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转正述职报告 > 内容

天水市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1 06:16:00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wjd/wwjd201709/wwjd2017093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wjd/wwjd201709/wwjd20170930-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wjd/wwjd201709/wwjd20170930-3-l.jpg
  【摘 要】1930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艺术品保护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概念。至20世纪90年代,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理念逐渐被世界主流文化遗产界接受并成为共识。从2005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将上海市博物馆作为基地,制定了我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各项相关标准,以2010年世博会的应用为示范,逐步向全国文博单位推广。天水市博物馆是甘肃省重要的地市级博物馆,2016年上马了“天水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工程”,可谓实践的先行者,其中的经验教训亦可为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文物 预防性保护 实践
  一、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概念
  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就是应用一切与博物馆环境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延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作用,就是从源头上对馆藏文物进行保护,着重于“防”。
  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一般可分为相互关联、范围由大及小的四个层次。室外环境:博物馆整体建筑之外的环境;大环境:博物馆整体建筑之内的空间环境;小环境:文物库房、展厅等室内的空间环境;微环境:文物展柜、储藏柜、文物囊匣内的微小空间环境。
  影响馆藏文物的长期保存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温湿度、光照(自然光源、人工光源)、有害气体(包括气溶胶)、有害生物(霉菌、害虫)等。
  二、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技术
  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技术可以归纳为“稳定”和“洁净”两个层面。其中馆藏文物环境的“稳定”是指各个不同类别(质地)文物本身已经长期良好适应的温湿度状态。根据长期实践的结果,各类质地文物对湿度较温度敏感。所以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技术对于“稳定”层面的技术控制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防止温湿度因素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温湿度中,保持湿度优先原则。“洁净”层面是指馆藏文物保存、展示环境中特征污染物浓度达到科学合理安全极限值以内,所谓特征污染物根据文物质地不同,各自文物对不同污染物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所以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特征污染物”浓度的净化控制。
  总体上看,博物馆环境的预防性保护技术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特定技术的应用,从源头上控制文物保存环境中的温湿度、光照强度、污染物水平,加强环境监测,实施必要的环境调控措施。
  三、至2010年天水市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状况
  (一)馆藏文物保存环境
  天水市博物馆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中心,1979年11月开始筹建,1986年搬迁进伏羲庙办公,形成馆庙合一的格局。2009年新陈列馆落成开放,全馆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400平方米,为仿古建筑院落。库房面积700平方米,为钢混结构仿古式建筑,天水市博物馆共有藏品3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54件、二级文物186件、三级文物1180件。主要涉及石器、陶瓷、青铜器、书画、玉器、印章等众多种类。库房文物按材质分陶瓷器和石器类、金属类、纸质类和民俗文物类分库放置(图1)。
  (二)馆藏文物健康状况
  2010年天水市博物馆对馆藏文物进行了全面的健康评估。参照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全国馆藏文物腐蚀调查项目”文物相关评估标准,馆藏文物进行抽样腐蚀损失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在已调查的492件文物中,基本完好文物129件,约占调查馆藏文物的26.2%;中度腐蚀文物196件,约占调查馆藏文物的39.8%;重度腐蚀文物125件,约占调查馆藏文物的25.4%;濒危文物42件,约占调查馆藏文物的8.6%。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度腐蚀以上文物达70%,腐蚀病害在各类文物中普遍存在(图2)。
  (三)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基础性设施
  天水市博物馆文物库房面积800平方米,展厅和文物库房共有9套空调机组,上班时开放,下班时关闭。由于展厅既有地暖也有空调,导致相对湿度特别低,一般采用放置纯净水的方法进行加湿;需降低湿度时采用有机硅进行除湿。根据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标准。由于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环境昼夜温差及相对湿度波动剧烈,所以没有达到馆藏藏品保存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标准。
  (四)文物保存環境自检测
  为全面了解天水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状况,馆里组织专业人员按照《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WW/T 0016-2008)对博物馆环境质量进行了检测。由于当时天水市博物馆环境监测设备以温湿度监测为主,缺乏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设备,所以监测工作主要针对保存文物的库房、展厅及陈列展柜内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进行监测。根据天水市大气环境检测数据,对博物馆内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初步分析。
  (五)天水市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评估
  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至2010年底天水市博物馆各库房和展厅环境基本不符合文物保存的环境要求,需要改善。
  1.部分展厅温湿度变化范围较大,造成温湿度发生剧烈的波动,不利于文物保存。文物储藏柜对屏蔽外界温湿度变化有一定作用,所以文物应尽量放入文物储藏柜和囊盒中保管。
  2.库房或展厅内无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设备,使得污染物气体浓度较高。应加强对库房内空气,包括木制橱柜内空气的换气处理和净化处理。
  3.在文物储藏柜内放置文物保护专用吸附剂等净化材料,能更为有效地降低甲醛等污染物的浓度,可以在文物储藏柜内推广使用,但同时应注意定期更换。
  4.展厅陈列柜相对比较密封,致使各种污染气体在橱内富集,含量较高。应采用专用吸附剂、调湿剂等加强对文物展柜内微环境污染物的净化调控。配备博物馆藏展材料评估筛选手段,在陈列装修时,应对各种装修材料进行筛选,尽可能使用无污染物挥发或少污染物挥发的装饰材料;并加强装修阶段的通风措施。
  5.展厅内的灯光直接放在陈列橱内,而且展厅内有自然光带,这些都不利于对光照水平进行有效控制而损坏文物。建议改造展柜,使展柜内照明灯具按规范设置于文物展览空间之外。

《天水市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天水市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