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入党申请 > 内容

近代留日学生对中国美术教育模式的改革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11:21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zys/gzys201902/gzys20190211-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zys/gzys201902/gzys20190211-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zys/gzys201902/gzys20190211-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zys/gzys201902/gzys20190211-4-l.jpg
  摘 要:在“明治维新”思潮的推动下,日本传统美术教育领域引入西画知识,兴办美术学校,逐渐实现近代化,这一过程对改革近代中国美术教育有借鉴意义。20世纪初,国内文化领域认识到美术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在西式美术教育模式浸淫下的留日学生则是实施改革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内部形成“全盘西化”和“中西并行”两派改革理念。联系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及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改革语境,对中日近代美术教育领域具体改革举措进行研究,从而明确近代留日学生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贡献,帮助建构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史。
  关键词:近代留日学生;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2-0063-09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9.02.011
  “留学是20世纪中国美术中最富有时代特征的现象之一。”[1]近代中国美术领域能改头换面,与西方接轨,得以实现现代化,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美术教育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近代留学生在中国近代美术改革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不容置喙。
  近代中国美术留学生多赴欧美国家和日本学习。其中,留日美术学生享有特殊地位,原因是他们在习得西方美术理论和方法之外,还不自觉吸收了日本西化改革的经验,这对当时中国美术领域改革具有借鉴意义。自清末至近代,中日两国关系一直出于失和状态,直至现代,在中日近代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大多学者仍认定近代日本向中国传输文化的举动别有居心,导致近代留日美术学生的历史地位长期边缘化,这一群体所作贡献的价值没有得到相应评价。据史料记载,从1902年留日潮开启到1949年留日潮走低,在前后近五十年的时间里,留日中国美术生达到三百多人,超过赴其他国家留学的美术留学生人数总和。这一群体归国后成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将在日本所见所学应用于中国近代师范学校美术课程的设立、美术专门学校的开办和美术知识推广等事业,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本文以近代中日美术教育改革语境为研究背景,以中国美术教育改革前后变化为线索,研究日本西式美术教育模式对留日学生美术教育改革观念之形成,和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明确近代留日学生对中国美术教育领域改革的贡献,帮助建构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史。
  一、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改革开端
  中国近代以前的美术教育模式基本以师徒制为主,“从师问业,私家相授”[2]的方式有利有弊,且利弊之间呈因果关系。传统美术教育模式是导致传统美术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19世纪末以来,大量中国美术学生出国求学,目的是习得西方先进画学,以应用于中国美术改革,美术教育具有传承功能,是美术改革事业中的基石,引起当时留学归来的美术学生及国内知识分子的重视。
  (一)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模式
  师徒制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出现最早、延续时间较长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形成基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和中国画注重性灵个性表现的特质。师徒制教育模式具有两个特点,且由此衍生出弊端。
  1.重视伦理传承
  “亲师合一”是传统伦理观念渗入师徒制教育模式的结果。据《礼记·王制》记载,手工业从事人员须“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3],意为不能从事其它行业,不会升官,走出乡里不可与士人交往,故手工业从事者的技艺只能通过亲缘关系传承,表明亲缘师徒制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子承父业”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屡见不鲜,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画坛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父子作品风格一脉相承。即便无亲缘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也深入人心。师徒制中多见的“一对一”关系和排他性使师徒关系更加紧密,方便老师了解学生之间的程度差异,帮助学生表达个性。但同时易导致门户之见,技艺传承陷入封闭状态,易走向衰落。
  2.忽视理论教学
  陈师曾有言,“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4]中国画的创作要素要求画家先修身,国画“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的传播方式赋予师徒制“言传身教”的特点,伴随此特点出现一个问题,即理论学习在学画过程中常被忽视,且这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3]的學画方式使国画缺乏创新精神,落入窠臼。但临摹不是国画衰落的症结所在,问题在于如何看待临摹。有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对“摹古”的批评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即武断地否定临摹存在的必要性,以西画技法学习取代中国画的基本功学习,忽视了中国画形成要素。
  中国画理论在古代已有相关著述,但其中品鉴类著作较多,纯粹教授绘画技法的教材类著作较少。品鉴类著作中,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流传甚广,书中提出评鉴绘画优劣的“六法”,其中,“气韵生动”占据六法之首,此后,中唐书法家及评论家张怀瓘提出“神”“妙”“能”三品之说来区分书法家的水平高低,三品依次递进,“妙之企神,非徒步骤,能之仰妙,又甚归随”[5]。晚唐朱景玄在此基础上另立“逸”品,谓“不拘前人法度,纵情恣意,随手而作,不期然而然,无目的又合目的的创作状态。”[6]
  上述中国古代画论,都传递了对中国画一致的评鉴观,即对画外之意的重视,这和师徒制教育模式形成互蕴关系,沿袭至近代国门打开、清政府实施新政之时。
  (二)日本近代美术教育模式
  西方文化进入日本开启了日本近代美术史。此前,日本沿袭中国对“艺术”的定义——技术、技艺,明治初期,启蒙思想家西周将西方“Liberalarts”一词引入日本,翻译为“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文学、音乐、舞蹈和戏剧,相当于今天对“艺术”所下的定义。可见,在明治初期日本就已引进了“艺术”一词的现代概念,“全盘西化”不忘注重细节,是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代留日学生对中国美术教育模式的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近代留日学生对中国美术教育模式的改革.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