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妇联公文 > 内容

世纪黄埔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06:23     阅读:


  记者: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宇: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建校伊始,国共两党合作办校,本着亲爱精诚的校训,首创了崭新的革命制度,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武装革命组织,在当时被誉为国民革命的中心。黄埔军校因时而建,因势而为,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骨干和政治人才,完成了结束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东征、北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对中国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军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今日中国的统一大业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和启迪意义。
  (一)培育了一批战将勇士群体——黄埔军人
  黄埔军校,因黄埔军人而兴,因黄埔军人而荣。
  这是一群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他们集聚黄埔,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那个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西方列强幕后操纵,虎视眈眈,意图对四分五裂的中国进行各种形式的侵略与剥削。目睹生灵涂炭的残酷现实,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在深重的民族苦难中迸发出了壮志豪情。为“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成立的黄埔军校,具有磁石般的强大凝聚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爱国英才。军校所在地虽然仅是广州珠江口上的一个弹丸小岛,但在这里既能解决一般青年的各种困难问题,又能满足他们的革命要求,是投笔从戎成为有志之士的第一选择。他们以投考黄埔军校为荣,有的青年更是将其视为唯一的人生出路。“到黄埔去!”一时成为那个时代胸怀大志的青年们最时尚的口号和志向,成为年轻学子们一个重要而实际的前途。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青年,是那时的“高考状元”、“尖子生”和“帅哥”,更是那个时代顺应历史大趋势的先知先觉者。黄埔军校成为中国青年乃至邻近各国青年的一个集合场,成为他们学习革命军事战略战术的一个理想王国。他们抱着“打倒列强,救中国”的雄心壮志,勇敢地舍弃家庭,抛弃富足的生活,牺牲一切,从各地汇聚到革命军的重地来,学习革命的先进军事理论和技术,准备着成为民族解放的先锋,从此走上了“以戈止武”、保种卫国的革命军人道路。
  这是一群训练有素的青年学子,他们在这里接受了脱胎换骨般的革命大熔炉冶炼。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创建黄埔军校。他十分重视办好这所军校,主张以革命主义办校,发挥国共两党成员在军校中的作用。为了培养真正的革命军人,军校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针。本着“亲爱精诚之校训,以陶冶其性情,使能忠诚服务,重视职责,恪守军纪党纪,养成革命之精神”,旨在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让学生不仅知道枪的射击方法和要领,而且知道枪要向什么人射击,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士。黄埔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战斗,毕业后多数派到军校教导团担任下级军官,成为战斗骨干。“洪炉出好钢”,军校的系统教育,使一批批热血青年从这个小岛、从这所军校走出来,迅速成长为带兵治军的杰出指挥官。黄埔军校硕果累累,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为中国革命的国共两大阵营输送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无论是国民党阵营还是共产党阵营,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来自黄埔军校的高级将领,显露出黄埔军人的堂堂阵容。
  这是一群叱咤战争舞台、驾驭历史风云的黄埔军人,他们毅然担负起统一国家、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他们在黄埔军校中虽然接受教育和训练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战场上置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气概和势不可挡的凌厉攻势令人惊叹。大敌当前,国难当头,他们所体现的是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和民族气节。他们有着虔诚的信仰、激荡的热血、无畏的精神,有着心怀家国的理想,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在黄埔军校的战争史上,不畏牺牲、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不论是在东征、北伐战争中,还是在抗日战争中,黄埔军人都冲锋在前,英勇作战。国共两大阵营的前排中坚领军人物中,都可见黄埔师生活动的频繁身影。在轰轰烈烈的战场上,黄埔师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黄埔军人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书写了爱国、革命、团结、奉献的精神,名垂千古。
  黄埔军校为厚重的中国历史词典增添了一个新名词:黄埔军人。这群人用信念忠诚、流血牺牲,建树了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抱负,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志向、有追求、有本领,敢于担当、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才使黄埔军校的历史令众人敬仰,才使黄埔军校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如今,黄埔军校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群体的代名词,成为一种历史现象。有学者不禁诘问,黄埔盛名之下,显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历史之谜”。诸如:为什么一个学校能培养出这么多杰出的人才来?为什么一个学校的同学竟然时如战友、时如仇敌,分分合合、拼死搏杀,演绎出那么多离奇复杂的悲喜剧来?为什么黄埔师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还有许多的问题,在询问历史,在疑问专家,其实,聚焦点都在如何参透这4个字:黄埔军人。
  (二)建树了一代战功卓绝的伟业——黄埔战史
  黄埔军校的盛名,建立于根植血火战史的历史功绩。大批青年学子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义无反顾地奔赴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打倒军阀,灭除列强,抗击日寇,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畏艰险,英勇奋战,浴血疆场。
  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是中国近代战争史上重要战役之一,也是国共两党第一次联手作战。东征军中的黄埔师生人手一册《训诫》,主要内容有:“军人最后目的,是在于死。古语所谓‘好汉死在阵头上’,孔子所谓‘杀身成仁’是也。”出征的口号是:“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校刊《青年军人》刊登《敬告士兵同志们》书:“我们这次出发的时候,就应该千万爱护人民!不可扰乱人民!如果我们扰乱人民,人民也就用我们打倒陈炯明的手段,同样来打倒我们了!”校长蒋介石诫勉东征将士:“国家存亡,主义成败,在此一举。望各将士万众一命,协力同心,奋勇前进,歼灭叛逆,以副我大元帅之期望。”黄埔校军是东征的主力军之一,全体官兵英勇顽强,不避艰险,不畏牺牲,奋勇杀敌,纪律严明。军校第1期毕业生蒋先云在《由前敌归来》报告中详细记载了同学蔡光举受重伤,肠子流了出来,仍然坚持作战的事迹。报告称:革命军的头衔,不是赠品,不是专利品,革命军须仰承革命党和革命政府的使命,须为全民众的解放而奋斗,须有为党、为主义、为国家、为民众而牺牲的决心。这次决定广东革命政府命运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将士并肩浴血奋战所取得的战果。这次统一广东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政治工作制度实施于军事工作与战斗的战役,充分证明了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在中国军事史上是十分重要的大事。政治工作在以后的北伐战争、国民革命以及整个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此奠定了基础,并建立了政治工作的威信,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黄埔校军在东征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世纪黄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世纪黄埔.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