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其他述职报告 > 内容

4篇2020年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10-22 12:18:59     阅读:

4篇2020年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一  为了扎实推进全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确保扶贫对象“两不愁、四保障”,在全市率先实现脱贫目标,真正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日,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户调查贫困现状,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状,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xx区现辖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 6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2万人,耕地6.22万亩。38个后山村地处xx和xx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土坯房较多,安全性较差,山区村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截止2015年底,全区贫困人口4117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紧紧围绕“两不愁、四保障”目标,坚持“专项扶贫注重产业发展,行业扶贫注重社会保障,社会扶贫注重结对帮扶”的精细化扶贫思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92亿元,其中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拆除土坯房3078户,新建住房1105户,使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减少,累计脱贫1.3万人,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一、脱贫难度增大。

截止20xx年底,全区尚有近4000余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后山区,由于人口数量较多、分布广、底子薄、条件差、发展难度大、贫困程度深,真正成为扶贫中的“硬骨头”。

二、公共服务水平低。

我区xx乡的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个别村组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三、产业发展滞后。

贫困人口集中的后山区,基础条件普遍较差,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无集体经济和主导支柱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不明显,发展的产业品种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规模,质量不高,加上产地远离集镇,运输成本高,很难进入市场,即便实现销售,其产品附加值也很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四、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

我区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抗灾减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普通群众因病、因灾、因学而返贫的现象突出,脱贫与返贫呈拉锯式状态,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难度较大。

五、基础设施建、管、用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但是实际生活中,基础设施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时有损坏,使用率偏低,有些甚至未曾使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依然突出,亟需建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等制度。

  几点建议   一、精准识别,切实做到“扶真贫”。

要认真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按照区政府《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方案》的精神,坚持“十不进”的原则,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优先”的方式,精准识别监测脱贫对象,建立贫困人口明细台账,确保户有表、村有薄、镇有册、区有电子台账,做到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脱贫路径、脱贫效果和脱贫时间“一表清”。要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接受监督,让同村群众按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确保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要建立脱贫退出和返贫纳入机制,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确保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真正让贫困户得到有力扶持,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二、改善民生,夯实基础强化保障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完成xx村千亩桃园道路工程、八角塬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不断改善后山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实现贫困地区互联网全覆盖,完善贫困地区乡村商品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季节性农产品储存和销售能力。

  2、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协调发展家园美、村强民富生活美、生态宜居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四美”要求,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要继续巩固石嘴头村、高家村、晁峪村、坊塘村美丽乡村创建成果,深入推进中岩山村、石坝河村、大散关村、邵家山村、符家村、新安村等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通过创建活动实现农民增收。

  3、强化教育培训。扶贫应当先扶智,教育扶贫是基础。要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在加大基础教育事业投入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的力度,对贫困劳动力实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四步走的能力提升脱贫工程,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劳务输出和转移就业数量和质量,保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户均有1名家庭成员掌握职业技能,确保2750名贫困群众都能得到一次免费实用技能培训。

  4、强化社会保障扶贫力度。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解决贫困户看病难、治病更难的问题,阻止再次返贫,巩固脱贫成效。充分运用低保、五保供养等民生政策,对建档在册的1188人(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差额补助,实施社会保障财政兜底脱贫。开展助学帮扶,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正常入学就读,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三、多措并举,实现困难群众真正脱贫   1、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充分结合贫困村实际,面向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区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积极引导贫困户规模发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在高家镇太寅河以西重点发展核桃、中药材种植等产业,秦岭北麓沿山及台塬地区主要发展猕猴桃、大樱桃、油桃、草莓、养蜂等产业。依托秦岭北麓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资源,加快弓魚国小镇建设,尽快启动炎帝陵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古道秦岭﹒乡约清姜”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石鼓现代农业园二期,启动固川、枣园2000亩时令水果产业园建设,打造晁峪十里油菜花海新景观等项目,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实施异地搬迁。坚持政府主导、资源整合、集中为主的原则,结合农村土坯房改造,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优先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拆除土坯房1211户,新建住房700户,实现两年消除土坯房目标;完成四家坪村整村搬迁,确保年底前入住;完成水泉路村、段家磨村、甘庙村等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3、实施“互联网+扶贫”模式。借助互联网产业园,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扶贫”模式,支持有意愿的互联网企业在农村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网点,通过自建大型种植生产基地,联合农业合作社实行订单生产,创新性实施“平台销售+定制生产”、“ 线下体验+线上预订”等销售策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4、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坚持政府救济与社会援助相结合,引导各类民间组织、企业家、志愿者、各类慈善机构及非政府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捐资捐物直接支持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扶贫,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吸收贫困户到企业就业,增加收入。

