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内容

试论国外社区教育的启发和借鉴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7:28     阅读:


  一、 社区教育的定义及其作用
  
  关于社区教育的概念中外学者仁者见仁,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述。美国的斯蒂芬认为:“社区教育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服务于整个社区,为社区所有成员的教育需求提供服务。它将社区学校作为一个服务设施,促进社区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去解决社区面临的各种问题。”[1]我国的社区教育研究者厉以贤、叶忠海、梁春涛等教授都曾定义过社区教育。其中叶忠海教授认为:“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紧密相连,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区的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综合体。”[2]从各种社区教育的定义中不难总结出其基本特点:1.社区教育是教育与社会的融合与互动,是实施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大教育场”。2.社区教育对象是社区所有居民,从婴幼儿到老龄者都被纳入教育视线,具有全员性。3.由于有了全员性的特点,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从而社区教育具有全程性。4.全员性和全程性又决定了其课程、专业设置及培训的内容还要有全面性。5.社区教育具有区域性,一般以社区的行政区划为准,利用本社区资源为本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教育。6.社区教育是立足于本社区的经济发展,旨在提高本社区居民素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创造和谐社会。
  基于社区教育的以上基本特点,其在构建“大教育”体系的教育改革及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社区教育使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成为可能。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将人口的压力变为有利的人力资源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容忽视的问题。人才的优劣、多寡将决定国家在世界中的竞争能力。由于我国政府的教育经费有限,能享受正规化高等教育的人口覆盖面很小,大量的学生由于家境贫困或竞争激烈的“录取线”而在中学毕业后赋闲在家;加之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频繁,给脑子“充电”或“吸氧”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甚,如何使老年人充实、快乐地安度余年也是众多家庭的期盼,社区教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钥匙。从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史来看,由于社区教育的入学门槛低,收费低廉,课程设置多样化,学习方便等有利条件,已使高等教育普及化。其次,社区教育大大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区域性特点决定其要整合本社区的教育资源,依据本社区的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置专业,培养人才,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其教育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育成果可以做到本土消化吸收,大大促进了本地经济事业的发展。在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中有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等,还未曾将社区教育列入其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教育必将成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正如厉以贤教授所讲的“社区发展与教育的进步和推动不可分离”。再次,社区教育是构建“大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立交桥”的重要保证。社区教育最大的优点是将社区生活与教育挂钩,通过教育资源交流,对全员进行普遍教育。现如今,在程序化的从幼儿园到中学到正规大学的教育过程中及过程后会出现许多 “漏网之鱼”, 比如初中或高中毕业后无缘进入更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社会上需要“充电”的在职者,需要就业的待业青年,需要丰富文化生活,发展自己兴趣的离、退休人员,需要特殊教育的残疾人,农民工等,他们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社区教育可以满足民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补偿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就业指导和修养提升培训等,从而填补了教育体系中的教育空白,使教育的“立交桥”畅通无阻,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使社区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社区教育具有如此功能和地位,但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较国内外社区教育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自己。
  
  二、 国外社区教育状况
  
  国外社区教育起源较早,发端于19世纪中叶北欧丹麦的民众中学,是近代世界上最早的社区教育学校,是学校和社区沟通结合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区教育不断创新,做得较有特色的有美国创立于20世纪初并在50~70年代飞速发展和完善的“社区学院”,被菲律宾、加拿大等国效仿。还有创立于1946年的日本公民馆和PTA(家长和教师联合会)等。虽然各国社区教育模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欧美及东南亚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且发展相当完善和成熟,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依据本国实际,社区教育各具特色。虽然各国都认同社区教育,但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各有侧重点。如美国较侧重经济功能,强调成人职业技术教育,把教育作为一种投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这与其经济形势发展所需及“移民国家”的特性分不开。大工业时期,美国意识到工作技能更强的劳动力大军是国家经济持续强大的关键,加之二战后人口剧增,使传统的正规教育压力增大,而社区学院的产生则解决了其国民的生计问题和知识提高需求,缓解了其经济发展的人员瓶颈。现在美国社区教育逐渐完善为以社区学院为载体包括继续教育、生计教育和社区服务功能的全方位教育。而日本较侧重个人需求,社区教育围绕国民的兴趣爱好来开展,这是日本实施以终生教育事业为中心,扩充教育体系的结果,积极开展以人生发展各个时期的有组织、有目标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社区教育活动。还有以丹麦、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各国所实施的“民众中学教育”,其突出特点是重视人文教育,唤醒民族意识,培养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
  其次,组织有序、管理体制健全。国外的社区教育一般采用政府领导、地方管理、社会团体参与、居民受益的管理体制。他们的领导、投资、评价体系相当完善。州及地方政府负责经费批准,法规制定等,把握其发展方向,选举产生的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或社区教育中心聚集的都是热衷教育事业的著名人士及实业家,直接负责社区教育载体如社区学院的具体事务;社区教育投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按比例大小排序为州政府拨款、当地税收及学生学费,由此可体现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重视;评价体系是检验社区教育成果的重要保证,社区教育委员会对社区教育各项工作作出评估,监督社区教育的成效。
  再次,办学目标追求多元化。社区教育的多种功能决定了其办学目标应该多层次,适宜各等人群。国外这方面的成功之处在于:提供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个人修养素质提高、补偿教育和社区服务等多种教育形式,体现在其课程内容综合多样,为学习者提供“超市型”选择方式;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立足当地社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随添随换;学制安排高度灵活,针对生源不同情况实行开放式入学,自由式进出,学习时间从几天到四年不等;毕业认证多样化,有的实行学分记录,有的颁发资格证书,有的开具培训证明,这些都是高等教育机构或国家或企业所认可的。所有这些既提高了社区教育的地位又使教育普及化得到保障。
  
  三、 我国社区教育状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较晚,在大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都处于探索阶段,且较集中于东南沿海城市的尝试,在总体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社区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起步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学校为加强青少年校外德育而向社区的延伸,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主要考虑如何利用社区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第二探索阶段从90年代初到末期,以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社区教育随形势发展需要其对象由青少年发展到成人,教育形式扩大到成人职教、电大等,上海、北京等地建立起了社区学院,偏重社区利用学校资源为社区服务。第三成长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在2001年5月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论坛上的讲话“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倡议,开创了我国社区教育的新阶段。国家分两批建立了61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社区教育开始从满足职业需要向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全面需要,从学校教育的“补充”功能向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功能转变。[3]目前,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立足我国国情,探索出更有效的发展模式。

《试论国外社区教育的启发和借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试论国外社区教育的启发和借鉴.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