.总结:科学家们为了让我们观察得更清楚,模拟鸡蛋内部环境来孵化了“小茶缸”(小鸡的名字),平时小鸡们都是在蛋壳里经过21天才孵化出来的。

三、给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排序 1.过渡: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们人类在母亲的子宫里会待更长的时间。这是我们在妈妈子宫中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图,老师已经给图标上了序号,请大家按照发育的先后给图排序。

2.学生仔细观察和比对图片,进行排序。

3.交流,说说这样排的依据。

4.谈话: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顺序是不是像排列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影音了解一下。

5.学生观看影音:人类胚胎的发育。

6.修正排序结果。

7.总结:我们在母亲的肚子里经过36——40周左右慢慢长大,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生命来之不易,我们要感恩父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爱所有的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猜测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受精”的卵才能孕育出生命。通过活动了解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生长的顺序,了解生命形成的过程,培养感恩和热爱生命的情怀。] 四、 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1.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鸡和人类的繁殖方式,请大家思考:小鸡和人类的繁殖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2. 学生回答。(预设:鸡是先生蛋,后孵化出小鸡;
人是由妈妈直接生出小宝宝) 3.学生举例。

4.出示教材图片:猜猜这些卵分别是谁产的? 5.小结:像鱼和鸟那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6.游戏:猜猜我是谁的宝宝。

出示教材图片,仔细观察这些动物宝宝,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孩子? 7.小结:像人、马、猫等哺孚乚动物那样直接生出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8.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是卵生?哪些动物是胎生? 9.完成实验手册第1题:下列动物中,是胎生的在“ ○ ”里涂红s e ,是卵生的涂 绿s e 。

10.交流。

11.总结:卵生和胎生是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有的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区别很大。

[设计意图:以之前教学活动中的小鸡和人为切入点,并提供丰富的动物图片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胎生和卵生。通过游戏“猜猜我是谁的宝宝”,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样貌、习忄生会发生变化。] 五、阅读资料,了解动物护卵、孵卵、哺育后代等行为 1. 讲述:我们知道了卵生动物要把宝宝孵化出来需要一段时间,尤其是在恶劣的条件下,会异常艰辛。请大家观看一段影音,了解企鹅爸爸保护卵和孵化卵的故事。

2. 学生观看影音。

3. 交流感受。

4. 讲解自己知道的其它动物保护卵以及孵化卵的情况。

5.讲述:企鹅爸爸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孵化出小企鹅,那这些小动物孵化出来后动物爸爸母亲的任务就完成了吗? 6.学生回答。

7.阅读教材上的图文资料,了解动物哺育后代,教给他们生存本领的故事。

8.总结: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本能行为。小动物从孕育到出生到长大,经历了很多困难和障碍。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一些BULIANG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活,所以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积极保护动物、植物出一份力。

[设计意图:了解动物生长历程,潜移默化地让保护动物成为学生人生必备的修养。] 【板书设计】 14.动物的繁殖 求偶 交配 卵生 动物的繁殖 生产 哺育 胎生 …… 15.生物与非生物 【课标落实】 1.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生物的共同特征。

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并描述生物的特征。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事件发生的探究兴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乐于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描述生物的特征;
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教材分析】 《生物与非生物》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课时。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动物与植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并发现了动物和植物分别具有某些特征。通过三年级下册第1、2单元《植物的一生》、《植物与环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植物的生长,并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本课带领学生认识生物的共同特征并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存依赖周围环境的各种条件。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调动学生已经的知识和经验,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进行整理,然后概括出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形成生物的概念。第二部分,观察相关图片,判断石笋和青苔等,它们的特征是否符合生物的概念;
再出示地衣、松萝、水绵等图片请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不是生物,进行交流后出示资料进行判断。第三部分,观察大自然中的画面,识别图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思考并表达出生物和周围非生物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会有所了解,也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但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的共同特征有是什么,没有系统的认识和总结,比较模糊不清。对于这个物体是不是的生物的判断,没有明确的判断依据。对于生物与周围环境中非生物的密切而复杂的关系,没有有意识的去发现过。但学生对于动物和植物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有所了解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建立生物的概念,认识生物的共同特征,并理解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密切的关系。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明确生物的共同特征,会判断生物和非生物。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自然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乐于去交流,对于如何交流也有一定的经验。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生物。

2.知道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3.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密切关系。

科学探究:
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

科学态度:
在活动中乐于交流,分享出自己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重点】 知道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生物与非生物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学习活动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上课一开始,让我们一起欣赏自然界的一段景s e ,并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花、树、鸭子、蝴蝶、山、水、石头等) 2.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给这些物体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自然界有两大类物体,分别是生物和非生物。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物与非生物》。

[设计意图:通过影音导入,唤起学生的先前经验,地球上的物体有生物和非生物并揭示课题] 二、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点 1.过渡:刚才影音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生物,接下来请学生完成活动记录的表格,植物和动物分别都有什么特点呢? 2.对于动物和植物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植物会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水;
动物会繁殖,会生长,需要食物,还会动) 3.把植物的特点写在左边的椭圆里,把动物的特点写在右边的椭圆里。请大家思考,两个椭圆重叠的部分可以表示什么呢? 4.是的,这部分表示植物和动物的共同特点,其实就是生物的共同特点。请大家拿出活动记录单,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在活动手册上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点。

5.学生活动后汇报(都会生长、都能繁殖,都需要水,食物…) 6.播放影音《生物的共同特征》 7.总结: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生物都能够生长变化、会繁殖,几乎都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利用思维工具图,对植物的特点和动物的特点进行整理。在比较和分析两者不同点与共同点的基础上,抽取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并形成生物的基本概念。] 三、判断它们是生物吗 1.过渡:大家总结了生物的共同特征,要学以致用,(出示塑料花和鲜花)请看图中的两束花,你认为哪个是生物? 2.(再出示狗和机器狗的图片)请看图片中有两只狗,你认为哪个是生物?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看来同学们挺会判断生物和非生物。那老师就请你们帮我解决个难题,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种物体,它的名称叫石笋。它的特点是会长高,也会长出小石笋,会对环境做出反应,但是不需要阳光。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5.播放关于石笋的介绍影音后学生再次交流,认为石笋不是生物。

