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社会实践总结 > 内容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德育新途径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2 06:15:13     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蕴含的德育资源研究,结合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内在联系,以及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当前大学生德育新途径的可行性,进而从五个方面提出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栽体 大学生德育 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指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包括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筹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观、世界观、职业观等。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教育内容乏味,方式简单,主要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甚至存在否定和抹杀他们个性的倾向。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被学生排斥的尴尬局面。充分挖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德育因素,寻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德育的共性,利用这一新的途径和载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内在联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德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体化、教育功能的同效性。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蕴含着较强的德育功能:自我认知功能、潜力开发功能、师生凝聚功能、目标导向功能等。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可行性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是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定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行教育体系下开展系统化、专门化德育工作的重要关口。然而,现在的大学生逆反心理强大,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进行一味地灌输,而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式、手段、渠道的多样性、革新性也势在必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以其实用性强、针对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思想上的共鸣等优势,将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途径,必将大力促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牢固树立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德育新途径的观念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德育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联系,充分运用德育资源和功能,开拓大学生德育工作新途径。
  首先,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认识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促进学生品德、学识、才能、身心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条件。其次,要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参与者、创造者,还是服务对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再次,要确立学生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生源不足或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不高,学校就很难有生存空间。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应该形成全员参与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局面。这里说的全员参与,不是指所有老师都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而是指全体辅导员、全体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都应该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结合自己在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不断地宣传、引导、鼓励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按照规划来成就自我,发展自我。试想,如果能真正形成这样一种全员育人、全员参与职业生涯教育的局面,必将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提升他们的德育水平和质量。
  
  
  (二)切实加强学校层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机制保障
  根据调查,对未来职业生涯有具体规划的大学生不到总数的20%。目前,很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是组织几次活动,或片面地视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形成系统性、持续性和制度化。可见,不在制度层面上明晰工作机制,就无法真正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学校必须采取措施:一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选课,并在宏观上确立教育内容、教育评价、教育方法等,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使该课程的开设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建立学生职业发展培训档案。从大学生进入学校开始,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引导大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并把其学习经历和成绩记录在档,形成职业发展培训档案,促使大学生一步步朝自己的目标前进。三是开展考证等多种有益于职业发展的培训,为大学生提供多种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建立以大学生发展奖励体系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学习绩效评价系统。
  
  (三)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课堂教学阵地建设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方式、手段、教育内容等与传统德育课程有诸多不同,这就需要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他们真正地将学生吸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它们真正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进一步将课程内容内化,再自发地外化,从而真正地符合教育的规律。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训练
  职业生涯规划是从认知到行为的内化过程,要完成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功能,就不能没有实践。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科学、合理,通过时间都能得到检验。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促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并适时修正自己的不足,更合理地为自我成长、发展定位和规划。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职场,锻炼意志,升华认识。以生涯人物为示范,抓典型和树榜样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情感活动丰富而强烈,具体可感的形象可以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体验,形成评价的标准,找到激励的力量。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使大学生学有方向、有目标。
  
  (五)结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德育的新动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这样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对自己进行规划?我们为什么要按照社会需要的人才模式来成长和发展?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不了解社会,不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缺乏自我发展规划的动力。因此,结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开展的新动力。调查显示,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主要应具备如下素质和能力: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较强的敬业精神。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结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上述内容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教育的新动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蕴含的德育功能丰富而有实效,充分发挥好这些功能,以此为载体,开拓大学生德育工作新途径,对学生成长、发展,学生就业、创业以及高校德育工作等都将是一种有力的推动,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新途径。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德育新途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德育新途径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