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促销活动总结 > 内容

“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路径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7 06:21:38     阅读:


  摘要: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承担着宣传“中国梦”的重要职责。本文分析了“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意义,探讨了从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治信仰教育等方面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阐释“中国梦”,提出并实践了运用专题讨论、小组课堂展示等方法将“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想信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2-0208-02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要承担起宣传“中国梦”的重要职责。高校在通过“思修”课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和法治信仰教育时需融入“中国梦”思想。通过教学帮助他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感知、践行、实现“中国梦”。本文就“中国梦”融入“思修”课教学的路径做进一步探讨。
  一、“中国梦”融入“思修”课教学意义
  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后,“中国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将其融入“思修”课教学,可以丰富“思修”课的内容,夯实“思修”课的理论基础,提升“思修”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为充分发挥“思修”课的理论教育作用奠定了基础。“思修”课教学可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思想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激励他们抓紧时间学知识、受锻煉、长才干,从而促使他们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过程中。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阐释“中国梦”
  1.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要明白大学阶段不仅是个人成人、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阶段,也是做好知识储备、能力培养,完成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前进责任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更要理解实现“中国梦”是现阶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宏伟奋斗目标,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事业中,才能时刻从中汲取能量,不断前进。因此,“思修”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理论课的讲授,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梦”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可以为他们提供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持。
  2.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拥有实现“中国梦”的爱国情感。在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中国梦”设置诸如“什么是中国精神?当代中国需要打造什么样的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大学生该如何做?”等问题,引导大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准备材料。通过材料的搜集、整理,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至今所产生的巨变,激励他们树立振兴中华的志向。教师可通过视屏播放、图片展示等手段介绍国产“C919大飞机”、“造岛神器天鲲号挖泥船”、“歼-20”、“墨子号卫星”、“光量子计算机”、“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首艘国产航母”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深化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教师通过对道德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等知识讲述,帮助大学生掌握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认识到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增强道德责任感。教师要紧紧把握住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与“中国梦”之间的契合点,结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国好人榜》等经典视频案例,宣传模范人物,引领大学生积极向模范学习、自觉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为实现“中国梦”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4.深化法治信仰教育,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当前某些大学生受到西方一些腐朽没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诚信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丧失。为解决这些问题,“思修”课教师要加大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力度,把社会主流价值信念、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法律规范中,通过法治教育引领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流价值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三、“中国梦”融入“思修”课堂的具体途径
  1.专题讨论。教师需认真研究“思修”课的相关教学内容,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方式将“中国梦”思想融入教学中。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提前布置好预习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准备。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和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查询相关资料,提前了解上课内容,并在课堂上开展相关专题讨论。同时,教师要对大学生的发言、课堂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他们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2.小组课堂展示。课前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结合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内容,所选内容要能很好地把“中国梦”思想融入课程内容。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报纸等方式,准备经典的文字、视频等案例资料。并将这些材料加以加工、整合,再以课件讲授、图片展示、主题演讲、诗歌朗诵、经典视屏播放、改编表演小品等方式进行课堂展示。这种课堂展示的授课方式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昏昏欲睡的状态,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学习“思修”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
  3.情感体验式教学法。结合大学生学习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教师紧紧围绕“中国梦”思想这一主题,借助经典案例分析,播放爱国主义视屏、音乐,展示爱国图片,引导大学生上台模拟表演,形象、生动地展现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方法能帮助大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升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意识,有效地鼓励他们积极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中。
  4.参观校外教育基地。组织部分大学生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回校后,召开实践教学活动汇报会,由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同学进行汇报。指导他们结合课件详细讲述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经历与感悟,进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接受爱国主义实践教育过程中,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职责与使命,进而牢固树立起为实现“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总之,引导大学生不断学习,深刻领会“中国梦”的含义,并将“中国梦”的理论入心入脑,进而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远大理想,是“思修”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思修”课教师要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积极作为,不断创新《思修》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夯实共筑“中国梦”的信念,激励他们抓牢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
  [2]李章军.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强调 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13-04-09(1).

《“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路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路径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