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领导讲话 > 内容

2019年园区发展情况汇报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7-02 09:15:06     阅读:

园区发展情况汇报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主阵地,近年来,园区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契机,以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园区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园区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历史沿革 园区成立于2000年7月(设立名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首个市级高新产业园区,园区于2006年被列为省中小企业局首批小企业创业基地,2008年被纳入全省经济开发区规划总盘子,2011年6月被省政府纳入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重点培育,2013年被列为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重点建设园区。2015年12月,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区调位发展规划》,扩区后园区面积约3600公顷。2016年5月6日,经市政府批复同意,更名为园区,2018年2月26日,经***批准,园区纳入了《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公告名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准面积1896.79公顷,2018年将面积调整为2104.84公顷,由弄弄坪、密、高梁坪和流沙坡四大片区组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园区形成了钢铁延伸加工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矿产业、钒钛新材料、冶辅耐材产业等独具特色的五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以钒钛为特色的新材料、以钒钛钢铁制造为特色的装备制造和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色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二、园区区位和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园区位于辖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1.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雄厚 位于川西南、滇西北结合部,因三线建设而生,是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特区、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是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商贸中心,幅员面积167.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2万人,是中国西部著名钢铁、钒钛工业基地,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是省通往东南亚、华南、东南沿海、沿边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515.4亿元,增长8%,经济总量占全市的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7亿元,增长8%;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亿元。先后入选省第二批工业强区示范区、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示范区;
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被***激励通报表彰。

2.资源富集得天独厚 ] 钒钛磁铁矿累计探明储量67亿吨,其中铁储量占全国的 20%,钒、钛分别占全国的63%、93%和世界的11%、35%,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一位,潜在储量超过200亿吨。境内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富集。铁矿以钒钛磁铁矿为主,境内有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山、倒马坎、公山五大矿区,钒钛磁铁矿工业储量8.1亿吨,钢矿业集团历年矿山剥离形成的近7亿吨的低品位矿,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钢集团独具特色的钒钛、钢铁系列产品也为园区钒钛深加工、钢铁延伸加工和机械制造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原材料保障。

3.交通便捷优势明显 园区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相互衔接,G4215丽高速从北部横贯而过,向东与G5京昆高速交汇,S310和S214贯穿园区全境,银江互通、瓜子坪互通把园区与高速链接;
成昆铁路从东侧经过,有站、密地站、弄弄坪站为园区服务。机场现有航班可到达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南京等多个国内中心枢纽城市;
成昆复线建设、(枝花)大(理)高速、(枝花)宜(宾)高速、昭(通)(枝花)大(理)高铁项目的建成,将使园区的对外立体交通格局更加完善。

4.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 学院、机电学院、技师学院等高校,钢铁研究院、钢钢铁研究所和十九冶建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集聚,各类人才云集。

三、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条件良好 1.加强园区道路和信息化建设 园内交通便利。各类主次干道建设使园区道路成环成网,建成各类道路200公里以上。五桐路、高五路加快建设;
弄弄坪、渡口、密地货站升级改造工程推进顺利;
加快推进新型运输方式建设,连接高梁坪园区与矿区皮带运输项目、五道河—高梁坪大宗物料运输管道工程,将取代汽车运输,减轻园区公路压力;
实施高梁坪—密地铁矿管道工程,建设精矿输送主管道;
实施朱兰采场开拓运输系统改造工程,达到年运输1500万吨原矿能力,园区环境不断改善。信息化建设,加快园区网络工程建设,建成多个信号基站,保障园区内外信息通畅。企业互联网接入率已超过90%。

2.完善园区给排水工程建设 实施供水工程建设,加快供水管网建设,环状为主,辅以支状。建设供水管线约275 km,高区由水厂加压供应,低区由水厂自流供给,日供水能力约为14万吨,实现自来水供应全覆盖。实施排水和治污工程,高梁坪园区污水处理厂按期完成,马坎污水处理厂、小沙坝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钢能动公司为弄弄坪区域提供污水处理服务。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新建排水干渠 9 km,铺设雨水管30 km。

3.稳步推进能源工程建设 完善园区电力保障建设。按照“适当超前、留有裕度”电力建设原则,加大园区变电站和电网工程建设。园区现有220 kv、110 kv、35 kv、10 kv四种供电电压等级、变电站7座,供电长度200余公里,装接容量370万KVA。实施园区集中供气管道建设,由华润燃气公司投资建设了煤气供气站及管道建设,已经铺设供气管道8.2公里。钢高炉煤气、华润焦化煤气为园区个片区提供能源保障。

