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内容

顾毓琇:一位科学巨擘的教育追求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4 06:05:09     阅读:


  顾毓琇(1902~2002),字一樵,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他文理兼通,学贯中西,在百年的传奇人生中,于诸多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近代中国,他矢志“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孜孜于教育追求,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投身工程教育实践倡导工程教育理念
  
  1915年,顾毓绣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并于翌年被编入中等科二年级学习;1918年升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23年夏,他从清华毕业后,于同年8月赴美入麻省理工大学电机系学习。先后于1925年6月、1926年6月和1928年6月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29年1月,顾毓琇回国,2月,应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李熙谋之邀,就任该棱工学院电机科主任一职,是为顾毓琇投身工程教育实践之始。1931年1月,他又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期间,他曾和李熙谋等人组织了中华工程师学会。
  早在1927年,有鉴于当时中国工业落后的状况和清华“造就专门人才,以供社会建设之用”的教育方针,时任清华教务长的梅贻琦先生就提出要建设工程学系科;1931年12月,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后,初衷不改,加之时值整个社会对工科人才需求旺盘,于是,在1932年2月,他呈请教育部同意,在原有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添设机械工程和电机工程两系,于该年夏组建了新的工学院。成立之初,考虑到机械工程和电机工程两系的教授尚未聘定,院长一职由梅贻琦亲兼,而顾毓绣则被聘为电机工程系主任。1933年1月,顾毓琇正式出任工学院院长,直至1938年1月。
  1932年春,国民政府鉴于财政困难,停付清华英美两国“所退”的“庚款”,这使得以美国所“退还”的“庚款”作为主要经费来源的清华,一时捉襟见肘,以致对设备要求较高、经费需求较大的工学院在仪器添置、教师聘任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时,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顾毓琇,出于对工程人才在国家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工程教育的深度理解,勉力维持着工学院的发展。期间,他特别强调基础课尤其是物理学和数学的教学;对于当时国家急需但造就实为不易的一些特殊工程人才,如航空工程、水利工程和电信工程人才,特别予以培养:先后与国防设计委员会商定在工学院设立航空讲座,聘请于航空工程理论有精深造诣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华敦德来校进行有关航空工程方面的讲学和指导。此外,顾毓跨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到1935年底,学院已建有土木工程馆、机械工程馆、电机工程馆、水利工程馆和航空工程馆等,教学所需的一些仪器和机械设备,也大体敷用。全院的教授达22人,学生总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致力于工学院建设、大力培养工程人才的同时,顾毓琇还在《时代公论》、《国风》、《独立评论》,《教育杂志》、《清华周刊》等刊物上,发表7《怎样提倡工程教育》、《工程与国防》、《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国工程教育的前途》等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论述了倡导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特别是翌年“一·二八”淞沪会战后,面对危急的国家局势,顾毓琇忧心如焚,他充满激情地号召,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必须提倡科学,实行“科学救国”。而要实行科学救国,则必须“从推广科学教育入手”:不仅大学要注意科学,而且“应扶小学中着实做起”;“不仅理工科的学生应该注意,文法料的学生亦应有相当的训练”。他说“工程教育除了对于国防的责任外,应该注意于民生问题”。工程教育的方针就是“工程国本化”,而所谓“工程国本化”,就是“使工程学术同国家问题相关联”。这是因为,从国家所面临的危急情势看,“我们要抵制外侮,我们要枪炮,要弹药,要飞机,要运输的便利,要粮食的供给——这些都是有赖于工程师的”,所以,通过工程教育所培养的工程师,其天职便是“利用工程的知识和方法来帮助国家解决国防和民生问题”。这些看法,无疑是很有见地的。
  此外,1954年10月,顾毓琇还发起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会和留美电工学会。留德机械电工学会联合,组织了电机工程师学会,同年改称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顾毓绣当选为第二任会长。
  
  就任教育部政务次长致力战时教育改革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顾毓琇受命负责筹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合并南迁工作,9月初,他和梅贻琦等人至长沙筹组长沙临时大学,后三校再迁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顾毓琇随即任教于此。
  1938年1月,应抗战所需,教育部进行了改组,陈立夫任教育部部长,顾毓琇任教育部政务次长,不久又兼任“战时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5月,教育部迁至重庆,上任以后,顾毓琇首先对各大学区进行了视察,以7解各大学情况。1938年12月,在西北视察了西宁师范学院、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和西北农学院;1939年4月,在成都视察了位于华西坝的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大学、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39年5月,在昆明视察了西南联大、云南大学和国立艺专;另外,还到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北碚夏坝的大夏大学视察。
  从1838年到1944年,顾毓琇担任政务次长一职共计六年半,其间,他针对战时的具体情况,积极致力于教育改革。
  一是担任“中央建教合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推动建教合作的实施。为了以生产技能弥补学校教学理论之不足,使理论和生产密切联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倡导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建教合作。1938年8月,教育部会同经济、农村、交通等部,及兵工署、卫生暑、资源委员会,航空委觅会、水利委员会等部门,共同组成中央建教合作委员会,由顾毓绣任主任委员。在顾毓琇的领导下,从1938年8月到1941年9月三年间,“委员会”共组织召开了16次会议,讨论通过议案近百项,这些议案为教育部在职业学校设立科系、选择教材、进行实习研究及筹划毕业生服务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是领导“推动师范教育运动周”,保障师范教育发展。抗战爆发后,师范教育备受重视,1941年12月,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提出“师范教育是国民教育之母”,同时教育部颁布《推进师范教育原则》八条,并决定,从1942年起,每年的5月29日至4月4日为“推进师范教育运动周”。“推进师范教育运动周”共举行了七次,而在最初的几届,顾毓琇都进行了具体的组织和领导。如1942年4月2日和1943年5月5日,他先后在重庆组织、主持召开了“师范教育座谈会”,讨论师范教育发展问题。
  不仅如此,他还先后发表了《三民教育文化建设与师范教育运动》、《推进师范教育运动之展望》、《当前的师范教育问题》等文章,对师范教育及师范教育运动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他说,文化的传衍、创造、发扬光大,有赖于教育,而文

《顾毓琇:一位科学巨擘的教育追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顾毓琇:一位科学巨擘的教育追求.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