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代表发言 > 内容

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思想形成背景分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4 06:11:20     阅读:


  摘要: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思想,以“国家伦理概念”为前提,这一思想的形成不仅与德国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工业革命时期积累的物质财富等因素有关,裴斯泰洛齐的“社会本位主义”教育思想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背景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乔治·凯兴斯泰纳(Geog Kerschensteiner,1854-1932)是德国19世纪国民教育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认为“国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究其他所倡导的国民教育,其主要含义就是教育要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服务,要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该思想在德国以及西欧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成为当时教育思想的主流。因此,研究凯兴斯泰纳的“国民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对了解当时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一)德国国民教育的历史传统
  德国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开始在其新教地区的初等学校中用德语作为宗教语言进行授课,这被认为是德国进行国民教育的开端,因为正如施莱尔马赫说:“只有一种语言被牢固地植根于一个人。他只能完全地从属于一种语言,无论他后来学了多少语言……因为每一种语言均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用一种语言思考的事物绝不能在另一个事物中以相同的方式被重复……因此,如同教会或国家一样,语言是一种独特生活的表达,这种独特生活将一种语言共同体包括其内,并使这种语言共同体通过它得以发展。”①从而极大的加大了德国新教徒的民族凝聚力,而且“1619年,魏玛公国颁布的学校规章要求境内的教士和校长列出6-12岁男女儿童的名单,以便劝告拒送子女入学的家长履行其职责。必要时,甚至可由地方政府出面勒令家长履行。这个学校规章还规定,适龄儿童必须全年上学,除农业收获季节放假四周和教区节日与教会节日放数天假外,不得缺席一天,甚至不得缺席一小时。1642年,哥达的埃纳斯特公爵所颁布的著名的《学校规程》更是把儿童入学年龄提早到5岁。”②这就为所有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尤其是新教地区,这种强迫上学的教育模式的实行,使得更多的德国民众加大了对德语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德国民众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除了加大对民众德语的学习比重外,德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国民历史素养的培养力度。在这方面,最著名的就是于1872年10月15日制定和颁布的《普通初等学校和师资培训学院的管理规章》,这个规章的主旨之一就是重视对历史和自然科学的学习技能的提高。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德国民众养成热爱祖国,为祖国贡献一切的奉献精神。
  总之,德国政府在新教地区的初等学校中用德语授课,并加大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同时以法规的形式强化学生上学的方式,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德国民众形成了一种以国家利益至上的核心观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
  (二)德国国民教育的现实需要
  经过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13年德国的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生铁为1933万吨,煤产量为1.9亿吨,钢产量为1900万吨。”③而且此时德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显著, “1870年,德国对外贸易只6亿马克,1913年猛增到20.9亿马克,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而德国在机器、电机制品、铁和染料的输出方面居世界第一位。1913年,德国的国外投资为300亿马克,而外国在德国的投资只有50亿马克。交通运输业也增加了2倍,1870年铁路干线只有21650公里,1913年增加63000公里。1900年前后,汉堡的货物运输量仅次于纽约和安特卫普而居世界第三位。”④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德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的发展为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思想的形成,除了受到德国固有的“国民教育”传统和工业革命刺激下,经济迅速发展等历史与现实因素影响外,裴斯泰洛齐的“社会本位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所谓裴斯泰洛齐的“社会本位主义”教育思想,就是社会本位和新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也就是说把社会和个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自由人,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并且只有通过培养人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助精神,才能使国民真正的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并且普鲁士政府大力宣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并多次派人到裴斯泰洛齐在布格多夫所创办的各类学校进行考察,汲取教学和管理经验,并于1805年在柏林创办了裴氏学校,以后又陆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学校和教育孤儿院,这对凯兴斯泰纳近距离了解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契机。他在以后有关教育工作的讲话中都说要继承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事业,发扬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精神。
  总之,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既与其本国固有的“国民教育”思想教育和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有关,和裴斯泰洛齐的“社会本位主义”教育思想对他的影响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注解
  ①[英]博伊德·金著,任宝祥、吴元训译,《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56页。
  ②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3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12页。
  ③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④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16页。
  
  
  
  参考文献:
  [1]Von Sonja Levsen《 Elite, Mannlichkeit und Krieg: Tubinger und Cambridge Studenten 1900-1929》,Gottingen:Vandenhoeck&Ruprecht,2006.
  [2]Thomas Weber《Our friend“the enemy”: elite education in Britain and Germany before World War》,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3]傅安洲、阮一帆、彭涛著,《德国政治教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德]凯兴斯泰纳著,郑惠卿选译,《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5][德]凯兴斯泰纳著,《工作学校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
  [6][英]博伊德·金著,任宝祥、吴元训译,《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7]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8]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3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9]鲍尔生著,滕大春等译,《德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10][法]里昂耐尔·理查尔著,李末译:《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1919~1933)》,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思想形成背景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凯兴斯泰纳,“国民教育”思想形成背景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