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规划计划 > 内容

论农民大学生法律课教学的目的与方法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0 06:16:39     阅读:


  摘 要:农民大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前法律知识相对贫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低,法律信仰的形成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针对这一群体的法律课程教学应定位为:为农村治理的法治化提供智力支持;丰富学员的法律知识,培养学员的法律情感;为农村社会培养普法人才,为国家法律融入乡土社会奠定基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农民大学生;农村;法律;教学;目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6-0139-02
  Abstract: The farmers "College Students" legal knowledge is relatively poor before receiving education,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by the rule of law thinking and the rule of law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formation of legal belief is still a lo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is group course teaching should be positioned as: to provide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rule of law in rural governance; students eich the legal knowledge, training students legal emotion; cultivate legal talents for the rural society, as state law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society to lay the foundation. Teachers should renew teaching ideas,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adopt th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ase study, research style and scene simulation.
  Keywords: farmers college students; rural; law; teaching; purpose; method
  为充实农村基层力量,湖南省于2014年底启动“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每年选拔六千左右的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与农村党员接受大学学历教育。2016年以来,培养规模逐步扩大。对于法学专业的“农民大学生”,如何结合学员实际,有效地组织教学,以达到提高学员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能力,进而推动农村法治发展的目的,尚有待深入研究。
  一、農民大学生学前法律素养的基本现状
  农民大学生是特定政策环境下的特殊群体,是以村干部为主体的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精英力量,他们基本能代表农民群体政策法律的最高水平。在农民大学生的学前调查中,我们对其法律素养进行了调查分析。
  农民大学生学前法律知识相对贫乏。我们的调查显示,只有13%的农民大学生在系统学习法律专业课程前认真研读过一部以上的法律。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有46%来自于电视节目和网络媒体,22%来自于各级政府及部门印发的文件,13%来自于口耳相传的各种案例,8%来自于普法宣传,7%来自于乡镇干部在处理农村纠纷时的解说,4%来自于亲自查阅有关法律条文。由此可见,农民大学生在接受大学学历教育前很少通过法律条文学习法律知识,他们对法律的了解是零星的、残缺的,多半是一知半解的。另外,有76%的人“不知道”,23%的人“知道一点点”,只有1%的人“知道”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之间的区别。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一般是感性的,缺乏系统的理性认识。
  农民大学生处理和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能力较强,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低。由于法律知识相对贫乏,对法律程序了解较少,他们在农村问题处理中更多的是依据传统习惯、道德准则和礼俗标准,很少对当事人阐明法律的规定和可能的法律后果。我们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农民大学生处理过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并且矛盾化解的成功率较高,但是,在处理问题的准据选择上,只有41%的人选择“依据政策和法律”,有59%的人选择“依据道德伦理和传统习俗”。在他们的观念中,即使自己了解政策和法律,土生土长的农民当事人却不一定能了解,遇到小纠小纷时,与其喉干舌苦地讲法,倒不如凭借个人魅力,依据传统习惯经验、按农民普遍认可的“理”快速解决。可见,农民大学生学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习惯尚未形成。
  农民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法律应该被信仰,否则法治不可能建成。农民对法律的情感相对而言比较淡薄。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社会的居民,运用相沿成习的礼俗基本能解决内部矛盾纠纷,他们对现代法律的依赖性很低。在我们的调查中,问及“如果您跟熟人之间发生经济纠纷,希望怎么处理?”时,选择“找中间人调解”的占78%,选择“打官司”只占17%,选择“用其它方式解决或者忍让”的占5%。在他们的观念中,法律很重要,但是涉及自身利益时,不到迫不得已,一般不会选择诉讼。在对司法公信力的调查中,对法院的裁决“充分信任”的有26%,“只能信任”的有71%,“不信任”的有3%。尽管司法的权威性被认可,但他们并不愿意将法律作为首选的处事方式,法律信仰的形成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农民大学生法律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
  农民大学生法律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并非只针对学员法律素养提升,还要着眼于农村法治建设的推进和国家法治如何取代农村传统治理方式。教学目的体现为三个方面:

《论农民大学生法律课教学的目的与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农民大学生法律课教学的目的与方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