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政策法规 > 内容

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2 06:07:21     阅读:


  摘 要: 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不仅应在专业培养计划内实施,还应通过课程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加以拓展和深化。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学术交流的实践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办好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对策。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 学术交流 创新素质培养 交叉学科
  以创新为时代特征的21世纪,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凸显,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成为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拓宽相关学科知识,避免专业面过细、过窄,加强基础与专业结合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科研能力的训练及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过程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学术交流又是激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吉首大学作为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创办在民族地方的两所高校之一,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学科与生源结构等劣势明显,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面临多重就业压力。因此,我们结合本校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及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过程培养,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建议。
  一、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受创新意识及思维、知识结构、地方经济及办学条件等的影响。
  1.创新意识及思维、知识结构是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首先,研究生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包括针对性的问题意识、科学的研究动机和良好的信息素养。由于研究生较成熟的年龄和受扩招影响的就业形势恶化,高校研究生考虑问题更加现实,对学术研究普遍感到压抑、失落,对科研创新缺乏足够的能力和兴趣。目前,研究生对问题、事物的看法采用固定的模式和视角,对他人的理论和观点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科学研究主要采取简单移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简单延伸、简单推理[1]的方法,导致创新意识和思维逐渐减弱与退化。所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非常重要。
  其次,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国的传统教育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作为该传统教育的产物,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并缺乏跨学科学历。因此,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厚的知识底蕴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基础。
  2.办学条件限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学校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受高校管理体制中明显的行政本位和官本位现象的影响,高校缺乏生机与活力,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空间更容易被挤占;受高校提倡“尊师重道”,“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是教师管束的对象,必须绝对服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2]。
  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办学条件较差及科研经费短缺。一是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经费少,很多高校无法购买大量的图书资料,导致学校图书资源短缺而难满足研究生吸取前沿学科知识的需要。二是理工科院校的实验仪器陈旧、设备落后,实验材料供应不足,使用淘汰的仪器设备,降低实验要求时有发生,甚至研究生成为实验旁观者,从而造成创新能力低下。三是科研经费短缺导致研究生学位论文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虽然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已初步建立起“奖、助、贷、补”等多元化研究生资助模式,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但只能满足部分研究生的一般科研需求,不能保障大多数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加上导师的科研经费有限,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高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最后,导师指导能力较低。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导致学术自由的窒息,学术创造力的衰退、加上研究生扩招导致生师比过高。据了解,很多高校导师“资源”奇缺,有的高校博士加上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生师比高达120∶1[3]。过高的生师比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交叉学科的发展状况是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交叉学科发展观念陈旧、科研人员团队意识不强。其一,受学科范围内从事“纵深式”研究的影响,人们不愿进行学科间的拓展研究,甚至对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存在无知或偏见,使得交叉学科研究人员团队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地阻碍了学科的综合性[4]。其二,交叉领域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由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仅靠某一导师指导是很难完成的,而掌握交叉学科指导老师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保证。其三,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上,过于强调按二级学科甚至研究方向来设定课程,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宽口径培养趋势,从知识结构上限制了对研究生知识交叉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四,交叉学科优秀研究生生源不足。
  二、学术交流在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1.学术交流是民族地区高校学科建设及发展的需要。学术交流可使国内外、校内外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使研究生了解其他学科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激发研究生将自身从事学科与交叉学科中新的研究方向相结合,是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学术交流是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协作能力的需要。学术交流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反映高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建设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倡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良好的学术规范与道德、团结协作精神;此外,创新能力以独立和批判精神为前提。学术交流能够培养研究生开放的心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它从争论到达成共识的过程能够培养研究生同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
  3.学术交流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出创新性成果的需要。学术交流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空间,拓展了研究生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及科研思路,是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研讨时师生平等,导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设性指导意见。这更加激励研究生产生创新观点,围绕新观点展开研究工作,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