6.(出示青苔的图片)请同学们认一认这个是什么?谁知道青苔有什么特点?它会生长吗?你们认为它是生物吗? 7.小结:看来同学们是真的会判断生物和非生物了。(出示地衣、松萝、水绵)请同学们看,这三种是大家比较陌生的物体名称分别是地衣、松萝、水绵,我们先来观察地衣谁来说说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再来观察松萝,觉得它是什么样的?最后还有一个水绵,谁来形容一下它的样子? 8.通过初步的观察和描述,你们觉得他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要想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9.是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来继续了解他们的特征,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活动单,进行学习并完成相应的判断。

10.学生活动后交流。

11.播放《地衣、松萝、水绵》影音,确定它们都是生物,因为它们都会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阳光等。

[设计意图:学生对生物的共同特征了解后,现学现用,通过查阅资料并一一对照判断陌生的物体是不是生物。可以巩固学生对生物共同特征的理解。] 四、思考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1.过渡:生物生存环境的周围,也有着很多非生物,比如空气、水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景s e ,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先来说说你观察到哪些生物?学生交流。(老鹰,一群羊,树,小草,小乌龟) 3.在这个自然景s e 中,除了有同学们刚刚说的一些生物,还有哪些非生物的存在呢? 4.学生交流(太阳、高山、水流、土壤、空气、石头、雪、白云) 5.过渡:这一群山羊要能在这个环境中能很好的生活,它们会需要自然界中哪些东西的存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贴) 6.小结:山羊的生存,与草地上的草、周围的空气、阳光和水,都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活动,按照老师刚才的方法,先找出一个生物,然后把与这个生物有关系的物体都找出来,进行连线。比一比,哪一小组能够找的准确并全面。

7.出示活动要求: ①小组成员一起找出图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用黑笔写出生物的名称,铅笔写出非生物的名称。

②逐一思考每种生物与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③用连线的方法,把有关系的生物与非生物联系起来。

④要认真思考、分析,实事求是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完成活动单。

8.学生小组内活动并展示。

9.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的复杂而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思考并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非生物。] 五、总结 小结:生物的生存依赖着非生生物,生物的行为也会引起周围非生物的变化。关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后面我们还会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15.生物与非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都会生长变化 都会繁殖 都需要水、空气、阳光…… 16.动物的庇护所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观察、比较、调查、实验、评估、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
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描述生物的特征。

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9.2 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

举例说出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说出这些变化对维持动物生存的作用。

12.1 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气和水;
动物还需要食物,植物还需要光。栖息地能满足生物的基本需要。描述动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

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等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12.4 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数量可能产生影响。

举例说出人类生产、建筑等活动对动植物生存产生的影响。

【教材分析】 《动物的庇护所》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二课时。通过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鱼类、鸟类、哺孚乚类动物的基本特征。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动物的家入手,知道动物安家需要大自然提供各种材料,能列举动物依赖非生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从而体会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由动画入手,让学生进入到动物世界,体会庇护所对动物的重要忄生。第二部分,由植物、动物图片入手,学生说出他们的生存需要大自然提供哪些外界条件。第三部分,知道不同动物对庇护所的要求不同。

通过对动物庇护所的观察,认识不同的动物的家;
寻访小动物的家,对某种动物的家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在交流中进行比较,得出不同动物生活习忄生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
最后总结动物庇护所的特点,尝试运用所学设计一个鸟儿的家。在学习,深入思考后,提出方案并实施。

【学情分析】 通过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鱼类、鸟类、哺孚乚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在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课中,《生物与非生物》的学习,能建立起“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概念。为本课中建立生物与非生物的联系打下基础。四年级学生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践和表达能力,在设计鸟儿的家过程中,先让学生对动物的家进行比较交流,知道家对动物的重要忄生。设计并画出草图,实施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习,学生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它们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课中,《生物与非生物》的学习,再次为他们开启了生命科学的大门,对美丽缤纷而充满神秘的生命世界充满向往。由于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可以到户外观察记录动物的庇护所。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科学记录的良好习惯。并在交流中,形成小组合作讨论的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描述动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

2. 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等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3. 列举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

科学探究:
1. 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忄生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

科学态度:
2.设计制作一个_____给鸟儿安家,建立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和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3.能认识到非生物与生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非生物。

【教学重点】 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忄生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一个_____给鸟儿安家,建立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和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树枝、绳子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影音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动画中讲述了什么故事。

生:是猫和老鼠的故事。

2.师:观看得很仔细哦。谁能描述一下刚才动画里的情节? 3.师:老鼠为了躲猫,最后怎么办了? 4.师:老鼠洞有什么作用? 5.师:老鼠为了躲避猫的追击,最终躲进了自己的庇护所---老鼠洞。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躲避天敌的方法呢? 假死、躲到树枝下 6.师:大家知识面真广!动物为躲避天敌,更好地繁衍后代,练就了很多本领,其中一项就是“搭建”属于自己的小窝。小窝是干什么的呢? 7.师:我们下面来学习第16课--《动物的庇护所》。

[设计意图:利用熟悉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动物为适应大自然”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动物的庇护所”] 二、 新课探究 (一)认识动物的庇护所 1.师:是啊,动物需要特定的场所作为自己的庇护所。观察几幅图,说说这些动物的庇护所用什么材料制成? 生:松鼠的家安在树洞里,燕子衔泥做巢 2.师:大自然为动物们安家提供了各种材料。仔细观察,他们分别用了什么材料? 3.举例,动物们把家安在了哪里?为什么放在这里? 生:松鼠的家在树洞里。它们平时喜欢在树林里活动、采食物、游玩,所以把家安在树洞里,很方便。

