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内容

太原市城市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6 06:20:30     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选取的太原市859名城市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部分积极应对行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有些则相反;大多数消极应对行为不利于心理健康,而有些则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应从行为角度出发,具体研究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策略。
  【关键词】 适应,心理学;精神卫生;回归分析;学生;城市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6-0512-03
  
  应对方式是指人们为了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相关的情绪困扰而采取的方法、手段和策略[1]。一般认为,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积极或成熟型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而消极或不成熟应对方式作用则相反[2-4]。中学生应对方式倾向总体上是积极的[5-6],但心理健康水平不及成人[7-8],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可高达20%以上[9-10]。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1]。由于初中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当面对应激源时,虽然应对方式倾向积极,但应对的具体行为措施有时不 一定恰当,从而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笔者从行为角度分析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依据太原市城市中学2004年归口管理方式进行分层,结合调查时各层初中生人口构成,随机抽取3所直属中学、2所厂办中学及1所民办中学,每所中学3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个班,以抽取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859人,获得有效问卷807份,有效应答率为93.9%。其中男生381名,女生426名;初一年级279名,初二年级273名,初三年级255名。平均年龄(14.53±0.98)岁。
  1.2 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一般项目:包括学校、年级、班级、性别等项目;(2)症状自评量表(SCL-90)[12]:主要用于调查研究对象在某段时间内是否存在某种心理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从“1=没有”到“5=严重”进行5级评分,以此计算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12]:用于调查研究对象遇到挫折、打击及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与做法(积极应对行为:Cop01 通过工作学习或一些其他活动解脱;Cop02 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Cop03 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Cop04 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Cop05 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Cop06 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Cop07 找出几种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Cop08 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Cop09 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问题;Cop10 借鉴他人处理类似困难情景的办法;Cop11 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Cop12 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消极应对行为:Cop13 试图休息或休假,暂时把问题(烦恼)抛开;Cop14 通过吸烟、喝酒、服药或吃东西来解除烦恼;Cop15 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唯一要做的便是等待;Cop16 试图忘记整个事情;Cop17 依靠别人解决问题;Cop18 接受现实,因为没有其他办法;Cop19 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Cop20 自己安慰自己),从“不采取”到“经常采取”共4个选项,依次赋值“0”至“3”分。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员由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某校本科生担任。调查员事先经过培训,统一指导语、不同等级的界定方法以及各条目的答疑方法,经考核合格。在调研学校教师的配合下,利用自习课时间,由调查员组织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
  1.2.3 统计方法 资料的录入与分析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与积极应对行为的相关性分析由表1可见,Cop03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呈负相关;Cop07及Cop11与SCL-90除躯体化以外的各因子及总均分呈负相关,Cop12与SCL-90除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以外的各因子及总均分呈负相关;Cop01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因子呈负相关,Cop05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因子及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Cop09与偏执因子分呈负相关;Cop02,Cop04,Cop08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无相关关系;Cop06与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呈正相关,Cop10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呈正相关。Cop14,Cop15,Cop16,Cop17,Cop18,Cop19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正相关,Cop13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无相关关系,Cop20与躯体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呈负相关。
  2.2 初中生应对行为对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影响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为应变量,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各项目中与之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的项目作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引入变量的α=0.05,剔除变量的α=0.10),结果见表2。各回归方程的调整决定系数介于0.100~0.172之间。
  
  
  3 讨论
  
  当面对应激事件时,人的活动除了防御和应激反应外,还包括有目的、有意识的认知和行为努力[13]。只有在对应激事件作出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作出反应,即产生相应的情绪状态与行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危机导致个体情绪紊乱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危机的知觉与评价[14]。初中生在其成长及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应激事件,如需面对学习压力、处理师生关系、遭遇挫折等,更多地采取“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Cop03)”、“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Cop05)”等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缩小对现实的评价与自我理想之间的差距,从而降低内心冲突的程度,有利于心理健康。
  当面对负性的应激事件时,会产生消极情绪反应。消极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中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困扰。杜继淑等[15]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情绪管理能力对维护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也显示,采纳“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Cop12)”、“自己安慰自己(Cop20)”等应对行为方式,合理地控制情绪,有效地宣泄情绪,可以对保护中学生心理健康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Cop11) ”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洪忻等[16]研究发现,中学生参加体力活动者患抑郁症状的风险低于未参加体力活动者,且活动时间与抑郁症状罹患风险之间存在负向的剂量—反应关系。蔡赓等[17]的研究显示,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是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17]。文体活动对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可能由于其能够调节内啡肽、单胺等物质的分泌,升高脑部一些特殊结构的温度,从而释放压力,降低消极情绪;还可能通过文体活动,使参与者体会到心情的愉悦、竞争的刺激、合作的快乐,从而正确认识自我价值[16,18]。

《太原市城市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太原市城市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