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党日活动总结 > 内容

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0 06:09:28     阅读:


  摘 要:围绕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岗位职责,通过问卷调查总结研究生导师履行职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并对研究生导师工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套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整体建设方案。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
  2013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財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健全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2018年,《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要求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1]]。这是对新时代研究生导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也是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
  何为“立德树人”?笔者认为,立德树人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具体到研究生教育层面,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优秀学识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从专业教育到思想引领,从知识学习到人格养成的全过程、全方面育人。因此,研究生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归根到底在于两个方面,就是做好“道德教育”和“学术指导”工作,也就是教会研究生“做人”与“做学问”。
  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笔者对研究生导师工作现状与问题有着比较直观的体认,结合近年来中央财经大学组织开展的“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状况”问卷调查,进一步对研究生导师工作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当前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套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整体建设方案,以期能够为高校研究生导师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研究生导师重学术、轻德育现象较为普遍
  调查数据显示:78.68%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在道德修养方面对学生影响比较大,71.69%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在科研能力方面对学生影响比较大。综合来看,研究生认为导师在各方面对学生影响程度的排序是:道德修养>学术兴趣>专业知识>科研能力。这意味着对研究生来说,导师对“做人”比“做学问”的影响还要多一些。然而在调查“导师在哪些方面对你的指导较多”时,86.72%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学术研究”,仅有5.48%学生选择了“德育教育”,可见,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重学术研究、轻德育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
  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有的研究生导师习惯性的认为对学生的指导责任主要是学术研究,没有对研究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义务;二是有的导师认为研究生的道德观念都已较为成熟,难以施加影响;三是有的导师虽然认为德育教育重要,但不知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更为有效;四是导师对研究生道德修养方面的影响主要是以身示范,潜移默化,很少以说教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至在显性层面表现的不明显;五是高校对研究生导师职责界定不够清晰,并且对导师德育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手段。
  (二)部分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疏于指导
  调查数据显示:研究生对师生交流情况的不满意率(“非常不满意”占比)较高(从36.7%到53.8%),同时满意率(“非常满意”占比)相对较低(从1.4%到4.4%)。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导师与学生接触频率低,交流时间短,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不太乐观,甚至有的导师失于对研究生的指导。
  究其原因,首先部分研究生导师担任行政职务或学术兼职较多,因忙于行政或学术事务而疏于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其次部分研究生导师缺乏对研究生指导的技能,往往投入于个人科研工作而忽略了对研究生的有效指导;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缺乏对导师指导工作的硬性约束,对导师缺乏岗位培训指导,并且未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大部分导师仍旧在凭良心做事,以至于很多导师认为指导研究生就是个“良心活”。
  (三)部分导师与研究生师生关系紧张,甚至矛盾激化
  近年来一些社会热点事件都与导师指导研究生有关,有的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矛盾激化,甚至自杀身亡,研究生毕业后实名举报导师的案例也时有发生。通过对这些事件原委的了解,我们发现,导师与研究生师生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的导师对师生关系的界限把握不清,甚至个别导师存在严重的师德师风问题。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责权关系原本建立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然而部分导师却凭借“为师”的身份滥用权力,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当作“员工”或“保姆”,让学生帮自己做课题,做家务,更有甚者,见色起意,以“不准答辩或毕业”为由要挟学生发生性关系。
  这些影响恶劣的事件还只是冰山一角,却足以让我们看到当前高校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首先高校在导师遴选环节疏于对师德师风的考查,部分师德败坏的教师进入了导师队伍;其次一些高校缺乏导师培训或岗位管理机制,导师对指导学生的职责和权利边界不够清晰;再次许多高校尚未建立导师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只有导师指导学生的任务,没有学生评价导师的渠道,导师“干好干坏一个样”。
  以上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制度不健全有关,笔者认为,导师指导研究生不应只是“良心活”,高校应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导师工作管理机制,从导师遴选、责权界定、考核评价、监督奖惩等多方面建章立制,真正有效发挥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二、建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研究生导师工作机制
  (一)建立规范的导师遴选和培训机制
  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要改变以往以单一的学术指标作为导师遴选的依据,要更加注重师德师风的考查,师德指标与学术指标并重。施行师德指标一票否决制,对于确有师德师风问题的,坚决排除在导师队伍甚至教师队伍之外。
  健全导师岗位培训制度,注重对研究生导师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交流。通过岗前培训树立导师责任意识,强化导师对“立德树人”职责的深入理解,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理念。通过组织定期培训增加导师间的相互交流,传播指导学生的有益经验,确保导师对学生的指导理念不退化,不守旧,始终坚持德育教育与学术研究并重,注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始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