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表态发言 > 内容

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工作效率 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5:13     阅读:


  近年来,教育界对素质教育有诸多研究,且成果硕丰。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大致有以下三种:
  1)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要培养出能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素质教育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应的教育模式,但它与应试教育并不相互矛盾,可以并行不悖,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应加强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笔者认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以高尚的人格主体精神为核心,身心健康为前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为两翼,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全面教育,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各类专门人才要求的素质结构,成为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素质教育作为教育面向未来的一种理念,其实质就是要回答和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就要求将其体现在各项教育制度设计理念中,反映在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为此,我们要着力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1)民族精神的培养。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把它贯穿于高校整个思想教育体系的各个教育环节之中。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养成正确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的同时,通过大量具体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不同学科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而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增强国家意识。(2)专业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专业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专业素养,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我们要实行拓宽专业面和拓宽课程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多种路径,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技能的再提高。(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两大方面。创新能力的重点在于创新思维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最终表现则是把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表现在创新的物化成果上。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4)信息素养的培育。培育信息素养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现实需要,是学生创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必须通过信息素养的培育使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此外,我们还应注重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养。我们要通过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拥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通过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拥有向往崇高、追求至善的心灵。
  
  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同步提升
  
  科技与文化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两大象征,是现代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两根支柱。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哲学思想素质、审美素质、文字表达素质等三个层面的内容。新时期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既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技术不能依靠自己独立生存,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需要社会的协调与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当然这种素质既包括科学素质,也包括人文素质。高等学校的分科教育不应使学生精于古典而疏于现代,也不能使学生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关键是使不同学科间发生联系,在相融、共处和合作中相得益彰。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习人文知识,还要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让学生身体力行,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当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学了一些人文知识并不就等于具备了人文素质,人文知识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内化”成素质。一个人的培养成才也不应仅限于他掌握多少技能,还得看他是否具备完善的人格、健康的精神、完美的表达能力。因此,呼唤、强调人文精神,呼唤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渗透与融合,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历史使命。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掌握了知识和技术两大稀缺资源的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提升大学创新能力,为我国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是当代中国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一支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必不可少。创新型的教师能够站在学科前沿,预见学科发展方向,他们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者。他们在高水平的科研探索中形成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往往能反馈到教学中,使创新教育成为有源之水,生机勃勃。因此,广大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掌握来自实践的新信息,努力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在产、学、研的进一步结合中,教师必须对这种结合发挥粘合起引导作用。高校教师要熟悉生产、科研的过程,并具有相应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在生产实践中选择、把握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当然,还应掌握和提高计算机使用能力、电化教育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高校教师不能固守原有的教育手段,而应积极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操作技术,在网上既作教师又当学生,为参与虚拟大学的教学、扩大自身教育的影响力打下基础,从而将大学生素质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琼托马斯(JEANTHOMAS)曾说过:“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长期以来,我们将“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教师的神圣职责。这种职业定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几乎丧失殆尽。知识教育不等同于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决不是离开知识教育的一种教育。素质教育既不是知识教育本身,更不可能把素质教育跟知识教育剥离开来。事实上,只要教育存在,教育者自身的素养问题就存在。在提高教师素质中,师德的提高应该处于非常突出的地位。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和质量观。要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和严于律己,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风气上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不断完善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师德方面的不良现象,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健康的教师队伍。广大教师要善于掌握和利用心理学的规律和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心理需求,保证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素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用科学严谨的作风对学生施加积极的、连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高校教师应当成为进步思想的先导,科技进步的带头人,先进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注重从继承走向创新、从消费走向建构、从奉献走向发展等三个方面去实现转型,提升自我素质,为培养大学生优秀素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建立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
  
  我们应进一步明确,高校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教育评价的功能定位,强调形成性功能,兼顾总结性功能,强调教育性功能,兼顾鉴定性和管理性作用,并存在以质性评价统整,质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趋势。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评价的相关主体关心的是: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满足?评价的行为如何真实、有效?基于此,大学教育评价价值选择的合法性与评价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共同构成了具有合理性特征的大学教育评价活动。在此活动中,只有达到双重向度的合一,才能充分体现评价活动的价值,反映评价活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现代大学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形成,不仅要通过对教育教学工作全方位的规范化督导和评鉴,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还要以一种发展性的思维,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和培养人才水平的全方位提高。同时,通过评价的反思机制,不断反省和思考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一种独立的批判精神,进而将高等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形成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人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学校与社会教育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弥补口头讲述、书面考察和课堂讲授等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教育方式多样化,通过实验教学、社会教学、生活教学等形式的积极介入,将生活引入教育世界,使教育扩展到生活世界。通过优化、净化校园和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练武和用武之地,引导学生确立健康的心理;通过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意识与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帮助学生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高校和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致力于改善和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育人环境。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不仅认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也认识到做一个热爱祖国、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公民的责任,对自己所做的事和将要做的事负责,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将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努力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有胆略、有技术、有文化又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接班人。
  
  [1]钟秉林.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1999,(23).
  [2]罗国杰.弘扬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国高等教育,1999,(20).
  [3]吴启迪.创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中国高等教育,1999,(15、16).
  [4]张正江.素质教育是轻视知识的教育吗?全球教育展望,2004,(10).
  [5]李岚清.李岚清谈素质教育[J].谈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4,5).
  [6]孟淑青.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发展.2004,(8).
  [7]赵邦信.浅谈文化素质及文化素质教育.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增刊).
  
  甘肃兰州商学院

《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工作效率 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工作效率 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