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领导讲话 > 内容

固本清源茂千枝,高屋建瓴兴伟业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8:25     阅读: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们深受鼓舞。掩卷长思,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部署。
  一是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
  二是教育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
  三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2010年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
  四是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
  五是系统研究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
  结合当前的学校工作,笔者想就教育工作方针中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谈点肤浅认识:
  一、育人为本——基本要求
  育人为本,是育一切人,表现在不再主张基础教育要择天下英才而教之,而应当是为所有未经选择的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表现在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应紧紧把握住教人、做人和育人成才的教育目标上。
  育人为本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育德为先。
  合格人才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更要有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和优秀的品德。有大德,才能有大才。
  做好德育工作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更是学校的职责所在,学校是最重要的德育教育基地。结合实际,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形成自己的一套可行性的做法,要善于积累宝贵的经验,这样对于培养优秀人才一定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借鉴和学习成功的做法和宝贵的经验的同时,还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和学生出现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地改进和加强,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任何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目的都是使其成长成才,任何时候学生的成长都是第一位的。因为不管采取什么教育方式,其必然结果是,大多数受教育者只能成为普通劳动者,只有少数受教育者可以成为科学家等拔尖型人才。正视这一现实,明白这种道理,才能正确对待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和我们的教师不能把眼光只盯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要真正传道授业,全面育人,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个培养过程既是教育工作的责任,更是教育工作的目的。所以,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要做到育人为本,还要强力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必须承认,城市和乡村的中小学校都存在优劣的问题。好的学校更能招到好的教师,差的学校即使有好的教师也总想跳槽到好的学校去。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更是想方设法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去接受优质教育。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直接造成择校成风、好学校人满为患等现象。对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力度,强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二、改革创新——强大动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当代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依靠什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教会上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率,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从普及和提高两方面着手。从普及方面来讲,就要延长国民受教育的年限,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从提高来讲,就是要培养一批杰出人才。钱学森同志曾一再追问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做教育工作的感到十分惭愧。诚然,杰出人才的培养不完全是基础教育的任务,还有高等教育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和社会整体环境运行的问题。但不能不说基础教育有一定的责任,因为基础教育是为人的发展打基础的。因此,需要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该怎么办?我们认为,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首先,地方各级政府要真正树立为人民负责,为我们的下一代负责,为我们的民族负责的精神。改革和升学是不矛盾的,改革也是为了提高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和升学可以找到一个契合点,许多地区和学校在这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
  其次,改革创新要有宽松的环境,特别是舆论界要支持创新,支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要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创新,怀疑创新。例如,近年来北大招生改革,39所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本来是一种改革创新的尝试,但是媒体炒作得很厉害,这种舆论环境很不利于改革创新。鲁迅先生192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一次讲演,题目叫做“未有天才之前”。他在演讲中说:“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又说:“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就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他还批评一些“恶意的批评”,说:“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当时,鲁迅在北师大附中讲演的那一年,钱学森正在该校读书。当时的校长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创始人林砺儒。钱学森正是在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中产生出来的。我们的中小学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天才,但要使天才有生长的土壤。
  三、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切实提高质量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家长、学生要求上好学校矛盾突出,全面提高质量就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本,开齐开足课程,开展好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全面提高的同时,个性和特长得到培养。
  全面提高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包括单位时间内学生知识学会多少、能力提高多少、方法掌握多少、习惯养成哪些等。有些目标能够检测,有些无法当堂检测,但必须全面关注、全面提高。
  规范、科学、有序、有效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教学评估要坚持与常规管理紧密结合,与教师、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以评估促教师的专业成长,以评估促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使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
  深化全员培训工程,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锻炼、培养真正的骨干教师,通过他们引领示范、带动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强化校本研修、校本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加强新教师的招聘,改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等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全面提高质量必不可少的环境。作文和读书竞赛、综合实践活动大赛、创新实践技能比赛、书法比赛、音体美活动等等都是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展示的机会,每次活动不一定水平很高,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锻炼。

《固本清源茂千枝,高屋建瓴兴伟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固本清源茂千枝,高屋建瓴兴伟业.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