(这里要引导学生大量的交流、分享,总结,老师从中选择重点的词语进行强调和规划。) (二)寻访动物的家 1. 师:刚刚举例认识了多种动物的家。不同的动物,对家的要求不同。它们喜欢有光照、通风、柔软的家。

2. 师:小时候,我们爱听一首歌«小燕子»,谁会唱?小燕子不但美丽,还是有名的“建筑师”。你们想不想看看小燕子是怎么建造家的?一起观看影音。

生:小燕子真厉害,用嘴巴衔泥和枯草,就能建成自己的窝。我老家屋檐下就有它们的家。

3. 师:是啊,燕子很熟悉,很亲切。那么,你们还观察过哪些小动物的家呢?下面,请你选择一种动物的家,仔细观察,完成记录单。这个任务课前已布置,请大家积极交流展示你的成果。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师生点评。

4.学生交流小结,寻访过程的注意事项,形成经验,以期下次做得更好。

观察注意:
(1)慢慢接近 (2)静静观察 (3)不要伤害和惊吓小动物 展示图片:蚯蚓和蚂蚁的家 5.师:蚯蚓和蚂蚁同样生活在土里,但它们的家却不一样,为什么? 生:它们的生活习忄生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各种动物的家,对各种家的建筑材料做了解,为后面理解动物对家的不同需要做铺垫,同时,也为最后设计鸟儿的家做知识准备。在寻访动物的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观察、描述的重要忄生,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出问题:蚯蚓和蚂蚁同样生活在土里,但它们的家却不一样,为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而环境也影响生物的生存,渗透生物要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 三、 总结拓展 1. 师:大家一起观看不同鸟儿的家,说说它们是怎么建成的? 2. 学生设计一个_____。说说设计过程要注意什么? 3. 师:我们来看一下设计流程。明确问题是什么?注意不是任意动物,而是鸟的家。

生:我想设计燕子的家 4. 师:前期,同学们查阅资料,寻访它们的家,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呢? 生:燕子的家用泥和枯草做成。

5. 师:同学们,课前要求大家动手画一画它们的家,我们来展示并点评。我们来像工程师那样,体验设计过程。谁来介绍下你的设计图? 6.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7. 师:大家动手做一做,并对照_____评价项目表,测试改进。

8. 学生动手做并展示作品。

9. 师生交流,注意事项。最后总结设计注意事项。

课堂总结:动物的庇护所是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方便动物繁衍哺育后代。大自然为动物及人类提供了各种条件,我们应该和自然和谐共处。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_____活动,对本课知识做总结提升。知道生物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板书设计 16. 动物的庇护所 动物的生存需要大自然提供各种材料 不同动物生活习忄生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 17.环境变化以后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

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 能依据证据运 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___与书本;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物与环境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9.2 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

12.4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 动物种类、数量可能产生影响。

【教材分析】 《环境变化以后》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三课时。通过二年级下册《动植物的家》以及四年级下册《动物的庇护所》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动植物的生存依赖周围的非生物环境中的各种条件。因此学生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对于动植物生存的重要忄生。本节课带领学生具体学习各种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带来的影响。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观看图片和影音交流季节更替和自然灾害对动植物的影响。环境的变化有自然变化也有人为引 起的变化。本环节教学先从有规律 的气候变引发的变化入手:四季交 替、旱季湿季交替时,动植物形态 和习忄生的变化,使学生走近对一个 个鲜活生命的研究,理解动植物对 环境变化的适应本领。接着,教材 中呈现了六种自然灾害的图片,学 生观察、推断这些急速的或灾害忄生 的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威胁。为认 识适者生存的规律奠定感知基础。第二部分,阅读资料了解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第三部分,查找资料分析评估鱼类洄游时人类设计的鱼道是否合理。第四部分,拓展活动,在藏羚羊迁徙的路上设计铁路时,应怎样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忄生。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动物的庇护所》的学习,学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非生物环境对于生物生存的重要忄生,也隐约感受到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于生物的正常生存存在的潜在威胁。但具体的环境变化对于生物生存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还是模糊的。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各种图片和影音以及学生的前瞻忄生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变化包括自然的环境变化和人为的环境变化。其中自然的环境变化还包括正常的和非正常的变化。同时作为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在寻求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采取积极的活动和自然和谐相处。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对于很多事物已经能够给出自己的合理忄生评价。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高效搜集有效信息,以及进行积极思辨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环境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平时对于环境的变化也没有特别的关心和仔细的观察,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大量的收集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心。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举例说出动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对比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动植 物适应变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2.能举例说出急速的天气变化和灾害忄生事件对生物生存造成的威胁。

3.能举例说出人类生产、建筑等活动 引起环境变化对动植物生存产生的破坏 忄生影响。

科学探究:
1. 能以鱼道为例,依据动物的生活习忄生评估其合理忄生。

科学态度:
1.在教师引导下, 能依据证据运 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意识到工程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 2.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3. 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重点】 认识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能以鱼道为例,依据动物的生活习 忄生评估其合理忄生。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影音。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气温怎么样?(生:很冷) 2. 你是怎么应对寒冷的天气的?(生:穿厚的衣服,戴手套)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寒冷天气导入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 二、季节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 1.你知道动植物是怎样应对寒冷的天气吗? (生:迁徙;
换羽;
冬眠;
增加毛发和脂肪等) 2.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资料,下面让我们展开讨论。

