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军训心得体会 > 内容

提升高校隐性德育效能的创新思维和可行途径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03:45     阅读:


  隐性德育是指在相应机制的作用下,全体教育工作者利用各种资源把德育目标融入环境、职能、活动等路径,采取潜隐内容、迂回施教、自主感受等方法,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愉悦地完成德育过程的教育模式,是由实施主体、受教客体、相关资源、基本路径、教育方法、运行机制所构成的教育系统。提升隐性德育的效能,一要明确效能的要素;二要有创新的思维;三要有可行的途径。
  
   效能要素
  
  1.构成部分
  高校隐性德育的效能,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教育能力;二是教育效果。
  教育能力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学校领导的能力,如明确德育目标、造就校内环境、落实具体工作、建立相关机制等;教研人员的能力,如开发隐性课程、研究德育路径、辅导学生心理等;管理人员的能力,执行培养方案、管理学生事务、组织社会实践等;服务人员的能力,如维护教学设施、配套教辅工作、完善生活环境等。
  教育效果主要反映在4个层面:学校目标的实现度,能否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适用人才;隐性德育的影响度,能否通过相关路径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感悟;社会需求的满足度,能否让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创造效益;时代发展的适应度,能否保证所培养的学生顺应时代的潮流。
  2.影响因素
  高校隐性德育效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主体、客体、环境。
  主体因素包含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机制、教育能力等。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内容是否得当、教育模式是否有效、教育机制是否配套、教育能力是否到位,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隐性德育的效能。其中教育能力的影响比较关键,因为其他各项基本上都由教育能力所决定。
  客体因素包含需求意向、品行层次、心理状态、个性差异等。需求意向主要是指学生接受教育的偏好,如对内容、方式、路径的认可;品行层次主要是指学生道德行为的水准,如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心理状态主要是指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如积极向上或颓废低迷;个性差异主要是指学生性格趋向的类型,如开朗合群或孤僻自闭等。其中需求意向的因素相对重要,因为如果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路径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环境因素包含校园氛围、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校园氛围,如校风校貌、教工表率、师生关系等;家庭背景,如是否有正确的家教、和睦的关系等;社会环境,如时代的发展趋势、主导的观念走向等。其中,校园氛围的因素比较现实,因为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感受与校园的氛围息息相关。
  3.制约关键
  从理论角度看,能力既是决定效果的基础,也是体现素质的标志。因为就效能构成而言,教育效果受教育能力制约,教育能力的大小决定教育效果的优劣;就素质而论,素质是内涵,能力是外显,缺少内涵就难以外显。素质是能力的根本,能力强是素质高的外在映像。能力在效能中的主导地位和在素质中的从属地位,显示了素质和效能的关联性,衬托了素质对效能的决定作用。由此可见,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效能的基础,因此素质是效能的制约关键。
  从现实层面看,高校工作者的素质对隐性德育的效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调查表明,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高校工作者素质与隐性德育效能的关联性很大或有些关联性;有八成多的学生对“效果由能力决定,能力则由素质决定的”观点完全认同或基本认同;超过九成的学生承认高校工作者的素质状况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影响或有些影响;过半数的硕士生认为影响德育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能力不到位”。
  通过理论上逻辑关系的论证和现实中客观状况的佐证,不难得到以下的推断:高校工作者素质是制约隐性德育效能的关键所在,高校工作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隐性德育效能的大小,素质越高效能越大;反之亦然。因此,要想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效能,就必须从努力提升其素质入手。
  
   创新思维
  
  1.以育人的理念为着眼点
  理念是素质的前提,有了正确的理念,才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提升高校工作者的素质,必须从更新理念做起。育人的理念表现为教育观、学生观和时代观。从教育观看,需要具备育人为本、德育为重、示范为先的理念,要以育人为己任、以德育为核心、以示范为导向,把全员育人的工作落实在自己的岗位上,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中。从学生观看,需要具备关注发展、认同地位、尊重个性的理念,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使育人工作更有层次性、互动性和针对性。从时代观看,需要有顺应时代发展的理念,具备教育是服务、学生是客户、重点是转型的意识,要由严厉、传授、管理型教育者向关爱、启发、引导型教育者转型。
  2.以学生的需求为关注点
  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高校工作者要提升素质,必须关注学生的需求,并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前面提到的隐性德育现状调查中大学生对践行言传身教、改变教育模式、加强师生互动的诉求,以及相关研究所表明的大学生对高校工作者的角色期望,都应该成为高校工作者提升素质的依据。
  3.以主体的素质为切入点
  素质是效能的基础,提升效能必须从提高素质入手。除了考虑学生的需求,高校管理层更需要根据职业的特点、岗位的职责、教育的规律、时代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工作者的素质,如职业意识中的为人师表、专业能力中的求真务实、人格特征中的性格完善等,并通过其良好的职业意识、专业能力和人格特征的展现,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以自律的环境为作用点
  提升高校工作者的素质,离不开自律的环境。营造自律环境,必须外在制约和内在完善双管齐下。外在制约主要通过制度和机制,用制度来明确从业底线、让每一名教职员工明白自己的职责和行为规范要求;同时建立违规必究的制度执行机制,要让教师在制度和机制的框架内完成自律的要求。内在完善则主要通过引导教职员工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来实现。自我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律过程,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周而复始,可以推进高校教师职业理念和行为的不断优化。
  
   可行途径
  
  1.健全机制
  设立门槛的准入机制。准入机制包括资格和层次两个层面。虽然我国已经有了教师资格证制度,但相对于国外高校而言,在教师聘用的严格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美国和德国为例,高校教师的招聘通常都会在主流媒体上发布信息,明确招聘的岗位、条件、待遇和程序,无论国内国外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应聘;同时对教师的任职要求也较高,如要有博士学位及相关的研究或工作经历等。
  提高能力的培训机制。培训机制主要是为了提高能力,通过培训让在职教师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培训机制包括法规、制度、模式3个内涵。目前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无论在法规、制度和模式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规;其次是培训还没有纳入制度轨道;再次是还缺乏有效的模式。而国外在这方面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如法国和英国分别规定高校教师在5年~7年间可以有一个月的进修学习假期;美国的“未来教师培训计划”,让在读博士通过参与合作学校的工作提前履行部分的教师职责。
  维护权益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保障主要体现在报酬,精神保障主要体现在尊重。这两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也有较大的差异。从物质保障看,法、英、日等国的高校教师都纳入了公务员系列;德国高校教师的工资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美国的高校教师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的2.3倍~4.8倍。而我国国有教育行业员工2009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仅在全部19个行业中名列第10位。从精神保障看,法国明确规定在负责大学领导和管理工作的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学习大学生活委员会中,教师和职工的代表要分别占到30%~60%。不少国家还明文规定要保证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如德国各州的大学法都规定大学教师不能因为教学内容而受到处分;美国高校规定教师有权对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申诉和要求举行听证会,学校设有专门机构处理教师的各种申诉,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提升高校隐性德育效能的创新思维和可行途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提升高校隐性德育效能的创新思维和可行途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