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团日活动总结 > 内容

教师主体性: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06 06:15:40     阅读:


  摘要:目前,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发展和构建中,主流的发展趋势集中于制度的建设,但却造成了只见制度不见人的局面,尤其是忽视了教师在监控体系中的主体性,使得教师在监控体系中处于被动和支配的地位,且既压抑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又严重地违背了人性特点与教育规律,因而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因此,加强教师在监控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和必然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师主体性;保障
  中图分类号:G42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0-0062-03
  收稿日期:[HTK]2010-07-13
  基金项目:四川理工学院2009教改项目(JG-0931)
  作者简介:王玉珏(1977-),男,四川南江人,讲师,博士,从事高校教育与教学研究;邓丽群(1978-),女,四川蒲江人,讲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根本目的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问题就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就我国来看,集中体现在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上。在监控体系的构建中,主流的发展趋势集中于制度的建设,但目前却造成了只见制度不见人的局面。尤其是忽视了教师在监控体系中的主体性,使得教师在监控体系中处于被动和支配的地位,既压抑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又严重地违背了人性特点与教育规律,因而这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因此,笔者认为,加强教师在监控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和必然的路径。
  一、对人的主体性的哲学认知
  从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性具有广泛的含义,它可以从诸多的角度进行理解和阐释。有学者认为,“从哲学理论意义和根本意义上讲,它主要有三种规定:一是本原意义;二是能动意义;三是交互意义”[1]。我们将这一界定和人联系在一起,可以认为,第一种规定揭示了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本原和基础的地位。虽然这一理解容易导致“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泛滥,并且深受后现代主义学者的诟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表达着对人的深切关怀和肯定,蕴涵着“以人为本”的意蕴。
  第二种规定认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动者、推动者和承担者,即把人的实践活动看做一种自觉自由的活动。诚然,人在与客体的作用过程中,以自己的需要和目的作为其能动实践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尺度,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就认为,人生就是一个追逐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需要决定行为的动机,需要的满足与人格的完善休戚相关。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的需要呈现出梯级结构,自我实现的需要居于最高端。他认为,“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被描绘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和潜能等等。这样的人几乎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善”[2]。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显现与发挥。从实际生活来看,现实需要激发了人们的行为动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在客观上总是竭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一定的介质作用于客体,以使客体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改变,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从能动意义上讲,在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往往体现出具体的涵义,即为我的目的性、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和超越性。
  第三种规定指的是在主体相互关系中体现出的人的主体性。这种思维路径在现代西方中受到高度关注,也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学习。从主体之间的关系解读人的主体的学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西方学者哈贝马斯。他提出了著名的“主体间性”理论。从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的主体性经历了一个萌芽、发展、高扬和反思的过程。尤其是通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主体哲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的主体性也获得了质的提升与高扬,并通过资本主义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得到了论证和确认。在这时期的哲学认为,理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核心与依据。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时,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其对人的理性产生了怀疑、反思与批判。后现代主义者从批驳人作为“理性工具”入手,极力消解人的主体性。哈贝马斯则认为,问题不是出在主体理论上,而是人们对主体的认识发生了偏差。他认为,在自然与社会中存在诸多的主体,主体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和博弈的关系。相反,主体之间应该在交往的交互关系中,以语言行为为基础、以交往过程中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协调为基本机制、以达到交往共同体各主体之间共同接受的合理目标为目的的交往合理性,从而协调和克服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实现各主体利益最大化,实现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
  基于这样的哲学认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必须高度重视和实现人的主体性。具体而言,实现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尊重人,保障人的尊严,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行为动机,实现人的价值,等等。只有在人的主体性得以实现的基础上,个体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的进行实践活动,才能小到推动具体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到实现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反之,漠视甚至扼杀人的主体性,把人悬设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就可能使人丧失能动性、目的性与创造性,个体可能只是机械地乃至木偶般地从事各种活动,这不仅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得实践活动的效能大大降低。
  二、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教师主体性的生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的提高,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中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大学规模的急剧增大,使得有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大学教育,这对于提高全民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在大学教育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过程中,教学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在此背景之下,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就成为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如教育部在近几年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虽然目前对于这一评估褒贬不一,争论颇多,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通过这一评估,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教学的规范化。目前,各高校都在教学质量规范化与制度化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也逐渐得以建立和不断完善。
  从学理研究来看,从理论上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近几年研究的一个热点,也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中,集中探讨了高校质量监控体系的建构原则、运行机制、基本要素、制度建设、评价标准、主要环节、功能作用、保障机制和存在的问题等。有人还根据工作实践构建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监控体系运行图系。应该说,这些研究以理论为依托,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仔细审视便会发现,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制度化方面,并且向制度精细化、标准化与模式化方向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各高校质量监控体系实际运行趋势呈现出趋同态势。但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与实践容易导致单向度的制度悬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只见制度不见人的弊端,尤其是忽视和弱化了教师在监控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陷。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一旦确立,教师就得在制度的约束下从事各种教学活动,客观的制度与主观的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矛盾与冲突,教师的教学个性与特色在标准化的制度规范下被扼杀了。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保障教学质量的各种制度有一定的抵触乃至排斥情绪,但在制度背后的保障力量的压力下,一些教师仅仅从程序上遵循教学规范,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再积极从事教学研究,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教师主体性: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教师主体性: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