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读书活动总结 > 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课德育渗透总结(2004B053课题组阶段性成果)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04:32     阅读:


  摘要: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要更新教学思路,改变过去为只传授知识而不重视德育的意识。从教材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方法,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让德育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总结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始终奉行“先会做人,后会学习”的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尊崇网络文明、团队协作的精神,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成才的人生抱负。如何做好德育渗透的教学工作,我从最简单最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以下是我从教学的主要过程和多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做法和观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
  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的主体,一方面我们要传道解惑,传授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结合日常的教学,老师都可以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德育渗透的相关材料和活动主题,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思想品德养成。如介绍计算机发展史时,使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同时从银河系列计算机、汉王识别、百度、腾讯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软硬件及搜索引擎门户网站来看到我们民族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和伟大复兴的希望,增加同学们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再比如文字编辑或幻灯片制作或动画制作练习中,组织学生制作“我的家乡”等为主题的word作品,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相关技术操作,同进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历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内容。
  二、联系生活,结合教材,发掘教材的育人因素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在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比比皆是,关键是教师要以德育为已任,善于发现并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育人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达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功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给学生布置操作任务的时候,要尽量选取与最近时事有关的主题,并要求学生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创意。通过对幻灯片的制作,学生增强了热爱祖国,奋发向上意识,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比比皆是,关键是教师要以德育为已任,善于发现并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育人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达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功效!
  三、做好学生上网心理辅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虽然网络技术在育人方面有它的优势,但要真正让学生在网上接收的信息有“利”无“弊”,作为信息技术课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工作就是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可告诉学生现阶段他们不能盲目花太多的时间泡在网上,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上网也必须是有一定的目标,比如:查找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素材、获取有价值的最新信息或进入一些健康的聊天室或参与一些与小学生有关的论坛,以提高自己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警惕他们要特别注意不要掉入网上一些美丽的“陷阱”里,因为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由暂时没有法律法规和有效调整和有关机构的有效监管,它带给人们信息的同时网络陷阱数不胜数,防不胜防。在上课时适时的给他们讲一些典型实例既充实了课堂,又起到了警惕的作用,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是很有帮助的。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教育学生牢记不要在网上发布任何不想让人知道的个人隐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
  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教学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我们课堂素材、模板及知识的获取很多都要依靠计算机网络,同学们课堂接触网络的时间日益增加,对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及文明素养呢?首先需要的就是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主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标杆和榜样;其次在网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防火墙及电子教室软件过滤垃圾信息及网址,并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网站等,引导他们有效上网;也可以通过一些实例进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负面作用,网络传播的文化、信息垃圾对学生的毒害和影响,培养学生鉴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抵制黄色、反动、封建迷信信息以及各种低俗信息的侵害,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正确利用网络去认识社会、接触社会、获取知识。
  五、注重网络环境下的情感教育
  网络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学习环境下情感教育对于拓展情感教育的内涵和方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要改变重“知”轻“情”的教育理念,融入人本注意教育思想;其次,将情感教育纳入信息技术网络课程教学体系中,并研究相应的实施模式;最后,需要优化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加强学生情感参与。
  总之,在小学信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工作。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从教材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开阔胸怀,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让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全面完成小学计算机教学的任务。“最好的教师是和最重要的人生课程结合在一起的”。一名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持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达到德育、智育全面发展,最终使之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基金项目:贵州省福泉市教育科学规划2004B053课题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小学信息技术》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1、09。
  [2]周美端主编:《信息技术教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1。

《小学信息技术课德育渗透总结(2004B053课题组阶段性成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小学信息技术课德育渗透总结(2004B053课题组阶段性成果).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