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演讲致辞 > 内容

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0 06:11:39     阅读:


  [摘 要] 本文深刻解读了教育信息化在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发达国家运用信息技术与学习科学两大杠杆合力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使网络新时空的教育文化创新不断向深层次发展的趋势;从21世纪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视野和我国今后十年文化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探讨了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内容、结构、难点、研究方法论、需要正确处理的四个方面复杂关系;提出以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为纽带,整合信息资源,协调各方关系,建造一个共享信息、四通八达的教育创新立交桥,由此加速各级各类教育系统在深化改革中创新发展的战略构想。本文呼吁必须高度重视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的自主创新,提出以中观为突破口,在省级教育改革实验区加大教育信息化创新力度的研究思路;论文强调以教育信息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必须抓住机遇,超越本学科的狭隘眼界,为顶层设计出谋划策,在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贡献智慧和力量,并就此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表现出中国教育技术专业学者应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顶层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战略; 教育改革; 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桑新民(1949—),男,江苏常熟人。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E-mail:sxm366@126.co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新阶段的历史序幕已经拉开。在这一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信息化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特殊使命,《教育规划纲要》对此作出了高屋建瓴的概括——“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1]对《教育规划纲要》这一战略视野的理解和研究,使我们深刻而强烈地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将成为今后十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杠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中国教育系统的整体改革与创新发展,在21世纪信息化与全球化合流的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华文化教育之独特魅力,推动人类文明沿着平等、和谐的健康道路可持续发展,这一宏伟蓝图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于以教育信息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主攻方向的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这既是严峻的时代挑战,也是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能否为这一宏伟蓝图在中华大地上的展现出谋划策,这不仅需要超越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的狭隘眼界,而且必须超越教育学一级学科的专业视野,要从国家今后十年文化教育创新发展之战略全局出发,更要从21世纪人类文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视野出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我们直接面对和经历了近十五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潮流中超常规发展的酸甜苦辣!怀着这样一种专业人士所特有的心态和情怀,我们在此斗胆进行一番对我国今后十年教育信息化全局发展的战略思考,以求教于同行和关心我国教育信息化、关心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发展的各方人士。
  一、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
   时代背景和战略视野
  在全国学习和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尤其是从国家教育战略高度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总体行动纲领时,对教育信息化意义与价值的准确定位,对其内涵的正确理解和解读,是推动和保证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
  从当前许多地区、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社会公众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现状来看,与《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最大的差距就是仅仅将教育信息化看成是教育发展的条件和保证,不少人总是将教育信息化看成是外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技术设施建设和投资行为,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来建设校园网络、配置计算机教室等硬软件设备,显然背离了教育信息化的方向和目标。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偏差,其原因与过去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初级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是分不开的。任何国家、地区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初始阶段,都是首先需要集中力量进行各种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但如果将此误认为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指标,势必形成技术设施建设导向的教育信息化理念,脱离甚至背离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航道和整体目标,结果必然导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盲目性与低效率。为扭转这种认识的偏差,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加深对教育信息化新阶段时代背景和战略地位、意义之认识。
  1. 世界发达国家已开始步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越过了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初级阶段,开始深入到应用信息技术创造的新时空和丰富学习资源,探索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层学习行为,并创造出各种交互式研究性学习、团队学习的新形式,推动学习方式变革。这标志着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降临,也开始展现出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强大威力和广阔前景。这一历史性转变是通过在反思中超越单纯技术导向,并在学习科学专家群体的引领下完成的。在美国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时代转变的艰难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掀起的“数字化生存”风暴风靡全球,很多信息技术的推崇者都乐观地宣称,电脑屏幕上的学习将会取代书本学习,计算机将代替老师、颠覆课堂与学校……这些理念的传播使当时的政治家、家长和企业家逐渐形成强烈的愿望:计算机应该进入学校教育,并大力推进计算机和互联网进入教室。到2003年,美国95%的学校连接了宽带,93%的教室连入互联网,平均4.4个学生拥有一台联网计算机(1998年是平均12.1人一台联网计算机)。[2]然而,信息技术在各领域高歌猛进的过程中,他们所预言的这种教育变革并没有发生,传统学习方式在学校课堂中安然无恙,学校大量配置的数字化设备被用来使“黑板搬家”、“教科书搬家”,与教师中心主义的课堂讲授一起构成了“人灌+机灌”,加剧了学习的异化和“非人化”,学校教育中像瘟疫一样流行的厌学之风并没有多少好转,而在学校和家庭中不断增加的“网络沉迷者”却凸显出“电子鸦片”的魔力……信息技术“双刃剑”的负面影响让教师和家长们却步……当研究者试图弄清楚为何计算机对教育的影响如此微弱时,他们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仍然在使用教授主义的做法,而不是遵循学习科学的方法。[3]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荣休教授、著名教育史家Larry Cuban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论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表明,教学和学习效能的改进确实是由应用信息技术引起的。计算机对学习的影响微乎其微,当研究人员对此问题做进一步探索时,发现计算机的使用并没有以人们对学习的科学认识为基础,相反,它们只不过是被视为现行课堂教学的点缀而已”。[4]为什么教育对计算机的期待和现实相差甚远?主要根源在于:大部分教育软件都是基于教授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学习科学研究的前沿进展表明,只有应用计算机支持学习者经历和体验深层学习行为,学习方式—教育模式的历史性变革才有可能真正发生。例如,设计学习新时空、学习资源配送—服务新模式,帮助学习者与他人协作、在研究性学习中自主建构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等。在多学科交叉的当代学习科学指导下,教育信息化在微观学习方式变革中的探索不断深化,网络学习所引发的外在学习手段、形式等变化越来越导致各种学习组织形式、学习交往关系、学习主客体关系、教师地位与师生关系等深层变化,并开始导致学习方式的整体变化。

《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