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促销活动总结 > 内容

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问题初探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5 06:26:05     阅读:


  【摘要】随着农村寄宿制小学推进,在办学中出现一些影响学生发展问题,主要解决对策有依据寄宿制小学的特点实施管理,为学生全面和特长发展服务;针对寄宿制特点开发课程资源,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加大投入,健全相应教育政策与法规。
  【关键词】农村 寄宿制 小学办学 问题 对策
  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农村地区、山区开始了新一轮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此项工作对于发展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寄宿制小学推进,在办学中出现一些影响学生发展问题,值得关注。
  一、目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校在学生生活、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责任重大,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空间相对封闭,需要学校对学生的基本生活进行管理。就读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离开家庭,他们把学校当成了生活场所。因此,一方面,学生对寄宿生活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另一方面,寄宿生适应集体生活、学校环境同样存在困难。因为学校毕竟不是家庭,他们需要面对的是教师和同学,他们要学会尊重集体、遵守纪律。寄宿制小学除了要承担学生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管理学生的生活。
  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排除他们的安全与健康隐患成为了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对低龄住宿生来说,农村寄宿制小学是他们从家庭到社会走出的第一步,由在家庭中受到的个别呵护到集体教育和自我照顾,学校的责任内涵增加了,压力同样增大。这需要学校加强教职工对学生生活的安保意识,课堂教学以外的学生活动必须有教师随时监护。另外,集体生活也给学生健康增加了隐患,这些隐患一方面来自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另一方面来自饮食安全问题。
  (二)教学内容单一、学习时间增加等问题,挑战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教学管理
  以走读制为主体办学方式而设计的课程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产生了诸多不适应。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在校时间长,需要学习的课程增多,尤其是在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家庭适应方面更需要加强教育。而原有课程体系并没有刻意考虑这些,缺少适合寄宿生的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学习内容的大量重复和机械训练。
  封闭办学造成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的缺失。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相对封闭,虽然屏蔽掉了社会和家庭教育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社会实践机会和能力缺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简单、片面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办学设施与经费不足、教师工作负担沉重等学校外部管理体制方面的新问题
  农村寄宿制小学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办学经费和学校设置相对于学生需求严重不足,学生在校生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学生伙食水平有待提高。限于有限的伙食费用和不断提高的食品价格,学生的饮食要从能吃饱到吃得安全、有营养还尚有差距。学生洗漱、医疗等卫生设施不足。多数农村寄宿制小学没有学生淋浴设备,校内医疗设施也相对缺乏,校内消毒与常备医疗设施、药品配备不足。
  由于学校的办学经费有限,学校无力招聘足够的生活教师。任课教师在正常教学之外,还要监管学生的安全、饮食、住宿等,导致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工作量繁重、心理压力巨大。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生活质量,挑战着教师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
  二、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水平的对策
  (一)依據寄宿制小学的特点实施管理,为学生全面和特长发展服务
  在学校管理理念上,要注意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学校后勤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保证所有的教育教学设施全方位向学生有序开放;保障学生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学生出现事故或生病要及时报告与处理;
  在住宿安全方面上,必须严格落实学生凭条出校门制度,设立接待室;学生饮水和早晚洗漱由专职生活教师和值班教师共同组织,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机会,有组织地带领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不同的视角深化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利用周末回家的机会,帮父母多做家务和力所能及的农活。另外,为了弥补学生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的缺失,学校还应在亲情培养上进行探索与尝试。
  (二)针对寄宿制特点开发课程资源,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在教学管理上,低龄住宿生要学会一些生活常识,学会自我服务,学会适应集体生活环境。农村寄宿制小学应当研究和开发包括认识学校和周围环境、生活常识、健康卫生知识、自我服务和管理、同学间和师生间交往、认识和熟悉集体生活等内容的课程,课程实施的重点在低中年级,课时安排可以选在国家课程开设之余。
  由于寄宿生长时间生活在学校,这为学校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创办特色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多种多样的、学生乐于参加的兴趣小组;通过有效组织、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把地方曲艺、武术杂技、剪纸泥塑等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民间传统文体项目引进学校,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加大投入,健全相应教育政策与法规
  农村寄宿制小学面临着众多管理与发展的问题,需要健全的教育政策与法规来保障实现。鉴于目前农村寄宿制小学规模大、数量多,国家和地方教育法规宜适当补充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寄宿制小学的功能、性质、任务,教师的编制、职责,学生的安全、健康、作息时间,学生家校往返、食宿、洗浴等设施条件的标准,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弹性空间等。希望相关教育部门,尽可能加大投入,健全相应教育政策与法规,以期获得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乃至实现跨越式发展。

《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问题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问题初探.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