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乡镇街道公文 > 内容

坚守与发展:农村初中的生存困境与发展策略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1 07:24:37     阅读:


  摘 要:城镇化的加速、工业化水平的上升以及农民工进城使得农村地区初中生源逐渐减少。与此同时,乡村义务教育十年布局调整也对当前农村初中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两个方面推动农村初中逐渐陷入艰难的境地。客观上来看,乡村教育的现代化以及城乡全面发展离不开农村初中的发展和完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新的形势下,既需要认识到农村初中发展和完善在经济及社会发展进程中内在的积极意义,又需要立足实际,通过机制建设、完善以及创新来推动农村初中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布局调整;发展策略
  当前,城镇化的加速、工业化水平的上升以及农民工进城带来的人口流动加速不仅改变了城乡地区的人口分布,而且也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单位特别是其中的初中学校推入到越发艰难的境地。截至2014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萬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的数量为16821万,同比增长1.3%。本地进城农民工总数为10574万,比上年增长2.8%。与之前农民工进城的模式不同,当前人口流动结构也由单人外出逐渐转变为举家迁移模式(胡俊生等,2015)。随着适龄义务教育人口逐渐流入城镇,农村地区初中生源也开始逐渐减少。村舍的萎缩将农村初中推入尴尬的境地,有些地区的农村初中甚至面临无学生可教、无课可开的困境。与此同时,在很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农村初中自身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当前,政府相关部门正在通过诸多政策和措施改善农村初中的基础设施以及师资,努力通过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来实现教育公平。然而,无论是初中学校向城镇地区集中还是实现寄宿制初中,甚至通过将公办初中转制为民办教育,都遭遇了不少的难题。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农村初中的发展策略。
  1 农村初中目前遭遇的困境
  由于义务教育适龄人口随家长流入城镇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初中教育陷入越发尴尬的境地。从客观方面来说,不少农村地区的初中生举家迁出农村地区直接减少了生源。从主观方面来看,相比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城镇地区初中拥有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不少地区农村家长倾向于进城陪读。邬志辉(2015)将这一子女带动家长外流称之为软外流。软外流使得初中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小型化,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有关部门叫停盲目撤并学校之后,即使地方政府不撤并这些生源越发萎缩的初中学校,初中学校规模的逐渐萎缩将会对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对于那些生源越发萎缩的初中学校,政府不愿意投入迫使家长将子女送入城镇地区特别是县城初中就读,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生源的减少也会对学校的师资产生影响。教师要么选择调入城镇地区,要么是转向民办学校。家长陪子女入城读书潜在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相关支出,然而,师资力量的削弱将使得家长送子女进城就读的愿望越发强烈。
  然而,随着乡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流入城镇地区,导致城镇教育资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与小规模的学校相比,较大规模的学校可能会招聘或者选拔到更为优秀的教师,这是从教师个人成就激励的角度说的。诚然,对于一些优秀教师而言,即使不考虑大规模学校能提供的物质奖励,在更大的舞台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是一个合理的激励。此外,与小规模学校相比,较大规模的学校可以提供更为宽广的课程、更有助于通过规模来节省教育投入的机会成本,实现相关教学资源设备的优化配置。总之,无论是在推动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层面,还是在实际的学校管理或者运行层面,倾向于利用规模的扩大来节省教育成本进而提升教育质量。然而,从相关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学生的业绩与学校的规模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学校规模相对更大的学校,经常会拥有更高的辍学率。通过扩大规模可能仅仅节省了地方政府分散办学条件下的教育成本,不过,交通费、住宿费以及伙食费等却直接增加了农民家庭的教育支出(史宁中等,2014)。
  与此同时,随着乡村初中生源流入城镇地区,也迫使地方政府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城镇地区。结果使得城乡初中在基础设施、图书设备以及师资等方面的差距越发扩大,从而推动城乡之间初中学校的发展陷入新的恶性循环。有些观点认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教育的出路和希望在城镇,乡村初中最终的出路也是在城镇。如果乡村教育的出路和希望在城镇,国家当前为什么还要推动新农村建设呢?诚然,城镇化趋势确实不可逆转,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全国整体上实现城镇化可能还需要不少时间。与此相类似,尽管乡村教育的最终出路和希望在城镇,然而,实现乡村教育的城镇化将会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从当前乡村初中遭遇的困境以及乡村初中学生生源流入城镇地区造成的教育不公平,本文认为,尽管城镇化趋势不可逆转,然而,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推动乡村初中的发展仍然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首先,今后在推动农村初中的更快更好发展中,必须改变发展思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初中学校教育问题上以规模和效率挂帅,必须将规模和效率至上转变为注重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上来。其次,必须立足地区实际推动农村初中更快更好发展。总体来说,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各地区有关各方在推动农村初中的发展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对于那些有条件并且有必要搞寄宿初中学校制度的,可以基于地区实际建设并且完全寄宿初中学校机制。对于那些没有必要搞寄宿学校的,完全可以尝试新的办法。最后,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和优秀教师到农村初中。教师是乡村初中更快更好发展的最为核心的人才资源,转变过去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考评体系,使得这些优秀大学毕业生以及优秀教师能真正参与到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以及农村初中内涵式发展中来。
  2 对农村初中十年布局调整实施效果的评价
  在广大农村地区,2001至2010年以“撤点并校”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十年布局调整对于农村初中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又经历了一些负面的教训。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县级政府在基础教育与发展起主导作用。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提出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方面,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主体从农民转向政府。另一方面,把乡镇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上的责任转由县级政府承担。农村初中教育责任承担从农民转向政府,客观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农民家庭的子女完整接受包括初中在内的义务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由于受客观上的财力制约,地方政府在承担包括农村初中阶段在内的义务教育责任时,也有可能出现政策实施上的偏误。

《坚守与发展:农村初中的生存困境与发展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坚守与发展:农村初中的生存困境与发展策略.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