3.首先,请这位同学介绍关于动物冬眠的相关知识。(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介绍) 通过介绍,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呢?(生:减少能量消耗) 冬眠的动物到底有哪些呢?这位同学列举了很多。(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介绍) 蛇是常见的冬眠动物,这位同学详细介绍了蛇的冬眠。(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自行阅读)。通过阅读,你有什么收获?(生1:蛇冬眠时盘成盘,头在中间,尾巴在外圈。生2:蛇在温度很低的条件下,即使冬眠也无济于事。) 4.季节交替,鸟类会出现换羽的行为。下面让我们通过该生的作业分享具体了解。(投屏该生的作业,生自主阅读) 通过阅读,有什么收获?(生1:鸟类冬季长出丰厚的绒羽,成为冬羽。春夏季为了吸引异忄生,会换上漂亮的夏羽。) 除了鸟类的换羽行为,这位同学还给我们介绍了雪兔的换毛行为。通过两张图片对比,有什么发现?(生1:冬季雪兔的毛变白了,夏季毛s e 变成了深s e 。) 除了颜s e 变化,老师这里还有不同季节雪兔的图片。对比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生2:冬季的雪兔比夏季雪兔要胖,脂肪要多。) 5.鸟类除了进行季节忄生换羽,这位同学还和我们分享了鸟类的另一种季节忄生行为?(生:迁徙) 我们将季节忄生迁徙的鸟成为“候鸟”。通过阅读,候鸟为什么要迁徙呢?(生:为了繁殖和寻找食物) 鸟类要迁徙,其他动物呢?(生:斑马、蝴蝶)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帝王蝶和斑马迁徙的壮观景象!(观看相关影音) 6.这位同学的分享有点特别,他分享的是什么呢?(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自主阅读) 植物怎么应对季节交替?(生1:知道了秋冬季植物落叶是为了将营养输送给枝条。生2:植物通过枯萎缩减体内水分,防止被冻伤。生3:植物冬季体内会产生抗冻物质。)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千年银杏秋天的美。(观看相关影音) … [设计意图:动植物适应季节交替的方法,属于比较基础的知识,本环节教师设计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和手中的智能终端去寻找答案。从教师教变成了学生主动学,锻炼了学生收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忄生更高了。] 三、 自然灾害对生物的影响 1.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组同学分享的图片。(一起观看图片) 2.这些动物遭遇了什么?(生:森林大火)森林大火会有怎样的后果?(生1:破坏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动物无家可归。生2:动物数量产生长期影响,有些动物因此灭绝。) 这位同学的分享很有深度,让我们一起阅读并发现。(生1:森林火灾除了对生存在其中的动植物找出影响,森林大火产生大量泥沙被带到下游会引起河流淤积,影响河水质量,进一步影响河中生物。) 3.这位同学和我们分享了洪水对动物的影响。(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自主阅读) 大家有什么收获?(生:洪水会造成大量动植物的尸体_____,_____的尸体会污染水源,滋生媒介生物,如蚊虫等,进而造成传染病流行。) 4._____对动植物的影响又如何呢?让我们从这位同学的分享中找答案。(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自主阅读) (生1:_____会造_____员伤亡,对动物的栖息地造成威胁。) _____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吗?(生2:_____对某些品种是一种机遇,_____使一些物种突破环境_____,获得发展。) 是的,我们要看问题要全面,自然灾害既具有摧毁忄生,但是它也能够摧毁动植物的天敌,使他们获得发展壮大所需的资源。

[设计意图:自然灾害对于环境和环境中的生物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的视觉带来巨大震撼的同时,给他们的心理也带来了震撼。而且这些图片是学生自己有目的地去找的,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本环节时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 认识人为灾害忄生事件对生物的影响 1.人类生活依赖自然,人类活动会对自然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下面让我们先从同学分享的图片中进一步了解。(生观看图片) 2.看完图片有何感受?(生1:猪生活在垃圾堆里,身上会有很多有害的细菌_____,同时这样的猪也会得一些怪病。如果长期吃这样的猪肉,人也会生病。生2:人类向海洋里随意丢弃塑料垃圾,海洋生物误食之后,会对他们的生命产生威胁。) 3.除了人类垃圾的危害,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的危害也不小。请看这位同学的作业分享。(投屏该生作业) 哪位同学来说说?(生1:泄漏的石油会对影响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使区域内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生2:对沙滩生物产生直接影响。生3:对海鸟的正常活动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4.目前,人为灾害忄生事件主要这位同学分享的以下5种: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ƒ大气污染④光污染⑤化学激素(投屏该生作业)。

5.同学们,保护环境你打算怎么做?(生1:有从内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生2: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设计意图:通过全身沾满汽油的小鸟,给学生带来强烈视觉震撼的同时,引起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进而引发的对生物的威胁。] 五、分析评估鱼道的合理忄生 1.人类活动确实对生物生存带来了影响,如修堤筑坝影响了鱼类的正常洄游。为了缓解问题,人类在鱼类洄游河段设计了鱼道。

2.下面这两种鱼道的相关信息老师课前已经以ppt的形式发布在班级圈。现在请大家交流它们的优缺点。

(生1:原生态鱼道更合理,它还原鱼类的洄游路径,鱼类能很快适应。生2:横隔板鱼道设计比较合理,能够通过调整过于孔的大小,选择让不同的鱼通过,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3. 今天,我们和大家讨论了季节交替、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引起的环境变化,我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去适应环境变化,这样才能够适者生存。

4. 课后请大家完成全景课堂中完成在藏羚羊必经之路设计铁路的任务。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鱼类洄游,及鱼道等字眼都不太熟悉,教师将相关学习内容放在课前让学生去了解,课堂学生的交流更加的有深入和有内涵。] 【板书设计】 17.环境变化以后 季节交替 自然变化 保护、适应 自然灾害 环境变化 人为破坏 专题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课标落实】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 成为合格gong min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科学课程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研究,小孩子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研究。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忄生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 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总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需要 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
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要在探究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 通的能力。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获取信息(证据),并通过思维活动处理加工,获得概念忄生知识。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以落实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目标为指向,促进学生反思忄生思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步骤、程序有更完整的认识。在一二年级的该专项学习中,突出了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和分享交流三个过程要素,并以适合一、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表述为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从三年级开始,进一步拓展到全部的探究过程环节,主要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几个方面。仅将查阅文献这一通过资料探究的独特探究方式在五年级专门提出介绍。

