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其他述职报告 > 内容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实践探讨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4 06:16:59     阅读:


  摘 要: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是我国部分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生教育中培养出一批具有潜质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导师制还不是制度层面上的提高,只是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探索,对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工作任务、工作模式仍然不明确。本文基于本科生导师制度的产生、制度建立目的的理解,结合高校专业老师实际情况,探讨学业导师的导学模式。
  关键词:本科生 学业导师制 高等教育 导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b)-0014-01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最早实施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极大的影响了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理念。我国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近年来部分高等院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但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仍然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基于此,作者从导师制度产生的根源出发,结合高校专业老师实际情况,探讨学业导师如何有效导学。
  
  1 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任务
  在国内,学业导师制是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一种辅助制度,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2]。但是,对该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方法仍处于摸索阶段。《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意见》规定的学业导师工作职责包括:(1)制定导师工作计划,帮助学生建立学业档案;(2)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3)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4)指导学生的专业选择、课程选择;(5)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6)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7)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业活动和其他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8)其他导师应尽的职责。由此可见,学业导师制度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宽泛,工作模式也不固定。
  
  2 学业导师制度的实践探讨
  基于对导师制认识不清、分工不明以及认识不足的现状[3],如何“导”好本科学生成为学业导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2.1 明确学业导师角色
  目前,本科生采取年级辅导员负责学生生活,班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习,该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在思想和学习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辅导员管理的学生数量很多,没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难以真正的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其次,班导师主要是研究生来担当,由于自己本来就处于学习阶段,对于本科生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帮助又十分有限。采用本科生导师制,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提高对高素质人材培养的力度。但是,学业导师有时间上的限制,指导的学生一般在10人左右,而且本科生学业导师和研究生导师不同,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学业导师加强与学生交流[4]。因此,从制度的构建情况来看,学业导师应当具有对本科学生的核心指导作用。
  因此,需要充分落实辅导员、班导师和学业导师的责任,三者应当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积极作用,明确学业导师在学习指导方面的主导作用。
  2.2 构建完善的导学计划
  在学业导师对本科学生进行导学过程中,应当构建完整的本科导学计划,以学生素质培养为主题,建立完善的导学体系。如为了培养学生掌握科技咨询的能力,可按照培训、示例、实践和总结四个阶段进行。在培训阶段主要就获取资源的方法和科技检索手段方面的知识;在示例阶段以一个查询任务为目标,采用数字化查询和图书查询方式获取相关讯息,并最终形成结论;实践阶段主要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根据指定任务完成获取科技咨询的工作;总结阶段主要是学生展示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每个阶段可以是一个月的时间,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最终完成科技检索能力的培养任务。
  在进行专题培训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咨询方式保持联系。通过有计划的专题培训,可以实现导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既提高了学习能力,也达到了掌握专业技能、交流思想的目的。
  2.3 结合教学、科研工作
  学业导师通常都有较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学业导师们十分关注如何实现教学、科研工作与导学工作的结合和协调。
  在进行导学过程中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实现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兴趣的培养。例如,学业导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基金,并负责指导、组织学生完成课题任务,在创新实践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实现个性化培养。
  2.4 科学的质量考核体系
  为达到学业导师工作制度的预期目标,需要构建合理的考核制度,确保导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学业导师导学形式的多样性、导学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工作效果表现形式的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对导师工作的考核与评价也应采用柔性、多元评价方法[5]。
  从评价内容方面看,本科生导师制导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导师工作考核与评价内容也必须全面、具体。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评价教师的导,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要评价导师制活动的结果,也要评价导师制活动的过程;不仅要评价教师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6]。
  从评价主体对象方面看,导师工作考核与评价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评价主体可以包括学生评价、导师自评、导师互评等方式。由此,综合评定学业导师的导学质量。
  
  3 问题及建议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的发挥学业导师制度的作用,需要认识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的投入力度;充分认识学业导师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Palfreyman, D. The oxford tutorial[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石英.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教育[J].北方经贸,2005,2.
  [3]周林森.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初探[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王明明.高等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5,1.
  [5]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6]潘雅静.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及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24(1):153~157.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实践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实践探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