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转正述职报告 > 内容

“学而优则仕”与“美德即知识”:基于比较分析的视角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06:56     阅读:


  摘要:“学而优则仕”和“美德即知识”分别是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们对其研究视角多元,解读不一。“学而优则仕”“美德即知识”在教育目的上都讲求以德为根、德性为先,在教育过程中都注重启发诱导、动态生成,但在教学方法上却呈现出演绎与归纳的分野。“学而优则仕”“美德即知识”对当代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美德即知识;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09-05
  冯友兰曾在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时说:“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之影响,与苏格拉底之行为及其在西洋历史上之影响,相仿佛。”[1]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以教育为职业的“教授老儒”;苏格拉底则是希腊继“智者派”之后的“万世之师”。两者生于几近同时代的东西异域,其教育智慧却熠熠闪光,遥相呼应,体现着历史的共同性。不仅如此,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和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所蕴含的教育意蕴也有其相似之处。然而,人们对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和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认识却有失偏颇。有鉴于此,本文拟在阐释“学而优则仕”和“美德即知识”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两者进行比较,以期揭示其真实意义及其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启示。
  一、“学而优则仕”与“美德即知识”之内涵辨析
  (一)学而优则仕
  “仕而優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为子夏之言。《论语》乃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学习言论的著作,后人多据此推论,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也可以说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但笔者认为,此主张并非孔子的真实意思的表达。正确解读“优”和“仕”是明了“学而优则仕”内涵之关键所在。
  1.“优”即丰厚
  对于“优”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饶”,即有余力;二是优秀。对于“学而优则仕”中的“优”即“饶”的考证,主要来自于清代汉学家段玉裁的注释:“食部饶下曰‘饱也’。引伸之凡有余皆曰饶。诗《瞻卯》传曰:‘优,渥也。’笺云:‘宽也。’《周语》注曰:‘优,饶也。’《鲁语》注曰:‘优,裕也。’其义一也。引伸之为优游,为优柔,为徘优;《商颂》:‘布政优优。’《小雅》:‘既优既渥。’今本皆假优为之。”从中可以看出,“优”本意为饶,包含优裕、富足、丰富、有余力诸多义项。后人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进行注解时,大都将“优”解释为有余力。朱熹说:“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而对“优”即优秀之意的考证,则甚为鲜见,而多用于现代的日常用语。
  以上是从训诂学角度的考证。时代造伟人,伟人又推进了历史,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证实学而优则仕中“优”即丰厚的意思。诚如《论语》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一生的志愿和教授的初衷,乃是因目睹各种制度崩坏、“天下无道”,而期天下有道,故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可见孔子作为教师,心怀天下;教授徒弟,更关注其个人品格。他鼓励学生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体现了一代教育大家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德性的重视。
  2.“优”不一定为“仕”
  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优”不一定为“仕”提供了依据。关于人性,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了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对象上,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教育目的看,孔子重视君子的品格甚于从政。《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犹病诸?’”由此观之,孔子培养的君子品格,对己能“修己”,对人能“安人”,以至“安百姓”。从孔门弟子来看,因材施教的结果并非培养的都是政治人。例如比较杰出的弟子各擅其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由、子夏。”体现了教育影响的多样化。可见,“学而优则仕”强调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内圣之学,追求的是个体德性的养成,而并非是单纯以做官为目的。
  (二)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他认为道德和知识是统一的。他把人类的道德行为全部归纳为理性的知识,主张在价值层面建立可靠的知识——“善”的知识。而智者派和现代情感主义则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任何道德判断都是纯粹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主体的情感、态度和意志,是主体性的而非客体的、事实的,也就是说,客体性的知识和主体性的美德之间不可能建立任何联系,进而认为美德不可教。这种观点或许有一定的道理,或许我们也可以从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及其身处的时代系统解读、深层理解“美德即知识”的内涵。
  1.美德与知识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与以前自然哲学家的观点不同:后者主要探讨整个宇宙万物即自然界的本性和规律,苏格拉底则提出“认识你自己”,将哲学观转向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在哲学活动中,力图探求合乎逻辑的定义,寻求普遍定义,这便是其理念论的雏形。“美德即知识”这一道德哲学命题也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理念论在知识论上是一个逻辑的概念、系统的范畴。苏格拉底通过理念给事物下定义,对理论和实践进行理性的概括。苏格拉底的美德和知识便是在这个理论系统中来探讨和界定的,即美德和知识都属于逻辑的概念,两者有内在的同一性。
  在苏格拉底看来,无人自愿为恶,人内心深处都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道德原则,尽管人们自身并不知道,却可以凭借这条原则衡量某一行为是否属于美德。“美德(arete)在希腊文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质、特长和功能,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2]而人的美德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这种美德或类似于中国古代孟子之“人之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另外,当苏格拉底在开导美诺“什么是美德”时说道:“美德,不论他们有多少种不同,如何不同,他们都有一种使他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着眼于这种共同的本性。”[3]

《“学而优则仕”与“美德即知识”:基于比较分析的视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学而优则仕”与“美德即知识”:基于比较分析的视角.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