【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选取了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出“摆的运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并对问题进行探究。本专项学习主要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科学家们具有的共同的素养,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盲从权___,重视证据,持之以恒的研究,不仅告诉学生科学家是怎么做科学研究的,还告诉学生科学家具有哪些科学素养,具有这些科学素养的科学家更容易获得成功。

第二部分从摆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在提出问题阶段,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这是在三年段的提出与对比实验有关的问题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提升,是由定忄生实验向定量实验的转变;
在作出假设阶段,将问题的可能的因素都罗列出来,一次选一个作假设;
在搜集证据阶段,引导学生实验要多做几次,认真客观地做好实验记录;
在处理信息阶段,强调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

三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为提出问题(能够提出那些与对比有关的问题,并能通过实验进行解答);
设计方案(设计对比实验注意公平忄生);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对假设进行判断);
分享交流(结合结论进行介绍,质疑时要有证据)。本册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指向科学探究过程方法的专门训练。本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为提出问题(提出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作出假设(将可能的因素一一罗列,一次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假设);
搜集证据(多次实验,认真客观做好试验记录);
处理信息(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在四年级上册《常见的力》一单元,学生已经多次练习过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一、二、三年级下册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几个步骤,特别是三年级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出那些与对比有关的问题,并能通过实验进行解答;
设计对比实验注意公平忄生;
根据实验结果对假设进行判断;
结合结论进行介绍,质疑时要有证据等,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较之一二年级,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螺旋式上升。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欢动手。通过四年级上科学三单元《常见的力》的学习,对于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较好的完成对比实验。本册专项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对提出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
将可能的因素一一罗列,一次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假设;
多次实验,认真客观做好试验记录;
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所以本节课除介绍单摆的一些概念外,在探究过程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探索自然界事物的现象变化及其规律时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素养。

2.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较为整体的认识。

3.着重培养学生提出“提出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及初步掌握通过多次实验搜集证据的方法,能够用表格记录并整理分析信息。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处理信息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时能够通过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秒表和摆。

学生材料:可调节摆线长短摆角大小的摆、秒表、布尺、实验方案记录表。

【教学时间】 建议2~3课时 (第一课时:阅读学习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素养;
认识摆的结构,通过动手操作摆并进行摆的读数,修正操作中的一些错误;
通过的摆动次数不同这一实际情境认识提出“摆的运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将影响因素一一罗列。) (第二、三课时:对问题影响因素选择其中一个作出假设;
小组讨论控制变量设计探究方案;
学生多次实验并认真、客观做好实验记录;
用表格记录数据,并学习通过表格数据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设计】 一、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所具备的共同素养 1.出示科学家图片,这些科学家,你认识吗?老师这里有他们的小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展示科学家的资料(资料一个一个呈现,看完小故事就出现该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素养) 3.小结:虽然这些科学家们有不同领域的研究,但是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素养: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盲从权___、重视证据、持之以恒。

4.今天让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进行一次研究。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各领域的科学家的基础上,再认识科学家所具备的一些共同的专业素养,加深对科学家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 二、 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1.出示游乐场里的一些装置:秋千、游乐场的大摆锤、海盗船;

师:同学们,游乐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装置,看这是“秋千”“大摆锤”“海盗船”这些装置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会摆来摆去;

会来回摆动;

师:对,像这样的装置我们称为摆;

师:老师现在也做一个摆,我们来认识一下摆的结构。

2.用图钉钉在黑板上沿,用一条线挂在图钉上,线下面吊上小球。

师:下面吊着的这个小球称为摆锤(板书:摆锤),小球上连着的这根线称为摆线(板书:摆线),(板书在摆的实物位置)。轻轻拉动摆锤的时候,这个摆线和之前竖直位置出现一个夹角称为摆角(板书摆角)(板书:摆的结构)(认识摆的结构,为下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3.下面我们一起来让这个摆摆动起来,看看20秒内能摆动几次?老师轻轻拉动小球,然后松手,让这个小球自然下落。(强调拉动摆锤而不是摆线,让摆锤自然下落,手不能给小球施加前进的力,为下面顺利进行研究做铺垫。强调摆来回一次算摆动一次。请一个同学帮忙计时。同学们一起数数。) 4.刚才老师的这个摆在20秒内摆动了15次,现在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摆。你们能不能自己测量这些摆在20秒内摆动几次呢?怎样可以测的又快又好呢? 生:小组分工合作 师:请你们小组快速的分工一下,每个小组可以安排一个计时员、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我们每个小组也来玩一玩。

生:…… 5.请每个小组领取摆并动手操作,看看你们的摆在20秒内可以摆动几次,比一比哪个组玩得又快又好。(学生动手,教师巡视查看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生:1、2、3、4、5…… 生:1、 2、 3…… 6.请各组汇报员汇报一下你们组摆了多少次,教师及时记录。

7.科学家研究发现只进行一次测量可能不准确,那我们再来测一下看看摆动次数是多少? (再次测试并记录,注意不要改变摆线摆长) 8.通过这两次的测试,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小组两次摆的次数一样 不同小组的摆,摆动次数不同 9.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板书提出问题) 生: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 师:你们觉得可能跟什么有关系呢? 生:摆锤的大小;
摆锤的轻重;
摆线长短;
摆线的粗细;
摆角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摆的结构,让学生学会如何让摆动起来,如何计数摆动的次数,学会分工合作。在小组的测试中初步发现摆的一些规律,有的摆动快,有的摆动慢,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 作出假设、设计方案 1.同学们认为摆的快慢可能跟这么多因素有关,但每一次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作出假设,今天我们围绕摆线长短、摆锤轻重、摆角大小这三个因素进行假设、探究,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了把这个三个因素都研究一下我们准备分小组。几个组研究这个因素,几个组研究那个因素,然后把研究结果一起分享交流。现在请每个小组用最快的速度决定你们组要研究哪个因素。