  四、加强领导,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1、强化组织领导。党委、政府要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强化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 切实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要认真做好脱贫攻坚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资源调配、推进落实等工作,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作用,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入做好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推进“四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等制度,为率先实现全面脱贫、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等工作,选出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级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共建美好家园。

  3、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台账和责任清单,依据脱贫攻坚任务,实行逐级督查、交叉检查制度,严格进行考核,确保脱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强化责任担当,对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优先予以通报表彰、提拔重用,提振全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打赢重返全省五强区攻坚战! 篇二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县计划脱贫1.9万人、0.54万户。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x月份以来,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农工委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今年以来,各乡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作出的《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转、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进,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脱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科学精准谋划。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主线,明确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脱贫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扎实有效。创新制定1+5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1+2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具体细化为“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5个工程,推进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保障脱贫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切实让贫困群众务工有门路、创业有资金、上学有补贴、有病看得起、就医更便利。

(二)挖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引领。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XX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在XX乡滩区流转土地2.4万亩,建成标准化羊舍23个,年出栏肉羊20余万只。Xx镇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xx乡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温棚瓜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小龙虾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等五大产业,预计年内新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20万平方米、温棚瓜菜种植面积1500亩、小龙虾养殖面积3000余亩、标准化养殖场10个。xx电商产业园将更多本地特产包装打造成品牌,通过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提高电商扶贫带贫能力,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三)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坚持把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作为脱贫的主要途径,全县共建立15家培训基地,举办就业扶贫培训班125次,累计培训贫困人口0.26万人。安置2131人就业,返乡农民创办经济实体带动贫困人口就业0.13万人。实施产业扶贫,重点扶持19家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安置就业、贫困户自主创业奖补与土地流转、贫困户入股分红等模式,带动贫困人口2600多户0.28万人增收,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四)加强结对帮扶,强化社会力量扶贫。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支持扶贫,凝聚社会扶贫合力,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县工商联引导67家民营企业与121个贫困村(包含16个深度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带动6187名贫困人口增加收入。选派市县893名专家人才组建服务团,定期到贫困村开展义诊、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20XX年以来,先后组织各类农业生产技术现场指导695次,各类义诊670次,安排实施各项免费救助、补助救助或定额救助贫困户手术(项目)2561例,减免费用1562.92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金融扶贫工作质量不高。

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扶贫资金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扶贫供给体系,金融配套和保障措施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二)财政投入力度不够,资金拨付不及时。

一些扶贫项目开工晚、竣工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三)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

一些职能部门及部分乡镇对扶贫项目建设监管不严,部分扶贫干部担当意识不足,工作作风不扎实。

  三、意见及建议 (一)补齐金融扶贫短板。

要不断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资源投入力度,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努力使金融扶贫成效得到充分释放,为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要创新金融扶贫机制,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培育壮大带贫企业,有力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要抓好“户贷户用”,有贫困人口的村要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进行贷款,发展脱贫项目,形成利益共同体,规避风险。要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好政府风险补偿金作用,加大对贫困群众授信评定情况的排查力度。各县区要增加产业扶贫风险基金,满足农民合作社、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金融贷款所需要的抵押、担保需求,为带贫企业发展提供贷款支持和财政奖补,运用金融手段提高贫困户抗风险能力。

