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党日活动总结 > 内容

以生为本的道德课程实施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0 06:14:45     阅读:


  粤港两地为促进教育教学的交流,经常都有社会公益团体组织两地的学校进行“手拉手,一起走”的交流活动。我校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的“真道书院”是长期结盟的“兄弟学校”,每年两校都会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学术交流。“道贯中西,涵盖天地”是“真道书院”的治校方向,意为集中西教育之精华,办具世界各地优秀学府水平的学校。笔者有幸到香港参加该校的教学交流活动,亲身体验香港一所新校富有特色的“晨会”、别开生面的“宗教”课,收获甚丰,以上所述的例子就是宗教课堂上的一个精彩的片断。香港的宗教科(包括伦理科、社会综教科和班主任课)类似国内的品德课,其目的都是透过课堂教学实施道德教育,从这一节课上,改观了我对香港宗教课堂的看法,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粤港两地公民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 发展学生个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的加油站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要求课程在实施的时候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课堂教学就要为学生服务,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灵需求的加油站。但往往我们的课堂最缺乏的就是“以生为本”,呆板、说教的教学方式还随处可见。相反,香港的道德教育课程不仅从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老师们都比较善用生活资源,挖掘教材的内涵,用活泼、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道德要求,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片断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了“友谊传递”的教学活动,课堂充满自主和欢乐,连我们这些在旁边听课的老师也不自觉的投入到其中,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友谊传递
  要求同学们一起唱歌,歌曲是由圣经里面的内容改编而成的,并要求同学们自己进行自编动作的展示,每次都进行小组评比。还邀请了听老师作为评委之一,学生在评价他人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时候,都表演出积极配合的态度,在和谐的良性竞争中,小组成员更加珍惜自己和同伴的友谊。
  片断二
  课堂上,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好奇、进取、探究、自信的个性品质,让课堂教学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课堂成为学生心灵的加油站。
  诚信负责
  老师讲述“反对虚伪的弥迦”故事,内容是教育人们要做一个诚实、对社会负责的人。老师并没有将故事的主旨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拼图游戏巧妙地将“不可虚假”(取粤语谐音“笔可虚架”)的主题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出来……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倡导的主流。很多老师在课堂创设什么样的情景、开展怎样的活动而烦恼,因为毕竟不是每一堂品德课都能想到不同的活动方式。我们不防借鉴香港平实、自然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加油站,让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让课堂真正回归儿童生活,促使学生在活动、体验和探究中感悟。
  二、 教师素养的提升为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气
  1. 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面对新教材,教师要树立新形象,必须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1)学会关爱。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爱首先要尊重,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个性特点……课堂上,有富于个性的生成性回答出现时,我们应该或加以引领、或给予表扬、或推而广之。关爱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对学生来说,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这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的师资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2)学会给予。给予,当前最重要的是把自主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作为以公民教育为主要目标的品德课程,在课堂上就应该以各种教育形式让孩子们体会到民主,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们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生活现象的兴趣。(3)学会分享。作为参与者,教师要学会分享。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强制;是平等地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学会分享,要求老师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世界,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学会分享,要求教师自觉地防范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学会分享,还要学会欣赏——欣赏孩子们每一个发自内心的童真回答,欣赏孩子们课堂上的灵动和机智。
  2. 教师要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实践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正走在时代的前列,指引着全体教师努力培养出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新课改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是广大教师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例如:课本应该怎么教?过去主要是以老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现在要改造成研究式、互动式教学。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操作?课堂上应该怎么让学生提问?讨论后完整的汇总又该怎么组织?形式与形式主义在课堂上怎么理解?怎么样的形式才能让学生互动起来?这些具体环节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也为我们进行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把握机遇,大胆进行教学科研,对促使自己更快成长尤为重要。
  三、 道德课程的有效实施要关注课内外多元整合的教育策略
  1. 课外活动实施道德教育。在香港,学校十分重视校园课外活动的道德教育作用,把它作为正规课程的有益补充,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各类别的活动都有各自的教育宗旨。如服务性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态度,提高其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除了一般性的活动外,还不定期地组织一些较大型的专题教育活动。以礼貌运动为例,为了使学生明白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和养成接物待人的诚恳、和蔼、礼让等良好的品格,各学校开展了专题歌曲创作、礼貌卡设计、专题墙报、最有礼貌的同学评选等系列活动。

《以生为本的道德课程实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以生为本的道德课程实施.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