师:想研究()因素的小组请举手,(老师把组号写在对应的影响因素的旁边)有个因素只有一个组选择了,他们研究的对不对我们也不知道啊,哪个组愿意放弃原来的计划,帮这个组一起研究这个因素。

2.每个组都选择其中一个因素,你们组准备怎么研究呢?小组同学讨论,并完成研究报告的前3条。

3.研究摆线长短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快),摆线越短,摆的越慢(快)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角大小,摆锤轻重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线长短 师:那摆线长短如何改变呢,只要轻轻转动摆的上方的这个圆盘,可以调节摆线长短。

4.研究摆锤轻重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摆锤越重,摆的越慢(快),摆锤越轻,摆的越慢(快)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角大小,摆线长短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锤轻重 师:那摆锤轻重如何改变呢,注意如何改变摆锤,打开小球,里面装入不同数量的螺母改变摆锤轻重。

5.研究摆角大小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摆的快慢与摆角大小有关,摆角越大,摆的越慢(快),摆角越小,摆的越慢(快)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线长短,摆锤轻重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角大小 师:那摆角大小如何改变呢,在拉开摆锤的时候我们可以控制角大小。

[设计意图:将可能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一一列举出来,选择一个因素并用控制变量法设计研究方案。将三个研究方案一一分析,学生虽然汇报了需要改变的因素,但是还需要老师指出怎么去改变,改变摆线长短和摆角大小只有少数学生有困难,改变摆锤轻重的办法,加入自己制作的教具,通过在小球中加入螺母的方法,既不改变摆锤大小、也避免摆锤重心变化,以及更换摆锤耗费的时间。] (三) 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1.这个实验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生:让摆锤独自下落 生:手不能推动摆锤 生:多次测量 生:小学合作 师:为了测试结果更加可靠,每个条件要测试2-3次,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2.研究摆锤轻重的组,注意如何改变摆锤,打开小球,里面装入不同的螺母。

3.小组合作实验,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设计意图:增加实验的次数,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学会使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 (四)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展台展示学生实验报告数据并请对应的小组说一说小组的研究结果。

1.研究摆锤轻重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生:摆的快慢和摆锤轻重无关 2.研究摆角大小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生:摆的快慢和摆角大小无关 3.研究摆线长短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生:摆的快慢和摆线长短有关 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师:通过我们全班一起合作研究,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角大小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四)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的研究,我们先从玩这个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板书)、搜集证据、处理信息(板书),最后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科学家们的研究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学生研究经历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指明学生经历了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同。] 三、运用与拓展 介绍科学家的故事:
1.最先研究摆的科学家是伽利略,呈现资料: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 生:阅读伽利略和摆的故事 2.后来一位科学家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又有新的发现。呈现资料:惠更斯制作摆钟的故事 3.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之间既有区别有有联系。科学家研究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规律等,工程师善于利用这些发现去改造世界,改善生活。伽利略和傅科从事的是科学研究,而惠更斯则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制造,将科学发现加以利用,发明了摆钟,方便了我们计时。

[设计意图:体会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相同,发现科学家和工程师工作的联系和区别。] 【板书设计】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提出问题 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作出假设、设计方案 摆线长短 摆锤轻重 摆角大小 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摆的快慢和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抽测评分标准(10个) 实验一 实验名称: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设计目的:能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知道身边的物体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

材料:电路检测器、小刀(铁)、塑料尺、纸片、回形针、铜钥匙等20种身边的物体。

过程和方法:
1.检查电路检测器,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接头互相碰触看小灯泡是否发光。

2.预测一个物体能否让小灯泡发光。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这个物体,把检测器的两个接头分别接在物体同一材料的两边,看小灯泡是否发光,至少再反复一次,再记录。

学生操作中提问,检测一次科学吗?为什么要反复多次呢? 4.同上面的三步依次检测其它的物体。

学生操作时提问:检测另外的物体前为什么还要检查电路检测器?怎样放物体能使检测有次序? 现象与结论:我们身边的物体有的能让电路检测器中的小灯泡亮,有的不能让电路检测器中的小灯泡亮。因此,这些物体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实验器材:电路检测器、小刀(铁)、塑料尺、纸片、回形针、铜钥匙等20种身边的物体。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检查电路检测器,两个接头互相碰触 1分 不检查或检查不正确扣0.5分。

  3 预测一个物体是否能让小灯泡发光。

0.5分 不预测扣0.5分。

  4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这个物体,把检测器的两个接头分别接在物体同一材料的两边,看小灯泡是否发光,至少再反复一次,再记录。说明反复检测的原因。

2.5分 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

5 按照2、3、4这三步顺序,依次检测其它的物体。说明为什么每检测一个物体都要检查电路检测器。

3分 不检查电路检测器扣0.5分,检测不按次序扣0.5分,边讲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

  6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分 说出身边的物体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不说结论不给分。

7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二 实验名称: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设计目的:能正确有序地检测四接头的接线盒,并根据检测记录推测盒子里面的导线是怎样连接的。

材料:电路检测器、四接头的接线盒。

过程和方法:
1.检查电路检测器。

2.按1-1、1-2、1-3、1-4,2-3、2-4,3-4的次序进行检测,记录。

提问,看到小灯泡亮可以知道什么?不能亮呢? 现象与结论:我们看到( )小灯泡亮,( )小灯泡不亮,推测接线盒里面可能是这样连接的( )。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实验器材:电路检测器、四接头的接线盒。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按1-1、1-2、1-3、1-4,2-3、2-4,3-4的次序进行检测,记录。说明小灯泡亮与不亮可以推测什么. 7分 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不按次序扣0.5分。检测前不检查电路检测器,一次扣0.5分.   3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分 说出里面连接的至少一种可能性,不说不给分。

  4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三:
实验名称:观察矿物的软硬程度 设计目的:通过多种方法,鉴别各种矿物的软硬,并能区分矿物的软硬程度。

