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晚会主持词 > 内容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工作的创新之路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11:00     阅读:


  【摘要】大学德育的根本价值诉求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的、交互式的、个性化的网络,使得传统的教育观念尤其是德育教育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带来了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大学德育工作必须作出积极的回应。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德育教育与引导,为学生网民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更重要的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德育工作锲入互联网络,建立起德育教育的网络前沿阵地,使网络为我所用,助我所长。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德育工作;创新之路
  
  1.网络时代给传统德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大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及其效果离不开其存在的外部环境。互联网的普及使今天的学生们成为“网上的一代”。当前,网络给大学德育的影响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主动地、强劲的态势,大学教育的主体地位正受到冲击。首先,现行的德育工作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主要问题是未能遵循情感领域的教育规律进行。比如:德育工作形式陈旧,简单的,灌输式的德育方法缺乏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接受层次上的德育目标就难以实现。德育内容空泛,不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在德育活动中,共性教育强,个性教育少,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大学教育模式的德育工作多局限于课堂上,校园内,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缺乏与社会的联系,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需要,不能感受到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不能将社会的需要内化成自身修为的动力。其次,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迷茫引起大学德育工作者的忧虑和思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了网络世界,上网已成为青少年面对学习、生活方式和一种校园时尚。受这种潮流冲击,大学生上网,在放眼世界,汲取网络营养的同时,亦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垃圾的冲击与影响,从而连锁反应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网络成瘾、畸形网恋、网络犯罪、信息崇拜、感情淡漠、信息污染等方面,这也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信息社会条件下健康发展、全面、协调发展,是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再次,网络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对传统道德产生新的影响。网络上的人际交互是“人—机”对话模式,相互之间可能是熟悉的,也可能是陌生的。这种方式大使学生的交往空间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创造出许多新的社会关系。但是,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传统道德无法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
  2.网络时代给传统德育工作带来新机遇
  传统的课堂式、会议式等思想政治教育,其对象仅限于一定时间、一定地点的受教育者,网络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使这一对象得到根本改变,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首先,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和交互性有利于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网络文化是全方位的开放文化,网络的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较强的互动性。这种交流往往能够率真地吐露心声,倾诉真实思想与情感,流露出更加符合人性本身的潜因素,我们可以在交流中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地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大学生中的不良倾向、偏激观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通过这种心与心的深层次的沟通,有利于师生间架设心灵的桥梁,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网络交流的平等性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人格的完善。大学生都有了解他人、推销自我的渴望,他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倾听自己的心声,认同自己的观点,而网络文化正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有效手段。通过网络交流,有的学生可以加深自我认识,作出更成熟的自我评价,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有的学生如果平时缺乏自信,则可以从网上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增强生活的信心;有的学生假如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则可以通过网上谈心,使精神得到慰籍,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一切对于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再次,网络信息形式的灵活性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趣味性、针对性、时效性。在网上,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自主地接受信息的意识越来越强。网络信息传输形式已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和影视于一身,大大改变了沿袭多年的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块嘴巴的德育方式和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的德育软件,在网上调动眼、耳、手、脑强化某一内容的学习,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创新之路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的手段;教育内容决定教育方法,教育方法要为教育内容服务,要根据教育内容的性质和要求来选择教育方法。[2](P9)因此,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网络化浪潮,我们务必抓住机遇,找准切入点,努力实现德育工作的创新之路。
  3.1 创新网络德育工作观念
  网络的发展大大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活跃了大学生的思想,促进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树立务实、创新、开放、竞争的新观念,主动适应网络德育工作的需要。一是我们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体验网络文化的丰富性、虚拟性、娱乐性和隐蔽性,明确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带来的大学生道德缺乏的症结所在,在关键环节上实施控制,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开发德育软件,增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将德育内容纳入其中,在网络教学中渗透德育。三是正确引导学生。网络社会是一个充分自由和开放的社会,人们既可以无限度地汲取信息,也可以无拘束地制造信息,还可以无节制地传播信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式应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入网者对巨量的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使青年学生们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3.2 加强网络德育阵地建设
  互联网出现之后,大量的网上信息与评论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各类网站上的公共论坛、各个高校的校园BBS、博客网站以及个人网站等为信息广泛传播以及观点的自由表达提供了公共平台,针对各类事件的评论成为每一个上网者都可以参与的事情。因而,网络信息与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人们的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网络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海洋中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自己的立场,从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思想体系。以新闻信息传播的客观性、真实性为重点,形成学校新闻网站对于校园BBS的公信力优势,是高校网络思想宣传工作的重点。基于德育专题的网站、网页,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避免各类小道消息或国外媒体报道对大学生的误导。对于校内的各种消息,以学校宣传教育网站的新闻版块为阵地,建立对于校内事件的调查—报道—反馈机制,通过对校内事件进行全面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逐渐树立其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使学校网站成为校园网上具有公信力的权威性新闻媒体。
  3.3 改进网络德育工作方式
  网络可以改变人,人也可以改变网络。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反思网络道德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使道德教育适应网络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坚持与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更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切实加强以各种社会现实问题为重要内容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高校校园信息环境的发展变化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凸显,说明适应学生的信息需求及其在网络条件下信息接受活动的特点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不间断的通过主动建设和利用校园网络,运用各种网络媒介扩大思想教育的覆盖面和增强思想教育的影响力;而且更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其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发挥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其主动参与和平等交流的条件下实现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3.4 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和管理
  预防教育方法的本质源于预防教育,预防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了解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各种变化、活动情况,掌握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时抓住思想行为的苗头,把教育工作坐在前面。[3]此即所谓“防范于未然”,“防微杜渐”。网络是种新生事物,大学生对网上信息的辨别很大程度上依然取决于在现实生活中所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理念的教育,以及个人经验的积累。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网络空间所提供的自由,有些已超出了现有社会道德和法律水准所能允许的范围。因此,国家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已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学校在建设网络阵地时,也应该把技术管理和网络德育结合起来采取网上网下两种教育模式齐头并进的方法,建立网络德育的新格局。另外,我们要善于从网上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尤其是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提高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及时性。
  
  参考文献
  [1]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工作的创新之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工作的创新之路.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