(二)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要强化举措,多方筹集资金。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及资金拨付公示公告制度,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手续,不断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做到“三个明确”,明确专项治理内容,明确时间节点,明确整改责任人,扎扎实实做好扶贫项目建设、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专项整治工作。

(三)狠抓扶贫政策落实。

要摸透群众需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标准、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督导检查,严格奖惩问责,促进扶贫政策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加强扶贫干部培训,围绕危房改造、金融贷款、教育扶贫等具体扶贫政策,对全县所有扶贫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狠抓行业扶贫“七个清零”,确保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全覆盖。

(四)加强“志智双扶”。

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要求,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勇气、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以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活动为载体,抓好观念立志,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发动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撑起“精神脊梁”。

(五)全力以赴备考迎检。

目前,国家和省市对我县的年度大考在即,这是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和验收,也是对我县工作作风的检验和考查。在这个关键时刻,各乡镇及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全面查漏补缺,建立问题清单,抓紧整改补齐。要精准聚焦指标,明确难点、重点,不跑偏、不漏项,无盲点、无死角。强化组织领导,逐级夯实责任,把各项工作做到位,把全市的工作实效通过考评反映出来,坚决打好打赢2020年脱贫攻坚战,向中央、省委、市委及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三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市脱贫攻坚工作,x月22日,市政协四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就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协商议政。此前,市政协组成4个调研组,就这项工作进行了调研。委员们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

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暑,以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执行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注重加强领导。成立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坚持“四级书记联动”抓扶贫,明确脱贫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到村、到户。坚持专项督查,严肃问责问效,严格落实各级责任主体的责任。

二是切实澄清底子。制定《xx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逐户填写《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入户档案》,确保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一个不能漏、一个不能错”。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万,贫困村527个。

三是搞好结对帮扶。全市36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并包保贫困县脱贫,市直121个单位定点结对帮扶全市121个贫困村,省、市、县共派出892名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实现了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

四是做到分类施策。坚持转移就业扶贫,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就业;发展优势产业,让“出不了门、就不了业”的贫困群众就地发展生产脱贫;强化对贫困人口技能培训,激励、扶持救助对象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要求,科学实施搬迁扶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兜底,保障和救助到户到人。

  二、我市作为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占全省的十分之一,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面临诸多困难。

  1.精准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识别精准的“五清”工作虽然阶段性完成,但由于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农户收入的多样性、隐蔽性较强,准确把握和核实农户收入的难度较大,9个县区的精准识别准确率只有92.8%,再识别、新录入仍有一定空间。扶贫对象的清退标准和程序尚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脱贫工作的绩效考核跟进不够到位,没有及时督促、推进一些帮扶措施的有效落实。

  2.扶贫行动方案出台缓慢。我市已经制定了《xx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了分期分批实现脱贫的工作目标,但3个重点县和一些行业扶贫方案还没有出台。如金融扶贫尚未破题,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水利扶贫、交通扶贫等缺乏行动计划,政策兜底还没有实施细则。

  3.产业扶贫拉力不足。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方兴未艾,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本地就业的带动力不足。产业集聚区尚处于成长阶段,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不足,转移就业有限。产业扶持刚刚起步,有的尚在制定扶持规划,有的尚在探索扶持模式。

  4.宣传引导不够到位。部分贫困户缺乏志气和信心,“等、靠、要”思想严重,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个别群众不能正确理解脱贫政策,游说上访,“争贫不真贫”。一些贫困户不能客观认识自身不足,好高骛远,不愿参与扶贫项目。如商城县在省妇联大力支持下,开办为期两个月的“月嫂”“家政”培训班,仅有13人参加培训,却无一是贫困户。对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工作检查的多,业务指导的少。

