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内容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0 06:12:22     阅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以达到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现行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从课外搜集相关材料,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教育,而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依赖于德育教育。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课程,我在教学中,根据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实际,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的形成与发展,又能增加趣味性。既教书又育人,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一、结合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教育 德育并不仅局限于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勤于钻研等品质教育也应是德育的一部分。结合化学史,德育教育便不再空洞乏物、苍白无力。在《绪言》课上,我给学生指出,我国人民很早就有了探索化学的活动。古代中国人的炼金、炼丹,虽带有些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但他们的研究传入西方后,大大地推动了化学的形成与发展。近、现代,在化学上我国也做出了突出成绩,有自己的杰出学术代表。在讲解《空气的组成》时,学生们会认识到,空气这种与人们朝夕相伴的物质,它的存在与成分的发现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的过程。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发现、制取了氧气,这比起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已是一种进步;拉瓦锡进一步得出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组成的;到后来,有了更先进的仪器与实手段,人们才认识到空气里还有其它物质存在。我们要考虑到当时的物质条件及科学的发展水平,而不能否定他们的劳动。但前人的劳动与成果永远给后继者以借鉴,后人正是以此为阶梯去探索和发现真理。通过这些引导性的分析,激发学生们探索研究的欲望。我还强调,目前我国在化学的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比国外还有相当差距,我国化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学好化学,振兴祖国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结合已有定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新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素材,只要努力挖掘,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插入,就能够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对“鬼火”、“水变油”、“点石成金”等的科学分析,使学生破除迷信,分辨是非,讲科学。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同素异形体中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质不同;硫酸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通过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观点。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层次结构,认识物质的基本性是无限可分的,但就其各个层次来说又是不可分的。这种可分与不可分,组成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露伪科学的现象,自觉地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结合化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曾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在初中化学课本上,介绍了许多令人骄傲的成就: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发明很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商代就能制造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就能冶铁炼钢,在西汉就掌握湿法冶金技术;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国家等等。通过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的化学工艺的介绍,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是真正古老文明而伟大的民族,是勤奋、勇敢、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不畏艰难,勇于创造,在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杰出的发明,爱国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使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兴衰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克服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错误思想,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确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崇高的目标,努力刻苦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四、结合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新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进入21世纪,我们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环保,这当然就包括在任何方面的环保。污染往往来源于生活、工业、农业和交通,而在这其中,化学成分是绝对少不了的,换而言之,化学也可以成为破环我们生态环境的无形杀手。因此我们要尽我们的所能去保护我们的生活家园,确保它不会因我们人类的学习和研究而得到过多的破坏和伤害。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的最好保护,而且这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实际研究表明:工业污染占污染的百分之四一,家庭污染占百分之五九。据有关专家统计,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制造0.9kg垃圾,5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2-3个一次性饭盒;一个人因洗发、洗澡、洗衣服等等一天平均制造200升废水在污染着河流、大海和土壤;一个人每天平均用20克的化学用品在污染着环境。可见环境保护不止是国家、环保部门的事,每个人都应从家庭污染出发保护环境。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使学生感到自身在制造污染破坏环境,都多么可怕又多么可悲,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而改变生活习惯。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每个化学教师必需担负的职责。 在化学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环保教育: 1、重视课本上有关环保的知识的教学。例如,在学习水的内容时,使每个学生明白中国人均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缺水城市有200多个。更为严峻的是水体污染现象严重,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都使水受到污染。水环境的恶化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在学空气的内容时,使学生知道空气污染的成因及造成的后果,如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性等等。学生了解环境的恶化状况,就能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课外进行环保活动。组织学生收集雨水,测定雨水的PH值,从一个方面了解本地空气污染情况;收集废旧电池,防止其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出黑板报宣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使更多的人了解节省能源就是保护环境;在班级中号召大家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等等。 虽然初中化学所学的知识有限,进行的都是些小活动。但能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并能影响周围的人的环保意识,一起保护我们的地球。
  总之,德育的内容丰富多采,教育的方式灵活多变。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德育教育优势,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因势利导,结合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手段教书育人,就一定能够塑造出新一代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高尚品德的合格初中生。(作者单位:贵州省福泉市宏福实验学校)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