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领导讲话稿 > 内容

试论以交际为中心的对外汉语修辞学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22 06:14:24     阅读:


  摘 要:对外汉语修辞学是一门正处于探索阶段的新兴学科。从整体看,现有的对外汉语修辞学理论绝大多数未能突破汉语本体修辞学的桎梏,完善自足的对外汉语修辞学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只有坚持“以交际为中心”的修辞观,立足对外汉语教学实际,结合跨文化交际等学科才能推动真正具有对外汉语特色的修辞学理论的建立。
  关键词:修辞 对外汉语修辞学 交际中心修辞观
  
  近年来,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一直被忽视和“冷落”的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一时之间成了新的热点。随着学者研究和探索的深入,“对外汉语修辞学”正朝着新兴交叉学科的方向发展起来。
  然而,纵观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不难发现,对外汉语修辞学领域的理论基础还十分薄弱,学科框架仍然比较模糊,整个领域的研究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最早在对外汉语修辞学领域做出大胆尝试的是陈汝东先生(2000),在《对外汉语修辞学》中,他第一次把对外汉语修辞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然而,遗憾的是,全书除了第一章的理论思考外,其它部分基本上沿袭了汉语本体修辞学的框架和内容,没有在更大程度上凸显对外汉语修辞学的特点,因而还不具备使对外汉语修辞学完全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影响力。此外,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过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思考,组织召开过几届“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但是,从对外汉语修辞学学科发展的全局来看,基础性的对外汉语修辞学理论研究还很不够,绝大多数的研究也未能突破传统汉语本体修辞学研究的思路,因而很难真正体现对外汉语修辞学的特点。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我们认为,对外汉语修辞学理论的发展乃至整个对外汉语修辞学学科的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目的和汉语学习者的实际入手,认清和把握对外汉语修辞学的特点和本质,这是摆脱汉语本体修辞学桎梏、凸显对外汉语修辞学特色的根本前提;其次,要把握对外汉语修辞学的理论基础,即“对外汉语修辞是在汉文化语境下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跨文化言语交际行为”,实现从“语言中心”的传统修辞观向“交际中心”修辞观的转向,这是对外汉语修辞学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再次,要结合跨文化交际和认知科学等学科,拓宽对外汉语修辞学的研究范围,以汉语学习者的整个第二语言交际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发挥对外汉语修辞学的跨学科性和前沿性特色,提升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指导作用。其中,“交际中心”的修辞观占据主导地位,它是整个对外汉语修辞学的本质所在,是整个对外汉语修辞学理论的灵魂,也是本文要深入分析和探讨的问题。
  一、交际中心修辞观的转向
  在具体探讨“以交际为中心的对外汉语修辞学”之前,我们必须实现对修辞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向,本文称之为“交际中心修辞观的转向”。
  “交际中心修辞观的转向”就意味着在对外汉语修辞学领域必须改变传统的修辞观,转向以交际为中心的修辞观。
  (一)“语言中心”的传统修辞观
  “修辞”是古希腊罗马时代非常受重视的一门学问,在自由的风气之下,演讲和辩论术非常发达,这就促进了修辞学的发展。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修辞是比较广义的,接近文学理论,但是,其中也包括了当代修辞学研究的内容。而这部分内容集中体现在智者学派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发展以及亚里士多德对悲剧语言的分析上。不过,总的来说,“修辞”还是一门语言艺术。而中国古代的修辞理论也大体如此,《文心雕龙》等诸多文艺著作在修辞领域主要还是表现为对文辞的修饰、语体的关注之上。
  现代意义上的修辞学在“修辞”的定义上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例如,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认为“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高明凯先生在《普通语言学》中认为“修辞就是使我们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使语言有说服力的一门艺术或规范的科学”,张弓先生则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开篇提到“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因素而美化语言”。纵观这些关于“修辞”的定义或说法,可以发现,它们都贯穿着一种“语言中心”的修辞观,也就是说,修辞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修辞活动也就是在语言的各种同义手段之间进行选择的活动。这是汉语本体修辞学的基本修辞观念,表现在汉语修辞学的理论研究上,就是注重对辞格的重视,其研究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
  (二)交际中心修辞观
  传统修辞观念,概括地来讲,是把“修辞”定义为“语言的艺术”。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当代西方修辞学的某些理论转向,本文认为,“修辞”这一概念应当实现从“语言的艺术”向“以语言为核心的跨文化交际艺术”的转变,这一转变是有其合理性的。
  首先,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来看,对外汉语教学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外国学生利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凸显的是交际性和跨文化性,这就决定了:第一,对外汉语教学不是简单的语言知识的教学,它是以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第二,外国学生运用汉语进行的交际活动,受跨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包括了各种非语言的认知因素在内。也就是说,外国学生利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不单是语言表达的能力,而是一种文化适应、语境匹配、话语选择的综合行为过程。
  另外,米歇尔·福柯在其修辞认知理论中,将修辞看成是一个认知体系,而这个认知体系,“它是一个文化中支配其语言,其感知手段,其交流,其方法,其价值观念,其行为层次的一套准则”。该理论无疑对“修辞”这一概念进行了极大的拓展,对对外汉语修辞观的确立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对外汉语修辞学必须建立在一种新的修辞观念之上,即“交际中心的修辞观”。这种修辞观念是建立在对外汉语教学和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之上的。在“交际中心的修辞观”下,“修辞”概念从“语言的艺术”转变为“以言语为核心的跨文化交际的艺术”。具体来看,它包含了这几方面的内涵:第一,对外汉语修辞研究的是利用汉语开展跨文化交际的整个行为过程,而不是传统“语言中心”修辞观下的语言技巧。后者是静态的,是语言本体的,前者是动态的,是行为本体的;第二,对外汉语修辞学研究的是“言语修辞”,而不是“语言修辞”。“语言修辞”和“言语修辞”的区分,同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对广义的修辞与狭义的修辞的划分,即“调整或适用文辞”与“调整或适用语辞”的划分是相通的。目前的汉语本体修辞学重视的是“文辞”意义上的“语言的艺术”,这也是现有的对外汉语修辞学研究的普遍问题。对外汉语修辞学以“交际”为中心,也就决定了其研究的重点是“言语”意义上的修辞,而不是“语言”意义上的修辞;第三,对外汉语修辞学着眼于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这就是说,“言语修辞”只是其中一部分,当然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但也包括了文化认知、语境匹配和行为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二、以交际为中心的对外汉语修辞学
  从整体来看,以交际为中心的修辞观对把握对外汉语修辞的本质,界定对外汉语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明确对外汉语修辞学的理论发展方向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下面就围绕这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对外汉语修辞的本质
  什么是对外汉语修辞?这是研究对外汉语修辞学首先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陈汝东先生认为,“对外汉语修辞是在汉文化语境下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跨文化言语交际行为”(《对外汉语修辞学》,2000)。这种定义把握了对外汉语修辞“跨文化性”和“交际性”的根本特点,并将对外汉语修辞视为一个行为过程,而不是语言技巧,这是值得肯定的。在此基础上,“对外汉语修辞”还可以理解为“在汉文化语境下以言语为主的交际调控过程”。“交际中心”的对外汉语修辞观是符合这两种对外汉语修辞定义的。陈汝东先生虽然提出了上述定义,但却未能强调“交际性”才是对外汉语修辞学的本质,这是十分遗憾的。

《试论以交际为中心的对外汉语修辞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试论以交际为中心的对外汉语修辞学.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