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领导讲话 > 内容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职教育转型升级发展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9 06:14:39     阅读:


  [摘要]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为适应新形势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而此种战略决策也必然对产业工人的重要输出源——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能否适应新要求,能否顺利转型升级是其未来生存发展的关键。文章从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背景及意义出发,利用SWOT分析工具探索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来探讨我国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即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创建协同技术研发平台、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以期为高职教育进一步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 协同创新 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刘苍(1968- ),女,甘肃兰州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职业教育。(湖南 长沙 41013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9-0030-04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转型升级面临诸多问题,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发展转型尤为困难。近几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制造业不景气,订单减少,工厂减产,进出口持续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经济转型艰难,造成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或隐形失业。同时,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对旧产业工人吸纳有限,因此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产业工人的供需失调问题。针对这一重大问题,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输出源——高职院校该如何应对,如何适时调整自身发展策略与方式,以适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的培育发展对新型产业工人的需求,应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动高职教育变革发展,新的发展理念为高职教育转型提供思路。当下,协同创新发展理念已经被逐步应用于经济社会变革的诸多方面,显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那么,对于与产业发展有重大关联的高职教育,能否通过引进协同创新理念,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德国高职教育体系发展历程和状况的了解,我国可以借鉴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经验,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及国际相关组织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发挥协同创新优势,进而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顺利转型升级发展。
  一、我国高职教育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挑战和战略机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腾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对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面临着内忧外困的现实压力,必须寻求转型升级之路,方能突破现有桎梏。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我国高职教育应主动接纳新理念,适应新形势,通过协同创新来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现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我国高职教育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外部威胁与机会、自身优劣势进行概要分析,为下文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依据。
  (一)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和自身劣势
  1.外部威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产业大扩容、大发展导致对产业工人的需求急剧增加,也使得我国高职教育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实现了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但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各产业发展均面临不同的转型和下行压力,我国在寻求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也逐步在培育新兴产业,这就使得传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面临较大的挑战。一是产业转型升级及新产业培育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逐步降低,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比重逐步提高,这就间接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高职教育培养体系和模式来看,主要是理论授课外加形式上的实践方式,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需求脱节,进而引发劳动力市场产业工人的供求失衡。二是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呈现V形结构。从国家科研经费各投入指标来看,处于倒V形高等教育底部的高等职业教育,却只占有V形底部的经费投入,这在根本上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进程,影响了高职教育与各产业的互动融合,间接导致培养目标与实体产业需求脱离。三是国家在政策上保障不力。尽管从整体上看国家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以及与国外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相比,明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国家相关部门虽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但在执行中却存在诸多漏洞,且监管也不完善,导致高职教育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四是社会不良文化氛围的影响。在我国,虚荣和浮躁的气氛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职高专无用论”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生源减少和质量下降。
  2.自身劣势。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较低层次的教育类型,在我国多层次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改革发展的局限性以及自身定位的狭隘性等原因,造成其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乏力。一是高职教育办学理念较为落后、封闭。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三十多年中,高教事业发展采取的基本上是量的扩张方式,即扩充硬件设施、扩大招生规模等,但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仍采用传统的课本授课形式,在管理上仍沿用行政指令的方式,在发展模式上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也没有探索新方式、新模式的动力。这些弊端归根结底是先进教学理念的缺失、与时俱进观念的淡薄,若不加以引导和改变,将继续阻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激励机制不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得到的各种资源相对较少,物质上的相对匮乏造成激励不足,发展动力不足,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教师再培养问题。相对来说,大专院校教师得到的研究项目较少,培训和提升的机会较少,流动渠道有限且流动率非常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大专教师职位固化较为严重,缺乏合理流动和学习的机会,也缺乏与企业和同类院校等的沟通合作渠道和交流平台。三是不少高职院校定位模糊,发展目标不明确。表面看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成绩十分喜人,但深入了解就能明显观察到高职院校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作为服务行业、服务区域的高职教育,其发展模式及方式同质化严重,发展目标模糊。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职教育转型升级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职教育转型升级发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