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组织人事公文 > 内容

基于专业特色的高校法治文化品牌化建设机制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3 06:08:20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sxu/xsxu201706/xsxu20170643-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sxu/xsxu201706/xsxu20170643-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sxu/xsxu201706/xsxu20170643-3-l.jpg
  摘 要:高校是社会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之一。本文立足于二级学院法学院,依托法学专业特色,构建高校法治文化品牌系列活动,并将其固化形成常态,营造浓郁的高校的法治文化氛围,创新共青团的工作与活动方式,牢牢吸引住青年大学生,探索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品牌化包装、培育、宣传、运营的新途径。
  关键词:专业特色;高校法治文化;品牌化建设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7.06.041
  对于高校法治文化,国内研究起步晚,成果不多。目前有部分学者、高校教师以及硕士研究生对高校法治文化有过相关问题的研究,大都着眼于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观点。就国内而言,法治校园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行政法治理论”、“通过法制宣传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高校法治文化的培育”、“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对策研究”等方面[1]。真正的利用学校自身的法学专业优势和特色,系统地构建校园法治文化品牌化工程的研究几乎没有。据此,本文立足于二级学院(法学院),依托专业特色(法学专业),试图构建高校法治文化品牌系列活动,并将其固化形成常态,营造浓郁的高校的法治文化氛围,创新共青团的工作与活动方式,牢牢吸引住青年大学生,探索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品牌化包装、培育、宣传、运营的新途径。
  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中心思想是基于一般高校中都会有设有法学院或者法学专业,因此,在探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时,本研究的侧重点就在于如何利用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来构建法治文化传播、运营机制。
  创建校园法治文化品牌活动要把握以下几个切入点:第一,活动必须主题鲜明,价值明确。校园法治文化品牌活动必须体现现代“法治”所蕴含的“公平正义、民主和谐、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等基本价值诉求。第二,活动的形式必须大众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载体吸引最广泛的同学参与进来。这是法治理念“普适性”的要求,也是校园法治文化实现育人功能的需要[2]。第三,活动的开展需要常规化。传承性与延伸性是品牌活动的生命力所在,一种文化活动只有具备持久的影响力才能成为品牌文化活动。第四,活动的内容必须特色化和精品化。凝练特色,打造精品才能有较强吸引力,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有意义的法治价值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修养。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法“智”学院、法“致”校园、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体系,如图1所示。
  一、法“智”学院
  法“智”学院是指立足于法学院本身,在学院内部开展法治课堂、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律讲堂等活动。
  法治课堂,是指构造几门法学专业精品课程,在使法学学生受益的同时,探索法学和其他专业学科的关系融合性,将法治课堂延伸至其他专业。如我校法学院开设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就是一门法学专业学生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学科基础课;开设的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就是一门法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都需要学习的课程,等等。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要先从法学院抓起。下表1列出了大连海洋大学法学院最新培养方案中涉及学院多个专业交叉授课的部分法律课程。
  除了理论课程,法治课堂还包括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提到模拟法庭,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凭借模拟法庭的有利资源,定期组织开展能够让学生都参与进来的模拟法庭活动,他们在活动中扮演不用的角色,有的作为审判长、审判员,有的作为辩护人,有的作为原告、被告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从中不仅对专业的理论知识得以实践,更重要的是学生们互相配合,团结一致。团队协作能力、凝聚力大大的得到了提升。
  知识竞赛是在学院范围内,每年一次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活动由学院院办和团委、学生会共同承办,由法学专业教师担任评委,面向全院乃至全校开展知识竞赛报名和宣传活动。根据报名人数分为笔试、现场比赛、团体赛和个人赛几个环节。
  法律讲堂是定期聘请法学理论和实践领域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法学院自2015年开展了“走向深蓝”学术系列讲座活动。迄今已开展了近50场法学相关领域学术讲座,聘请的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受众学生及教师近万人。学院开展的法律讲座部分情况列表2如下。
  二、法“致”校园
  法“致”校园是指立足于学校,充分发挥法学院专业优势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法律践行、法律咨询、法律沙龙等活动。
  法律践行,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和推广活动。学院已开展“3.15消费者维权知识宣传”、“宪法日知识宣传”等活动,通过学院主页法律版块宣传、解答师生提出的法律问题。
  法律咨询,用法学专业知识做奉献武器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以法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为主体,低年级学生为辅助,法学专业教师为指导的,让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为需要援助的人提供利所能及的法律服务,使学生在奉献服务他人的同时,提升自我专业技能。截止到目前,学院法律援助队伍解答全院师生提出的法律问题达百余件。在校内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法律沙龙,主要形式为读书沙龙。法学读书沙龙创办于2014年10月,沙龙本着“以文会友,共同耕耘一片法律文化的绿洲”为宗旨,以追求法律真知为目的,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发现自己、超越自己的文化平台。法学读书沙龙包括两个板块:好书推荐和关注热点。“好书推荐”板块中,请学生代表对他们推荐的书籍做了精彩的发言。他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法学名著、经典案例或法制节目,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在“关注热点”板块中,师生们共同围绕法律热点话题如“从黄海波案看中国收容教育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关注许霆案——有罪还是无罪?一审判决量刑是否适当?”、“冷冻胚胎是否应当被继承”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唇枪舌剑,气氛热烈,并带动了听众参与的热情。
  三、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是指立足于社会,充分发挥法学院专业优势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法进社区、法律之窗、法律联盟等社会法律服务活动。
  法进社区,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充分发挥高校法律专业人才优势,学院与街道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了多场送法进社区活动。活动当天,学院法学专业师生成立的普法小组,会深入到一线开展法制宣傳活动。针对社区居民和相关部门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了认真解答。为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学院普法小组还会事先印制并发放法律宣传单。
  法律之窗,学院及学校网站设立法律专版,及时发放法律信息,并可在线接收咨询。成为学院与社会对接的网络窗口。
  法律联盟,是高校法学专业与法律服务行业有效对接,提升专业知识、人才供给质量和水平,在互动共赢中促进现代法律服务业扩展提升,提升法律相关高中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协同推进现代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联盟体。目前,学院已加入了“辽宁省法律服务业联盟”,并与21家企业和事务所签订了法律服务业联盟协议。
  依法治校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前沿阵地的高校也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试金石。法治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高校学习西方先进理念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关系着高校依法治校最终能否取得实质进展。重中之重的就是高校法治土壤的好坏与否。我们知道,这种文化土壤关键在于法治文化的培育程度。目前我国法治化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师生及管理者中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传统权力观,那种义务本位思想太强等制约因素。只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才能剔除这些人治的思想,树立起法治理念的权利本位观,学校也得以实现民主,正义和平等。
  参考文献:
  [1]闫睿.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喻娜、徐彪.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育人功能实现途径[J].亚太教育,2015,(12):208

《基于专业特色的高校法治文化品牌化建设机制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基于专业特色的高校法治文化品牌化建设机制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