  5.社会帮扶氛围不浓。一些企业、民间组织、社会机构虽然热心公益和慈善活动,但没有有组织、有目标地参与脱贫攻坚。一些帮扶部门虽然有脱贫帮扶任务,但计划不明确、措施不到位,使命感、责任感不强。在已经明确的“四结对、四协同”中,产业集聚区、乡贤人士行动迟缓,有的尚没有动员。

  三、意见与建议   脱贫攻坚是我市目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1.聚焦精准完善机制。牢固树立精准意识,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坚持精准脱贫的政策导向和工作取向,突出“特惠”和“滴灌”,因户因人施策、因致贫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精准脱贫的工作机制,建立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对经过帮扶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的,通过程序及时退出;对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的,按照程序及时纳入,做到应退尽退、应扶尽扶。建立和完善脱贫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将日常督查、年度核查、第三方的评估调查有机结合,增强考核的真实性、及时性,有力促进各项扶持计划的落实,做到真扶贫、实现真脱贫。

  2.及时出台各项行动计划。财政、发改、交通、教育、民政、旅游、国土等部门要按照省、市分工方案,深入调查研究,牵头制定支持脱贫攻坚的行业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转移就业脱贫、教育脱贫、产业脱贫、医疗救助脱贫和政策兜底脱贫。帮扶单位、乡村要制定和完善因户施策的具体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时限、措施、进度,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各项扶持措施应相互衔接,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3.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茶叶、畜禽、水产、油料、花木、林果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打造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二是立足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业,建设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基地。

三是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要求,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

4.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市、县财政每年新增扶贫资金增幅应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并通过财政贴息、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手段,鼓励引导全社会增加扶贫投入。市财政的奖补资金应提前或及时拨付县区,各部门应加大行业扶贫投入力度,将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贫困人口集中地覆盖。

二是加大信贷扶贫力度,增加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用于贫困地区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积极稳妥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的问题;鼓励在贫困地区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新型农业保险试点。

三是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各类资金统筹整合,相互配套,形成扶贫投入合力。

  5.强化扶贫工作创新。抓住xx是国家第二批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以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为载体,在优化扶贫政策、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拓宽产业扶贫方式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方式、新路径。将光伏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新业态、新方式引入扶贫开发,创新产业扶贫方式;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合作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采取租赁、入股、合作、托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在xx县、xx县开展“扶贫+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创新扶贫保险机制,逐步在全市推广,将贫困户整体纳入农业保险,保障全市贫困群众脱贫零风险。

  6.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宣传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政策规定,做到脱贫政策家喻户晓。坚持鼓干劲、聚能量,引导干部克服畏难情绪,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利用“全国扶贫日”等重要时段,突出宣传帮扶典型、脱贫典型和脱贫攻坚的成功事例,扩大示范带动效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7.加强社会帮扶工作。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成功人士、民营企业等主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组织百家以上企业与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不脱贫不脱钩。搭建社会机构和志愿者参与扶贫的工作平台,鼓励各类社会团体、扶贫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志愿者,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开展捐助款物、助教、助医等扶贫济困活动,壮大脱贫攻坚力量。

篇四   为扎实推进xx镇脱贫攻坚工作,根据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印发xx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三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通过听取各村汇报、实地查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户了解贫困现状,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xx镇基本情况:
xx镇地处xx县域中心,是xx中西部交通要塞。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12个行政村中有4个贫困村,全镇总户数6781户,共有231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915户,6382人。

(二)、目前全镇扶贫工作动态: 一是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自2016年1月份开展此项工作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员全体镇干,组成“三清”(清家庭情况、清家庭收入、清脱贫措施)工作队,在经过业务培训后,集中时间对所有贫困户入户清查。清查工作做到了确保清查对象户一户不漏,信息填报不虚不假。

二是加快光伏扶贫工作完成进度。计划于3月底完成第一批次并网发电任务,提前完成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达的作战命令。

  精准扶贫,关键是找准病根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消除病患。经过进村入户调查研究,我认为,xx镇6382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限制。

xx县位于大别山腹部,全县各乡镇均被群山围绕,山林多、田地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致富门路少等事实情况阻碍着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

