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表态发言 > 内容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9 06:17:03     阅读:


  摘要: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要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应进行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本文从科学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作者简介:陈大宏(1945-),男,江苏盐城人,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院长,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材料成型、教学管理;唐桂英(1945-),女,江苏兴化人,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教务处处长, 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安徽省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8jyxm161)的研究成果。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式,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独立学院为贯彻科教兴国,扩大招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2008年教育部颁发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进一步规范了独立学院的办学活动。
  独立学院作为本科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壮大,关键取决于其教育质量,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推动学院持续健康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式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我院多年来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院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1)科学定位;(2)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3)加强教学基本建设;(4)进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
  一、立足学校实际,科学定位
  独立学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关键问题是找准定位,体现特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都要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这说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的学校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既要与各自的办学层次相对应,又要充分体现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是独立学院学校定位的具体体现,它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基础条件、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状况及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等要素共同构建的。
  1.办学层次和类型是学校定位的关键
  2008年教育部颁发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二条提出,“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这就更加明确了本科学历教育是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中出现的新型办学形式,发展快,办学历史短。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发展面临的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教育部明确规定,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及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型的本科学校应该是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立足本科,立足教学,应该是学校的正确定位。定位既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本科高校,也不应等同于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要面向为地方(行业)经济建设服务,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第一线。
  2.生源结构是学校定位的重要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要求,“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一般是“本三”批次,与母体学校招收的“本一”、“本二” 批次的学生在层次上是有差别的,表现在入学成绩相对低些,一些主要基础课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刻苦性不足;部分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部分学生有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思维活跃,有一定特长,参与各种活动积极性高;还有部分学生的高考分数接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有一定的潜质,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进校后在学业、能力和素质等方面会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如何使这批次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成为合格的本科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学校定位的重要因素。学校必须针对这个层次学生的状况与特点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方向,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
  3.学校的资源条件是学校定位的基础
  独立学院是由母体学校申办的,办学初期80%以上与母体学校没有完全分开,共享校区、教学楼、实验室、运动场等硬件资源以及师资队伍、管理方法和经验等软件资源,在专业设置上也基本上一致。目前虽然多数独立学院已经与母体学校分开,选择了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但是还要尽可能地运用母体学校的资源如学科专业优势、师资优势为独立学院教学服务。独立学院定位既要考虑历史渊源条件,充分继承和发挥母体学校的资源优势,又要以自身灵活的办学机制做到与母体学校有所不同,做到“错位发展”, 形成特色和优势互补,即相同的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要求;相同的就业领域,不同的就业层面;相同的管理经验,不同的管理模式。
  二、优化专业结构,修订教学计划,凸显办学特色
  1.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招生、培养和就业等各个方面
  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但是国内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一般是从母体院校选择办学成本较低,实验室建设较少的经济、管理、文法等类专业。大量的没有自身特色的经、管、文、法专业,将使独立学院的发展陷入危机。我院从办学初期就调整了办学思路。首先将就业前景良好的成熟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自己专业设置的基础。第二对母体学校“移植”而来的专业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再建设,拓宽专业设置口径,柔性设置专业方向。第三密切注视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设置和调整专业。自2007年起,学院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我们依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根据为地方服务和保持行业特色的思路,增设人才需求量大、就业率高的工科专业,保留就业率高、学生家长有需求的、报考率高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重点发展应用性专业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既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能解决专业布局的结构性矛盾。至2009年我院的工科专业数已占学院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二,形成以工为主、经管文相互渗透的特色。
  2.教学计划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
  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完善课程体系是实现独立学院特色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我院根据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修订了适应三本学生的教学计划。专业教学计划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努力在专业学科基础、实践训练、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教育上形成特色和优势,整体优化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学院工科的优势,注重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设置了创新课程,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计划做到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设置了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三个平台的课程模块(方向)供学生选修。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