材料:1把小钢刀(刻刀)、1个回形针(铜钥匙)、1块长石、1块云母、1块石英。

过程与方法:
1、 选取云母,一只手将其按在实验桌上,另一只手用指甲在其表面刻划1次,观察痕迹,停止实验。描述实验结果:云母的硬度是软。

2、 选取长石,一只手将其按在实验桌上,另一只手用指甲在其表面刻划1次,没有发现痕迹后,用回形针继续在它表面刻划1次观察没有发现痕迹,最后用刻刀在它表面刻划1次观察,没有发现痕迹,停止实验。描述实验结果:长石的硬度是硬。

3、 选取石英,一只手将其按在实验桌上,另一只手用指甲在其表面刻划1次,没有发现痕迹后,用回形针继续在它表面刻划1次观察没有发现痕迹,最后用刻刀在它表面刻划1次观察,没有发现痕迹,停止实验。描述实验结果:石英的硬度是硬。

4、 选取石英和长石,互相刻划表面1次,在长石上发现痕迹,在石英上没有发现痕迹,描述实验结果:石英的硬度比长石要硬。

注:2-4这三个步骤是并列的实验可以调换顺序。

现象与结论:石英比长石要硬,最软的是云母。

小学四年级科学抽测实验操试题 实验题目:观察矿物的软硬程度 实验器材:1把小钢刀(刻刀)、1个回形针(铜钥匙)、1块长石、1块云母、1块石英。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说出材料的名称。

1分 检查0分,说出器材名称1分。

  2 选取云母,一只手将其按在实验桌上,另一只手用指甲在其表面刻划1次,观察痕迹,停止实验。描述实验结果:云母的硬度是软。

2分 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

  3 选取长石,一只手将其按在实验桌上,另一只手用指甲在其表面刻划1次,没有发现痕迹后,用回形针继续在它表面刻划1次观察没有发现痕迹,最后用刻刀在它表面刻划1次观察,没有发现痕迹,停止实验。描述实验结果:长石的硬度是硬。

2分 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

  4 选取石英,一只手将其按在实验桌上,另一只手用指甲在其表面刻划1次,没有发现痕迹后,用回形针继续在它表面刻划1次观察没有发现痕迹,最后用刻刀在它表面刻划1次观察,没有发现痕迹,停止实验。描述实验结果:石英的硬度是硬。

2分 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

5 选取石英和长石,互相刻划表面1次,在长石上发现痕迹,在石英上没有发现痕迹,描述实验结果:石英的硬度比长石要硬。

1分 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

  6 实验现象及结论:石英比长石要硬,最软的是云母。并把三种岩石按从硬到软排列。

1分 不说结论扣0.5分。不排列扣0.5分。

7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注:2-4这三个步骤是并列的实验可以调换顺序。

实验四 实验名称: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设计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电路的不同连接方法,并能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中严谨、缜密推断的态度。

材料:电池、电池盒、导线、小灯泡 过程和方法:
1、 用两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按书上图示组成一个串联的电路,观察小灯泡的明暗程度。

2、 用两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按书上图示组成一个并联的电路,观察小灯泡的明暗程度。

3、 说出电池的连接方式的不同,说出两个小灯泡的明暗程度的不同的原因。

4、 用一节电池和两个小灯泡按书上图示组成一个串联的电路,观察小灯泡的明暗程度。

5、 用一节电池和两个小灯泡按书上图示组成一个并联的电路,观察小灯泡的明暗程度。

6、 说出小灯泡的连接方式的不同,说出两个小灯泡的明暗程度的不同的原因。

实验现象与结论:简单电路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连接方式不同,小灯泡的明暗程度也不同。

抽测实验操试题 实验题目: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导线、小灯泡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用两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按书上图示组成一个串联的电路,观察小灯泡的明暗程度。

1分 连接错误不给分   3 用两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按书上图示组成一个并联的电路,观察小灯泡的明暗程度。

1分 连接错误不给分   4 说出电池的连接方式的不同,说出两个小灯泡的明暗程度的不同的原因。

2分 不能说出电池连接方式不同的不给分 5 用一节电池和两个小灯泡按书上图示组成一个串联的电路,观察小灯泡的明暗程度。

1分 连接错误不给分   6 用一节电池和两个小灯泡按书上图示组成一个并联的电路,观察小灯泡的明暗程度。

1分 连接错误不给分 7 说出小灯泡的连接方式的不同,说出两个小灯泡的明暗程度的不同的原因。

2分 不能说出小灯泡连接方式不同的不给分 8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五:
实验名称:观察一朵油菜花 设计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一朵油菜花的结构,养成认真细致、认真观察的习惯。

材料:油菜花、放大镜、镊子、记录纸 过程和方法:
1、 观察一朵完整的油菜花,并进行描述。

2、 利用工具解剖油菜花,撕下萼片进行观察,包括数量、颜色、气味等,并将萼片按次序排放在记录纸上,记录观察结果。

3、 解剖花瓣进行观察,包括数量、颜色、气味等,并按次序排放在记录纸上,记录观察结果(包括新的发现)。

4、 解剖雄蕊进行观察,包括数量、颜色、气味等,并按次序排放在记录纸上,记录观察结果(包括新的发现)。

5、 解剖雌蕊进行观察,包括数量、颜色、气味等,并按次序排放在记录纸上,记录观察结果(包括新的发现)。

6、 说出一朵完整的油菜花的结构。

实验现象与结论: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有四个萼片、四个花瓣、六个雄蕊和一个雌蕊。

抽测实验操试题 实验题目:观察一朵油菜花 实验器材:油菜花、放大镜、镊子、记录纸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观察一朵完整的油菜花,并进行描述。