(二)、部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的发展滞后,使得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失学,又因失学而难以脱贫,进入了恶性循环。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家庭发展缺乏知识、技术支持,再加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给脱贫致富增加了许多阻力。

(三)、子女就学。

受教育布局的影响,拥有较强师资力量的初高中大多分布在县城或个别乡镇,家长们为了方便子女就学,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无法从事劳动,加上繁重的学杂费、生活费,拖累家庭,造成可因学致贫。

(四)、因病因残。

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因患病而无法从事劳动生产,缺少家庭收入来源,造成家庭贫困。现阶段医疗成本相对较高,虽然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但部分村民患大病或慢性病,长期治疗,开销很大,入不敷出,家庭条件困难。

(五)、因灾因市场。

一部分农民在家务农,从事靠天吃饭的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无法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近年,xx人民发展天麻、茯苓、灵芝等经济作物种植产业,这些经济作物的产量易受自然环境影响,同时市场行情不稳定也使得人民收入难以保证,入不敷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六)、缺乏劳力。

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因地域优势,先于其他地区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动着各类基础设施的发展,工作机会和工资收入远远高于二三线城市。xx镇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村内空巢老人基本靠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些老人生活自理都很困难,更谈不上脱贫致富,而在外务工的人员大多干的是苦力型工种,收入不高却要供养子女、孝敬父母,家庭经济困难。

(七)、不务正业。

xx农民大多朴实勤劳,但仍然存在小部分人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也发现个别户家中的壮年劳力不顾父母年事已高,好逸恶劳,不从事劳动而参与赌博活动,投入大量生产生活资金,结果造成贫困。

(一)、农民收入估算难精准。

随着“三清”工作的不断开展,工作中的难点也逐渐显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xx县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经济发展形式也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多元化就业方式转变,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不稳定的影响,大量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情况难以掌握。

(二)、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

现阶段农民文化素质在快速提高,但思想觉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为了获得帮扶,个别贫困户有意隐瞒真实收入和家庭情况,给精准识别增加了难度。

  上述分析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决定了xx镇精准扶贫工作将是一场异常艰巨的攻坚战。我认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通过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引导好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户,逐渐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二)、明确职责。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要做到“三清”信息采集表清查对象、清查人员、核查人员、录入人员等相关人员均要签字确认,并且入户清查人员要与户主合照存档,切实做到“一表一填、一表一核、一表一录、一表一责”。

(三)、转变观念,切实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

针对部分农民素质偏低及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 一是要切实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全体镇干积极性,进村入户与贫困群众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积极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克服惰性心理,积极发展生产,自力更生。

二是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与xx本地发展的产业相关的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实用技术能力。

(四)、发展本地特色扶贫产业。

大别山地区地形多变,位于其腹部的xx县各乡镇也因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不同而拥有各自的特色产业。xx镇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以“桑、茶、瓜、菜”为主的四大特色种植业和以名山公司为龙头的有机黑猪、鲟鱼、娃娃鱼三个特色养殖业,是国内第二家有机猪生产基地,华东地区的瓜蒌之乡,安徽省蚕桑第一镇,全省娃娃鱼养殖中心之一,是xx县高山蔬菜四季豆最大产出地和全县七个重点茶乡之一。工业方面也已经形成涉及农副产品加工、工艺制品、玻璃钢制品、服饰加工、太阳能开发等为主的产业群。结合这些xx镇实际情况,鼓励桑枝食用菌产业带动脱贫、鼓励电商产业带动脱贫、鼓励安排贫困人口就业,统筹安排,通盘考虑,大力推动扶贫事业发展。

(五)、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精准扶贫任务。

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这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来完成。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等多方力量相互协作,共同支撑,开拓出了全新的扶贫局面。合理整合资源“重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体现。我们要紧紧把握精准扶贫的根本,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篇2020年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4篇2020年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