4.集中财力进行场地平整 园区自设立以来,区政府通过集中财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等方式,投入资金21亿元以上,完成约8200亩场地整理,为项目入驻创造了良好环境。

四、发挥特色优势,园区建设成效明显 园区围绕打造“千亿园区”目标,不断开拓建设,发展速度与质量不断提升,集聚效应逐步扩大,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2018年园区获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钒钛新材料)”称号。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截至2019年底,园区共有工业企业10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园区营业总收入950余亿元;
园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475亿元,占园区总营业收入的50%。近3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1%。

2.产业集群效应凸现 坚持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园区钢铁钒钛、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机械制造、冶辅耐材等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以钢集团和钢城集团等为代表的钢铁延伸加工产业、以鸿舰集团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以钢矿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矿产业、以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钒钛产业、以顺腾集团为代表的冶辅耐材产业的五大产业集群。

3.高新技术产业引领效果明显 园区企业生产的钛铁、钒铁、五氧化二钒、钒氮合金、新型永磁高梯度强磁选机等产品生产技术居于全国前列。钢重轨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及全国唯一“钢轨出口免验”证书,产品销售遍及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出口钢轨总量的72.5%。恒珲公司氢化脱氢钛粉达到全国技术领先水平,高端产品球形钛粉性能与国外进口产品相当,广泛应用于3D打印、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冷喷涂、传统粉末冶金、激光修复等领域。长森隆源牌高强度钒钛磁选机、银晨牌钒钛刹车鼓等特色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金勇公司的 50、70、80钛铁生产标准已上升为国家标准。园区已成为具有较强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4.项目引领作用凸显。近两年来,园区推进项目20余个。清华启迪()孵化器项目的入驻并开展孵化;
钢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改造、钢钒钒业公司钒氮合金扩能改造、红宇新材1万吨新材料铸件及智能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
德联微纳的碳氮化钛、博钛科技异性钛等项目开工建设;
宇航级钒铝合金产业化技术、高性能铁路轨道用钒钛微合金化新产品研制及应用等关键技术和伦奇机器人研发制造等一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新突破。

5.地企协作共赢成效明显。发挥钢“工业航母”的引领作用,出台了《关于对新引进钢关联企业的支持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引导民营企业承接钢产业链,做强上下游和左右端,支持钢做大做强,打造“航母舰队”,做大做优“总盘子”。依托钢大力开展产业链延链补链拓链招商,目伦石墨新材料深加工项目、瑞达高端钒钛药性焊丝项目、润厨园钒钛炊具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2019年,实现地企协作贸易额36亿元,园区发展基础得到夯实。

6.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企业互联网接入率已超过90%,大型企业基本完成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向业务协同创新发展,中小企业逐步扩大信息系统单向应用,向集成应用拓展。信息产业崭露头角。以智投公司、软通动力、志林网络为代表,在矿业、冶金领域,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电子商务产业初具规模,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各类电商及配套企业244家。搭建专业大数据平台,钒钛大数据、康养大数据、芒果大数据等三大专业大数据平台积极推进。

五、创新创业资源不断集聚,发展潜力厚积薄发 近年来,园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产学研合作成效明显,科技服务水平得到增强,创业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1.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开展了航空航天用钛及钛合金系列产品开发及应用、钛合金化高强高韧材料低成本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纳米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联合科技攻关,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

2.创新平台成效逐步凸显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邀请相关院校专家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寻求技术合作10余次,编制《园区企业技术需求项目汇编》30余项;
清华启迪()孵化器评为省级孵化器;
创客阳光和市创业服务中心评为市级众创空间;
电子商务产业园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已通过省科技厅评审和公示。

3.产学研合作不断丰富 实现目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人造石墨的结构控制及在钒氮合金中的应用研究”、微纳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环保净化用特种钛白粉的关键技术研究”、微讯科技有限公司“超高清虚拟旅游系统开发”、花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激光散射法传感器的空气细颗粒物监测系统的校准研究与应用”与大学达成产学研项目合作。力天工贸与学院联合建立了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智能制造学院实习(就业)基地。长森工贸与长沙矿院合作,制定了《磁选设备磁感应强度检测方法》和《磁力分选试验方法》两项国家标准。

4.成果转化成效初步彰显 以上海大学、本地科研人员、辖区企业共同组建的微纳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园区成功落地2000吨超细微纳米材料项目,持续进行科技攻关,攻克了产品直径由700纳米降至200纳米的技术瓶颈。

