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促销活动总结 > 内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黄杨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黄杨木雕刻大师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7 06:21:49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ej/shej201409/shej20140969-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ej/shej201409/shej20140969-2-l.jpg
  摘要:海派黄杨木雕是上海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之一,本次我们有幸到海派黄杨木雕传承人侯志飞大师的家中进行采访,近距离领略雕刻大师的风采。侯志飞大师今年已有80岁高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先生的徒弟,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他在职期间,共举办了四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都有作品选中参展,并有多件作品参加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展会。侯大师从事黄杨木雕刻行业已有五十多年,见证了海派黄杨木雕从创始到发展,到鼎盛,到衰弱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且至今仍在为保护和传承、发展海派黄杨木雕尽一份力。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45-03
  一 海派黄杨木雕的产生发展过程
  海派黄杨木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上海徐汇区初步形成,经过初步形成期、风格的形成到成熟再到鼎盛,不断继承和发展,至今已形成了成熟的海派雕刻艺术风格,有着鲜明的海派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
  上世纪30年代,上海徐家汇以土山湾为中心的天主教社区成为了最具规模与影响的西方文化传播地之一,“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徐宝庆先生当时在土山湾孤儿院受到西方老师的教导,学习雕刻、素描、雕塑,在继承西洋雕塑注重结构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传统雕刻的技法和风格,开创了海派黄杨木雕的独特风格。
  海派黄杨木雕的特点是中西融合,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雕刻手法圆润明快,刀法凝练、作品富有立体感、形神兼备。它吸收西方的素描造型技法和雕刻手法来塑性,但保留了中国传统雕刻的技艺之魂,他的题材广泛涉及了生活及民族因素,不局限于西方雕刻传统的宗教题材领域,生动地表现中国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统道德故事、文学作品和人物、传统吉祥图案、民间技艺,并包含农村题材和动物题材等,作品生动传神,将简单常见的生活场景和乐趣,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对工艺美术采取了“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这对民间工艺美术行业的振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时期,上海黄杨木雕迎来了它的发展与繁荣期,在20世纪50、60年代,上海黄杨木雕也成为了当时中国贸易出口的商品之一。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在这一时期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儿童嬉耍题材幽默小品类型的作品《蹲蹲跳》,而《顽皮娃娃》(图4)和《五子戏龟》(图5)等作品造型生动、奏刀明快、富有民俗情趣,开创了“海派”黄杨木雕的独特风格。徐宝庆的大弟子侯志飞老师也是在这一时期拜师,跟随徐宝庆学习黄杨木雕,并逐渐成为技艺超群的海派黄杨木雕大师,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如《农儿乐》、《飞跃》等等。
  如今,年近八十的侯志飞老师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海派黄杨木雕大师,在海派黄杨木雕行业中已是元老级人物。他这一生中一直对黄杨木雕刻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兴趣,不断雕刻、练习、创新,创作出无数优秀的黄杨木雕作品。即使如今退休在家,仍时常在家中雕刻一些作品作为兴趣。他的作品大多生动活泼,经常以微笑的儿童为主角,小到生活细节,大到国家实事,都能逼真的表现出来。作品形象生动可爱,富有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农儿乐》(图6)参加了1962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并广受好评,之后连续3届博览会,侯志飞大师的作品都荣誉参展。其中参加第四届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的作品《飞跃》还作为邮票票面发行(图7),足见侯志飞作品的优秀及受欢迎程度。他的作品《长命百岁》、《嬉象》(图8)在1980年2日本横滨参展,作品《蚌娃》、《争上游》(图9)、《摇呀摇》(图10)、《嬉象》等还曾在1983年参加了印度与法国文化交流展。
  文化大革命其间,黄杨木雕行业同样受到了冲击,许多黄杨木雕刻家,包括创始人徐宝庆及他的大弟子侯志飞都无奈转行。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海黄杨木雕开始以展销会和旅游销售等形式销售,由于产品题材品种多变,销售趋好,1981年,黄杨木雕实现销售5.58万元,1982年后,上海黄杨木雕销售逐年下降。80年代中期后,由于企业生产机制不适应市场的变化,黄杨木雕生产出现逐年萎缩。1986年,上海工艺美术工厂车间产值仅1000元。翌年,该厂黄杨木雕车间撤销。到1990年,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保留黄杨木雕专业,但从艺人员仅4人,黄杨木雕年产值为8182元。
  二 海派黄杨木雕当前的困境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如今,上海黄杨木雕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愿意学习木雕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的弟子中现在年龄最小的也已年过六旬,其中几乎没有人专门从事黄杨木雕工作。2007年,徐汇区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海派黄杨木雕成功申报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初,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辞世。2008年6月7日海派黄杨木雕入选了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海派黄杨木雕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未来如何继承发展这门传统工艺美术?恢复其往日的风采,使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一席作用?前段时间,我们就海派黄杨木雕的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问题采访了侯志飞大师。
  三 黄杨木雕刻大师——侯志飞访谈
  侯大师1956年到1958年师从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老师学习黄杨木雕技艺,1961年到1970年学艺毕业后,开始进行黄杨木雕设计创作,1970年到1994年转入工艺美术厂担任黄杨木雕创作设计任务直至退休。从拜师学艺开始至今,侯志飞大师从事黄杨木雕刻行业已有五十多年,见证了海派黄杨木雕从创始到发展,到鼎盛,到衰弱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且至今仍在为保护和传承、发展海派黄杨木雕尽一份力。他是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著名的木雕师,也是被定为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既沿袭了徐宝庆的雕刻风格,又不乏自己的独特创意,在学习中有创造,在创造中谋发展。除了坚持不懈的创作,侯志飞还心系着黄杨木雕行业的传承与发展。他曾受邀前往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传授黄杨木雕技艺,希望为上海黄杨木雕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心力。如今,侯志飞虽然已经退休,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刻刀,在他的家里摆满了很多正在创作中的木雕作品。上海黄杨木雕成就了侯志飞的艺术人生,侯志飞也为上海黄杨木雕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黄杨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黄杨木雕刻大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黄杨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黄杨木雕刻大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