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内容

德育中的智慧与心理换位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04:18     阅读:


  德育的实效性差一直是令德育工作者感到头疼的问题。学生在校一个样、走出校门一个样的现象怎样才能得到根治?从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做法里,我们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春秋战国时,鲁国有这样一项规定:凡是鲁国人去国外(鲁国外,简称国外,下同)旅行,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的,都可以垫钱把他赎买过来,回国后可以到政府去报账。孔子有一个学生到国外旅行,看到有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就垫钱把他赎买过来,但回国后没有去报账。人们知道后都夸他品德高尚,而孔子知道后却批评了这个学生。有人对孔子说:他做好事,赎买同胞不报账,您干吗还要批评他?孔子说:他的行为妨碍了其他在国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回来。今后有人出国去,看到有同胞沦为奴隶,他就会想:我垫不垫钱赎买他呢?如果我垫了钱,那么回去报不报账呢?如果不报账,我就白白地丢了一笔钱;如果报账,人家就会把我同那个人相比较,说某某人赎买奴隶不报账,说我品德不如某某人那样高尚,我何必多此一举、招人议论呢!他想到这里,就会假装没有看见,走过去了。这种赎买同胞不报账的做法,岂不是妨碍了更多的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被别人解救出来吗?
  笔者认为,从实效德育的角度看,以上故事至少带给我们两点启示。
  1.德育需要教育者有智慧的穿透力。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它的对错优劣可能是迥异的。在上面的故事中,孔子的学生做好事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质,按照常理是值得肯定和倡导的,可是他却受到了孔子的批评。孔子这样做,是因为在他看来,应该站在比个人品行的优劣更宏观的视角来评判这件事:这是一个宏大背景下的国策,是关系到众多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能否获得自由的大事。当看似正确的个人行为与社会道德冲突时,这种行为的正确性将受到怀疑。我们对于一般的、简单的行为很容易作出判断,但要评判比较复杂的事件就需要智慧了。我们需要用全面、辩证的眼光看远一点、广一点,看灵活点。尤其要分析这一事物与相关事物作用后的状况。以此反思我们的德育,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常常抽象地赞扬高尚的行为,而很少让学生根据复杂的现实情况,灵活、辩证地选择自己的言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从书本上学到了一些道理,但在生活中经常碰壁。要改变这种现状,首要的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智慧穿透力,特别是提高教师辩证思维的能力。
  2.德育需要建立在体察入微的心理基础上。教育是关于心灵的艺术。在上面的故事中,当人们对孔子批评品德高尚的学生感到不解时,他的解释是何等的深刻啊。我们不妨回头看看“他就会想”、“他想到这里”等语句。他不仅是在做推想与假设,而且是在把自己的心贴到另一颗心上面,努力地感受对方真实的律动,而不以自己的好恶作武断的评判。他的话说得何其真确,仿佛他自己就是那样的人。他从这样的思维视角走进生活,然后思考学生该怎样舞动自己的道德大旗。其实,在任何事情中,我们都应该首先学会换位思考,让“我”成为“他”,然后才可能以联系的和整体的眼光看事件、看世界。上述故事中虽然没有提及孔子对学生心态的剖析,但我们可以想象,他对此一定也有充分的考虑。比如,如果该学生乐观、善良,善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但心思不够细腻,需要在实践中打磨,那么,孔子可能很直接地向他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该学生一向思想偏激,刚刚走出向善的第一步,那么孔子可能会相应地调整教育方式,可能会这样说:“孩子,你能得到大家的赞赏,我真高兴!”“不过,你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对你这个行为满意。”这样,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我可能会使谁不满意?是什么原因?经过一次次的锤炼,这位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积极自省、冷静思考的习惯,从而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奠基。由此可见,把心贴近教育对象,体察他们的心理,是播撒教育智慧的前提,也是使德育具有实效性的前提。
  (编辑 于学友)

《德育中的智慧与心理换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德育中的智慧与心理换位.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