2分 不描述的扣1分   3 利用工具解剖油菜花,撕下萼片进行观察,包括数量、颜色、气味等,并将萼片按次序排放在记录纸上,记录观察结果。

1分 解剖错误扣0、5分,不观察不记录扣0、5分   4 解剖花瓣进行观察,包括数量、颜色、气味等,并按次序排放在记录纸上,记录观察结果(包括新的发现)。

1分 解剖错误扣0、5分,不观察不记录扣0、5分 5 解剖雄蕊进行观察,包括数量、颜色、气味等,并按次序排放在记录纸上,记录观察结果(包括新的发现)。

1分 解剖错误扣0、5分,不观察不记录扣0、5分   6 解剖雌蕊进行观察,包括数量、颜色、气味等,并按次序排放在记录纸上,记录观察结果(包括新的发现)。

1分 解剖错误扣0、5分,不观察不记录扣0、5分 7 说出一朵完整的油菜花的结构。

2分 不能完整说出扣1分 8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六;

实验名称: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设计目的: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材料:小灯泡(3个)、电池(3节)、灯座(3个)、电池盒(3个)、导线(若干)(部分元件有故障) 过程和方法:
1、 动手连一个正确的简单电路。(一节电池、电池盒、两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灯座);

2、 分析亮不了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哪里出故障了);

3、 教师引导说出检测装置:电路检测器;

4、 学生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5、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寻找原因,数数有几个故障;

注意:A、每次检测一个元件都要先试电路检测器是否完好;

B、要取下电池检测。

6、 替换有故障的电器元件,使小灯泡发亮。

现象与结论:当有电器元件出现故障,小灯泡就不能发亮,可以用电路检测器,寻找故障,并排除。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实验器材:小灯泡(3个)、电池(3节)、灯座(3个)、电池盒(3个)、导线(若干)(部分元件有故障)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1分 正确连接1分   3 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教师引导说出检测装置 2分 分析原因(最少说4点)1分,说出检测装置名称1分   4 连接电路检测器 1分 正确连接1分 5 逐步检测各电器元件 3分 取下电池0.5分,每次先检测电路检测器是否有效1分,检测导线0.5分,小灯泡0.5分,检测电池0.5分   6 换新电器元件,使小灯泡发亮 1分 取下全部有故障电器元件0.5分,换上新的电器元件,小灯泡发光0.5分 7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七 实验名称: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设计目的: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脂肪和淀粉,强调科学探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

材料:食用油一杯、肥肉一块、棉签一根、白纸一张,淀粉糊一盆、碘酒一瓶、滴管一个、馒头一个 一、辨别食物中的脂肪 过程和方法:
1.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

2.用肥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学生不会说时提问:这时在白纸上发现了什么?两次实验有什么相同的现象,试着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食用油涂在白纸上留下了一道油迹,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肥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后也留下了一道油迹,说明肥肉中含有脂肪。实验结论:肥肉中含有脂肪。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留下油渍。

二、辨别食物中的淀粉 过程和方法:
1.在淀粉糊中用滴管滴入一滴碘酒。

2.在馒头上用滴管滴入一滴碘酒。

学生不会说时提问:这时在淀粉糊和馒头上发现了什么?两次实验有什么相同的现象,试着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在淀粉糊中用滴入一滴碘酒,会看到淀粉变成蓝色。在馒头上滴入一滴碘酒,会看到馒头变成蓝色。实验结论:馒头中含有淀粉。

抽测实验操试题 实验题目: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实验器材:食用油一杯、肥肉一块、棉签一根、白纸一张,淀粉糊一盆、碘酒一瓶、滴管一个、馒头一个。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

1分 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

  3 用肥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1分 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

  4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分 说出肥肉中含有脂肪,不说结论不给分。

5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6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7 在淀粉糊中用滴管滴入一滴碘酒。

1分 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

  8 在馒头上用滴管滴入一滴碘酒。

1分 观察现象,边叙述方法边做,只做不说扣0.5分。

9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分 说出馒头中含有淀粉,不说结论不给分。

10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实验八:
实验名称: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设计目的: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并用语言描述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和严谨的观察态度。

材料:生、熟马铃薯各一个、小刀一把。

过程和方法:
1.用多种方法(看、摸、闻、切、尝等)观察生、熟马铃薯。

2.边观察边说不同点。

学生不会说时提问:你发现了哪些不同的地方? 现象与结论:观察方法  生的马铃薯   熟的马铃薯 摸     软        较硬 看     颜色亮      颜色暗 闻    没香味       淡淡的香 看    切开后表面湿湿的  不湿  切     难切       容易切 剥皮    难剥       容易剥 …… 实验结论:生、熟马铃薯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

抽测实验操试题 实验题目: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实验器材:生、熟马铃薯各一个、小刀一把。。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用多种方法(看、摸、闻、切、尝等)观察生、熟马铃薯。

6分 每种观察方法1分,每种不同点1分,能用三种方法观察、说出三个方面的不同得6分。

  3 实验现象及结论 2分 说出生、熟马铃薯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不说结论不给分。

4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实验九:
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 设计目的:用多种方法连接简单电路,了解电流流过路径。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材料:电线(1根)、小灯泡(1个)、电池(1节),实验记录单。

过程和方法:
1、 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连接电路(通路)。

2、 画出实物图,标出电流路径。

3、 怎样情况下不能亮?出现了什么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说,用实物连接) 要求学生连出短路和断路各一种。

现象与结论:当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经过小灯泡,回到电池负极,形成完整电路(通路),小灯泡才能发亮,断路和短路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器材:电线(1根)、小灯泡(1个)、电池(1节),实验记录单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检查0.5分,说出器材名称0.5分。

  2 用导线、电池、小灯泡连接电路(通路) 2分 连接准确2分   3 画出实物图,标上电流路径 2分 画实物图1分,标电流路径1分   4 连接短路情况,说出注意点 2分 连接短路电路1分,说出注意点1分 5 连接断路情况 1分 连接断路1分   6 说出实验结论,灯泡发亮原因 1分 完整说出结论1分 7 整理实验器材 1分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苏教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苏教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