5.创新创业扎实推进 积极培育发展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孵化载体平台,建立了川西南滇西北环境最好、面积最大、业态最优的奥林匹克双创中心。创新孵化载体达6个,总孵化面积达30000平方米;
举办“创业唱响汇”、“天使面对面”、“读书分享会”、创新创业大赛、行业交流等活动40场;
为企业及创业人群提供实训1300人次,双创受益群体达5万人,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论坛、季季有路演的双创浓厚氛围。各双创载体入孵创业团队和企业344个,培育项目67个,毕业企业25个。

6.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凸显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建立了“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资源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机制初步形成;
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不断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呈现,已有30家企业顺利通过专业服务平台审查,并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登记编号。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建设,为西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钒钛新材料、特色机械制造等重点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提供强力支撑。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3个,创新创业孵化载体6个,科技型中小企业30个,技术合同认定额达3.3亿元。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 14个,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14个,院士工作站、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组织9个。园区2019年专利授权数1039件,完成科技投入58.8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

六、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1.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优化园区布局 在市级规划部门的领导下,园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及《工业布局总体规划(2011-2030)》,与地方工业“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将园区规划为“二带、四片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完成了各个片区规划编制工作。

“二带”以流经辖区的金沙江为界形成并划分的北部和南部“二带”产业经济带,指江北工业经济发展带和江南生产性服务经济带。

江北工业经济发展带。由高梁坪—五道河片区、弄弄坪片区、密片区三个片区组成。规划范围沿金沙江呈带状走向,四至范围:东接银江镇花滩梁子,南到钢城大道沿线,西至弄弄沟,北达银江镇双龙滩村,规划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目录》核准面积16.22平方公里。各片区间产业成链、关联协同发展,共同形成主要(矿产)资源利用一体化,产业调整一体化、要素保障一体化,产业集中度高、集群效应明显的江北工业经济发展带。

江南生产性服务经济带。由流沙坡园以及马家田片区独立组成,规划范围沿金沙江呈带状走向,四至范围:东接银江镇花滩梁子,南到钢城大道沿线,西至弄弄沟,北达银江镇双龙滩村,规划面积约9.9平方公里,《目录》核准面积2.74平方公里。

2.推进园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园区土地利用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一编制,2017年11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后执行。园区申报面积1394.02公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园区制定利项目进入和退出的土地管理办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园区坚持发展与转型并举,实施腾笼换鸟策略,加大低效和闲置土地清理力度,主动关闭了中汇钢铁、阳钢铁等一批产业层次低、污染大的企业,处置了一批低效企业,收回了一批闲置企业用地,撤除了一批散乱污企业,收回用地约1500多亩,引进了一批代表先进发展方向的项目,如红宇新材、目伦石墨新材料等。加大与大企业合作,充分用好大企业的闲置厂房和用地,引进与大企业配套产业。

2018年园区按照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要求,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了节地评价工作,成果通过省国土厅验收。园区土地开发率为85.79%,土地建成率为99.55%。从土地利用强度来看,园区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建筑系数分别为1.10、47.199%、1.07和50.59%。园区土地开发利用情况较好。2019年园区完成对开发区的监测统计工作。近三年园区未发生重大土地违法案件。

七、狠抓招商引资工作,规范园区统计工作 1.立足资源优势,强化招商引资 2017年至2019年园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共签约项目107个,共计金额22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2.17亿元。

加强重点项目包装,根据先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高端成长性产业的定位,筛选、包装、提炼出一批对园区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具体建设项目,做到“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构思一批”。

突出招商重点,围绕钒钛新材料产业链的延伸,依托钢等核心企业,有选择地引入钒钛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粉末冶金等项目以及配套企业,引进落地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带动性、引领性的重大新兴产业。

提高招商水平,造就了一支熟悉国际商务规则、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懂招商、善招商、能招商的高水平的专业招商队伍。对招商引资中显露突出才能、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破格加以重用。加大宣传力度,对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情况、企业发展状况及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氛围。

2.健全统计机构,依法治统 园区于2010年成立统计站,主要负责人1名,分管领导1名,专门从事统计工作人员4名,主要负责园区联网直报名录库,经济普查等相关统计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园区和企业严格按照《统计法》等相关法规和统计法实施条例保质保量上报统计数据。

