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促销活动总结 > 内容

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3 06:11:52     阅读: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格局。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依法治国
  1 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使大学生群体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广大大学生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法治教育仍存在着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刻、定位不够准确;法治教育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参与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网络还没有形成;师资、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对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加快完成法治教育从一般的普法活动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着力提高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 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实施途径
  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格局。
  2.1 学校教育
  2.1.1 以学校章程为“基本法”,统领依法治校工作
  通过章程的“立法”过程,肯定和固化改革成果,形成规范和促进学校事业顺利发展的制度保障。在章程制定、实施、修改中,积极组织全员参与,广泛讨论,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章程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升华学校发展的愿景和共识,凝聚推动学校发展的合力,使《章程》建设成为学校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凝聚共识、增进和谐的有力推手。提高规章制度建设质量,依据《章程》定期对全校各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形成以《章程》为学校“基本法”,以专项配套制度为支撑,实施细则为辅助的“金字塔式”校内规章制度体系,为依法治校提供制度依据。
  2.1.2 构建权力监督体系,提升法治文化软实力
  探索和实践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决策模式,将法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法治文化软实力。实施教师代表、教代会代表、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代会代表列席党委常委会制度,畅通师生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成立行政投诉中心,制定师生听证、申诉制度,依法依规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不断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依法编制主动公开事项清单,回应公众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制定对公共利益或师生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时,必须公开征求意见,进行合法性审查。成立归口管理和协调学校法律事务的职能部门——法律事务办公室。修正、清理涉及学术规范、人事制度、基金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校规校纪,保证校内各项规章制定的合法性、规范性、统一性。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协助法律事务办公室处理法律事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梳理规范专项法律审核程序,为学校及校内单位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和拟签署的合同、协议进行法律层面的把关。
  2.1.3 形成法律教育课程体系,丰富教育载体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安全与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等课堂教学,用易于接受的事理、鲜活生动的案例,教育引导大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系列专题辅导报告,宣讲法治理论、宣传法律知识,阐释法治在职业发展、人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座谈会、交流会、知识竞赛等,开展宪法学习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丰富教育载体,充分运用教学园区电子屏、学生生活园区宣传橱窗等,加强大学生安全知识、警醒提示、自我保护的宣传教育。联合地方公安特警和消防部门,开展防恐、防火、防灾、防踩踏等应急救助演练活动,宣讲安全应急手段、技巧等知识,增强大学生应对突发危机、自然灾害等的反应能力。结合高校校园易发多发的安全问题和实例,编写大学生安全与法治教育手册,向全体学生发放并组织专门专题学习。开设“大学生安全与法治教育”专栏,促进优质法治教育资源的普及和推广。开通“微安全·微法治”微博与微信,开拓以新媒体为平台的法治教育新途径。
  2.1.4 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一是,举办“法制宣传月”系列活动,包括“法在校园”系列讲座、“法律法规送基层”、“律师与您面对面”大型咨询活动、“普洒法律阳光”法律演讲比赛、经典案例辩论赛等活动。二是,在学生入学、毕业和就业高峰期,围绕兼职打工中的依法维权、自身财产保护、签订与履行劳动合同等热点问题,开办专题法律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是,创办法制刊物,通过“热点聚焦”、“校园法制建设进行时”、“经典案例再现”、“专家答疑”等栏目,以漫画、小故事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宣传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
  2.1.5 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筑牢法治文化阵地。利用校园橱窗、宿舍宣传栏、学生活动广场等宣传阵地推介法治文化内容;利用微博、微信、BBS等新媒体平台,以微信推送、帖吧讨论等形式,时时处处解读、讨论法治知识,实现沟通不断线、服务全覆盖。二是,开发法治文化产品。依托新媒体平台推出法治教育主题微电影,在微博、微信上推出“小团说法”栏目,每期介绍1则与生活学习相关的法律常识并配以案例。三是,加强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首先,开展调研分析,做到有的放矢。通过问卷、访谈、调查等形式开展学生诚信问题调研,搜集学生失信案例;设立研究小组,对大学生诚信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诚信案例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从辅导员、学生两方面共同查找学生失信主要形式、内在诱因、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工作。其次,拓展工作载体,营造浓厚氛围。以入学教育、校规校纪学习为契机,通过案例分析、演讲比赛、主题征文、主题展板、海报等形式,动员辅导员、任课教师、行政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全过程多点面式教育引导。将诚信教育纳入优秀班团组织建设内容,着力培育一批诚信典型,以点带面,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加强网络宣传,依托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发布诚信典型事迹,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将诚信意识扎根筑牢。再次,加强制度执行,严肃校规校纪。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教育,实施学生诚信行为督察制度和预警制度,通过学生自我监督、辅导员日常监督、行政管理服务人员普遍监督,定期汇总学生诚信行为,表彰先进、激励落后。针对考风考纪问题,提前教育、严肃过程、及时跟进,通过召开考风考纪班会、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等形式,严肃考风考纪。

《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