八、环保安全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1.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近年来,园区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引领区,打造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点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推进工业行业污染治理,园区发展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一是持续推进污染防控,实施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和燃煤锅炉改造,对鼎星钛业等 12户企业的13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置换);
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对钢集团矿业公司选钛厂进行干燥异味治理;
加大扬尘污染整治,重点治理矿山企业扬尘和工业企业堆场扬尘;
二是严格环保执法监管,加大对园区球团、钛白粉重点行业环保设施运行的环境监察频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三是加大散乱污整治力度,2017-2019年拆除散乱污企业60余家。园区近三年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2.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园区坚持把规划引领作为提升产业园区安全管理水平和降低结构性安全风险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园区安全生产的监管体制机制,制定完善权力责任清单,实施安全生产清单管理,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执法查处力度,使责任真正落实到企业各个层级。贯彻落实《***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制定了《园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有效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园区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九、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推动园区发展 1.完善园区机构设置 根据中共委员会、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东委〔2010〕60号),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简称高新区管委会),为区政府派出机构。

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拟订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编制园区控制性规划和园区土地开发利用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园区建设的征地、拆迁、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工作;
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园区土地管理工作。负责园区项目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统计、安全环保、园区宣传等多项工作。

内设机构:根据上述职责,园区管委会设3个内设机构,办公室、建设开发股、综合股(统计科、安全监督和环境保护办公室)。管委会下设事业单位为:园区服务中心。

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5名,事业编制9名。其中:主任1名(按编发〔2005〕16号文件规定配备)、副主任2名,纪检组长1名。

2.优化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结合市辖区管理体制的实际,为切实解决园区发展中的问题,成立了区委、区政府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将园区建设和管理、园区发展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每年重点工作和任务加以推动,并纳入重点督查。为园区在政务中心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园区建立了项目“三个一”服务制度,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批人马,为园区入驻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实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制定了园区管理办法,从项目入驻和退出、园区土地管理、园容园貌建设等方面做探索,推动园区有序可持续发展。

十、因地制宜完善政策,支持园区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先后出台了系列推动园区发展相关政策,推动创新开发园区取得长足发展。部分相关政策文件如下:
1.《中共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人才新政七条>的通知》(委办发〔2017〕26号) 2.《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的通知》(府办〔2015〕33号) 3.《中共委员会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东委办〔2018〕 8号) 4.《中共委员会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工业强区”2018年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委办〔2018〕25号) 5.《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8〕43号) 6.《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8〕44号) 7.《中共委员会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鼓励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东委办〔2018〕78号) 8.《中共委员会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东委办〔2018〕77号) 9.《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良好产业生态的通知》(办发〔2019〕33号) 10.《关于印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发〔2020〕4号) 11《中共委办公室 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措施>的通知》委办〔2018〕73号 12.《中共委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方案 >的通知》委发〔2018〕21号 13.《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良好产业生态的通知》(办发〔2019〕33号) 14.《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发〔2020〕4号 15.《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工作考评细则(试行)》的通知>的通知》外开组办〔2016〕3号 园区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达标情况对照表 省级高新区认定条件 园区现有条件 是否达标 1、园区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950.00亿元 √ 2、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 2019年拥有规上工业企业62家 √ 3、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比40%以上 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47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50.0% √ 4、近三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2017-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分别为358.66亿元、374.04亿元、475.00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5.1% √ 5、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域集中度40%以上 2019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域集中度达到57.9% √ 6、拥有专利数100件以上 2019年授权专利1039件 √ 7、大专以上研究开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园区职工人数20%以上 2019年园区从业人员总数为5.6万人,其中大专以上研究开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1.18万人,占园区从业人员总数的21.07% √ 8、园区科技投入达到销售收入3%以上 2019年完成科技投入58.8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 √ 9、单位面积投入强度(万元/亩) 产业类别 标准 园区单位面积投入强度 √ 钒钛新材料产业 160 180 高端装备制造业 210 230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90 215 10、单位面积产出强度(万元/亩) 产业类别 标准 先进 园区单位面积产出强度 √ 钒钛新材料产业 200 300 330 高端装备制造业 230 330 340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00 380 560 11、骨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家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 √ 12、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 拥有启迪之星()孵化器等6个孵化载体,孵化器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 √ 13、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10家以上 共计14家:
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企业技术中心4个、重点实验室8个 √ 14、拥有市级以上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10家以上 共计14个:
其中技术转移中心2个、检验检测中心5个、技术服务平台6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 √ 15、积极推动建立博士后流动站、院士工作站、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组织 共计9个:
其中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技术创新联盟4个 √ 16.园区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落实好环境保护措施,园区内企业近三年没有发生过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环保违法违规行为 按照通过的规划环评,强化园区环境保护,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园区内企业近三年没有发生过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环保违法违规行为 √ 17.园区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土地违法事件 园区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土地违法事件 √

《2019年园区发展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2019年园区发展情况汇报.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